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求取 ⇩

绪论1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

三、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3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4

一、整体观念4

二、辨证论治6

第三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7

第一章 阴阳五行9

第一节 阴阳学说9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9

(一)阴阳对立10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0

(二)阴阳互根11

(三)阴阳消长11

(四)阴阳转化12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3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3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3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4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5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5

第二节 五行学说16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16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6

(一)五行的特性16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17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8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0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0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21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2

第二章 藏象26

第一节 五脏27

一、心(附心包络)27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27

(二)心与体、华、窍的关系29

(三)心与五志、五液的关系29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30

二、肺30

(二)生理功能30

(一)形态部位30

【附】心包络30

(二)肺与体、华、窍的关系32

(三)肺与五志、五液的关系33

三、脾33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33

(二)脾与体、华、窍的关系34

(三)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35

四、肝35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35

(二)肝与体、华、窍的关系37

(三)肝与五志、五液的关系37

五、肾38

(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38

(二)肾与体、华、窍的关系40

【附】命门41

(一)命门的位置41

(二)生理功能41

(三)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41

第二节 六腑42

一、胆42

(一)胆的解剖形态42

(二)胆的生理功能42

二、胃42

(一)胃的解剖形态42

三、小肠43

(二)小肠的生理功能43

(一)小肠的解剖形态43

(三)胃的特性43

(二)胃的生理功能43

四、大肠44

(一)大肠的解剖形态44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44

五、膀胱44

(一)膀胱的解剖形态44

(二)膀胱的生理功能44

六、三焦44

(一)三焦的解剖形态44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45

(三)三焦的功能特点45

第三节 奇恒之腑45

(一)女子胞的生理功能46

二、女子胞46

(二)脑与五脏的关系46

(一)脑的生理功能46

一、脑46

(二)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47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47

一、脏与脏的关系47

(一)心与肺47

(二)心与脾47

(三)心与肝48

(四)心与肾48

(五)肺与脾48

(六)肺与肝48

(十)脾与肾49

(九)肝与肾49

(八)肝与脾49

(七)肺与肾49

二、脏与腑的关系50

(一)心与小肠50

(二)肺与大肠50

(三)脾与胃50

(四)肝与胆50

(五)肾与膀胱50

三、腑与腑的关系51

第三章 气、血、津液52

第一节 气52

一、气的基本概念52

二、气的生成52

(四)固摄作用53

(三)防御作用53

(一)推动作用53

三、气的功能53

(二)温煦作用53

(五)气化作用54

四、气的分类与分布54

(一)元气54

(二)亲气54

(三)营气55

(四)卫气55

第二节 血55

一、血的基本概念55

(一)营养和滋润作用56

四、血的运行56

(二)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56

三、血的功能56

二、血的生成56

第三节 津液57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57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57

三、津液的功能58

(一)滋润和濡养作用58

(二)参与血液的生成58

(三)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58

(四)排泄物58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58

一、气和血的关系58

(三)气能摄津,津能载气59

(二)气能行津59

(一)气能生津59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59

(一)气和血的关系59

(二)血对气的作用59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60

(一)生理关系60

(二)病理影响60

第四章 经络61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61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61

一、十二经脉61

(一)命名61

(三)分布特点与表里关系62

(四)流注次序62

(二)走向和交接规律62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63

二、奇经八脉73

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79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反应及临床应用79

一、生理功能79

二、病理反应80

三、临床应用80

第五章 病因81

第一节 六淫81

一、风82

(一)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82

(二)外风与内风的区别82

三、暑83

(二)外寒和内寒的区别83

二、寒83

(一)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83

四、湿84

(一)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84

(二)外湿与内湿的区别84

五、燥84

(一)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84

(二)外燥与内燥的区别85

六、火(热)85

(一)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85

(二)外火与内火的区别85

第三节 七情86

一、七情与内脏的关系及致病特点86

第二节 疫疠86

二、情志致病的证候表现87

第四节 饮食、劳逸87

一、饮食所伤87

二、劳逸失度87

第五节 痰饮、淤血88

一、痰饮88

二、淤血88

第六节 外伤及虫兽所伤89

第六章 病机90

第一节 发病原理90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90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因90

(三)精神状况91

(二)营养、锻炼91

(一)体质91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外因91

二、影响正气强弱的因素91

(四)生活环境和习惯92

第二节 基本病机92

一、邪正盛衰92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92

(二)邪正相争与疾病转归93

二、阴阳失调93

(一)阴阳盛衰93

(二)阴阳互损94

(三)阴阳格拒95

(四)阴阳转化95

(五)阴阳失亡96

【附】病机十九条97

三、升降失常97

第七章 防治原则98

第一节 预防98

一、未病先防98

二、既病防变99

第二节 治则99

一、治病求本99

(一)正治与反治99

(二)治标与治本100

二、扶正祛邪100

三、调整阴阳101

(一)损其偏盛101

(二)补其偏衰101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01

1991《中医基础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滕伟民,成为品主编 1991 北京:华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199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  下(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下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上(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上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1992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2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76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7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1992 PDF版)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
1992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5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工人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7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0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浅说(1962 PDF版)
中医学浅说
196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  上(199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上
1990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