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求取 ⇩

绪论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2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论观点2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辩证法思想3

(一)整体观念4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4

(二)辨证论治5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7

第一章 阴阳五行9

第一节 阴阳学说9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0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1

(一)阴阳对立11

(二)阴阳互根12

(四)阴阳转化13

(三)阴阳消长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4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4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5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5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8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21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22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2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22

(二)五行的生克规律23

(三)五行的乘侮规律25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6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7

(二)说明脏腑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27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29

第一节 五脏36

一、心(附:心包络)36

第二章 藏象36

(一)心的解剖形态37

(二)心的生理功能37

(三)心与肢体官窍的关系38

(四)心与五志五液的关系39

(二)生理功能40

(二)肺的生理功能40

(一)肺的解剖形态40

二、肺40

(一)形态部位40

〔附〕心包络40

(五)心的生理特性40

(三)肺与肢体官窍的关系43

(四)肺与五志五液的关系44

(五)肺的生理特性44

三、脾44

(一)脾的解剖形态44

(二)脾的生理功能45

(三)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45

(五)脾的生理特性46

(四)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46

(一)肝的解剖形态47

四、肝47

(二)肝的生理功能48

五、肾52

(一)肾的解剖形态52

(二)肾的生理功能52

(五)肝的生理特性52

(四)肝与五志五液的关系52

(三)肝与肢体官窍的关系52

(三)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56

(四)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57

(五)肾的生理特性57

〔附〕命门57

(一)命门的位置57

(二)命门的功能58

(二)胃的生理功能61

(一)胃的解剖形态61

二、胃61

(一)胆的解剖形态61

一、胆61

第二节 六腑61

(二)胆的生理功能61

三、小肠62

(一)小肠的解剖形态62

(二)小肠的生理功能62

(一)膀胱的解剖形态63

(一)三焦的解剖形态63

六、三焦63

(一)膀胱的生理功能63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63

五、膀胱63

(一)大肠的解剖形态63

四、大肠63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64

(三)三焦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64

(二)脑的生理功能66

(一)脑的解剖形态66

一、脑66

第三节 奇恒之腑66

(三)脑与五脏的关系67

二、髓67

(一)髓的解剖形态67

(二)髓的生理功能67

(二)脉的生理功能68

(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68

(一)女子胞的解剖形态68

五、女子胞(附精室)68

四、脉68

(一)脉的解剖形态68

(二)骨的生理功能68

(一)骨的解剖形态68

三、骨68

〔附〕精室69

(四)心与肾的关系70

(三)心与肝的关系70

(二)心与脾的关系70

(一)心与肺的关系70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70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70

(五)肺与脾的关系71

(六)肺与肝的关系73

(七)肺与肾的关系73

(八)肝与脾的关系74

(九)肝与肾的关系74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75

(十)脾与肾的关系75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76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76

(三)脾与胃的关系77

(四)肝与胆的关系77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78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78

(三)气的生成过程82

(二)与气生成有关的脏腑82

(一)气的来源82

一、气的概念82

第一节 气82

第三章 气血津液82

二、气的生成82

(三)防御作用83

(四)固摄作用83

(五)气化作用83

(二)温煦作用83

(一)推动作用83

三、气的功能83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84

(一)气的运动84

(二)气的运动形式84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85

(一)元气85

(二)宗气86

(三)营气87

(四)卫气88

(一)水谷精微化血90

二、血的生成90

一、血的概念90

第二节 血90

(二)精化血91

三、血的功能91

(一)营养和滋润作用91

(二)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91

四、血的循行92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93

(一)津液的生成93

二、津液的生成和输布93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93

第三节 律液93

三、津液的功能94

(一)滋润和濡养作用94

(二)参与血液的生成94

(三)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94

(四)排泄废物94

(二)血对气的关系95

(一)气对血的关系95

一、气和血的关系95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95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96

(一)气对津液的关系96

(二)津液对气的关系96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96

(一)血对津液的关系96

(二)津液对血的关系96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98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98

第四章 经络98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99

(一)经脉100

(二)络脉100

(三)经筋和皮部100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01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101

(二)具体名称101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101

(一)命名原则101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101

第二节 十二经脉101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和表里关系102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102

(二)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102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103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103

(一)手三阴经104

(二)手三阳经105

(三)足三阳经106

(四)足三阴经108

第三节 奇经八脉112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特点112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112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112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各自的生理功能112

(一)督脉112

(三)冲脉113

(二)经脉113

(四)带脉114

(五)阴跷脉、阳跷脉115

(六)阴维脉、阳维脉115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116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116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116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117

(二)指导诊断和治疗117

(一)阐释病理变化117

(四)调节功能平衡117

(三)感应传导作用117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117

第五章 病因120

第一节 六淫、疫疠、寄生虫、外伤120

一、六淫120

(一)风121

(二)寒123

(三)暑124

(四)湿125

(五)燥126

(六)火(热)127

二、疫疠129

(一)疫疠的基本概念129

(二)疫疠的致病特点130

三、寄生虫130

四、外伤131

(一)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131

(二)烧烫伤131

(三)冻伤131

(四)虫兽伤131

第二节 七情、饮食、劳倦133

一、七情133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133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133

(三)七情的致病特点134

(三)饮食偏嗜136

(二)饮食不洁136

二、饮食136

(一)饮食不节136

三、劳逸137

(一)过劳137

(二)过逸137

(一)痰饮的概念139

(二)痰饮的形成139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139

一、痰饮139

第三节 痰饮、瘀血139

二、瘀血141

(一)瘀血的概念141

(二)瘀血的形成141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141

第六章 病机144

第一节 发病原理144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144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144

(一)休质145

(二)营养、锻炼145

(二)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45

二、影响正气的因素145

(三)生活环境146

(四)精神状态146

第二节 基本病机147

一、邪正盛衰147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47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化147

(一)阴阳盛衰149

二、阴阳失调149

(二)阴阳互损150

(三)阴阳格拒151

(四)阴阳转化151

(五)阴阳亡失151

三、升降失常152

(一)升降失常的基本概念152

(二)升降失常的病理表现153

(一)摄生156

一、未病先防156

第一节 预防156

第七章 防治原则156

(二)防止病邪的侵袭158

二、既病防变158

(一)早期诊治158

(二)控制疾病的传变158

第二节 治则159

一、治病求本159

(一)正治与反治160

(三)标本缓急162

(二)病治异同162

二、扶正祛邪163

(一)扶正祛邪的含义163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164

三、调整阴阳164

(一)损其有余164

(二)补其不足164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65

(一)因时制宜165

(二)因地制宜165

(三)因人制宜165

1985《中医基础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德新等编 1985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199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  下(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下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上(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上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1992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2
中医基础理论(202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1992 PDF版)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
1992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5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工人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7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0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浅说(1962 PDF版)
中医学浅说
196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  上(199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上
1990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