《中医基础理论》求取 ⇩

绪论1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形成和发展1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8

(一)唯物观9

(二)辩证观14

三、中医学的主要特点16

(一)整体观念17

(二)辨证论治27

第一章 阴阳、五行34

第一节 阴阳学说35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35

(一)何谓阴阳和阴阳学说35

(二)事物的相关性和阴阳属性的规定性35

(三)阴阳属性的归类分析37

(四)阴阳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固有规律37

(一)阳学向背,正与反两方面的朴素认识38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38

(二)对阴阳运动的物质的理解39

(三)“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代辩证的哲学认识40

(四)中医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41

三、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42

(一)阴阳属性的普遍性42

(二)阴阳属性的相对性43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44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44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47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51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54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7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57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59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61

(四)用于临床诊法辨证62

(五)指导临床治疗用药63

六、关于阴阳学说的近代认识64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沿革与发展69

(一)五方说69

第二节 五行学说69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69

(二)物质说与元素说70

(三)哲学的认识70

(四)中医学的认识71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72

(一)五行的特性72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73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乘侮规律75

(一)归属人体组织结构,反映内外环境统一83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83

(二)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84

(三)概括脏腑病变的某些发病和传变规律85

(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88

五、五行学说的现代认识93

六、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95

(一)两者的不同侧重点95

(二)两者的综合应用96

第一节 概述100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100

第二章 藏象100

(二)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101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103

第二节 脏腑104

一、概说104

(一)脏腑的名称与分类104

(二)脏腑的生理特点及其区别105

二、五脏107

(一)心107

(二)肺114

〔附〕心包络114

(三)脾122

(四)肝128

(五)肾136

〔附〕命门145

三、六腑154

(一)胆156

(二)胃157

(三)小肠159

(四)大肠160

(五)膀胱161

(六)三焦162

四、奇恒之腑168

(一)脑169

(二)髓170

(三)骨171

(四)脉171

(五)女子胞172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176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76

(一)心与肺177

(三)心与肝178

(二)心与脾178

(四)心与肾179

(五)肺与脾180

(六)肺与肝181

(七)肺与肾182

(八)肝与脾183

(九)脾与肾184

(十)肝与肾185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186

(二)肺与大肠187

(三)脾与胃187

(一)心与小肠187

(四)肝与胆188

(五)肾与膀胱189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189

第四节 人体的精神活动193

一、神志活动的概念及其与脏腑的关系194

(一)神194

(二)魂195

(三)魄195

(四)意195

(一)五脏精气为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196

(五)志196

二、情志活动的概念及其与脏腑的关系196

(二)情志活动对脏腑的影响197

第五节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199

一、饮食物的受纳与腐熟199

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输布199

(一)胃的初步消化199

(二)小肠的消化吸收199

(六)肾阳对消化的推动200

(五)心肺对小谷精微的布散200

(四)肝胆对消化的促进200

(三)脾的运化200

(七)三焦为水谷精微及津液运行之道路201

三、食物糟粕的传导和排泄201

第三章 气、血、津液208

一、气209

(一)气的基本概念209

(二)气的生成210

(三)气的生理功能211

(四)气的运行和运行方式213

(五)气的分类与分布215

二、血220

(一)血的基本概念220

(二)血液的生成220

(三)血液的功能222

(四)血液的循行223

三、津液225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225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225

(三)津液的功能226

(一)气和血的关系227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227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228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230

第四章 经络235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235

一、经络的概念235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236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238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242

一、名称分类246

第二节 十二经脉246

二、循行部位247

(一)手太阴肺经247

(二)手阳明大肠经249

(三)足阳明胃经250

(四)足太阴脾经250

(五)手少阴心经253

(六)手太阳小肠经254

(七)足太阳膀胱经255

(八)足少阴肾经257

(十)手少阳三焦经259

(九)手厥阴心包经259

(十一)足少阳胆经261

(十二)足厥阴肝经263

三、走向与交接规律264

四、分布规律265

五、表里关系266

六、流注次序267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272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特点272

第三节 奇经八脉272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273

(一)督脉273

(二)任脉275

(三)冲脉276

(四)带脉278

(五)阴跷脉、阳跷脉279

(六)阴维脉、阳维脉281

(一)基本概念287

(二)基本特点287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287

一、十二经别287

(三)基本功能288

(四)循行部位289

二、十五别络290

(一)基本概念290

(二)基本特点291

(三)基本功能291

(四)循行部位292

三、十二经筋293

(一)基本概念293

(四)循行部位294

(二)基本特点294

(三)基本功能294

四、十二皮部296

(一)基本概念296

(二)基本特点297

(三)基本功能297

第五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303

一、阐释病变机理303

(一)病邪传递的途径303

(二)脏腑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303

(一)经络诊断304

(三)反映病变的部位304

二、指导临床诊断304

(二)腧穴诊断305

(三)指导临床治疗305

第五章 病因、发病311

第一节 病因311

概说311

(一)中医病因学的基本概念311

(二)中医病因学的源流及分类沿革312

(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313

(四)关于内伤、外感与内因、外因的相互关系315

一、外感性致病因素316

(一)六淫316

(二)疠气334

(三)外伤、虫兽伤及寄生虫336

二、内伤性致病因素339

(一)七情内伤339

(二)饮食所伤345

(三)房室、劳逸350

(一)痰饮353

三、其它致病因素353

(二)瘀血357

第二节 发病369

一、发病的基本概念369

二、发病的基本原理370

三、体质、精神状态、生活环境、营养和锻炼与疾病发生的关系373

四、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375

第六章 病机383

概说383

(一)中医病机学的概念383

(二)病机学说的整体观和辩证观384

第一节 基本病机385

一、邪正盛衰385

(一)邪正盛衰的概念385

(二)邪正盛衰与病机的虚实变化386

(三)邪正盛衰与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389

二、阴阳失调395

(一)阴阳失调的概念395

(二)阴阳失调的主要内容396

三、气血失常410

(一)气的失常411

(二)血的失常417

(三)气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421

四、津液代谢失常427

(一)津液亏损不足428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概念与形成429

(三)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430

第二节 内生“五邪”病机434

一、风气内动434

(一)肝阳化风435

(二)热极生风435

(五)血燥生风436

(三)阴虚风动436

(四)血虚生风436

二、寒从中生437

三、湿浊内生439

四、津伤化燥441

五、火热内生443

第三节 经络病机450

一、经络气血偏盛、偏衰451

二、经络气血运行逆乱452

三、经络气血运行阻滞453

四、经络气血衰竭455

概说461

(一)脏腑病机的基本概念461

(二)脏腑病机学说的源流461

第四节 脏腑病机461

一、五脏病机463

(一)心的病机464

(二)肺的病机471

(三)脾的病机475

(四)肝的病机479

(五)肾的病机484

(一)胆的病机496

二、六腑病机496

(二)胃的病机497

(三)小肠病机500

(四)大肠病机500

(五)膀胱病机502

(六)三焦病机502

三、奇恒之腑病机505

(一)脑的病机505

(二)髓与骨的病机505

(四)女子胞病机506

(三)脉的病机506

四、脏腑病机的相互影响508

第五节 外感热病病机515

一、六经病机518

(一)太阳病机518

(二)阳明病机520

(三)少阳病机521

(四)太阴病机521

(五)少阴病机522

(六)厥阴病机523

二、卫生营血病机525

(一)卫分病机525

(二)气分病机526

(三)营分病机528

(四)血分病机528

三、三焦病机530

(一)上焦湿热病机531

(二)中焦湿热病机532

(三)下焦湿热病机534

第一节 预防541

第七章 防治原则541

一、未病先防542

二、既病防变545

第二节 治则545

一、治病求本,分清主次缓急547

(一)标本缓急547

(二)正治、反治549

二、扶正祛邪,正确处理正与邪的关系551

(一)扶正以祛邪551

(三)先攻后补552

(二)祛邪以扶正552

(四)先补后攻553

(五)攻补兼施553

三、重视整体,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553

(一)调整阴阳554

(二)调整脏腑功能555

(三)调整气血关系556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557

(一)因时制宜557

(二)因地制宜558

(三)因人制宜559

1990《中医基础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燕池主编 1990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199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  下(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下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上(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上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1992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2
中医基础理论(202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1992 PDF版)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
1992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5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工人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7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0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浅说(1962 PDF版)
中医学浅说
196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  上(199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上
1990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