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技术手册 上中下》
作者 | (日)日本机械学会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4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8530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3有效水头、总扬程 9-1
1·1·2设计和产品研制的程序 7-1
1·1·3设计情报 7-1
6·2·4行星和差动齿轮机构 7-141
目 录1
第1章水力学基础 8-1
1·1主要流体的物理性质 8-1
1·1·1重度(单位体积流体的重量)γ和密度ρ(=γ/g) 8-1
目 录1
第1章水力发电设备 9-1
1·1江河流量 9-1
1·2 电站用水量 9-1
1·1·1机械设计和设计工程 7-1
1·4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及效率 9-1
1·4·1发电时 9-1
1·4·2扬水时 9-1
目 录1
第1章概述 10-1
1·1气体的性质 10-1
1·1·1理想气体 10-1
1·1·2实际气体 10-1
目 录1
第1章热 11-1
1·1 温度 11-1
1·1·1温标 11-1
1·2支承条件及约束反力 4-1
第1章静力学 3-1
1·1力的平衡 3-1
1·2力的合成与分解 3-1
1·2·1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分解 3-1
目 录1
第1章外力、应力及应变 4-1
1·1载荷 4-1
1·1·1按载荷作用速度分类 4-1
1·1·2按载荷分布形式分类 4-1
1·1·3按载荷作用方式分类 4-1
1·1机械设计的发展 7-1
2·1·5弹性理论的定理 4-1
目 录1
第1章总论 5-1
1·1 金属材料 5-1
1·1·1元素的物理性能 5-1
目 录1
第1章测量概论 6-1
1·1测量方法基础 6-1
1·1·1 测量 6-1
目 录1
第1章机械设计基础和制图 7-1
目 录1
1·1·1静电 20-1
1·1纤维高分子材料 18-1
目 录1
第1章工厂组织 19-1
1·1组织 19-1
1·1·1组织的定义 19-1
1·1·2组织的建立过程 19-1
1·1·3传统组织、管理系统与人 19-1
2·1·2厂址选择的评定 19-1
目 录1
第1章电、磁概论 20-1
1·1 电磁现象 20-1
第1章纤维机械 18-1
1·1·2 磁 20-1
目 录1
第1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况 21-1
1·1控制的概念 21-1
1·1·1控制的基本定义 21-1
目 录1
第1章反应堆理论 22-1
1·1原子核 22-1
1·1·1 原子核 22-1
1·1·2同位素 22-1
1·1·3放射性核素 22-1
1·1·2温度定点 11-1
1·1·1锅炉的概要和分类 13-1
1·1·3熔点,沸点 11-1
1·1·4临界状态 11-1
1·2热膨胀系数 11-1
目 录1
第1章燃料 12-1
1·1固体燃料 12-1
1·1·1煤的分类 12-1
目 录1
第1章锅炉 13-1
1·1锅炉的种类和结构 13-1
目 录1
1·1·2圆筒锅炉 13-1
目 录1
第1章基本原理 14-1
1·1概念 14-1
1·1·1容积式和速度式 14-1
目 录1
第1章汽车 15-1
1·1汽车概况 15-1
1·1·1汽车的定义 15-1
1·1·2汽车的分类 15-1
1·1·3汽车的参数 15-1
目 录1
1·1·1幂 2-1
第1章代数 2-1
目 录1
1·1平方、立方、平方根、立方根、自然对数、倒数、圆周长和圆面积 1-1
第1章数表 1-1
1·1幂与对数 2-1
1·5 负荷 9-2
1·7·1按获得水头的方法分类 9-2
1·7 发电方式 9-2
1·6·3逆调节池 9-2
1·6·2调节池 9-2
1·6·1蓄水池 9-2
1·6蓄水池、调节池、逆调节池 9-2
1·2·2理想循环 14-2
1·2·1排列 2-2
1·2·2组合 2-2
1·3·1矩阵的定义 2-2
1·3·1内力和应力 4-2
1·3应力的定义及种类 4-2
1·2汽车性能 15-2
1·2·1作用在汽车上的力 15-2
1·2·1性能的定义和主要计算公式 14-2
1·2性能 14-2
1·1·2容积式内燃机的特点和种类 14-2
1·1·3煤的分析值及特性 12-2
1·1·2煤的物理性质 12-2
1·1·2控制的种类 21-2
1·2·1 核反应 22-2
1·2核反应 22-2
1·1·5 中子 22-2
1·1·4结合能 22-2
1·2排列与组合 2-2
1·1·3对数 2-2
1·1·2根式 2-2
1·1·3空气 10-2
1·3矩阵与行列式 2-2
1·1·4电流的磁效应 20-2
(声速)α 8-2
1·1·3流体中压力波的传播速度2
1·1·2压缩率β和比容ν 8-2
1·1·2测量方法 6-2
1·1·3单位和基准 6-2
1·2·2同平面内作用点不同的力的合成与分解 3-2
1·1·4设计和标准化 7-2
1·1·5设计的评价标准 7-2
1·2标准数(JIS Z 8601-1954) 7-2
1·1·3 电路 20-2
1·1·5电磁感应作用 20-2
1·3控制精度的评价 21-3
1·2·3核聚变 22-3
1·2反馈控制系统 21-3
1·1·3 自然循环水管锅炉 13-3
1·1·6交流 20-3
1·8·3坝的附属设备 9-3
1·2·2核裂变 22-3
1·3力偶与力偶矩 3-3
1·3·1 力偶 3-3
1·2·2被测量的变换 6-3
1·2·1测量系统 6-3
1·2·3多变能头和多变气体功率 10-3
1·2·2等温压缩气体功率 10-3
1·2·1绝热能头和绝热气体功率 10-3
1·2理论气体功率及效率 10-3
1·2测量系统的组成 6-3
1·1·4动力粘度μ与运动粘度γ 8-3
1·8引水设备 9-3
1·3·3逆矩阵 2-3
1·3·2平面应力 4-3
1·7·2按水能利用的方法分类 9-3
1·3·3莫尔应力圆 4-3
1·3·2矩阵的运算 2-3
1·3·4行列式 2-3
1·8·1坝 9-3
1·3尺寸公差(JIS B 0401-1965) 7-3
1·2传统组织 19-3
1·2·1组织原则 19-3
1·2·3实际循环 14-3
1·3·1分类 10-4
1·3热量的单位 11-4
1·3·3力的移动 3-4
1·3分类及选定 10-4
1·2·4效率 10-4
1·6·4曲轴系统的固有振动 14-4
1·4·3莫尔应力圆(三向) 4-4
1·4·2应力椭圆体 4-4
1·4·1应力分量 4-4
1·4三向应力 4-4
1·4力矩 3-4
1·4·1力矩 3-4
1·2·1指示式电工仪表 20-4
1·3·2力偶的表示法 3-4
1·2·2轮胎特性 15-4
1·4比热容与潜热 11-4
1·4·1比热容 11-4
2·1·1控制系统的环节 21-4
2·1线性控制理论 21-4
第2章 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 21-4
1·2·2组织形式 19-4
1·2仪表及测量 20-4
1·1·11放电 20-4
1·1·10磁致伸缩 20-4
1·1·4煤样的采集法 12-4
1·1·9压电 20-4
1·1·8热电动势 20-4
1·1·7三相交流 20-4
1·4·2合力矩的图解法 3-4
1·1·2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5-4
1·3·2反应堆理论基础 22-4
1·9·1安装方式 9-4
1·9电站的形式 9-4
1·8·8调压塔 9-4
1·3·5一次方程组 2-4
1·3·1反应堆的结构 22-4
1·3反应堆理论 22-4
1·8·11排水道调压塔 9-4
1·1·3金属材料的组织 5-4
1·4配合(JIS B 0401-1965) 7-4
1·8·10排水道 9-4
1·8·9压力水管 9-4
1·8·4取水口 9-4
1·8·5引水道 9-4
1·3·6矩阵的三角分解 2-4
1·1·5表面张力H 8-4
1·8·6沉砂池 9-4
1·8·7上水槽 9-4
3·2·10塑性疲劳与热疲劳 4-5
1·4·2二次方程 2-5
1·3·8矩阵的导数与积分 2-5
1·4·1一次方程 2-5
1·4·3平行力力矩的图解法 3-5
1·4代数方程 2-5
1·6·2纵向应变 4-5
1·6·1变形和应变 4-5
1·6应变的定义及种类 4-5
1·5平衡方程 4-5
1·3·7矩阵的分块 2-5
1·2·3动力性能 15-5
1·1·6水的饱和蒸汽压ps 8-5
1·2·1压力 8-5
1·2水静力学 8-5
1·1·7气体对于水的溶解度 8-5
1·5平衡条件 3-5
2·1·1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和效率 9-5
1·4·2熔化热和气化热 11-5
1·5关于热单位的换算表 11-5
2·1·3框图 21-5
2·1·2传递函数 21-5
2·1水轮机和水泵水轮机概述 9-5
第2章水轮机和水泵水轮机 9-5
1·9·2地上式和地下式 9-5
1·3·2选定 10-5
1·6支座反力 3-5
1·6·1支座反力 3-5
1·1·5煤的风化和存贮 12-5
1·1·6泥煤 12-5
1·1·7焦炭 12-5
1·6·2平衡条件的应用 3-5
1·2·3测量系统的响应 6-5
1·3·1误差的来源 6-6
1·2·4测测量系统的噪声 6-6
1·5·2等比数列 2-6
1·5·3特殊数列之和 2-6
1·3测量误差 6-6
1·7·2悬挂载荷的缆索 3-6
1·4·3三次方程 2-6
1·4·4四次方程 2-6
1·4·5 高次方程 2-6
1·7索系的平衡 3-6
1·5数列 2-6
1·5·1等差数列 2-6
1·7·1滑轮 3-6
1·7三向应变 4-6
1·7·1应变分量 4-6
1·1·8煤制品 12-6
1·3·4各种型式特点的比较 10-6
1·2·2压力的单位 8-6
1·1·4强制循环式水管锅炉 13-6
1·3·3比转速和特性 10-6
1·2·4热平衡 14-6
1·2·1石油系液体燃料的性质 12-6
2·1·2转速和比转数 9-6
1·2液体燃料 12-6
1·6·4体积应变 4-6
1·6·3剪应变 4-6
2·1·3形式和选择 9-6
1·2·5压力的传递(帕斯卡原理) 8-6
1·2·4水头 8-6
1·2·3深度压力的大小与方向 8-6
1·6·3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的级7
1·6·2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级数展开 2-7
1·3·2误差的性质 6-7
2·2水斗式水轮机 9-7
2·2·1 结构 9-7
1·6各种材料的热性质 11-7
数展开 2-7
1·3·4测量精度的表示方法 6-7
1·2·2火花点火的内燃机燃料 12-7
1·7·3索自重产生的挠度 3-7
1·2·2记录式电工仪表 20-7
1·3·3误差传递定律 6-7
1·6·1二项级数 2-7
(平面) 8-7
1·8协调条件 4-7
1·7·3应变椭圆体 4-7
1·7·2应变分量的坐标变换 4-7
1·5形状误差的影响 7-7
1·2·6深度压力与压力中心7
1·2·5操纵性和稳定性 15-7
1·2·4制动性能 15-7
1·6级数 2-7
1·4·1 热的产生 22-7
1·4热工水力理论 22-7
2·1·4动态特性,Ⅰ 21-7
2·2·2水流对转轮的作用 9-8
数展开 2-8
1·2·6点燃式发动机的性能 14-8
1·2·5示功图 14-8
1·4·3反应堆的冷却 22-8
1·4·2燃料内的热传导 22-8
1·1·4热处理 5-8
1·6·4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级8
2·1·3一个角的函数之间的关系 2-8
1·1·5直流锅炉 13-8
2·1·2三角函数的值与符号 2-8
1·4安装、运转及维修 10-8
1·4·1透平式的安装、运转及维修 10-8
2·1·1三角函数的定义 2-8
2·1三角函数 2-8
第2章三角函数与双曲函数 2-8
2·1·7稳定性判据 21-8
2·1·6基本环节的动态特性 21-8
2·1·5动态特性,Ⅱ 21-8
1·2纺纱设备 18-8
2·1·1平行力中心 3-8
第2章角度、长度和粒度 6-8
2·1角度(见第17篇第5章) 6-8
2·2长度、位移和面积 6-8
2·2·1长度基准 6-8
1·2·3累计式仪表 20-8
1·2·4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20-8
1·2·5检流计 20-8
第2章重心及转动惯量 3-8
2·1重心 3-8
1·2·1纺纱种类 18-8
2·1·2质心及重心 3-8
1·9对称性及叠加原理的应用 4-8
1·3·2管理系统的构成 19-8
1·3·1管理系统的发展 19-8
1·2·7深度压力与压力中心8
(曲面) 8-8
1·2·8均匀压力的合力 8-8
1·3管理系统 19-8
第2章弹性、塑性及蠕变 4-9
2·1弹性变形 4-9
2·1·4二角之和与差的函数 2-9
2·1·5 倍角与半角的函数,正弦与9
1·3振动和行驶平顺性 15-9
1·3·1振动的分类 15-9
第2章工厂规划 19-9
2·1 厂址选择 19-9
2·1·1厂址选择的因素 19-9
2·1核反应堆的种类和实例 22-9
2·2·2长度和位移的模拟测量 6-9
1·6机械制图 7-9
1·6·1图的作用与特点 7-9
1·6·2制图标准 7-9
1·2·9 浮力 8-9
1·2·10浮体 8-9
1·2·11浮体的稳定性 8-9
1·2·12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式 8-9
2·1·1定义 4-9
第2章核反应堆 22-9
2·2·3特性 9-9
2·3混流式水轮机 9-9
2·3·1结构 9-9
1·4·2往复式压缩机的安装、9
运转及维修 10-9
1·4·3振动 10-9
2·1·3弹性的基本公式 4-9
2·1·2弹性模量 4-9
余弦的幂 2-9
2·1·4图形边框的重心 3-9
2·1·3决定重心的一般规则 3-9
1·2·7 电位差计 20-9
1·2·6示波器 20-9
1·6·6图线 7-10
2·1·8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21-10
2·3·3特性 9-10
2·3·2水流对转轮的作用 9-10
1·3·2振源 15-10
1·2·14力线 8-10
1·5·1噪声特性 10-10
1·6·7图形表示法 7-10
2·1·3发电用核反应堆 22-10
2·1·2试验堆 22-10
2·1·1研究堆 22-10
1·2·7压燃式发动机的性能 14-10
2·3反三角函数 2-10
2·2·2球面三角形 2-10
1·2·8功率因数表、相位表 20-10
2·3·1反三角函数的定义 2-10
1·6·5比例 7-10
1·6·4图纸规格 7-10
1·6·3缩版图的画法 7-10
1·5噪声 10-10
2·1·5面积的重心 3-10
2·1·2电磁机械的原理 20-10
2·1·1电磁机械的种类 20-10
2·1电磁机械概述 20-10
第2章电磁机械 20-10
1·2·10电阻的测量 20-10
2·1·4应变能、弹性能 4-10
1·2·9频率表 20-10
1·3·1层流与湍流 8-10
1·3一般水动力学 8-10
1·2·15相对静止(相对平衡) 8-10
1·2·13等压面 8-10
2·3·2反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2-10
2·2·1平面三角形 2-10
1·1·5残余应力 5-10
2·2三角形 2-10
的缺陷 5-10
1·1·6金属材料及金属制品材质10
1·7·1基础知识 11-11
1·6·8剖视图画法 7-11
1·5·2防噪声的措施 10-11
1·3·4行驶平顺性 15-11
1·3·3固有频率 15-11
2·1·4应用的一般知识 20-11
1·7热放射(热辐射) 11-11
1·1·6特种锅炉 13-11
2·4·1结构 9-11
2·4斜流式水轮机 9-11
2·3·4主要尺寸的确定 9-11
3·1·4特殊极限值 2-11
3·1·1数列的极限 2-11
2·4双曲函数 2-11
2·4·1双曲函数的定义 2-11
1·2·8大气状态的影响 14-11
2·4·2双曲函数间的关系 2-11
2·4·3双曲函数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2-11
第3章微分 2-11
3·1极限与连续 2-11
1·2·3压缩点火的内燃机燃料 12-11
3·1·2函数的极限 2-11
3·1·3函数的连续 2-11
2·1·3温升 20-11
2·5轴流式水轮机 9-12
2·5·1结构 9-12
3·2·3偏导数 2-12
2·4·2特性 9-12
2·1·6二维弹性问题 4-12
1·2金属材料的检验 5-12
1·3·2流线,定常流 8-12
12·1金属材料的鉴别法 5-12
2·1·6体积的重心 3-12
2·1·9稳态误差 21-12
1·7·2黑体表面间的放射换热和12
2·2·2程序 19-12
形状系数 11-12
1·6·9尺寸 7-12
2·2·1 基本考虑方法 19-12
3·2·2高阶导数 2-12
3·2·1导数、导函数与微分 2-12
2·2工厂建设 19-12
3·2导数与微分 2-12
1·2·3金属材料的缺陷检验法 5-13
第2章容积式风机及压缩机 10-13
2·1回转式风机及压缩机 10-13
2·1·7三维弹性问题 4-13
2·1·1种类及使用范围 10-13
1·3·3流量,连续性定理 8-13
2·2·4面积的测量 6-13
1·3·4伯努利定理 8-13
2·2·3长度、位移的数字式测量 6-13
2·2·1直流电机的原理和种类 20-13
2·2·2直流电机的特性 20-13
2·1·10根轨迹 21-13
12·2金相组织的检验法 5-13
3·3·2基础求导公式 2-13
2·2直流电机及其应用 20-13
2·2·3应当考虑的事项 19-13
1·4汽车发动机 15-13
1·5传动系和车轴 15-13
2·5·2水流对转轮的作用 9-13
3·3·1一般公式 2-13
3·3求导公式 2-13
1·7·3任意两固体表面间的放射换热 11-13
1·5·1离合器 15-13
2·1·7重心的图解法 3-13
2·2转动惯量 3-13
2·2·1物体转动惯量的一般理论 3-13
1·3进、排气和扫气 14-14
1·3·1四冲程内燃机的进、排气 14-14
1·3·2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过程 14-14
3·4·1 中值定理 2-14
3·4 中值定理与泰勒展开 2-14
3·3·3隐函数的导数 2-14
1·3·5动压和总压(滞止压力) 8-14
2·1·11统计学的计算方法 21-14
3·3·4变数代换 2-14
1·2·9试验标准 14-14
3·4·2泰勒与马克劳林展开 2-14
1·7·4放射率的数值 11-14
2·2·3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和制动 20-14
2·3粒度 6-14
2·3·1粒径和粒度分布 6-14
1·7·1形状位置公差的种类、代号和14
1·7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 7-14
1·6·11 图面形式和图面管理 7-14
2·3·2筛法测量粒度 6-14
1·3金属材料JIS的标志 5-14
2·3·3显微镜测量粒度法 6-14
2·3·4沉淀测量粒度法 6-14
1·6·10尺寸公差和配合的标注 7-14
5·7·4润滑剂的试验方法 7-14
1·3·6两流线间的总水头差 8-14
2·2·4平面布置技巧 19-14
2·5·3特性 9-14
2·5·4主要尺寸的确定 9-14
2·1·3滑片式 10-14
被测部位 7-14
1·2·4燃气轮机燃料 12-14
2·1·8接触应力 4-14
2·2应力集中 4-14
2·2·1应力集中的一般概念 4-14
2·1·2罗茨式 10-14
2·1·1流体的摩擦与切应力 8-14
2·1流体的摩擦 8-14
第2章流道与流体阻力 8-14
1·7·2标注方法 7-15
2·1·5螺杆式 10-15
3·5不定形的极限值 2-15
2·1·4摆锤式 10-15
3·6极大与极小 2-15
2·6·1结构 9-15
3·1·2质量测量 6-15
2·1·12反馈控制系统的综合 21-15
2·1·2 圆管的管摩擦 8-15
2·2·2圆孔及球孔的应力集中 4-15
2·1·4船用堆 22-15
1·2·2自动化纺纱 18-15
9·6·3压缩屈曲后的有效宽度 4-15
2·2·2面积惯矩的一般理论 3-15
2·6混流式水泵水轮机 9-15
2·3·5小孔通过测量粒度法 6-15
第3章质量、转动惯量、密度 6-15
3·1质量基准及测量 6-15
2·2·4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20-15
3·1·1质量基准 6-15
1·7·5形状系数的数值 11-16
4·1·1一般公式 2-16
1·8·2表面符号 7-16
4·1不定积分 2-16
1·8表面光洁度的标注方法 7-16
4·1·2基础积分公式 2-16
4·1·3有理函数的积分 2-16
2·2·3线的转动惯量 3-16
2·2·4平面物体的转动惯量 3-16
1·2·5锅炉、窑炉、取暖用的燃料 12-16
1·8·1表面光洁度的标注方法 7-16
1·7·6固体表面之间有气体、火焰时的放射换热 11-16
2·2·1慢化剂 22-16
3·2·3 起重秤 6-16
2·2·5直流电动机的用途 20-16
2·2·6无换向器电动机 20-16
3·2·4传送带秤 6-16
3·2·5匀速送料秤(重量计) 6-16
3·2·6定量秤 6-16
2·6·2水流对转轮的作用 9-16
2·6·3特性 9-16
1·2炉膛和受热面的计算 13-16
1·5·2手动变速器 15-16
2·2反应堆基本材料 22-16
3·2·2台秤 6-16
2·2·2反射层 22-16
2·2·3冷却剂 22-16
3·2·1天平 6-16
3·2工业秤 6-16
1·2·3新型纺纱 18-16
2·2·5计划方案的评价 19-16
2·2·1非线性控制系统 21-16
2·2非线性控制理论 21-16
1·3·3四冲程发动机的排气过程 14-16
第4章积分 2-16
1·4非金属材料 5-17
1·4·1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5-17
2·6·4主要尺寸的确定 9-17
2·7斜流式水泵水轮机 9-17
2·7·1结构 9-17
2·2·4控制材料 22-17
2·1·3铁管的老化效应 8-17
2·2·3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殊性质 21-17
2·2·2非线性特性 21-17
2·2·1结构及型式 10-17
2·2往复式压缩机 10-17
1·4·2非金属材料的特征 5-17
3·3·2连杆的转动惯量 6-17
1·3·1气体燃料的性质 12-17
1·3气体燃料 12-17
1·2·6添加剂 12-17
1·8·3加工符号 7-17
1·8·4加工方法的代号 7-17
1·8·5加工痕迹 7-17
1·8·6图面标注方法 7-17
3·4·3固体密度的测量 6-17
3·4·2气体密度的测量 6-17
3·4·1液体密度的测量 6-17
3·4密度 6-17
1·3·2天然气 12-17
3·3·1回转体的转动惯量 6-17
3·3转动惯量的测量 6-17
2·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性 20-17
2·3·1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和种类 20-17
1·3·4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过程 14-17
2·2·3椭圆孔的应力集中 4-17
2·3异步电动机及其应用 20-17
2·1·4非圆形断面管 8-18
2·2·5 由切口引起的应力集中 4-18
2·2·4带横槽、纵槽(端部为圆形)及矩形孔(拐角为圆形)的板条的拉伸(压缩)或弯曲 4-18
4·1时间基准 6-18
2·3核反应堆的核设计和热设计 22-18
2·1·5组合管 8-18
4·2时间的测量方法 6-18
4·2·1计时器 6-18
2·2·5屏蔽材料 22-18
2·2·6结构材料 22-18
2·3·1 反应堆设计原则 22-18
2·2·4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理论处理 21-18
第4章时间、速度、角速度 6-18
2·9·1一般特性 9-18
2·9水轮机特性 9-18
2·8轴流式水泵水轮机 9-18
2·7·2特性 9-18
和制动 20-18
2·3·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8
1·2·4合纤变形加弹机 18-18
惯量 3-18
2·1·1碳素钢的标准 5-18
2·1 碳素钢 5-18
2·2·6厂房建筑 19-18
第2章钢铁材料 5-18
1·8导热 11-18
1·3·5对扫气作用的各种影响 14-18
1·8·2导热微分方程式 11-18
4·1·4无理函数的积分 2-18
1·9·2螺纹表示方法 7-18
1·9·1螺纹及螺纹零件的画法 7-18
1·9螺纹画法 7-18
1·8·7表面波度的图面标注方法 7-18
2·2·5平面和曲面围成物体的转动18
2·2·3流量、容积效率、转速 10-18
2·2·2级数 10-18
1·8·1导热的基本公式 11-18
2·2·1管路的损失水头 8-19
1·3织造设备 18-19
1·3·1准备机械和准备工程 18-19
4·1·5超越函数的积分 2-19
2·3·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20-19
1·8·3稳定导热 11-19
4·3速度、角速度的测量 6-19
2·2·7动力设备与维修 19-19
2·2·4进排气阀、活塞杆填料 10-19
2·2·8职工及周围环境所需要的设施 19-19
4·2·4照像法 6-19
4·2·3数字方式 6-19
2·3·2核设计 22-19
2·2·3管路进口 8-19
2·2·2起始段内的流动 8-19
1·5·3自动变速器 15-19
1·3·2自然循环锅炉 13-19
1·3锅炉的水循环 13-19
集中 4-19
2·2·6阶梯板条及阶梯圆杆的应力19
1·3·1蒸发管内的汽液双相流体 13-19
2·2管路 8-19
3·7·4隔板 13-19
4·2·2模拟方式 6-19
4·3·2固体的速度 6-20
4·3·3角速度 6-20
2·3应力强度因子 4-20
1·10 齿轮画法 7-20
2·3·7直线电动机 20-20
1·10·1齿轮零件图 7-20
2·3·6异步电动机的用途 20-20
2·3·5单相异步电动机 20-20
2·2·6截面惯矩的图解法 3-20
1·3·6二冲程发动机扫气方式的实例 14-20
2·2·7其它形状的应力集中 4-20
2·2·8防止应力集中造成结构强度恶化的方法 4-20
4·3·1流体的速度(见8·1节) 6-20
3·1·2产品品种的确定 19-20
2·2·5扩散管与收缩管 8-20
2·2·6排气量调节法 10-20
2·2·5冷却方法、油水分离器 10-20
2·3·1定义和概述 4-20
1·3·3液化石油气(LPG或LP气体) 12-20
2·2·4管路出口 8-20
第3章产品与生产计划 19-20
3·1产品计划 19-20
3·1·1产品的寿命周期 19-20
3·2研究开发(R D) 19-21
1·3·2织机和织造 18-21
9·5·2管的支撑方法和各种管支架 7-21
3·1·3产品开发的内容和程序 19-21
第3章质点 3-21
3·2·1研究开发的内容 19-21
3·1点的运动 3-21
3·1·1点运动的矢量表示 3-21
2·1·3碳素钢的成分 5-21
2·1·2纯铁的性能与用途 5-21
1·8·4不稳定导热 11-21
1·3·7空气滤清器 14-21
2·4·1同步电机的原理和种类 20-21
1·3·3强制循环锅炉 13-21
1·3·4固体燃料气化 12-21
2·9·2飞逸转速 9-21
2·3·3热设计 22-21
4·2·2重要的积分 2-21
4·2·1一般公式 2-21
2·4·2同步发电机的特性 20-21
2·12过渡过程 9-21
2·4同步电机及其应用 20-21
4·2定积分 2-21
2·2·6弯管 8-21
2·3·1采样控制系统 21-21
2·3采样控制理论 21-21
2·2·8分流管(分歧管) 8-22
2·2·7肘形弯管 8-22
第5章振动、加速度、平衡 6-22
1·1·2载荷与变形的表示 7-22
5·1·1惯性系 6-22
4·2·3 由定积分定义的几个函数 2-22
3·1·2点运动的几种坐标表示 3-22
5·1振动、加速度的测量 6-22
1·10·2啮合齿轮的画法 7-22
1·11弹簧画法 7-22
1·11·1弹簧画法 7-22
1·1·3项目表 7-22
2·10·2吸出高度 9-22
1·4燃料和燃烧 14-22
1·4锅炉燃烧装置及炉膛 13-22
2·3·2z-变换和广义z-变换 21-22
1·3·4直流锅炉 13-22
2·3·2具有一个裂纹的无限体 4-22
1·3·5油的气化方法 12-22
2·10 汽蚀 9-22
2·10·1汽蚀 9-22
1·4·1手工加煤及机械加煤燃烧 13-22
1·4·1燃料 14-22
1·4·2点燃式发动机的燃烧 14-22
2·2·8无润滑式压缩机 10-22
2·4·5同步电动机的用途 20-22
2·4·4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20-22
2·4·3同步电动机的特性 20-22
2·2·7润滑法 10-22
3·2·2 研究管理 19-22
3·3产品规划及产品设计 19-22
3·3·1产品规划、设计的调查分析 19-22
3·3·2功能设计 19-22
1·4·2煤粉燃烧 13-23
1·12·2代号标注方法 7-23
1·12滚动轴承画法 7-23
1·12·1 简化画法 7-23
1·12·3系统示意图的画法 7-23
2·2·9压缩机实例 10-23
2·2·9汇流管 8-23
2·6·2电磁离合器和制动器 20-23
2·6·3起重电磁铁 20-23
5·1·2振动的测量 6-23
2·3·3中央有裂纹的有限板的拉伸 4-23
2·6·1 电磁铁 20-23
2·6磁力机械 20-23
2·5·4三相串励电动机 20-23
2·5·3三相并励电动机 20-23
2·5·2推斥电动机 20-23
2·5·1单相串励电动机 20-23
2·5交流换向器电机及其应用 20-23
1·5·4传动轴 15-23
3·3·3生产设计 19-23
3·1·3相对运动 3-23
2·4结构设计 22-23
2·4·1 应用的标准和设计条件 22-23
2·4·2结构材料 22-23
2·1·4沸腾钢和镇静钢 5-23
2·1·5碳钢的热处理 5-23
2·11振动 9-23
2·10·3汽蚀的发生和防止 9-23
5·2平衡试验 6-24
2·6·4磁力吸盘 20-24
2·12·1过渡过程 9-24
1·4·3压燃式发动机的燃烧 14-24
1·3·7城市煤气 12-24
2·6·5磁力分离器 20-24
2·4·4辐照的影响 22-24
5·1·4冲击和一般加速度的测量 6-24
校准 6-24
5·1·3测量结果的处理和振动计的24
2·3·3采样周期和采样定理 21-24
2·4现代控制理论 21-24
2·4·1状态变量 21-24
2·6·6磁力辊子 20-24
2·6·7粒子加速装置 20-24
1·8·5图解法 11-24
2·7变压器 20-24
2·7·1变压器的原理 20-24
2·1·4钢管的尺寸和重量 7-24
2·1·3机械碳素结构钢钢材的尺寸 7-24
2·1·2碳素钢冷轧型钢的尺寸 7-24
2·1·1 碳素钢热轧钢材的形状、尺寸和重量 7-24
2·1钢铁 7-24
第2章机械材料的标准形状和重量 7-24
2·4·3设计 22-24
2·12·2速度变化率和水压力变化率 9-24
2·7·2变压器的特性 20-24
1·3·6高炉煤气和其他煤气 12-24
2·2·10管接头 8-24
2·2·11阀和旋塞 8-24
2·2·12孔口、喷嘴和文丘里管 8-24
2·4热应力 4-24
2·3·4边缘有裂纹的板和梁 4-24
3·1·4点运动的简单情况 3-24
3·3·4质量设计 19-24
1·3·3织机及准备机械的生产能力 18-24
2· 1·6含碳0.20%以下的低碳钢 5-24
3·3·5试制及试验 19-25
1·3·4针织机械 18-25
1·3·5缝纫工序和缝纫机械 18-25
2·2·13管路的总损失和流量 8-25
1·8·6数值解法 11-25
2·2·14管道输送流体的动力 8-25
2·13·2模型试验 9-25
2·13模型试验 9-25
2·13·1相似定律 9-25
2·7·3三相变压器的联接 20-25
2·7·4特殊变压器 20-25
1·4·2液体推进剂 12-25
1·4·1概论 12-25
3·1·1空间电荷控制管 20-25
3·1 电子管 20-25
第3章电子器件 20-25
1·4火箭推进剂 12-25
5·2·2双面(动)平衡试验 6-25
2·4·2线性系统理论 21-25
2·5弹性稳定 4-25
1·5·5终减速器 15-25
5·2·1单面(静)平衡试验 6-25
2·3振动及其防止方法 10-26
4·2·5二重积分 2-26
5·2·3平衡度及其等级 6-26
3·3·6设计管理 19-26
及其防止方法 10-26
2·3·1压缩机管路的共振26
动 8-26
2·4·5燃料的结构设计 22-26
3·2功和能 3-26
3·2·2势能 3-26
3·1·2特殊电子管 20-26
3·2·1功、功率、能 3-26
2·6·1材料的塑性 4-26
2·6塑性变形 4-26
2·4·3最大值原理 21-26
2·3·1 明渠断面和流速不变时的流26
4·2·4定积分的近似值 2-26
2·3 明渠 8-26
2·2·15管路流速 8-26
1·8·7比拟法 11-26
6·1·1力的单位和标准 6-27
1·4·2精练漂白机 18-27
3·2·3保守力和约束力 3-27
1·5·6车轴 15-27
1·4·4燃烧和排气 14-27
测量 6-27
6·1·3通过物理量的变换进行力值27
6·1·2利用平衡方法测量力值 6-27
1·4·3固体推进剂 12-27
1·4染色及整理机械 18-27
6·1力的测量 6-27
3·4·1生产计划的意义 19-27
第6章力和功率 6-27
2·1·7含碳0.15~0.25%的碳素钢 5-27
3·4生产计划 19-27
1·4·3油的燃烧 13-27
5·2·4不平衡的允许限 6-27
3·4·3计划内容概要 19-27
1·4·1烧毛机 18-27
3·4·2担任生产计划的各部门 19-27
5·1常微分方程 2-27
2·5·2地震负荷 22-27
2·14实型水轮机的效率试验 9-27
2·14·1 效率试验 9-27
2·14·2水轮机输出功率和水泵输入功率的测量 9-27
2·14·3有效水头和总扬程的测量 9-27
2·14·4流量和扬水量的测量 9-27
第5章微分方程 2-27
2·3·2明渠的最佳断面形状 8-27
5·1·1一阶常微分方程 2-27
2·13·3效率换算公式 9-27
2·4·4最优控制的数值求解法 21-27
2·5·1 抗震设计的原则 22-27
3·2·4动能 3-27
3·2·5虚功和平衡条件 3-27
与基础 10-27
2·3·2压缩机的振动及其防止方法27
2·5抗震设计 22-27
2·3·3明渠的适宜流速 8-27
1·9·1对流放热 11-27
1·9·2放热系数的无量纲表示 11-27
1·9·3平板的强制对流放热 11-27
2·3·4流速分布 8-27
3·2 半导体器件 20-27
3·2·1半导体的主要性质 20-27
1·9对流放热 11-27
2·3·5流速变化时的流动 8-27
2·4流体中的物体阻力 8-27
2·4·1阻力系数 8-27
2·5·4应力计算和许容应力 22-28
3·3·2质量和力的单位 3-28
3·3·1力学基本定律和运动方程式 3-28
3·3质点动力学 3-28
2·5·3动态分析 22-28
2·15附件 9-28
2·4·2球的阻力 8-28
2·4·5状态估计 21-28
2·1·8含碳0.25~0.45%的碳素钢 5-28
3·4·4编制生产计划的一般程序 19-28
3·4·5生产类型与生产计划 19-28
2·14·5水轮机效率的热力学测量方法 9-28
1·4·3染色机 18-28
2·15·1 进口阀 9-28
2·6·2冷却剂循环装置 22-28
3·2·3晶体管 20-28
第3章离心式风机及压缩机 10-28
6·2·1有效功率的测量 6-28
6·2功率的测量 6-28
5·1·2二阶常微分方程 2-28
3·2·2半导体二极管 20-28
3·1原理 10-28
2·6·1蒸汽发生器 22-28
3·1·1叶轮对气体的作功 10-28
2·6主要设备和附属系统 22-28
3·3·3假想力 3-29
1·6·2基本制动器 15-29
1·6·1制动器的分类 15-29
1·6制动系 15-29
3·5·2需求预测 19-29
3·1·3叶轮的滑动系数 10-29
3·5编制生产计划的注意事项 19-29
3·4·7生产日期的确定 19-29
3·4·6产品生产数量的确定 19-29
3·5·1 影响生产计划的各种因素 19-29
3·2·4半导体开关元件 20-29
1·9·4平板的自然对流放热 11-29
3·3·4运动方程式的积分和中间积分 3-29
3·1·2叶轮流道内的压力上升 10-29
2·6·2塑性的基本公式 4-29
2·1·9含碳0.45~0.60%的碳素钢 5-29
2·1·1 理论计算 12-29
2·1燃烧计算 12-29
2·4·3圆柱阻力 8-29
2·4·7观测器 21-29
2·4·6系统识辨 21-29
第2章燃烧 12-29
2·15·2调速器 9-29
2·1·5线材和线材制品的尺寸和重量 7-30
3·3·6质点运动的简单情形 3-30
1·9·5管内放热 11-30
3·2·5集成电路 20-30
2·1·2 平衡计算 12-30
2·4·4各种物体的阻力系数 8-30
1·6·3行车制动器 15-30
3·3·5约束运动 3-30
3·1·4叶轮流道内速度分布 10-30
3·5·3关于生产计划的一般注意事项 19-30
第4章 生产过程计划与生产管理 19-30
4·1生产过程计划与生产管理 19-30
4·1·1生产管理的意义和范围 19-30
2·6·3主要的附属系统 22-30
2·5其他控制理论 21-30
3·1·3执行单元 21-31
2·15·3压力调节器(空放器) 9-31
2·4·5圆管束的阻力 8-31
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21-31
3·1控制系统的单元 21-31
3·2·6 半导体变换器 20-31
3·1·2调节单元 21-31
3·1·1检测和转换单元 21-31
1·2常用对数 1-31
4·2生产过程计划 19-31
4·1·3生产管理的各种功能 19-31
4·1·2生产管理的目的和问题 19-31
1·6·4应急制动器 15-31
3·1·5扩压器 10-31
2·1·10含碳大于0.60%的高碳素钢 5-31
3·1·1泵的分类 9-32
3·2电气式控制元件 21-32
6·2·2指示功率的测量 6-32
第7章压力、液位 6-32
7·1压力单位 6-32
1·4·4特殊整理机 18-32
1·4·4气体燃烧 13-32
1·6·5辅助制动器 15-32
3·2·2径流式通风机 10-32
3·2·1多叶通风机 10-32
3·2离心式风机及压缩机概论 10-32
3·1·6因次关系 10-32
4·2·1程序计划 19-32
4·2·2生产过程组织 19-32
3·2·1检测元件 21-32
3·1泵的分类 9-32
第3章泵 9-32
3·3·1电源电路 20-32
3·3电子电路 20-32
2·2高强度钢 5-32
2·3低温用钢 5-32
2·4原子反应堆用钢板 5-32
第4章质点系和刚体 3-32
4·1质点系和刚体的运动 3-32
4·1·1质点系和刚体的自由度 3-32
4·1·2刚体运动的矢量表示 3-32
2·4·6卡门涡列 8-32
1·6·7停车制动器 15-32
1·6·6防抱装置 15-32
7·3压力计的分类 6-33
5·1·3线性常微分方程 2-33
4·3负荷计划 19-33
3·2·1泵的总扬程、流量、轴功率及效率 9-33
3·2透平式泵概述 9-33
2·6·3塑性的几个一般定理 4-33
1·3三角函数(度) 1-33
2·2非铁金属 7-33
2·2·1铜和铜合金 7-33
3·2·3后向式叶片风机 10-33
1·5噪声和消声 14-33
7·2压力的测量方法 6-33
2·6·4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 22-33
7·3·1液体压力计 6-33
2·5·1固气两相流动 8-33
1·6·9试验方法 15-33
2·5 两相流动 8-33
1·6·8摩擦材料 15-33
1·7轮胎和车轮 15-33
3·2·3放大器 21-34
3·3·2放大电路概述 20-34
1·8悬架 15-34
1·8·1悬架的功能 15-34
1·9·6管外的强制对流放热 11-34
1·4·5炉膛结构及材料 13-34
7·3·2弹性压力计 6-34
4·4·1 日历进度及其表示方法 19-34
4·4生产进度计划 19-34
1·5·2 消声器 14-34
3·2·2调节器 21-34
2·6·4滑移线场理论 4-34
4·1·3刚体运动的解析表示 3-34
4·1·4刚体平面运动中的几何关系 3-34
5·1·4常微分方程组 2-34
3·2·4离心式压缩机 10-34
扬程 9-34
3·2·2液体在叶轮内的流动和理论34
2·7·2反应堆的测量仪表 22-34
1·5化纤机械 18-34
1·5·1湿法纺丝 18-34
2·7·1反应堆的控制 22-34
2·7控制和测量仪表 22-34
1·5过热器、再热器及过热汽温调节 13-35
4·4·2生产进度计划的程序 19-35
2·8·1辐照容许剂量 22-35
1·4·6灰处理装置 13-35
2·8屏蔽 22-35
2·2·2燃烧反应 12-35
2·2·1火焰的形态 12-35
2·2燃烧现象 12-35
1·6·1单缸发动机的力学 14-35
2·5·2固液两相流动 8-35
2·5·1强韧钢 5-35
2·6·5残余应力 4-35
2·6·6塑性屈曲 4-35
1·5·2熔融纺丝 18-35
5·2偏微分方程 2-35
5·2·1一阶偏微分方程 2-35
5·2·2二阶偏微分方程 2-35
4·2·2动量定理 3-35
4·2·1质点系的运动方程式 3-35
4·2质点系动力学的基本定理 3-35
2·8·2放射源 22-35
2·5合金结构钢 5-35
1·5·3密闭 14-35
1·6力学 14-35
1·8·2悬架的基本型式 15-35
3·3·3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20-35
1·5·1过热器性能 13-35
3·2·4 操作元件 21-35
7·3·3压力变换器 6-35
3·3·3液面控制装置 21-36
1·9·7管外的自然对流放热 11-36
3·3·2流量控制装置 21-36
1·9·8封闭在两平行平面间的流体36
3·3·1压力控制装置 21-36
3·3机械式自力控制元件 21-36
2·2·2铝和铝合金 7-36
7·3·4重锤式压力计 6-36
2·8·3快中子的衰减 22-36
3·1铀、钍矿的冶炼 22-36
2·7·1概论 4-36
1·8·3弹簧 15-36
2·7粘弹性 4-36
2·5·3气液两相流动 8-36
4·2·5重心运动定理 3-36
4·2·4能量定理 3-36
4·2·3动量矩定理 3-36
1·6·2直列式发动机的平衡 14-36
层内的自然对流放热 11-36
7·4·3电动示功器 6-36
1·5·2过热器种类 13-36
4·5初始调度 19-36
第3章核燃料 22-36
2·2·3着火 12-36
7·4·2光学示功器 6-36
7·4·1机械示功器 6-36
7·4指压计(示功器) 6-36
7·5·3电离真空计 6-37
7·5·2热导式真空计 6-37
7·5·1麦克劳真空计 6-37
1·9·9填充管的放热 11-37
1·9·10放热与流体摩擦的比拟 11-37
6·1·2四边形 2-37
1·5·3过热器设计 13-37
1·6·3多列式发动机的平衡 14-37
1·5·3干法纺丝 18-37
2·7·2线性粘弹性理论的基本公式 4-37
4·3·1虚功表达式 3-37
6·1·3多边形 2-37
1·8·4辅助机构 15-37
2·6动量定理 8-37
2·6·1动量守恒和物体所受的力 8-37
3·2·3核燃料的种类 22-37
3·2·2核燃料的性质和辐照特性 22-37
3·2·1核燃料循环 22-37
3·2核燃料的性质 22-37
1·4 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双曲函数 1-37
3·3·4逻辑电路 20-37
4·7生产管理应用技巧 19-37
4·6过程调度 19-37
3·23 液体在导叶(扩压器)内的流动 9-37
4·2·6哈密顿(Hamilton)原理 3-37
4·3运动方程式的各种形式 3-37
7·5真空计 6-37
7·4·4平均值示功器 6-37
6·1平面图形的面积 2-37
6·1·1三角形 2-37
第6章面积与体积 2-37
3·2·6环流式通风机 10-37
3·2·5混流式风机及压缩机 10-37
3·4·2滑阀 21-37
3·4·1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 21-37
3·3·4温度控制装置 21-37
4·3·2 第一类拉格朗日(Lagrange)运动方程式 3-37
3·4液压式控制元件 21-37
3·3·5其他控制装置 21-37
2·7·1水击作用 8-38
2·7·2管内压力波的传播速度 8-38
2·5·3渗氮钢 5-38
2·7管内非定常流,水击 8-38
2·6·2动量矩守恒和物体所受的力 8-38
1·9转向系 15-38
3·2·7涡流风机 10-38
2·8蠕变 4-38
4·7·2计划评核技术与关键路线法 19-38
2·5·2渗碳钢 5-38
4·7·1成组工艺 19-38
1·5·5过热汽温调节方法 13-38
1·5·4过热器的材料及结构 13-38
1·9·12物质传递 11-38
3·2·4液体在蜗壳内的流动 9-38
3·2·5水力损失和总扬程 9-38
4·3·4刚体运动方程式 3-38
2·2·4爆震 12-38
4·3·3第二类拉格朗日(Lagrange)运动方程式 3-38
1·9·11表面粗糙度对放热的影响 11-38
6·1·4圆 2-38
1·6塑料成型机 18-38
1·6·1挤压成型机 18-38
7·5·4放电真空计 6-38
3·4·3 喷射管 21-38
3·4·4喷嘴挡板 21-38
6·2·5圆锥 2-38
7·5·5克努曾真空计 6-38
6·2·4圆柱 2-38
6·2·3拟棱台 2-38
6·2·2棱锥 2-38
6·2·1棱柱 2-38
6·2立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2-38
6·1·5椭圆 2-38
1·5·4其他纺丝法 18-38
7·6液位测量 6-38
7·6·1直接测量法 6-38
2·8·1概述 4-38
7·5·6粘滞真空计 6-38
3·3风量调节法 10-39
1·6·1省煤器的作用 13-39
1·6省煤器 13-39
1·5·7减温器调节过热汽温 13-39
1·5·6再热器 13-39
7·1平面几何 2-39
7·1·1坐标 2-39
3·4并联、串联运转 10-39
3·5喘振及其防止方法 10-39
2·7·3水击的基本方程式 8-39
7·6·3其他方法 6-39
7·6·2压力式测量法 6-39
5·1·1物资管理的功能与组织 19-39
1·6·2省煤器种类 13-39
3·3包壳材料 22-39
第5章物资、搬运与设备管理 19-39
5·1·2物资的分类 19-39
3·4能量转换装置 20-39
3·4·1机电能量转换器 20-39
2·8·3塑性解及弹性解的相似 4-39
2·8·2蠕变变形分析 4-39
3·2·6离心泵后盖板和前盖板腔内的流动 9-39
3·4·5伺服阀 21-39
4·4质点系和刚体运动的简单情形 3-39
4·4·1二体问题 3-39
4·4·2滚动 3-39
2·5·4易切削钢 5-39
3·5·1气动控制装置 21-39
3·5气动控制元件 21-39
3·4·7其他 21-39
3·4·6液压缸 21-39
5·1物资管理 19-39
第7章解析几何 2-39
6·2·7椭球体 2-39
6·2·6球 2-39
6·2·8旋转体 2-39
7·1·3平面曲线的一般性质 2-40
1·10车架和车身 15-40
1·10·1车架 15-40
3·6叶轮的强度 10-40
3·6·1轮盘、轮盖的强度 10-40
3·4核燃料的转换和制造、加工、组装 22-40
2·2·5预混火焰 12-40
3·4·1核燃料的转换 22-40
3·4·2核燃料的制造 22-40
2·2·4锌板 7-40
2·2·3铅板和铅管 7-40
7·1·2直线 2-40
2·7·4水击的图解法 8-40
3·1·1概论 4-40
3·1静强度 4-40
第3章材料的强度 4-40
3·2·7圆盘摩擦和泄漏 9-40
1·9·13沸腾放热 11-40
8·2·2面积流量计 6-40
8·2·1节流式流量测量方法(见第8篇3·3·4) 6-40
8·2流量计 6-40
8·1 流量测量方法和流量计的分类 6-40
第8章流量 6-40
1·6·5曲轴扭转的强迫振动 14-40
4·4·3刚体摆 3-40
4·4·4陀螺仪 3-40
3·4·3核燃料的加工、组装 22-40
2·6超高强度钢 5-40
1·6·3省煤器设计 13-40
5·1·4采购、仓库与外协管理 19-40
1·6·4省煤器结构 13-40
5·1·3物资计划(材料计划) 19-40
3·4·2热电能量转换器 20-40
3·5辐照燃料的后处理 22-40
3·5·1后处理的意义及其概要 22-40
3·2·8泵的相似定律和比转数 9-41
1·7·1空气预热器的作用 13-41
8·2·3容积流量计 6-41
3·7·1接触密封 10-41
3·7防漏装置 10-41
1·7空气预热器 13-41
1·6·5运行及其他 13-41
1·7·3空气预执器的设计 13-41
3·6·3叶轮的固有频率 10-41
3·6·2叶片的强度 10-41
1·7·2空气预热器种类 13-41
第5章摩擦 3-41
3·5·2射流元件 21-41
2·7轴承钢 5-41
3·5·3气压传送管路 21-41
5·1·5物资管理的改善计划 19-41
3·5·2辐照燃料的运输 22-41
7·1·4二次曲线 2-41
3·4·3光电能量转换器 20-41
5·1·2动摩擦 3-41
1·10·2轿车车身 15-41
第3章螺纹联接和铆接 7-41
1·5分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1-41
1·6·2注射成型机 18-41
1·6重要数值 1-41
5·1·1静摩擦 3-41
5·1滑动摩擦 3-41
8·2·4叶轮流量计 6-41
3·1·1螺旋副的力学 7-41
3·1螺纹联接 7-41
1·6·6曲轴扭转振动的减振器 14-42
5·1·4摩擦系数表 3-42
3·5·4气压源装置 21-42
长和弓形面积 1-42
1·7·4空气预热器的结构 13-42
1·6·5热固性树脂成型机 18-42
5·1·3摩擦定律 3-42
1·7半径为1时圆的弧长、弦高、弦42
2·8弹簧钢 5-42
1·6·3吹塑成型机 18-42
2·7·6油压管路的非定常流动 8-42
1·6·4压延机 18-42
5·2·2搬运方式 19-42
5·2·3改善搬运的原则 19-42
5·2·1搬运(物资的流通)管理的功能与意义 19-42
5·2搬运管理 19-42
3·1·2按转矩标准拧紧螺栓 7-42
8·2·5热式流量计 6-42
2·7·5水击特征线法 8-42
第4章各种自动控制 21-42
3·7·2非接触密封 10-42
3·2·9泵的性能、特性 9-42
3·7·3油膜密封 10-42
4·1·2原动机的转速控制 21-42
4·1·1伺服机构的种类与特点 21-42
4·1伺服机构 21-42
2·9工具钢 5-43
第4章轴流式风机及压缩机 10-43
3·1·3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7-43
4·1轴流式风机及压缩机的理论及性能 10-43
4·1·1计算问题与设计问题 10-43
2·9·1碳素工具钢 5-43
1·7·5运行及其他 13-43
1·6·7配气机构-凸轮轴系的振动 14-43
3·5·1电子计算机 20-43
3·5电子应用装置 20-43
8·2·6电磁流量计 6-43
2·2·6扩散火焰 12-43
8·2·7超声波流量计 6-43
3·1·2静强度 4-43
5·3·1设备维护管理 19-43
1·8锅炉强度 13-43
1·8·1一般介绍 13-43
5·2·4搬运设备 19-43
5·3设备管理 19-43
1·6·6 FRP(纤维增强塑料)成型机 18-43
2·9·2合金工具钢 5-43
3·5·2电子显微镜 20-44
2·2·7喷雾燃烧 12-44
1·7·1整木机械 18-44
7·1·5其他平面曲线 2-44
8·2·9旋涡流量计 6-44
1·7纸浆及纸 18-44
1·6·7二次成型机 18-44
1·8·2锅炉结构强度 13-44
1·8·3接缝 13-44
3·2·10泵汽蚀 9-44
1·9·1 4凝结放热 11-44
5·2·1过去的表示法 3-44
4·1·2设计涡流形式与子午面流 10-44
2·1 单位制 1-44
2·1·1米制 1-44
2·12国际单位制(SI) 1-44
1·7·4纸浆蒸煮装置 18-44
1·7·3解纤机械 18-44
1·7·2磨木纸浆机械 18-44
2·7·7流体系统中的特殊振动 8-44
5·2滚动摩擦 3-44
8·2·8质量流量计 6-44
1·10·3客车车身 15-44
3·2疲劳强度 4-44
3·2·1 S-N曲线及疲劳极限 4-44
第2章单位 1-44
5·2·2按不同产生机理的几种滚动44
阻力表示法 3-44
5·2·3滚动摩擦表 3-45
5·3·2设备更新 19-45
3·5·3激光器 20-45
3·1·4螺纹的基本标准 7-45
3·1压力测定 8-45
2·1·3 CGS单位制 1-45
9·1粘度和运动粘度的单位 6-45
第9章粘度 6-45
9·2粘度的测量方法 6-45
9·3粘度计 6-45
4·1·3翼间流(叶栅问题) 10-45
9·3·1细管粘度计 6-45
3·1·1各种液柱压力计 8-45
7·2·1空间坐标 2-45
第3章压力、流速与流量测定 8-45
7·2空间几何 2-45
1·6·8气缸体-曲轴箱系统的振动 14-45
1·10·4货车车身 15-45
7·2·2方向余弦 2-46
1·7·6纸浆筛选机械 18-46
7·2·4直线 2-46
1·10·1传热系数 11-46
1·10换热器 11-46
1·7·7漂白机械 18-46
6·1·2生产过程与作业 19-46
1·7·8纸浆造纸机 18-46
2·1·4重力单位制 1-46
1·7·5化学纸浆清洗机械 18-46
6·1·1作业研究的任务 19-46
6·1作业研究的组成 19-46
1·11·1概述 15-46
3·2·1流速计 8-46
3·2流速测定 8-46
第6章作业研究 19-46
2·2·8固体燃料的燃烧 12-46
3·5·5磁记录 20-46
3·5·4 电子束的应用 20-46
1·11汽车的电器和仪表 15-46
7·2·3平面 2-46
2·1·5国际电气单位 1-46
5·3滚动-滑动摩擦 3-46
5·4机件的摩擦 3-46
1·11·2充电装置 15-46
2·1·7尺贯制 1-46
5·4·1斜面的摩擦 3-46
9·3·2落体粘度计 6-46
2·1·6码磅制 1-46
9·3·3旋转粘度计 6-46
5·4·2楔的摩擦 3-46
9·3·4振动片粘度计 6-46
7·2·5坐标变换 2-46
2·9·3高速工具钢 5-46
1·8·4锅筒 13-46
1·7·10废纸回收装置 18-47
1·11·3起动机 15-47
2·2·2量纲表 1-47
3·2·2疲劳极限图线 4-47
2·2·1物理量的量纲 1-47
2·2 量纲 1-47
1·7·2润滑方法 14-47
1·7·1润滑油 14-47
1·7润滑油和润滑 14-47
2·3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对污染47
的控制 12-47
2·3·1粉尘 12-47
3·5·6工业电视 20-47
1·7·9调合机械 18-47
10·1·2液体玻璃温度计 6-47
第10章温度、热参数、湿度 6-47
10·1温度 6-47
1·10·2有热放射时 11-47
1·10·3换热器的分类 11-47
7·2·6曲面与曲线 2-47
7·2·7二次曲面 2-47
4·1·3机床的控制 21-47
10·1·1温度 6-47
3·2·2皮托管 8-47
10·1·3热电温度计 6-47
1·8·5集箱 13-47
3·2螺纹联接零件 7-47
6·1·4作业结构与机械化的发展 19-47
6·1·3作业组成与作业研究 19-47
3·2·1螺纹联接零件的机械性能 7-47
3·2·11抽送液体粘度和固体物质浓度的影响 9-47
2·2·3物理量的数值换算 1-47
1·11·4空调装置 15-48
2·10·2铁素体系不锈钢 5-48
6·2·1生产过程技巧 19-48
3·2·3热线流速仪 8-48
3·2·4其他测定法 8-48
6·2方法研究 19-48
6·2·2单位作业分析、要素作业分析48
与细微动作分析 19-48
6·2·3双手作业分析、小组作业分析与人-机作业分析 19-48
7·3微分几何 2-48
2·10·3奥氏体系不锈钢 5-48
7·3·3曲面 2-48
7·3·2空间曲线 2-48
7·3·1曲线坐标 2-48
2·9·4特殊工具材料 5-48
2·10不锈钢 5-48
2·10·1马氏体系不锈钢 5-48
5·4·4轴承的摩擦 3-48
1·8·7孔的补强 13-48
10·1·4电阻温度计 6-48
2·3·2硫的氧化物 12-48
1·7·11造纸机的组成部分 18-48
1·7·12造纸机种类 18-48
5·4·3螺纹的摩擦 3-48
1·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特性 11-48
1·8·6孔的种类 13-48
2·3米制单位 1-48
5·4·5齿轮的摩擦 3-48
3·2·3各种因素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4-48
3·2·2螺钉 7-48
2·3·1有关力学的单位 1-48
3·2·12材料 9-48
1·8·8补强的有效范围 13-49
10·1·5热辐射温度计 6-49
3·3·1容器法 8-49
5·4·6连杆机构销的摩擦 3-49
7·3·4螺面 2-49
第8章矢量与张量 2-49
8·1矢量代数 2-49
1·11·5照明 15-49
3·2·5切口效应 4-49
1·11·6仪表 15-49
4·1·4整体性能 10-49
4·1·5自激振荡 10-49
8·1·2矢量的合成 2-49
2·3·3氮的氧化物(NOx) 12-49
3·3·4节流装置 8-49
3·3·3速度分布法 8-49
3·3·2翼式流量计 8-49
3·2·4尺寸效应 4-49
1·7·14涂料材料 18-49
4·1电能的供给 20-49
3·2·13密封 9-49
4·1·2输电 20-49
第4章企业供电 20-49
1·7·13涂料机 18-49
4·1·3配电 20-49
4·1·1发电 20-49
8·1·1矢量的表示 2-49
2·3·2有关电磁的单位 1-49
1·8冷却 14-49
1·8·1气缸内的热传递 14-49
3·3流体的流量测定 8-49
3·2·3螺栓和螺母 7-50
提高操纵性的装置 15-50
2·3·6烟的扩散 12-50
1·10·5回热式换热器 11-50
2·3·5浓度换算和排出系数 12-50
2·3·4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 12-50
8·1·5矢量的内积 2-50
8·1·7三个矢量之积 2-50
8·2矢量的微分 2-50
8·2·1导数 2-50
8·2·2数量的梯度 2-50
8·1·4单位矢量 2-50
8·1·3矢量的分量 2-50
3·3离心泵 9-50
6·2·4机器干涉问题 19-50
4·1·4焊接机的控制 21-50
1·8·2气缸的空气冷却 14-50
2·3·4 有关化学的单位 1-50
2·3·3 有关热学的单位 1-50
5·4·7皮带轮和皮带的摩擦 3-50
第6章碰撞 3-50
6·1碰撞 3-50
6·1·1碰撞 3-50
1·12各种用途的汽车 15-50
1·8·11管类 13-50
1·8·10管孔排强度 13-50
1·8·9加强板的厚度和强度 13-50
8·1·6矢量的外积 2-50
3·3·2离心泵的形式 9-50
3·3·1离心泵的构成 9-50
1·11·7电动机驱动的自动装置和50
1·12·1具有特殊车箱的货车 15-50
8·2·4矢量的旋度 2-51
8·2·3矢量的散度 2-51
8·2·5哈密尔顿算子 2-51
10·1·6其他温度计 6-51
10·1·7温度测量的一般注意事项 6-51
2·1·3分类 18-51
2·1·2特点 18-51
2·1·1定义 18-51
2·1总论 18-51
第2章化工机械 18-51
4·2轴流式风机 10-51
3·3·3离心泵的设计 9-51
2·3·5有关光及辐射的单位 1-51
8·2·6微分运算之间的关系 2-51
1·12·2牵引车和挂车 15-51
4·2·1用途 10-51
6·1·2径向正碰撞 3-51
4·1·5人造卫星的姿态控制 21-51
4·2·2结构 10-51
6·1·3回弹系数 3-51
2·1 热力学基本定律和一般关系式 11-51
2·1·1热力学第一定律 11-51
8·2·7曲线坐标下的梯度、散度、旋度 2-51
第2章热力学 11-51
1·8·3气缸的液体冷却 14-51
2·2蒸发设备 18-52
6·2·5作业方法的改善 19-52
6·3·4预定工作时间标准法 19-52
2·2·2蒸发设备的型式 18-52
2·2·1蒸发设备的构造 18-52
6·3·2秒表测时研究 19-52
6·3·3工作取样 19-52
2·1活塞和活塞环 14-52
6·3·1标准时间 19-52
3·2·7表面加工的影响 4-52
6·3作业时间技巧 19-52
3·2·8腐蚀疲劳 4-52
6·1·6有固定轴的物体的碰撞 3-52
1·8·13水压试验 13-52
1·8·1 2锅炉焊接工作 13-52
6·1·4径向斜碰撞 3-52
6·1·5偏心正碰撞 3-52
2·10·4弥散硬化系不锈钢 5-52
2·11耐热钢与耐热合金 5-52
1·12·3特殊装备车 15-52
3·3·5堰 8-52
3·1·1燃烧器 12-52
3·1燃烧器和燃烧室 12-52
第3章燃烧装置和炉 12-52
4·2·3运转时的注意事项 10-52
2·1·2热力学第二定律 11-52
2·1·1大型发动机用活塞 14-52
第2章主要部件的结构和设计 14-52
3·2·6压入的影响 4-52
8·4张量 2-52
10·2·1发热量的测量 6-52
10·2·2累计热量的测量 6-52
10·2·3热导系数的测量 6-52
10·2·4热流的测量 6-52
8·3矢量的积分 2-52
8·3·1斯托克斯定理 2-52
8·3·2高斯定理 2-52
8·3·3格林定理 2-52
10·2热的参量 6-52
8·4·1向量与坐标变换 2-52
8·4·2张量 2-52
2·3·7有关声学的单位 1-52
4·1·4电费 20-52
4·2工厂用电 20-52
4·2·1工厂的生产与电力的供应 20-52
4·2·2接受外部供电、自用电力设施 20-52
4·2·3自备发电 20-52
2·3·6 有关电离辐射的单位 1-52
2·1·3热力学第三定律 11-53
4·3·2整体结构 10-53
4·3·1用途 10-53
4·3轴流式压缩机 10-53
3·3·5离心泵的轴向力 9-53
4·3·1线路方式 20-53
9·1·2指数式 2-53
4·3工厂配电系统 20-53
9·1·1定义与计算规律 2-53
2·4·1米制单位换算系数表 1-53
4·3·3动叶 10-53
8·4·3张量与矢量的线性函数 2-53
8·4·4对称张量的主方向,张量的53
7·1单自由度振动 3-53
7·1·1运动方程式及等效回路 3-53
7·1·2自由振动 3-53
二次曲面 2-53
第9章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53
9·1 复数 2-53
2·2·3蒸发设备型式的选择 18-53
2·2·4蒸发工艺的方式 18-53
10·3·2湿度计 6-53
第7章机械振动 3-53
4·2过程控制 21-53
4·2·1过程控制的定义和目的 21-53
4·2·2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21-53
1·5·1燃烧噪声 14-53
10·2·5传热系数的测量 6-53
10·3湿度 6-53
10·3·1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 6-53
3·3·4离心泵的径向力 9-53
第11章气体与液体分析 6-53
11·1气体分析 6-53
11·1·1化学气体分析法 6-53
1·9锅炉试验和性能 13-53
1·9·1锅炉性能试验 13-53
2·1·4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11-53
2·4各种单位制换算表 1-53
9·2复变函数 2-54
9·1·3几何表示 2-54
9·2·1解析函数 2-54
2·2·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1-54
3·3·6离心泵的性能 9-54
2·2理想气体 11-54
3·3·6盐水速度法 8-54
3·3·7盐水浓度法 8-54
3·3·8吉布生法 8-54
2·1·2小型发动机用活塞 14-54
4·2·3过程的特性 21-54
11·1·2物理气体分析法 6-54
1·9·2锅炉的燃烧性能 13-54
6·3·5宽裕时间 19-54
4·3·2电压 20-54
3·2·4垫圈 7-54
3…2 9积累疲劳损伤 4-54
9·2·2保角映射 2-54
1·13两轮汽车 15-54
7·1·3有粘性阻尼的强迫振动 3-54
1·12·5客车车身 15-54
1·12·4特殊结构车 15-54
2·2·5蒸发设备的附属设备 18-54
4·3·4静叶 10-54
2·2·2理想气体的状态参数 11-54
2·4·2码磅制单位换算系数表 1-55
3·1·2燃烧室 12-55
4·3·3配线 20-55
4·3·4避雷器、接地 20-55
3·3·9指数法(弯管流量计的应用) 8-55
9·2·3积分定理 2-55
2·12铸铁 5-55
4·3·6机壳 10-55
第5章真空泵 10-55
5·1真空泵 10-55
6·3·6利用率分析 19-55
6·3·7标准资料法 19-55
5·1·1真空泵的定义、分类 10-55
5·1·2压力及流量的表示方法 10-55
3·2·5螺栓孔、锪孔和沉头座 7-55
3·2·6滚珠螺旋 7-55
3·3·10电磁流量计 8-55
2·12·1普通铸铁 5-55
9·3·1傅立叶变换 2-55
9·3积分变换 2-55
7·1·5弹簧常数 3-55
7·1·4有固体摩擦阻尼的强迫振动 3-55
3·4·1 容器法 8-55
3·4气体流量的测定 8-55
3·3·1 2油的流量测定法 8-55
3·3·11超声波流量计 8-55
4·3·5转子 10-55
2·3干燥设备 18-55
1·9·4锅炉的热损失 13-55
2·2·6防止锅垢 18-55
2·3·1干燥器的分类 18-55
2·3·2各种干燥器 18-55
3·3·7离心泵的实例 9-55
1·9·3锅炉的蒸发特性 13-55
3·3铆钉和铆接接头 7-56
5·2往复式真空泵 10-56
2·4·3尺贯制单位换算系数表 1-56
3·2·11高温疲劳 4-56
3·4斜流泵 9-56
3·4·1斜流泵的特点 9-56
5·1·3真空泵的特点 10-56
3·3·1铆钉 7-56
3·3·2铆接的特点和用途 7-56
3·4·2斜流泵的设计 9-56
4·4工厂配电用设备及材料 20-56
4·4·1配电盘 20-56
3·4·2容积式流量计 8-56
3·4·3面积式流量计 8-56
3·4·4速度分布法 8-56
3·4·5节流法 8-56
9·3·2拉普拉斯变换 2-56
11·2液体浓度测量 6-56
7·1质量管理 19-56
第7章质量管理 19-56
7·1·1质量管理的意义 19-56
4·3·5保护继电器、断路器 20-56
11·2·1电导率法 6-56
4·3·6特殊配电方式 20-56
4·2·4操作环节的种类和特性 21-56
3·4·7蒸汽的流量测定 8-57
3·4·6托马氏计 8-57
3·5流动的可视化 8-57
3·5·1 涂敷法 8-57
3·5·2贴附法 8-57
11·2·3比重、密度法 6-57
1·14安全 15-57
1·14·1冲撞力学 15-57
11·2·4分光光度法 6-57
3·5·3示迹法 8-57
4·4·4电动机起动器 20-57
4·4·3二次配电设备 20-57
4·4·2变压器 20-57
2·5各种换算表 1-57
11·2·2电磁浓度法 6-57
11·3 pH的测量 6-57
5·3·2双叶真空泵 10-57
11·3·1 pH的定义 6-57
4·2·5控制方式 21-57
1·9·6锅炉的热平衡 13-57
11·2·6离子电极法 6-57
1·9·5锅炉效率 13-57
5·3旋转式真空泵 10-57
5·3·1种类 10-57
1·2·5旋光法 6-57
7·1·2质量管理组织 19-57
3·3冲击强度 4-57
5·3·3水环式真空泵 10-57
5·3·4叶片真空泵 10-57
5·4离心式真空泵 10-57
2·5·5速度换算表 1-57
2·5·4体积换算表 1-57
2·5·3面积换算表 1-57
2·5·2长度换算表 1-57
2·5·1分数英寸换算为毫米换算表 1-57
2·4分离设备及机器 18-58
2·4·1固气相分离(除尘) 18-58
3·4蠕变强度 4-58
7·1·6机械阻抗 3-58
5·5·1种类 10-58
9·3·3梅林变换 2-58
9·3·4汉克尔变换 2-58
1·14·2发生事故时乘员的安全措施 15-58
2·1·3活塞环 14-58
3·3·4结构用接头的设计 7-58
2·5·10功、能和热量换算表 1-58
3· 3·3铆接的种类及其效率 7-58
11·3·4氢电极法 6-58
5·5·2油封机械真空泵 10-58
5·5高真空泵 10-58
11·3·3玻璃电极法 6-58
11·3·2采用指示剂的PH测量法 6-58
2·2·3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 11-58
1·10锅炉附件 13-58
4·4·5电线、电缆 20-58
4·5设计 20-58
4·5·1负载调查 20-58
2·2·4半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 11-58
3·4·2蠕变破坏强度 4-58
3·5·4化学反应法 8-58
3·5·5 电控法 8-58
3·5·6光学法 8-58
3·4·1蠕变强度 4-58
1·10·1 安全阀 13-58
4·4·6工厂用特殊设备及材料 20-58
2·5·8力换算表 1-58
2·5·7密度换算表 1-58
2·5·6质量换算表 1-58
2·5·9压力换算表 1-58
3·2·1燃烧炉的种类和结构 12-59
3·4·4应力及温度变化下的蠕变强度 4-59
3·4·5切口杆件的蠕变破坏强度 4-59
2·5·11功率换算表 1-59
第3章物理常数 1-59
3·1基本物理常数 1-59
第12章公害检测 6-59
11·3·7甘汞电极 6-59
1·10·4蒸汽清洗装置 13-59
11·3·6锑电极法 6-59
11·3·5氢醌电板法 6-59
3·4·6蠕变破坏强度的分析 4-59
7·1·3质量管理的实施 19-59
10·1·4条件概率 2-59
10·1·3概率的定义与性质 2-59
5·5·4轴流分子泵 10-59
3·2炉 12-59
5·5·3机械增压泵 10-59
2·2·5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 11-59
2·3空气和燃气 11-59
2·3·1空气的成分和物性数据 11-59
2·3·2按实际气体处理的空气性质 11-59
1·10·3吹灰器 13-59
1·10·2水位表 13-59
10·1·2样本空间与事件 2-59
3·4·3蠕变数据的外推 4-59
3·1·3斜流泵的性能 9-59
12·1·1气体状污染物质的检测 6-59
4·1·1 符号 8-59
3·4·4斜流泵的实例 9-59
4·1·2运动方程式(直角坐标) 8-59
4·1·3运动方程式(圆柱坐标) 8-59
4·1流体力学基础 8-59
4·1·4运动方程式(球面坐标) 8-59
第4章流体力学 8-59
第10章概率与统计 2-59
2·4·2固液相分离 18-59
10·1概率 2-59
10·1·1集 2-59
12·1大气污染的检测 6-59
4·1·5连续性方程式(直角坐标) 8-60
4·2·6过程控制的例子 21-60
3·5轴流泵 9-60
4·1·6连续性方程式(圆柱坐标) 8-60
4·1·1轴的应力和变形 7-60
4·1·7连续性方程式(球面坐标) 8-60
4·1·8能量方程式 8-60
7·2·1总论 19-60
7·2质量保证计划 19-60
3·2·2炉内的燃烧和加热 12-60
3·5·1由静载引起的不稳定破坏 4-60
3·5裂纹材料的强度 4-60
7·2·2 n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强迫振动 3-60
7·2·1 n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自由振动 3-60
7·2多自由度振动 3-60
第4章轴、联轴器、键和花键轴 7-60
1·15·1汽车公害概述 15-60
3·2元素周期表 1-60
3·3原子量表 1-60
1·11·1通风 13-60
4·1 轴 7-60
1·11通风、烟道、烟囱及通风机 13-60
1·10·5其他附件 13-60
1·5·2汽车排气造成的大气污染 15-60
3·5·1轴流泵的特点 9-60
1·15公害 15-60
4·5·2系统设计 20-60
4·5·3设计的顺序 20-60
5·5·5扩散泵 10-60
3·5·2轴流泵的设计 9-60
10·2·2离散分布 2-60
10·2·1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2-60
10·2概率分布 2-60
7·2·3定速型无摩擦动力减振器 3-61
4·5·4施工图、标记 20-61
3·5·3轴流泵的性能 9-61
10·2·3连续分布 2-61
4·1·2轴径计算公式 7-61
4·1·9状态方程式 8-61
1·15·3汽车排气规定和测定方法 15-61
7·2·2质量规划 19-61
3·5·3裂纹材料的环境断裂强度 4-61
3·5·2疲劳破坏 4-61
1·11·2通风力与通风阻力 13-61
12·2·3 溶解氧 6-61
12·2·1污染度的检测 6-61
2·4·3气液相分离(除雾器) 18-61
2·4·4颗粒分级 18-61
12·2水质污浊的检测 6-61
4·1·10涡量,环量 8-61
4·1·1斯托克斯定理 8-61
4·1·12旋涡性质 8-61
4·1·13涡丝的诱导速度 8-61
4·1·14流函数 8-61
3·6断口显微观察 4-61
12·2·2 pH 6-61
7·2·3试制试验 19-61
7·2·4设计质量的制定(标准与公差) 19-61
2·12·2高强度铸铁 5-61
12·1·2粒状物质的检测 6-61
第6章风车 10-61
6·1风车的历史和种类 10-61
6·2·1理论 10-61
6·2风车的原理和特性 10-61
12·2·4浊度,悬浮物质 6-62
12·3·2噪声的测量方法 6-62
12·2·5油分 6-62
12·2·6 电导率 6-62
3·5·4 轴流泵的实例 9-62
12·3噪声的检测 6-62
2·5混合机械 18-62
12·2·7重金属 6-62
12·2·8非金属 6-62
4·5·6照明设计 20-62
4·5·5动力负载设计 20-62
2·5·1概述 18-62
12·2·9聚氯联苯(PCB)、农药 6-62
12·3·1噪声计 6-62
2·5·2液体混合设备 18-62
4·2·1无旋流动,速度势 8-62
7·2·5工程能力 19-62
7·2·6质量情报系统 19-62
6·2·2特性 10-62
7·2·4粘性摩擦减振器 3-62
2·2·1大型发动机用活塞销、十字头、连杆 14-62
2·2活塞销、十字头、连杆 14-62
4·2·3简单势流举例 8-62
4·2·2复变函数的应用、复势、复速度 8-62
4·3顺序控制 21-62
4·2理想、不可压流体的流动 8-62
2·3·3空气的线图 11-62
2·3·4按半理想气体处理的空气的62
性质和计算图表 11-62
2·3·5对空气中含有其它气体的修正 11-62
4·3·4顺序控制装置的种类 21-62
4·3·3顺序控制的种类 21-62
4·3·2顺序控制的目的 21-62
4·3·1顺序控制的定义 21-62
7·2·5固体摩擦减振器 3-63
2·5·3固体混合设备 18-63
4·1梁的弯矩和剪力 4-63
2·5·4高粘性物质混合机(混练机、捏合机) 18-63
12·3·3噪声的法律规定 6-63
第13章材料试验 6-63
13·1静态强度试验 6-63
13·1·1 拉伸试验 6-63
1·11·5烟囱的形状和构造 13-63
1·11·4烟囱的容量 13-63
1·11·3烟道 13-63
第4章梁 4-63
2·3·6燃气 11-63
4·3·5顺序控制的例子 21-63
6·3·2输出功率的推算 10-63
6·3·1风的特性 10-63
6·3风车的设计 10-63
7·3·2管理图的选择方法 19-63
3·6·1形式和特点 9-63
7·3·1管理图的目的与功能 19-63
1·15·5噪声公害 15-63
1·15·4汽车排气对策 15-63
2·12·4耐热铸铁 5-63
2·12·3可锻铸铁 5-63
4·2·6布拉修斯公式 8-63
4·2·5保角变换举例 8-63
4·2·4保角变换 8-63
7·2·7质量监督 19-63
10·2·4二维分布 2-63
3·6往复泵 9-63
7·3管理图 19-63
7·3·3 ?-R管理图的绘制方法与使用方法 19-63
1·16·4无轨道运输系统 15-64
2·2·2小型发动机用活塞销、连杆 14-64
3·6·2设计 9-64
4·2·9表观质量 8-64
6·4·2风车的实例 10-64
6·4·1风车的结构 10-64
6·4风车的结构和实例 10-64
4·3梁由弯矩引起的转角和挠度 4-64
4·2梁的弯曲应力 4-64
1·16新交通系统 15-64
4·4截面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 4-64
4·2·8射流 8-64
1·16·3轨道运输系统 15-64
1·16·2连续运输系统 15-64
1·16·1新交通系统的种类 15-64
7·2·6固有圆频率 3-64
4·2·7不连续流动,瑞利公式 8-64
4·4其他控制的例子 21-64
1·11·6风机 13-64
1·12除尘装置 13-64
1·12·1除尘装置概要 13-64
2·12·6硬质铸铁 5-64
2·3·7燃气的线图 11-64
7·3·4?-R管理图 19-65
4·6粱的弯矩及挠度的图解法 4-65
10·3母函数 2-65
4·6·1面矩法 4-65
13·1·2压缩试验 6-65
2·4·1蒸气的一般性质 11-65
2·4蒸气和未饱和液 11-65
4·4·1钢铁厂的综合控制 21-65
7·3·5 x管理图 19-65
10·4随机过程 2-65
4·5剪力、弯矩、挠度和转角的图表 4-65
1·17·2国际标准和外国标准 15-65
7·1·1气动机械的种类与特点 10-65
7·1气动机械的特点及原理 10-65
第7章气动机械 10-65
2·6造粒机械 18-65
2·6·1造粒法 18-65
2·6·2转动型造粒机 18-65
2·6·3挤压成型式造粒机 18-65
4·1·3 各类轴 7-65
1·12·2离心式除尘装置 13-65
13·1·4扭转试验 6-65
13·1·3弯曲试验 6-65
4·5·9配线设计 20-65
7·3·3膜的横向振动 3-65
7·3·2弦的横向振动 3-65
7·3·1连续体的振动 3-65
7·3无限自由度振动 3-65
2·1 3铸钢 5-65
4·3流体的振动,波动 8-65
4·3·3水滴的振动 8-65
2·13·1碳素铸钢 5-65
4·5·8控制盘设计 20-65
4·5·7设计的配合 20-65
1·17·1 日本的汽车标准 15-65
1·17汽车标准 15-65
1·16·5复合运输系统 15-65
4·3·1长波,重力波 8-65
4·3·2满槽水的固有频率 8-65
2·12·5耐蚀铸铁 5-66
7·2·1气缸 10-66
7·2气动执行元件 10-66
7·1·2原理 10-66
2·6·5喷射型造粒机 18-66
2·3·1大型发动机用曲轴 14-66
2·3 曲轴 14-66
2·13·2合金铸钢 5-66
4·5·10工期、费用累算 20-66
2·6·6其他造粒机 18-66
2·6·4压缩成型式造粒机 18-66
1·12·3电气除尘装置 13-66
10·5最小二乘法 2-66
7·4·1检查及其功能 19-66
7·4检查 19-66
7·3·6气柱振动 3-66
7·3·5杆的扭振 3-66
4·4·2奥森近似 8-66
13·1·5试验机 6-66
4·4·3 数值解 8-66
7·3·4杆的纵向振动 3-66
4·3·4流体中物体振动的表观质量 8-66
7·3·6 p管理图与pn管理图 19-66
4·4小雷诺数的流动 8-66
4·4·1斯托克斯近似 8-66
7·4·2检查方法 19-66
4·4·2数(字)控(制)机床的群控 21-67
2·7粉碎机械 18-67
13·1·6其他试验 6-67
2·4·2饱和蒸气的性质和状态变化 11-67
13·2·1引伸计 6-67
13·2应变和应力的测量 6-67
2·7·1概述 18-67
10·6·3假设检验 2-67
2·7·2粗碎机 18-67
2·7·3对滚破碎机(辊式粉碎机) 18-67
2·7·4棒磨机 18-67
2·7·5球磨机、管磨机 18-67
2·13·5高锰铸钢 5-67
7·4·3抽样检查 19-67
第3章非铁金属材料 5-67
3·1铜及其合金 5-67
2·13·4耐热铸钢 5-67
2·13·3不锈铸钢 5-67
3·1·1铜及其合金 5-67
4·5边界层 8-67
4·5·1边界层 8-67
4·5·2层流边界层方程式 8-67
4·5·3湍流边界层方程式 8-67
13·2·2电阻丝应变计 6-67
10·6统计 2-67
10·6·1统计推断 2-67
10·6·2点估计 2-67
1·18与汽车有关的法规 15-67
1·18·1法规的体系 15-67
1·18·2汽车结构、装置和使用法的法规 15-67
13·2·3用X射线测量应力 6-67
7·2·2 气动马达 10-68
1·1 2·4排烟脱硫装置 13-68
13·2·4用光弹法测量应力 6-68
2·7·8旋转压碎式粉碎机 18-68
7·5统计方法 19-68
7·5·1频数分布法 19-68
10·6·4区间估计 2-68
10·6·5各种情况的估计与检验的公式 2-68
2·7·6振动球磨机 18-68
7·4·4检查的实施 19-68
7·3·7杆的横向振动 3-68
3·1·2延展材料的性质 5-68
4·5·4 边界层的动量方程式 8-68
4·5·5边界层理论应用举例 8-68
2·7·7锤式破碎机 18-68
3·6·3性能 9-68
13·2·6应力涂层法 6-69
2·7·9自磨机 18-69
4·5·6边界层的分离 8-69
4·5·7边界层的控制 8-69
4·6·4防爆 20-69
2·3·2小型发动机用曲轴 14-69
4·6·5消防设备 20-69
7·2·3气动摆动马达 10-69
3·6·4 实例 9-69
13·2·7应变花纹法 6-69
13·3硬度试验 6-69
13·3·1布氏硬度 6-69
2·5·1循环,热效率,工作系数 11-69
2·5各种理想气体循环 11-69
2·4·5水和水蒸气的性质 11-69
2·4·4未饱和液的性质 11-69
2·4·3过热蒸气的性质 11-69
13·2·5网络线法 6-69
2·7·11流体能量粉磨机 18-69
第11章实用分析 2-69
4·6·3静电 20-69
11·1数值计算 2-69
11·1·1计算方法 2-69
11·1·2误差 2-69
4·6·2避雷针 20-69
4·6·1维修 20-69
4·5·11其他附属设备 20-69
4·4·3工业机器人 21-69
2·7·10磨盘式粉磨机 18-69
4·6其他 20-69
7·5·2检验 19-69
7·5·4相关与回归 19-70
4·6油膜润滑 8-70
2·7·12粉磨机所需功率和粒度70
的关系 18-70
7·5·3推断 19-70
2·7·14废品破碎机 18-70
2·7·13粉碎操作和粉碎机械 18-70
2·5·2卡诺循环 11-70
7·3气动控制阀 10-70
7·3·1概述 10-70
7·3·2压力控制阀 10-70
3·7特殊泵 9-70
3·7·1 旋涡泵(周流式泵) 9-70
7·3·8环的振动 3-70
7·3·9平板振动 3-70
5·2一次电池 20-70
5·1概述 20-70
第5章电池 20-70
13·3·4肖氏硬度 6-70
13·3·3洛氏硬度 6-70
13·3·2维氏硬度和显微硬度 6-70
11·2·1等步长的情况 2-70
11·2插值法 2-70
1·2·2变步长的情况 2-71
3·1·3铜合金铸件 5-71
7·5·5二项概率纸 19-71
7·6试验计划法 19-71
7·6·1试验计划 19-71
7·3·10固有振动的近似计算法 3-71
2·1概述 15-71
13·4冲击试验 6-71
11·3数值微分与积分 2-71
第3章建设机械 18-71
3·1挖掘机械 18-71
3·1·1铲斗挖掘机械 18-71
3·1·2多斗挖掘机 18-71
11·3·1原理 2-71
11·3·2数值微分 2-71
1·12·5排烟性能的测定 13-71
13·3·5硬度标准块 6-71
7·3·3流量控制阀 10-71
13·3·6硬度换算表及硬度与强度换71
算表 6-71
1·2·3多元函数的情况 2-71
4·7相似律 8-71
4·7·1 相似条件 8-71
4·7·2雷诺数 8-71
4·7·3 马赫数 8-71
1·18·3带动力机的自行车的结构、装置和使用法的法规 15-71
2·1·1线路 15-71
第2章铁道 15-71
1·18·4道路构造的法规 15-71
3·3推土机及铲运机 18-72
4·7·7模型实验 8-72
3·2装载机械 18-72
3·2·1履带式装载机 18-72
7·6·2构造模型 19-72
3·2·2轮胎式装载机 18-72
13·4·2吸收能 6-72
3·3·1推土机 18-72
4·8·1 湍流 8-72
4·8湍流 8-72
4·7·8风洞实验 8-72
4·7·4弗劳德数,格腊晓夫数,韦伯数 8-72
7·6·3一元排列 19-72
4·7·5斯特劳哈尔数 8-72
4·7·6 普朗特数,派克勒数,厄加特数 8-72
13·4·3吸收能随温度的变化 6-72
13·4·1夏氏试验 6-72
3·7·2粘液泵 9-72
7·3·5伺服阀 10-72
2·4气缸体、曲轴箱、主轴承 14-72
2·4·1大型发动机用气缸体、曲轴箱、主轴承 14-72
2·1·4坡度 15-72
2·1·5建筑接近界限 15-72
11·3·5重积分 2-72
11·3·4数值积分(可自由选取分点的情况) 2-72
11·3·3数值积分(等步长的情况) 2-72
7·3·4方向控制阀 10-72
2·1·3曲线 15-72
7·4其他气动机械 10-72
7·4·1油雾器 10-72
2·1·2轨距 15-72
4·1·4轴的直径 7-72
4·6·2图解法 4-73
3·4·1自卸汽车 18-73
11·4时间序列分析 2-73
3·4运输机械 18-73
3·3·2铲运机 18-73
1·13·2锅水预处理 13-73
1·13·1 水-蒸汽系统的故障 13-73
3·1·4铜及其合金的耐蚀性 5-73
1·13给水处理 13-73
7·6·4二元排列 19-73
4·8·2运动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 8-73
4·8·4统计理论 8-73
13·4·4计测化的夏氏试验 6-73
13·5疲劳试验 6-73
11·4·1关于时间序列的统计量 2-73
13·5·1疲劳试验的主要术语 6-73
13·5·2疲劳试验机 6-73
4·8·3 传递理论 8-73
3·7·3射流泵 9-73
11·5函数逼近 2-73
7·4·2气动过滤器 10-73
11·4·2快速傅立叶变换 2-73
11·5·1多项式逼近 2-74
2·5·4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及其热效率 11-74
2·5·3斯特林循环 11-74
7·4·3消声器 10-74
7·5流体控制元件和逻辑回路 10-74
7·5·1纯流体控制元件 10-74
7·6·6正交排列表 19-74
4·8·5 射流,尾流 8-74
3·4·2机车及其他 18-74
3·5基础工程用机械 18-74
2·4·2小型发动机用气缸体、曲轴箱、主轴承 14-74
3·5·3地下连续墙施工机械 18-74
3·5·2大直径桩孔挖掘机 18-74
4·8梁的弯曲应变能 4-74
4·7梁在斜弯曲时的应力 4-74
3·5·1打桩机 18-74
3·1·5轴承用铜合金 5-74
11·5·2傅立叶级数 2-74
2·1·6线路荷载 15-74
2·1·7接触网 15-74
7·6·5分离试验 19-74
4·2·1固定联轴器 7-75
3·6掩护筒掘进机及隧道掘进机 18-75
7·4·2临界速度的近似解法 3-75
3·6·1掩护筒掘进机 18-75
7·4·1轴有偏心质量时的临界速度 3-75
3·6·2岩石隧道掘进机 18-75
3·7动力平地机及路基用机械 18-75
3·7·1动力平地机 18-75
4·2联轴器和离合器 7-75
4·1·7轴的临界速度 7-75
4·1·6转轴的高度 7-75
4·1·5轴端 7-75
2·2机车车辆 15-75
2·2·1车辆界限 15-75
4·9·2剪切中心 4-75
3·7·4气举泵(空气扬水泵) 9-75
13·5·3试样 6-75
7·7取样 19-75
7·4旋转轴的临界速度 3-75
3·3·1纯铝 5-75
3·3铝及其合金 5-75
3·2·3耐蚀镍合金 5-75
4·9梁由剪力引起的应力和挠度 4-75
4·9·1梁曲剪力引起的应力 4-75
3·2镍及其合金 5-75
4·8·6 扩散现象 8-75
3·8·1压路机 18-75
7·5·3外围器件 10-75
7·5·2气动逻辑元件 10-75
3·8压实机械 18-75
3·7·2稳定装置 18-75
3·2·2镍铜合金 5-75
3·2·1镍 5-75
3·8·3羊脚碾 18-76
3·8·4振动压路机 18-76
3·9混凝土机械 18-76
3·9·1混凝土成套设备 18-76
3·9·2混凝土搅拌机 18-76
3·9·3混凝土运输机 18-76
3·10铺路机械 18-76
3·8·2轮胎压路机 18-76
3·10·1沥青铺路机械 18-76
4·8·7 湍流噪声 8-76
第5章可压缩流体 8-76
5·1可压缩流体的流动 8-76
5·1·1状态方程式 8-76
5·1·2马赫数 8-76
11·6一次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2-76
7·8·2可靠性技术 19-76
7·8·1可靠性的概念 19-76
7·8可靠性 19-76
11·6·1标准形 2-76
13·5·4试验方法 6-76
11·6·3迭代法 2-76
11·6·2直接法 2-76
4·2·2挠性联轴器 7-76
7·5·4逻辑回路 10-76
2·5·5内燃机的实际循环 11-76
2·5·6燃气轮机循环的分类 11-76
4·1·1泵的性能 9-76
4·1泵的选择 9-76
第4章泵设备 9-76
3·7·5其它类型泵 9-76
4·1·3选择泵时应考虑的问题 9-77
2·2·2机车车辆重量 15-77
13·6·1蠕变和蠕变破断试验 6-77
13·6·2应力松弛试验 6-77
7·4·3陀螺效应对临界速度的影响 3-77
7·4·4旋转轴的特殊振摆旋转运动 3-77
2·2·3轮轴 15-77
7·8·3可靠性管理 19-77
1·13·3锅内处理 13-77
2·5·1结构 14-77
2·5配气机构 14-77
方程式 8-77
5·2·1可压缩流体一元流动的基本77
2·5·7燃气轮机基本循环 11-77
7·6风动工具 10-77
7·6·1风钻 10-77
5·2一元流动 8-77
3·11·1道路清扫机 18-77
11·7矩阵的特征值问题 2-77
11·7·1特征值问题 2-77
11·7·2雅可比法 2-77
4·9·3梁由剪力引起的挠度 477
3·12·2起重机船及其他 18-77
3·12·1疏浚船 18-77
3·12海工船及海洋工作台 18-77
3·11·3旋转除雪车 18-77
3·11·2犁式除雪机 18-77
2·2·4车钩、缓冲器 15-77
3·11道路维修及除雪机械 18-77
3·10·2混凝土铺路机械 18-77
2·5·2气门装置 14-77
4·1·2泵形形式的选择 9-77
13·5·5疲劳极限图和时间强度曲线图 6-77
13·6蠕变试验 6-77
5·2·4喷嘴与喉管的流动 8-78
5·3干电池的试验方法 20-78
5·2·3亚声速流动与超声速流动的78
5·2·2基准状态 8-78
3·3·2铝合金 5-78
差别 8-78
7·4·5旋转体的平衡 3-78
4·2·1阻力曲线和泵运转点 9-78
8·2·1成本计划 19-78
8·2成本管理的方法 19-78
8·1成本管理的目的与经济效果 19-78
第8章经济效果与成本管理 19-78
4·2泵的运转 9-78
2·2·7性能 15-78
11·7·6逆矩阵叠代法 2-78
11·7·5乘幂法 2-78
11·7·4斯图谟法 2-78
11·7·3豪斯霍尔德法 2-78
4·2·1凿岩机 18-78
4·10受移动载荷的粱 4-78
4·2·3万向联轴节 7-78
2·2·5制动装置 15-78
2·2·6机车车辆的装置 15-78
2·5·8改善燃气轮机性能的各种循环 11-78
3·12·3自升式海洋作业台(SEP) 18-78
第4章矿山机械 18-78
4·2·4离合器 7-78
7·6·2风动铆钉机 10-78
4·1钻探机械 18-78
4·1·1旋转式钻机 18-78
4·1·2钻探机 18-78
4·2挖掘机 18-78
7·6·3风动扳手 10-78
2·3·2性能 15-79
2·3·1种类 15-79
5·3激波 8-79
5·3·1 激波的发生 8-79
53·2正激波 8-79
5·3·3斜激波 8-79
4·2·2泵的并联及串联运转 9-79
13·7·1滑动磨损试验 6-79
11·8·3包括复根的求法 2-79
13·7磨损试验 6-79
2·3电力机车与动车 15-79
2·5·3驱动机构 14-79
11·8·2实根求法 2-79
11·8·1代数方程 2-79
11·8高次代数方程的数值解法 2-79
11·7·7 QR法 2-79
5·3·3内阻 20-79
7·5非线性振动 3-79
4·2·3 流量控制 9-79
4·11静不定粱 4-79
4·11·1三弯矩方程 4-79
5·2·5范诺线和瑞利线 8-79
5·4燃料电池 20-79
5·3·2漏液试验 20-79
5·3·1放电持续时间 20-79
7·6·4风动砂轮 10-79
7·5·1非线性振动的各种表现 3-79
13·7·3冲击磨损试验 6-80
11·9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2-80
11·8·4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2-80
4·3·2花键 7-80
4·11·2叠加法 4-80
2·6·1 朗肯循环 11-80
第3章压燃式发动机 14-80
3·1燃油喷射系统 14-80
7·6·5风动螺丝刀 10-80
1·13·4水质管理和化学冲洗 13-80
4·11·3应变能法 4-80
4·3·1键 7-80
4·3键、花键和锯齿形花键 7-80
2·6蒸汽循环 11-80
13·7·2滚动磨损试验 6-80
11·9·1级数展开法 2-80
13·7·4滑动磨损试验方法的选择标准 6-80
13·7·5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6-80
13·8非破坏试验 6-80
5·4·2凸面上的膨胀波 8-80
5·1·1 凹面中的压缩波 8-80
5·4 二元流动 8-80
4·2·5泵的自动运转 9-80
4·2·4泵的不稳定特性及喘振 9-80
2·5·9涡轮喷气发动机循环 11-80
8·2·2成本控制 19-80
用途 6-80
13·8·1非破坏试验方法的种类和80
5·5太阳电池 20-80
4·2·2风螺钻 18-81
2·6·2回热循环 11-81
5·6二次电池 20-81
5·4·3特征线法 8-81
11·9·2龙格-库塔-基尔法 2-81
11·9·3阿达姆斯法 2-81
11·9·4密伦法 2-81
4·2·3采煤风镐 18-81
4·2·4滚筒式采煤机 18-81
5·5 细长体绕流 8-81
4·12等强度梁 4-81
4·2·6水锤作用及其防止措施 9-81
13·8·3超声波探伤试验法 6-81
13·8·2放射线透过试验法 6-81
2·3·3传动装置 15-81
2·3·4控制 15-81
5·7 边界层与激波的干扰 8-82
5·6空气动力加热 8-82
5·7·1边界层与激波的干扰 8-82
5·7·2模拟激波 8-82
1·1 4锅炉的自动控制 13-82
1·14·1锅炉的控制原理 13-82
3·3·3延展用铝合金 5-82
5·6·1铅蓄电池 20-82
2·3·5 电力机车 15-82
4·2·7巷道掘进机 18-82
4·14·1纯弯曲 4-82
7·5·2相平面的应用 3-82
7·5·3解析法 3-82
11·9·5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2-82
11·10蒙特卡罗法 2-82
13·8·4磁力探伤试验法 6-82
4·1·3组合粱 4-82
4·14粱的塑性弯曲 4-82
8·2·3价值分析 19-82
11·10·1随机数的发生 2-82
2·6·3再热循环 11-82
4·2·5刨煤机 18-82
4·2·6采煤水枪 18-82
4·3装载机械(装岩机,装载机) 18-82
11·11·2图式积分 2-83
2·6·4再热回热循环 11-83
11·11·1多项式的计算 2-83
2·3·6 电动车 15-83
2·3·7新干线电动车 15-83
5·6·2碱性蓄电池 20-83
3·1·1燃油喷射装置 14-83
4·14·2极限弯矩 4-83
11·11·3图式微分 2-83
4·3·3挖竖井用的装载机 18-83
4·3·1铲斗装岩机 18-83
第6章 翼型,叶栅和螺旋桨 8-83
3·3·4铸造铝合金 5-83
4·15冲击弯曲 4-83
4·14·3梁的破坏载荷 4-83
4·3·2耙爪装载机 18-83
效果 19-83
1·14·2仪表用记号 13-83
11·11图解法 2-83
11·10·2数值实验的层次 2-83
2·7气体的流动 11-83
1·14·3基本控制回路 13-83
6·1·4跨声速翼型 8-83
6·1·3性能曲线 8-83
2·7·1流动的一般基本公式 11-83
6·1 翼型 8-83
8·2·4成本管理与设备投资的经济83
6·1·1翼型的命名法 8-83
6·1·2翼型的各种系数 8-83
13·8·5浸透探伤试验法 6-83
11·11·4常微分方程的图式积分 2-84
4·4·2双链刮板输送机 18-84
4·4·3梭车 18-84
4·4·4矿车 18-84
4·4·5机车 18-84
4·4·6料仓列车 18-84
6·1·6超气蚀(SC)翼型 8-84
4·4·1带式输送机 18-84
6·1·5超声速翼型 8-84
4·4搬运机 18-84
5·6·3氧化银·锌蓄电池 20-84
第6章法规及标准 20-84
4·3·4耙矿机 18-84
4·3泵的安装、吸入水槽及管路 9-84
3·4镁及其合金 5-84
13·8·6电磁诱导探伤试验法 6-84
3·4·2铸造镁合金 5-84
3·4·1镁 5-84
13·9脆性破坏试验 6-84
4·16·1曲粱的应力 4-84
4·16曲梁 4-84
4·15·2中点受冲击的简支粱 4-84
4·15·1自由端受冲击的悬臂粱 4-84
13·8·7声发射法 6-84
4·3·1泵基础和安装 9-84
6·1·1电气企业法 20-84
6·1法规 20-84
4·3·3锯齿形花键 7-85
7·6 自激振动 3-85
7·6·1概述 3-85
7·6·2负阻抗 3-85
3·4·3延展用镁合金 5-85
6·1·2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法 20-85
6·1·3有关电气工程业务正规化85
6·1·4 电器用品管理法 20-85
4·4·7卷扬机 18-85
4·5矿山用保护支架 18-85
4·5·1金属支柱和活节顶粱 18-85
4·5·2自动移动保护支架 18-85
的法律 20-85
6·1·11防止公害措施基本法令 20-85
4·16·2 K的图解法 4-85
13·9·1大型脆性破坏试验 6-85
13·9·2小型脆性破坏试验 6-85
13·9·3断裂韧性试验 6-85
1·14·4锅炉的负荷控制 13-85
1·14·5锅筒锅炉的自动控制 13-85
4·3·2吸入水槽 9-85
6·1·14噪声限制法 20-85
6·1·13防止水质污染法 20-85
6·1·12防止空气污染法 20-85
6·2叶栅 8-85
6·1·10防止电离放射线病害的规则 20-85
的放射线病害有关的法律 20-85
6·1·9防止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等所引起85
的规定有关法律 20-85
6·1·8与核原料、核燃料及核反应堆85
3·1·2喷油控制机构 14-85
6·1·7原子能基本法 20-85
6·1·6工业标准化法 20-85
6·1·5计量法 20-85
7·6·4自激振动的定常振幅 3-86
3·5·1 钛 5-86
4·6·3浮选机 18-86
4·16·4圆环的弯矩及挠度公式 4-86
4·16·3曲梁的挠度 4-86
2·7·2不对外作功时的非粘性流体86
7·6·3振动系统的稳定性判断 3-86
3·5钛及其合金 5-86
2·4内燃机车与动车 15-86
2·4·1种类 15-86
2·4·2性能 15-86
2·4·3发动机 15-86
2·4·4传动装置 15-86
4·3·3管路 9-86
3·4·4镁合金的特征 5-86
4·6·1重力选矿机 18-86
6·2标准 20-86
4·6选矿机械 18-86
4·6·2磁选机 18-86
13·9·4裂纹开口位移(COD)试验 6-86
第14章射线测量 6-86
6·2·2二元叶栅的性能 8-86
9·1·1 教育培训 19-86
6·2·1关于叶栅的名称与符号 8-86
14·1射线的吸收和散射的利用 6-86
14·1·1射线厚度计 6-86
3·1·3燃油喷射系统的寿命 14-86
9·1教育培训与人群关系 19-86
第9章人事与劳动管理 19-86
2·7·3 定熵流动 11-86
14·1·2密度计 6-86
的稳定一维流动 11-86
14·3·1荧光X射线分析 6-87
1·14·6直流锅炉的自动控制 13-87
14·2射线产生的电流与电荷的利用 6-87
6·3 电工图形符号 20-87
14·3利用射线的分析方法 6-87
7·6·5系数激振 3-87
9·1·2人群关系 19-87
9·2工资管理 19-87
3·2燃烧室 14-87
5·1·2手扶式拖拉机 18-87
5·1·1轮式拖拉机 18-87
5·1·2边界润滑 7-87
5·1·1摩擦 7-87
5·1摩擦学 7-87
第5章轴承和润滑 7-87
2·7·4渐缩喷管内的定熵流动,临87
界压力 11-87
9·2·2工资水平的管理 19-87
9·2·1工资管理的范围 19-87
第5章农业机械 18-87
4·17·1粱的横向屈曲 4-87
4·17粱的屈曲 4-87
3·5·2·钛合金 5-87
5·1拖拉机 18-87
1·15锅炉的运行与故障 13-88
1·15·1 锅炉运行 13-88
1·14·7 自动燃烧器 13-88
4·17·3小曲率曲梁的跳跃 4-88
6·2·3叶栅的临界负荷 8-88
6·3 回转流面的径向平衡 8-88
6·3·1 轴流式回转机械的内部流动 8-88
4·17·2梁的其它屈曲形式 4-88
5·3·1施肥和播种机 18-88
7·6·6马歇(Mathieu)方程式稳定判断图线 3-88
5·1·3流体润滑 7-88
9·2·3工资体系的管理 19-88
14·7示踪原子的利用 6-88
14·6同位素电池 6-88
14·5年代测量 6-88
14·4穆斯包尔(M?ssbor)效应的利用 6-88
14·3·3捕获γ射线分析 6-88
14·3·2活化分析 6-88
3·6锌及其合金 5-88
3·2·1直接喷射式 14-88
5·2耕耘碎土整地机 18-88
7·6·7自同步 3-88
5·3·2插秧机 18-88
5·1·1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及作用 9-88
3·6·1锌 5-88
5·1液力偶合器 9-88
第5章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 9-88
5·3谷物用机械 18-88
5·2·3碎土整地机 18-88
5·2·2旋转耕耘机 18-88
5·2·1犁和锄 18-88
7·7过渡振动 3-89
3·2·2副燃烧室式 14-89
7·8·1概率密度函数 3-89
7·8随机振动(不规则振动) 3-89
5·3·6砻谷机 18-89
5·2·1 径向轴承 7-89
2·7·5缩放喷管内的定熵流动 11-89
3·6·2锌合金 5-89
6·3·2流线分析 8-89
6·3·3作动圆盘理论 8-89
6·4翼型和叶栅的气蚀性能 8-89
第5章平板 4-89
5·1受垂直载荷作用的平板 4-89
5·1·1平板的弹性弯曲 4-89
5·1·2液力偶合器的特性 9-89
5·3·3管理用机械 18-89
5·3·4收获和脱谷机 18-89
5·2滑动轴承 7-89
5·3·5干燥机 18-89
5·3·7粮食中心、大型现代化粮仓 18-90
5·4蔬菜和旱田用机械 18-90
2·7·6具有摩擦损失时的喷管内90
的流动 11-90
5·4·1栽培管理用机械 18-90
5·4·2收获用机械 18-90
5·4·3调制和贮藏用机械 18-90
5·4·4温室用机械 18-90
作用 9-90
5·1·3液力偶合器的辅助装置及其90
6·5·2噪声 8-90
6·5·1振动 8-90
6·5翼和叶栅的振动与噪声 8-90
第10章事务管理 19-90
10·1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19-90
2·4·5发电机的控制 15-90
3·7铅及其合金、锡及其合金 5-91
5·5·2收获运输机械 18-91
5·5·3调制、贮藏用机械 18-91
5·6畜产用机械 18-91
5·6·1饲料生产用机械 18-91
3·3扫气和增压装置 14-91
3·3·1扫气装置 14-91
3·3·2增压装置 14-91
3·7·1铅及其合金 5-91
2·4·6内燃机车 15-91
5·2·2推力轴承 7-91
7·1·1按流型分的流体分类 8-91
5·5·1栽培管理机械 18-91
7·1非牛顿流体 8-91
稀薄气体,其他 8-91
6·6·3无限叶片旋涡理论 8-91
2·4·7内燃动车 15-91
10·2事务的改善 19-91
10·2·1事务改善的意义 19-91
10·2·2事务改善的进行方法 19-91
10·2·3事务改善的技巧 19-91
6·6·2简单叶素理论 8-91
第7章非牛顿流体,电磁流体,91
6·6螺旋桨 8-91
6·6·1动量理论 8-91
1·16·5其它法规 13-91
7·8·2相关函数 3-91
2·7·7等截面管内流动 11-91
7·8·3功率谱密度函数 3-91
1·15·2锅炉故障 13-91
1·16有关锅炉的法规和规范 13-91
1·16·1 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规则 13-91
1·16·2关于发电用火力设备的技术标准 13-91
1·16·3船舶动力机械规定 13-91
1·16·4矿山保安法规 13-91
5·5果树园用机械 18-91
6·6·4升力线理论 8-91
6·6·5升力面理论 8-91
7·8·4线性单自由度系统 3-92
7·8·5线性二自由度系统 3-92
5·2液力变矩器 9-92
10·3·1事务机械化的意义 19-92
10·3事务的机械化 19-92
5·2·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及作用 9-92
3·1·1制冷机原理 11-92
3·1制冷机原理和制冷循环 11-92
第3章制冷 11-92
1·16·6有关锅炉的日本工业标准 13-92
2·1·1蒸汽机的结构 13-92
5·6·2饲料调制加工用机械 18-92
6·1·1种类及特点 18-92
7·1·3纯粘性流体 8-92
5·6·3家畜饲养管理用机械 18-92
第6章水产机械 18-92
6·1捕鱼机械 18-92
2·1蒸汽机的结构和型式 13-92
第2章蒸汽机 13-92
7·1·2基本方程组 8-92
5·2·2液力变矩器性能的解析方法 9-93
10·3·2帐票设计 19-93
1·8·2闸门93
2·4·8燃气轮动车 15-93
7·1·6粘弹性流体 8-93
流体) 8-93
7·1·5时间相关流体(时间依存93
7·1·4塑性流体 8-93
2·5蒸汽机车 15-93
6·1·6吸鱼泵 18-93
3·1·3制冷循环的种类 11-93
3·1·2制冷能力的单位和基准循环 11-93
2·1·2蒸汽机的型式 13-93
3·7·2锡及其合金 5-93
5·2·3静压轴承 7-93
6·1·2捕鲸炮及绞车 18-93
6·1·3鲣鱼钓机 18-93
6·1·4乌贼钓机 18-93
6·1·5延绳钓起绳机 18-93
10·4信息的分类与整理 19-93
6·1·7起网机 18-93
6·1·8动力滑车 18-93
2·5·1种类 15-93
10·4·1分类与整理的意义 19-93
2·5·2性能 15-94
2·6旅客车 15-94
2·6·1旅客车的种类 15-94
3·7·3镉及其合金 5-94
2·6·2旅客车的车体 15-94
3·7·5低熔点合金 5-94
3·7·4铟及其合金 5-94
6·1·15探鱼仪 18-94
2·2蒸汽机的性能 13-94
3·4船舶推进用柴油机 14-94
3·4·1船用大型柴油机 14-94
5·2·4气体轴承 7-94
6·1·9围网用绞车 18-94
6·1·10拖网绞车 18-94
6·1·11通用式龙门起网机 18-94
6·1·12机船底曳网用绞车 18-94
6·1·14网位仪 18-94
7·2 电磁流体 8-94
10·4·3检索法的种类与方法 19-94
10·4·2分类法的种类及其内容 19-94
6·1·13舷提网用绞车 18-94
7·2·1 电磁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式 8-94
11·1·1生产灾害与劳动灾害 19-95
11·1·2灾害分析 19-95
11·1生产安全 19-95
第11章环境管理与安全管理 19-95
11·1·3安全管理必要原则 19-95
3·8·1软钎料 5-95
3·8钎焊合金 5-95
3·2·1主要制冷剂的特性 11-95
6·2·2处理机械装置 18-95
7·2·2相似律 8-95
7·2·3哈特曼流动 8-95
3·2制冷剂和盐水 11-95
3·2·2制冷剂与制冷机油 11-95
2·3蒸汽机的设计 13-95
3·4·2船用中型柴油机 14-95
3·4·3轻型大功率柴油机 14-95
6·2水产加工机械 18-95
6·2·1种类及特点 18-95
3·2·3 盐水 11-96
3·5发电用柴油机 14-96
3·6车辆用柴油机 14-96
5·2·5轴承设计资料 7-96
3·6·1铁路车辆用柴油机 14-96
第3章汽轮机 13-96
2·6·3旅客车的室内设备 15-96
6·2·3干燥机 18-96
6·2·4鱼糜制品机械 18-96
6·2·5罐头制造机械 18-96
5·2·3液力变矩器的设计要点 9-96
3·1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3-96
3·1·1级 13-96
曼方程式 8-96
7·3·4分子速度分布函数和玻耳兹96
7·3·3稀薄流体的流动分类 8-96
7·3·2努森数 8-96
7·3·1稀薄化的影响 8-96
7·3 稀薄流体 8-96
3·8·2硬钎料 5-96
6·2·6杀菌装置 18-97
11·1·4机器设备的安全化 19-97
2·6·4旅客车的冷暖气装置 15-97
3·2蒸汽在喷嘴及叶栅中的流动及其97
3·6·2汽车用柴油机 14-97
3·9·2锆及其合金 5-97
3·9·1铍及其合金 5-97
3·9其他金属及合金 5-97
7·3·5适应系数 8-97
7·3·6作用于自由分子流中的物97
体上的力 8-97
5·2·4液力变矩器的辅助机械 9-97
3·9·3钽及其合金 5-97
5·1·2平板的大挠度 4-97
3·2·1蒸汽在喷嘴中的流动 13-97
作用 13-97
3·1·2分类 13-97
3·9·5铬及其合金 5-98
3·9·6钨,钼及其合金 5-98
作用 13-98
3·2·2蒸汽在动叶栅中的流动及其98
7·3·7圆管内的流动 8-98
2·7·3货车的构造 15-98
3·7小型通用柴油机 14-98
3·6·3工程机械用柴油机 14-98
3·9·4铌及其合金 5-98
11·2环境管理 19-98
2·7·2货车的大小、载重及自重 15-98
2·7·1货车的种类 15-98
2·7货车 15-98
6·2·7鱼粉制造装置 18-98
11·2·1公害的产生 19-98
3·7·2小型船用柴油机 14-99
3·3·1概述 13-99
3·3汽轮机的各种损失及汽轮机的效率 13-99
第7章办公机械 18-99
5·3滚动轴承 7-99
7·1概述 18-99
5·2·5反转用液力变矩器 9-99
5·3 自动变速器 9-99
第6章液压传动 9-99
6·1液压传动概述及液压油 9-99
6·1·1液压传动概述 9-99
3·8二元燃料发动机 14-99
7·2打字、复印机械 18-99
3·7·1小型陆用柴油机 14-99
7·2·1打字机 18-99
5·3·1 滚动轴承的种类和特性 7-99
3·9·8金及其合金 5-99
3·9·7银及其合金 5-99
2·8·2轴箱定位装置 15-100
4·1燃油系统 14-100
7·2·2复印机 18-100
3·3·2喷嘴损失 13-100
3·3·3叶片损失 13-100
11·2·2公害关系法律 19-100
第4章点燃式发动机 14-100
6·1·2液压油 9-100
2·8·3摇枕装置 15-100
4·1·1化油器的理论 14-100
2·8·1种类 15-100
2·8行走装置 15-100
5·3·2滚动轴承的主要尺寸和代号 7-100
11·2·3环境标准 19-100
合金 5-100
3·9·1钪、钇、第一类稀土金属及其100
3·9·10钯和铱 5-100
3·9·9铂(白金)及其合金 5-100
11·2·4污染物的排除规定 19-101
7·2·3印刷机 18-101
3·3·5轮周效率 13-101
5·1·3平板的塑性弯曲 4-101
3·3·4余速损失 13-101
7·2·4显微照像机 18-101
5·3·4滚动轴承的额定载荷和寿命 7-101
5·3·3滚动轴承的精度 7-101
3·9·12铀及其合金 5-101
7·3计算机械 18-102
7·3·1计算机械概述 18-102
7·3·2机械式计算机 18-102
第12章新的通用技术 19-102
12·1·1 电子计算机系统 19-102
2·8·4 2轴转向架 15-102
5·3·2正交各向异性平板的弯曲 4-102
5·3·1正交各向异性平板的平面应力 4-102
5·3正交各向异性平板 4-102
5·2受面内载荷作用的平板 4-102
3·3·6湿汽损失 13-102
3·3·7内部漏汽损失 13-102
3·3·8叶轮的旋转鼓风损失 13-102
7·3·3台式电子计算机 18-102
12·1 电子计算机系统 19-102
3·9·14钚及其合金 5-102
3·9·13钍及其合金 5-102
6·2·1分类和特性 9-102
6·2液压泵 9-102
4·1概述 5-102
4·1·2化油器的结构 14-102
3·3·11帕森斯数 13-103
12·1·2硬件 19-103
第6章柱 4-103
6·1短柱 4-103
6·1·1短柱受轴向载荷作用时的应力 4-103
4·2·1制粉方法 5-103
3·3·9内效率及重热系数 13-103
3·3·10机械效率,有效效率及实际103
热效率 13-103
5·4平板的屈曲 4-103
3·4汽轮机的性能及试验 13-103
3·4·1汽轮机的一般性能 13-103
6·1·2截面核心及核心半径 4-103
4·2金属粉末 5-103
7·3·4会计机械 18-103
7·3·5现金出纳注册机 18-103
2·8·5行走特性 15-103
6·2等截面长柱的屈曲 4-104
6·2·1在比例极限范围内的柱的屈曲 4-104
6·2·2超过比例极限的柱的屈曲 4-104
2·9制动机 15-104
2·9·1概述 15-104
12·1·3软件 19-104
6·2·2齿轮泵和螺杆泵 9-104
4·2·2粉末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5-104
4·3粉末冶金法 5-104
4·3·1成形法 5-104
4·3·2烧结 5-104
7·3·6计算打字机 18-104
7·4通信机械 18-104
7·4·1印刷电报机 18-104
7·4·2传真机器 18-104
2·9·3 电阻及电力再生制动机 15-105
2·9·2摩擦制动机的种类 15-105
4·3·4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5-105
4·3·3后处理 5-105
7·4·3邮政机械 18-105
7·5数据处理机械 18-105
7·5·1穿孔卡系统 18-105
4·1·3汽油喷射装置 14-105
7·5·2电子计算机 18-105
4·4烧结材料 5-105
4·4·1机械零件 5-105
3·3·2螺杆压缩机 11-106
3·4·2汽轮机的试验 13-106
7·5·3 电子计算机外围终端装置 18-106
3·3·1往复式压缩机 11-106
3·3制冷装置 11-106
6·2·3叶片泵 9-106
12·1·4应用软件 19-106
2·9·7制动距离 15-106
2·9·6高速列车采用的制动机 15-106
2·9·5用液力变矩器的抑速制动机 15-106
2·9·4涡电流制动机 15-106
4·1·4燃油供给装置 14-107
7·6·1整理机械 18-107
3·3·3离心式压缩机 11-107
12·2运筹学 19-107
12·2·1运筹学与经营管理 19-107
12·2·2思考方法与研究方法 19-107
4·4·2多孔零件 5-107
6·3受横向载荷、集中力偶作用的长柱 4-107
3·5汽轮机主要尺寸的计算 13-107
3·5·1多级单列速度级冲动式(佐利式)汽轮机 13-107
7·6其他办公机械 18-107
2·10·3 自动行车 15-107
2·10·2列车速度自动控制装置 15-107
2·10·1列车自动停车装置 15-107
2·10列车自动控制 15-107
4·4·3摩擦零件 5-108
4·2电点火装置 14-108
6·4·2受偏心压缩载荷的长柱 4-108
6·2·4柱塞泵 9-108
2·11·1超高速铁道 15-108
4·2·1电点火装置概要 14-108
12·2·3运筹学的方法 19-108
6·4·1有初挠度的长柱 4-108
3·3·4吸收式制冷装置 11-108
2·10·4列车群的控制 15-108
2·11今后的铁道 15-108
2·11·2其他的新型铁道 15-108
6·4具有初挠度及受偏心载荷的长柱 4-108
7·6·6其他 18-108
4·2·2蓄电池式点火装置 14-108
7·6·5管理机械 18-108
7·6·4 自动出售机 18-108
7·6·3信用记录卡片机械 18-108
7·6·2证券、货币处理机 18-108
3·6·1凝汽式汽轮机 13-109
3·6各种汽轮机 13-109
12·3·2系统和一般系统理论 19-109
3·3·5冷凝器 11-109
12·3系统工程学 19-109
3·5·3反动式汽轮机 13-109
3·5·2柯蒂斯汽轮机 13-109
4·4·4硬质合金及金属陶瓷 5-109
6·6·2柱中间承受匀布轴向载荷的情况(长柱由自重引起的屈曲) 4-109
6·6·1柱中间承受一个集中轴向载荷的情况 4-109
6·6中间受轴向载荷的长柱 4-109
6·5受轴向与非轴向载荷的长柱的强度 4-109
12·3·1系统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9-109
第3章飞行器 15-109
3·1概述 15-109
3·1·1大气飞行器的种类 15-109
3·1·2飞行用动力装置的种类 15-109
3·1·3飞机的数据 15-109
4·2·3磁电机点火方式 14-109
6·7·1变截面长柱的屈曲载荷 4-110
3·2飞机和飞行体的空气动力学性质 15-110
3·2·1全机的升力和俯仰力矩 15-110
6·7·2等强度及最小重量的长柱 4-110
6·8受剪切及压缩变形影响的长柱 4-110
6·8·1受剪切变形影响的长柱 4-110
6·8·2受剪切及压缩变形影响的长柱 4-110
6·7变截面长柱 4-110
4·4·5其他 5-110
4·2·4其他点火装置 14-110
12·4工作设计 19-110
12·4·1工作设计方式的意义 19-110
12·3·3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 19-110
6·3·1分类和特性 9-111
5·1导电材料 5-111
第5章电磁材料 5-111
4·2·5火花塞 14-111
3·2·2普朗特·格劳渥特·阿克莱特相似律 15-111
3·2·3全机的阻力 15-111
12·4·2工作设计的基本概念 19-111
5·1·1 电线 5-111
7·1·1弹性变形 4-111
6·3液压马达 9-111
6·9薄壁杆件组合柱的屈曲 4-111
第7章轴及扭转 4-111
7·1圆轴的扭转 4-111
7·1·2塑性变形 4-111
3·3·6蒸发器 11-111
3·6·2背压式汽轮机 13-112
12·4·3工作设计的实施体制和程序 19-112
7·2等截面直轴的扭转 4-112
4·3燃烧室 14-112
7·2·1弹性变形 4-112
7·2·2塑性变形 4-112
7·3各种截面轴的扭转 4-112
4·3·1燃烧室形状和要求的辛烷值 14-112
3·3·7膨胀阀 11-112
6·3·2齿轮马达 9-112
5·3·5滚动轴承的使用方法 7-112
3·2·4三元翼面理论 15-112
3·2·5超音速时的空气动力特性 15-112
4·3·2常用燃烧室形状 14-113
3·4·1制冷负荷 11-113
5·1·2电阻材料 5-113
附录工厂管理法规一览表 19-113
3·4冷藏库 11-113
3·3·9配管 11-113
3·3·8贮液筒、油分离器和安全阀 11-113
6·3·4柱塞马达 9-113
3·6·4其他型式的汽轮机 13-113
3·6·3抽汽式汽轮机 13-113
3·2·6跨音速空气动力特性 15-113
6·3·3叶片马达 9-113
7·4·4组合截面杆件的扭转 4-114
3·3·3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 15-114
5·4其他轴承 7-114
5·4·1枢轴承 7-114
7·5螺旋弹簧 4-114
3·2·7超音速时机体的阻力 15-114
7·4·3型材的扭转 4-114
3·2·8全机的升阻比 15-114
3·3飞机的性能 15-114
7·4·2空心杆件的扭转 4-114
7·4·1薄壁管的扭转 4-114
7·4薄壁及组合截面杆件的扭转 4-114
3·3·1飞行性能 15-114
3·3·2力的平衡 15-114
5·1·3超导材料 5-114
6·3·5低速大转矩马达 9-114
3·7汽轮机的组成部分 13-114
3·7·1汽轮机的汽缸 13-114
3·3·5上升性能 15-115
7·7受复合应力的轴 4-115
7·6·3带槽轴的扭转 4-115
7·6·2阶梯轴的扭转 4-115
7·6·1有键槽的轴 4-115
7·6轴的应力集中 4-115
3·3·4航程性能 15-115
7·7·1弹性变形 4-115
3·7·2喷嘴 13-115
3·4·2绝热防湿装置 11-115
3·4·3冷却装置 11-115
3·4·4营业用冰箱 11-115
5·4·5刀口支承 7-115
5·4·4含油轴承 7-115
5·4·3塑料轴承 7-115
5·4·2宝石轴承 7-115
5·2·1磁芯材料 5-115
5·2磁性材料 5-115
5·1·4特殊导电材料 5-115
4·3·3燃烧室形状和废气 14-115
4·4·1概述 14-115
4·4汽车用汽油机 14-115
7·7·2塑性变形 4-115
7·8·2薄壁圆柱壳的扭转屈曲 4-116
8·1·2塑性变形 4-116
8·1·1弹性变形 4-116
8·1圆板 4-116
5·4·6浮动环轴承 7-116
3·3·8着陆性能 15-116
3·3·7滑翔性能 15-116
3·3·6起飞性能 15-116
3·5·3碎块冰和小块冰的制造装置 11-116
3·5·1大块冰的制造装置 11-116
3·5制冰 11-116
7·8轴的屈曲 4-116
7·8·1圆轴的扭转屈曲 4-116
3·7·3动叶片 13-116
第8章圆板、圆筒及球 4-116
3·6·3冻结负荷 11-117
3·9·3 非铁金属 17-117
8·1·3旋转圆板 4-117
5·2·2永磁材料 5-117
5·2·3无磁钢 5-117
4·4·2结构和性能 14-117
3·6冻结装置 11-117
3·6·1食品的冻结 11-117
4·4·3转子发动机 14-117
5·5·1滑动轴承材料 7-117
3·6·2冻结所需时间 11-117
6·4液压缸及摆动式执行器 9-117
3·3·10飞机的噪声 15-117
3·3·9飞机的经济性 15-117
6·4·1液压缸 9-117
8·1·5特殊形状的旋转圆板 4-118
8·1·6旋转圆板的塑性变形 4-118
3·6·4冻结装置的种类与构造 11-118
3·4飞机的平衡、稳定、操纵 15-118
3·4·1坐标轴 15-118
3·4·3纵向稳定性 15-118
3·4·2平衡、稳定性、操纵性 15-118
5·3·1绝缘材料的性质 5-118
5·3绝缘材料 5-118
8·1·4等强度旋转圆板 4-118
6·5·2阀元件的特性 9-119
5·3·2绝缘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5-119
8·1·7旋转圆板的破坏 4-119
3·7·1液化的原理 11-119
3·7液化装置 11-119
3·10焊接设计 17-119
3·10·1焊接接头和坡口形状的种类 17-119
6·5液压控制阀 9-119
3·4·4横向和航向稳定性 15-119
6·4·2摆动执行器 9-119
4·4·4层状供气发动机 14-119
6·5·1分类 9-119
3·9·4非金属材料 17-119
3·7·2空气的液化和空气分离 11-120
3·4·7飞行性 15-120
3·7·3氦的液化 11-120
6·5·3阀上的作用力 9-120
5·5·2滚动轴承材料 7-120
3·4·6失速、螺旋下降 15-120
3·4·5操纵性 15-120
3·7·5汽轮机叶轮 13-120
5·4·1半导体的性质 5-120
5·4 半导体材料 5-120
8·1·8圆板的热应力 4-120
4·1·1湿空气的特性 11-121
5·6·1润滑的目的 7-121
5·6润滑方法 7-121
3·5飞机的强度 15-121
3·4·8自动化操纵及稳定装置 15-121
5·6·2润滑的方法和要领 7-121
3·7·6汽轮机轮鼓 13-121
3·7·7水滴分离装置 13-121
3·10·2焊接符号 17-121
4·1湿空气 11-121
第4章空气调节 11-121
4·5汽车用汽油机的废气净化 14-121
4·5·1废气净化的方法 14-121
3·5·1飞机的适航性标准 15-121
3·5·2载荷和安全系数 15-121
6·5·4压力控制阀 9-122
3·7·8汽轮机的主轴 13-122
3·7·9汽封 13-122
4·5·2防止活塞环窜气的措施 14-122
5·4·2锗(Ge) 5-122
3·5·3强度的验证 15-122
8·1·9离心应力,热应力的近似解法 4-122
3·5·4其他 15-122
6·5·5流量控制阀 9-123
3·6·1机体结构的名称和结构型式 15-123
6·5·6方向控制阀 9-123
3·6机体结构 15-123
4·6飞机用汽油机 14-123
4·5·3防止燃油蒸发的措施 14-123
5·4·3硅(Si) 5-123
3·6·2结构设计中的考虑方法 15-124
4·7小型通用发动机 14-124
6·6·1滤油器 9-124
4·7·1汽油发动机 14-124
4·1·2饱和湿空气表 11-124
5·4·4化合物半导体 5-124
6·6液压辅件 9-124
6·5·7 电-液伺服阀 9-124
3·7·11联轴器 13-124
3·7·10轴承 13-124
3·10·3焊接接头的强度计算法 17-124
4·2·1适当的室内外空气状态 11-124
4·2空气调节的设计 11-124
4·1·3湿空气线图 11-124
3·8调节保安系统 13-125
5·7润滑剂的选择 7-125
5·7·1润滑剂的选择要点 7-125
3·8·1机械液压式调节保安系统 13-125
调湿量 11-125
4·7·2石油发动机 14-125
6·6·2蓄能器 9-125
6·6·3换热器 9-125
4·8·2发动机功率与气体燃料的成分、发热量之间的关系 14-125
5·4·5结晶特性评价法 5-125
4·8·1气体燃料的种类 14-125
8·2·1弹性变形 4-125
8·2圆筒 4-125
4·2·2通风 11-125
4·2·3空气调节中必需的热量和125
4·8煤气发动机 14-125
5·4·6 半导体材料的用途及应用 5-125
4·8·5结构的主要特征 14-126
6·7液压传动装置 9-126
3·7·2直升机的性能 15-126
3·7·1直升飞机旋翼的机能 15-126
3·7直升飞机 15-126
3·6·3机体结构用材料 15-126
6·7·1液压传动装置的分类和组成 9-126
6·7·2纯液压传动的性能 9-126
3·10·4焊接接头的各种特性和设计上的实际问题 17-126
4·8·3有关性能的参数 14-126
4·8·4性能 14-126
第6章金属表面处理 5-126
8·2·2受内压圆筒的塑性变形 4-126
5·1·1种类和特征 14-126
6·1概述 5-126
6·1·1金属表面处理的意义 5-126
6·1·2金属表面处理的方法 5-126
6·2表面硬化法 5-126
6·2·1高频淬火和火焰淬火 5-126
第5章燃气轮机和喷气发动机 14-126
5·1燃气轮机 14-126
8·2·3压力容器的设计标准 4-127
飞机(STOL) 15-127
3·8·1垂直起落飞机(VTOL) 15-127
3·8垂直起落飞机(VTOL)和短距起落127
6·2·2渗碳淬火 5-127
3·7·3直升飞机的飞行特性 15-127
6·2·3渗氮 5-128
5·1·2性能 14-128
8 ·2·5组合圆筒 4-128
6·7·3液压-机械传动 9-128
5·7·2按机械类型选择润滑剂 7-128
8·2·4薄壁圆筒 4-128
3·8·2电液式调节保安系统 13-129
8·2·7圆筒的热应力 4-129
3·10·5焊接接头的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和接头系数 17-129
8·2·6旋转圆筒 4-129
6·3·3铬扩散渗镀法 5-129
6·3·2铝扩散渗镀法 5-129
6·3·1锌扩散渗镀法 5-129
6·3扩散渗透表面处理 5-129
3·8·2 STOL机 15-129
6·8液压基本回路 9-130
6·8·1液压源回路 9-130
5·1·3压气机 14-130
3·10火箭 15-130
3·10·1火箭的性能 15-130
3·10·6焊接结构的特点和设计上的基本注意事项 17-130
3·9水翼船及地面效应运载130
工具(GEM) 15-130
6·3·4硅扩散渗镀法 5-130
6·3·5渗硫法 5-130
8·3·1受内外压的空心球 4-131
3·8·3危急装置及各种保安装置 13-131
3·9汽轮机的使用及故障 13-131
3·9·1使用 13-131
3·10·2宇宙飞行器使用的火箭 15-131
6·3·6硼化处理 5-131
6·4金属保护膜法 5-131
6·4·1电镀 5-131
8·3·2受内压的空心球的塑性变形 4-131
4·3·2热水采暖系统 11-131
3·10·7生产管理和设计 17-131
8·3球 4-131
6·8·2压力控制回路 9-131
4·3采暖系统和设备 11-131
4·3·1蒸汽采暖系统 11-131
3·10·3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 15-131
4·3·3热风采暖系统 11-131
8·3·3薄壁球壳 4-132
6·8·3流量控制回路 9-132
4·3·4辐射采暖系统 11-132
4·3·5采暖设备 11-132
3·11焊接施工 17-132
3·11·1准备工作 17-132
8·3·4球的热应力 4-133
第9章组合结构 4-133
9·1序言 4-133
4·4·2集中式空调系统 11-133
9·2刚架结构 4-133
6·8·5同步回路 9-133
6·8·6顺序回路 9-133
6·8·4方向控制回路(换向回路) 9-133
6·4·2熔融浸镀 5-133
4·4·1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11-133
4·4空气调节系统 11-133
5·1·4涡轮 14-133
3·9·2故障 13-134
5·8密封装置 7-134
4·1·2船舶的主要参数 15-134
4·1·1船舶的种类 15-134
4·1船舶概论 15-134
第4章凝汽装置(包括船用) 13-134
5·7·3各种润滑剂的标准性质 7-134
4·1·1凝汽器的种类 13-134
4·1·2凝汽器的结构和材料 13-134
4·1凝汽器的种类和构造 13-134
6·4·3金属喷镀法 5-134
9·2·1挠度挠角法 4-134
第4章船舶 15-134
6·4·4化学镀 5-134
6·5防锈保护膜法 5-135
4·2·1材料 15-135
4·2·2结构式样 15-135
4·4·3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11-135
5·1·5燃气轮机的润滑方法 14-135
6·5·1铝及铝合金的防锈保护膜 5-135
4·2船舶的结构 15-135
6·4·5真空蒸镀 5-135
4·1·3船舶的有关法规 15-135
9·2·2力矩分配法 4-135
3·11·2焊接操作 17-136
6·5·2镁合金的防锈膜 5-136
4·4·4独立式空调系统 11-136
4·5空气调节设备 11-136
4·2凝汽器的设计 13-136
4·5·1热泵装置 11-136
4·2·2冷却水温度 13-136
4·2·1凝汽器的基本计算 13-136
4·2·3船体纵向强度 15-136
5·1·6燃烧装置 14-136
4·2·5船体的振动 15-137
6·5·3锌及锌合金的防锈膜 5-137
6·5·4钢铁的防锈膜 5-137
4·5·2风道和送风口 11-137
4·2·4船体的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 15-137
4·2·5设计上应给定或假定的条件 13-137
4·2·4真空度 13-137
6·1齿轮的种类 7-137
第6章齿轮 7-137
4·2·3应带走的热量 13-137
9·2·3刚架的极限分析 4-137
9·2·4刚架的屈曲 4-137
4·2·7冷却管隔板数 13-138
6·2齿轮传动装置 7-138
4·3船舶的推进性能 15-138
9·3·1剪切场理论 4-138
6·6覆面 5-138
4·3·1船体的形状 15-138
6·6·1硬覆面 5-138
6·2·1圆周速度线图和转速矢量线图 7-138
4·2·6凝汽器内冷却水的阻力 13-138
4·3·2船舶的阻力 15-138
9·3板场理论 4-138
4·5·3空气净化装置 11-138
6·6·2软覆面 5-138
6·6·3包层法 5-139
6·7电化学处理 5-139
6·7·1电解抛光和化学抛光 5-139
6·2·3齿轮变速装置 7-139
3·11·3焊接变形与残余应力 17-139
4·3·1凝汽器要求的性能 13-139
6·2·2定轴轮系的增速减速装置 7-139
4·3·2凝汽器真空降低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13-139
4·3凝汽器的特性 13-139
4·5·4调温、调湿装置 11-139
4·4·1空气抽气器 13-140
4·4空气抽气器、循环水泵、凝结水泵 13-140
4·5·5自动控制 11-140
4·3·3船舶的推进 15-140
9·3·张力场理论 4-140
6·7·2阳极氧化 5-141
4·5·6冷却塔 11-141
4·3·4推进器 15-141
5·1·7热交换器 14-142
9·4薄壁杆件结构 4-142
9·4·1杆件的弹性理论 4-142
3·12试验和检验方法 17-142
3·11·4焊接区的热处理和机械处理 17-142
4·4·3凝结水泵 13-142
4·4·2循环水泵 13-142
6·8衬里 5-142
4·5·7蒸发式冷却器 11-143
5·1·8燃气轮机用材料 14-143
4·5给水系统 13-143
4·5·2给水装置 13-143
6·8·1金属衬里 5-143
6·8·2搪瓷和玻璃衬里 5-143
6·8·3塑料及橡胶衬里 5-143
3·12·1可焊性试验 17-143
4·5·1补给水 13-143
4·6·1区域采暖采冷 11-144
4·4船舶的运动 15-144
9·4·2杆件的扭转分析 4-144
4·6空气调节的应用 11-144
6·3直齿圆柱齿轮 7-144
3·12·3无损检验 17-144
4·4·2船舶的摇摆 15-144
4·4·11船舶的安全性 15-144
4·5·3给水加热器 13-144
3·12·2 焊条试验 17-144
6·3·2渐开线标准齿轮 7-144
6·3·1齿形的性质 7-144
3·13·2防止触电 17-145
9·4·3杆件的剪切变形分析 4-145
3·13·3 对焊接烟尘和产生的气体采取的措施 17-145
3·13安全和卫生 17-145
4·4·3船舶的操纵性 15-145
6·3·3变位直齿圆柱齿轮 7-145
3·12·4焊接技术的鉴定 17-145
3·13·1保护器具的配带 17-145
7·1·1塑料的种类 5-145
4·6·2总能量方式 11-145
6·8·4陶瓷包层 5-145
第7章非金属材料 5-145
7·1塑料 5-145
4·5·4除氧器 13-146
9·4·4杆或柱的屈曲问题的公式化 4-146
4·5船用机械概述 15-146
4·5·1船用机械的种类 15-146
4·6·4工厂 11-146
4·6·3大型建筑物的空气调节 11-146
5·1·9结构 14-146
4·5·2轮机部分的设计 15-146
3·13·4其他 17-146
4·1·1 切削原理 17-146
4·1切削加工 17-146
第4章机床 17-146
9·5·1壳的理论基础及其分类 4-147
4·6·2凝汽器的故障 13-147
4·5·5蒸发器 13-147
4·6凝汽器的使用和故障 13-147
9·5壳体结构 4-147
7·1·2塑料的成形方法 5-147
4·6·1凝汽器的使用 13-147
5·1 蒸汽动力厂的循环和热经济性 13-148
4·6·2主锅炉 15-148
4·6·1锅炉的种类 15-148
4·6船用锅炉 15-148
5·1·1概况 13-148
5·1·2朗肯循环 13-148
第5章蒸汽动力厂 13-148
9·5·2壳的薄膜理论 4-148
4·6·5其他 11-148
5·1·4再热-回热循环 13-149
4·7船用主机 15-149
4·6·4锅炉的附属装置 15-149
4·6·3辅助锅炉 15-149
6·4斜齿圆柱齿轮 7-149
7·1·3塑料的性能 5-149
9·5·3壳的有矩理论 4-149
5·1·3回热循环 13-149
4·7·1主机的种类 15-149
5·2涡轮轴发动机及涡轮螺旋桨发动机14-150
5·2·1种类和特征 14-150
6·5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的加工尺寸、精度和侧隙 7-150
4·7·2蒸汽轮机 15-150
6·5·1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的加工尺寸 7-150
6·5·2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的精度 7-151
5·1·6抽汽式汽轮机的经济性 13-151
5·1·5背压式汽轮机的经济性 13-151
5·2·2性能 14-152
4·7·3内燃机 15-152
5·2·2建设地点 13-152
6·5·3 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的侧隙 7-152
6·6直齿圆柱齿轮与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7-152
6·6·1 弯曲强度计算公式 7-152
5·2·4原动机 13-152
5·2·3动力使用的目的和负荷 13-152
5·2蒸汽动力厂的设计 13-152
5·2·1设计要点 13-152
4·1·2车削 17-153
5·2·4结构 14-153
5·2·3控制 14-153
5·2·8国内外的蒸汽动力厂 13-153
4·7·4燃气轮机 15-153
7·1·4 用途 5-153
9·5·4壳的非线性理论 4-153
5·2·5燃料和燃烧设备 13-153
5·2·6原动机和锅炉的单位容量 13-153
5·2·7提高蒸汽参数和经济性 13-153
4·7·5原子能发动机 15-153
4·8·1功率传递装置概述 15-154
4·8·2减速装置 15-154
4·8·3弹性联轴器和离合器 15-154
4·8功率传递装置及轴系 15-154
5·3·1种类和特征 14-154
6·6·2齿面接触强度计算公式 7-154
7·2橡胶及橡胶制品 5-154
7·2·1生(橡)胶与橡胶制品 5-154
7·2·2各种原料橡胶及其制品的性能 5-154
5·2·9动力厂的热效率 13-154
5·3涡轮喷气发动机及涡轮风扇发动机14-154
9·6组合结构的屈曲 4-154
9·6·1平板的屈曲 4-154
4·8·4轴及轴承 15-155
4·8·5轴系的可靠性 15-155
4·9船用辅机 15-155
4·9·1辅机概述 15-155
4·9·2机舱辅机 15-155
5·3·2性能 14-155
7·2·3硬(质)橡胶 5-155
7·2·4硅橡胶 5-155
5·2·10动力成本 13-156
7·3·1木材的构造 5-156
7·3木材 5-156
7·2·7泡沫橡胶 5-156
7·2·6立构规整性橡胶 5-156
4·9·3甲板辅机 15-156
6·6·3胶合强度计算公式 7-156
7·2·5氟橡胶 5-156
4·10航海仪表 15-157
6·7·1使用方法 7-157
6·7锥齿轮 7-157
7·3·2木材的物理性质 5-157
9·6·2薄壁杆件的壁面屈曲 4-157
4·1·3铣削 17-157
6·7·2 齿形、齿线 7-158
5·3·4控制方式 13-158
5·3计算机控制 13-158
5·3·3控制等级和种类 13-158
5·3·5计算机控制的实例 13-158
4·11水翼艇及气垫船(GEM) 15-158
5·3·1采用计算机控制及其目的 13-158
5·3·2引入计算机的经过 13-158
4·11·2气垫船(GEM) 15-158
4·11·1水翼艇 15-158
7·4·1纸浆的分类 5-159
7·4纸及纤维制品 5-159
7·3·6木材的防腐及防燃法 5-159
7·4·2纸,无纺布 5-159
5·3·3空气入口 14-159
5·4·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3-159
5·4防止公害措施 13-159
5·3·6今后的方向 13-159
7·3·4合成木材 5-159
7·3·5木质系复合材料 5-159
6·7·3强度 7-159
5·3·4增强推力装置 14-160
5·3·5燃气喷嘴 14-160
9·6·4壳的屈曲 4-160
4·1·4钻削 17-160
6·8·1传递动力用的蜗轮副 7-160
6·8蜗轮副 7-160
6·7·4精度、侧隙标准 7-160
7·4·3合成纸 5-161
7·4·4纤维、线 5-161
5·4·2温水排放的措施 13-161
6·8·2蜗轮副的加工 7-161
4·1·5铰削 17-161
5·4·3排水处理 13-161
第10章有限元法 4-162
10·1序言 4-162
10·2固体力学中的变分原理 4-162
10·2·1小变形弹性问题的基本理论 4-162
5·3·6结构 14-162
4·1·6丝锥及板牙加工 17-162
5·4·4噪声措施 13-162
6·8·3蜗轮副的标准尺寸 7-162
6·8·4环面蜗轮副、特殊蜗轮副 7-162
4·1·7拉削 17-163
6·8·5蜗轮副的许用载荷 7-163
5·5·3压力损失 13-163
5·5·2管径和管内流体的流动速度 13-163
5·5·1管道方式 13-163
5·5管道 13-163
7·4·6其他纤维制品 5-163
7·4·5绳、软线 5-163
5·3·7 V/STOL飞机用发动机 14-163
7·5·1涂料的构成 5-164
7·5涂料 5-164
5·5·4蒸汽管 13-164
6·9其他齿轮 7-164
6·9·1 螺旋齿轮 7-164
5·3·8噪声及减声措施 14-164
10·2·2小位移弹性问题的几个变分原理 4-164
5·5·5水管 13-164
4·1 8磨削 17-164
7·5·2涂料的分类 5-165
7·5·3涂料的干燥 5-165
7·5·4涂刷 5-165
5·6热的有效利用 13-165
5·6·1排烟和排气的废热利用 13-165
5·5·6其他的管道 13-165
6·9·3平面齿轮 7-165
6·9·2准双曲面齿轮 7-165
5·5·7管子材料和壁厚 13-165
5·4冲压式喷气发动机166
5·4·1冲压式喷气发动机 14-166
7·5·5涂料使用标准 5-166
5·6·2热的多元利用 13-166
及脉冲式喷气发动机 14-166
6·9·4不等速比齿轮 7-166
6·10齿轮润滑 7-166
7·5·6油漆公害的防止措施 5-167
4·1·9珩磨 17-167
5·6·3蓄热器 13-167
6·1·1飞行器的性能 14-167
6·1火箭的一般性能 14-167
第6章火箭及其他 14-167
5·4·2脉冲式喷气发动机 14-167
7·1 平带传动 7-168
5·7联合循环 13-168
6·1·2发动机性能 14-168
7·1·1平带 7-168
第7章带传动、链传动和无级变168
速器 7-168
4·1·10超精加工 17-168
4·1·11研磨 17-168
5·7·1一般情况 13-168
10·2·3粱和平板的小静变形问题及与其对应的几个变分原理 4-168
7·6·1天然皮革的种类及其特性 5-168
7·6皮革 5-168
7·7·1胶粘剂的种类与特性 5-169
4·1·12超声波加工 17-169
7·6·2合成皮革 5-169
7·7胶粘剂 5-169
5·7·2蒸汽-燃气轮机联合循环 13-169
4·2机床概论 17-170
7·7·2金属的胶接 5-170
4·1·13电火花及电解加工 17-170
4·1·14其他特种加工 17-170
5·7·3双流体循环 13-170
7·1·2带轮 7-170
10·2·4固体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及其变分原理 4-170
6·2固体燃料火箭 14-170
6·2·1固体推进剂 14-170
5·8地热利用动力厂 13-171
5·8·1热源 13-171
5·8·2地热蒸汽 13-171
5·8·3基本热循环 13-171
7·7·4橡胶、塑料的胶接 5-171
7·1·3带的长度 7-171
7·7·5其他材料的胶接 5-171
7·7·6不同材料的胶接 5-171
7·7·3木材的胶接 5-171
10·2·6材料非线性问题的变分原理 4-171
10·2·5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变分原理 4-171
4·2·1机床的类型 17-171
4·2·2 转速系列 17-171
6·2·2端面燃烧药柱 14-171
7·1·5带的拉力、摩擦系数、传递功率 7-171
7·1·4速比(转速比) 7-171
10·3有限元法概论 4-172
6·2·3侧面燃烧药柱 14-172
10·3·1瑞利-里兹法 4-172
5·8·5国内外利用地热的动力厂 13-172
5·8·4基本设计 13-172
7·7·7特种胶粘剂 5-172
4·2·3传动机构 17-172
7·1·6初拉力 7-172
7·8·1无机玻璃的分类 5-173
6·2·4燃烧特性 14-173
7·1·7带传动的效率 7-173
7·1·8变速装置 7-173
6·2·5药柱的设计 14-173
5·9·1湿式冷却塔 13-173
7·8·2玻璃的成分及一般性能 5-173
10·3·2位移法概论 4-173
7·8玻璃 5-173
5·9冷却塔 13-173
6·3·2推进剂的供给方式 14-174
6·3·1液体推进剂 14-174
6·3液体推进剂火箭 14-174
7·2·1三角带传动 7-174
7·2·2三角带 7-174
7·2·3三角带轮 7-174
7·2·4三角带传动的速比、拉力、传递功率 7-174
7·2三角带传动 7-174
7·1·9带传动的特殊现象 7-174
7·8·3玻璃纤维 5-174
5·9·2干式冷却塔 13-174
7·8·4玻璃的主要性能 5-175
10·3·3有限位移弹性问题的有限元175
6·3·3燃烧特性 14-175
分析 4-175
10·3·4材料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175
分析 4-175
5·9·3空冷凝汽器 13-175
7·2·5三角带传动的注意事项 7-176
7·3齿形带传动 7-176
10·3·5有代表性的有限单元 4-176
7·8·5新型玻璃 5-176
7·9水泥、砂浆、混凝土及石材 5-176
7·9·1 水泥 5-176
7·3·1齿形带传动 7-176
4·2·4切削功率及效率 17-176
4·2·5精度及刚度 17-177
7·4·2套筒滚子链和链轮 7-177
7·4·1链传动 7-177
6·3·6性能分析 14-177
6·3·5控制 14-177
6·3·4喷嘴及冷却特性 14-177
7·3·3齿形带传动的速比和传递功率 7-177
4·2·6润滑方式 17-177
7·4链传动 7-177
7·3·2齿形带和齿形带轮 7-177
7·9·3混凝土 5-177
7·9·2 砂浆 5-177
5·5轴承材料 7-177
7·4·3齿形链和链轮 7-178
10·3·6联立一次方程式和固有值问题的解法 4-178
4·3·1 导轨 17-178
4·3导轨和轴承 17-178
4·2·7安装 17-178
6·4其他发动机 14-178
6·4·1斯特林发动机 14-178
7·4·4链传动的速比、链速、拉力、传递功率 7-179
6·4·2混合式发动机 14-179
应用 4-180
7·10耐火材料 5-180
7·10·1定义 5-180
7·10·2性能 5-180
7·9·4 石材 5-180
10·4·1 刚架结构和薄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4-180
4·3·2轴承 17-180
10·4有限元法在机械工程学科中的180
10·3·7有限元法的程序设计 4-180
7·5无级变速器 7-180
7·4·5链传动的注意事项 7-180
7·5·1摩擦轮式无级变速器 7-181
10·4·2非线性问题的分析 4-182
7·5·2三角带式无级变速器 7-182
7·5·3链式无级变速器 7-182
7·10·4标准 5-182
7·10·3耐火材料的选择 5-182
4·4·1 普通车床 17-182
4·4车床 17-182
7·5·4单向离合器式无级变速器 7-183
7·5·5液压式无级变速器 7-183
7·11绝热材料 5-184
7·11·1建筑用隔热材料 5-184
4·4·2仿形车床 17-184
4·4·3端面车床 17-184
4·4·4六角车床 17-184
7·5·7电气式无级变速器 7-184
7·5·6用流体联轴器及液力变矩器作无级变速 7-184
10·4·3在应力集中问题和断裂力学中的应用 4-184
8·1·1连杆机构的构成 7-185
8·1连杆机构 7-185
8·1·2数的综合 7-185
第8章连杆和凸轮 7-185
7·11·2工业用绝热材料 5-185
4·4·5 自动车床 17-185
8·1·3平面机构的位移 7-186
10·4·4 在非结构领域中的应用 4-186
8·1·4平面机构的速度 7-187
8·1·5平面机构的加速度 7-187
8·1·6速度与加速度的瞬时中心 7-187
4·4·6轧辊车床 17-187
4·4·7立式车床 17-187
8·1·7机构的惯性作用 7-188
8·1·8实现给定函数的机构综合 7-188
4·5钻床 17-188
4·5·1立式钻床 17-188
4·5·2摇臂钻床 17-188
4·5·3多头及多轴钻床 17-189
4·5·4转塔钻床 17-189
4·6·1卧式镗床 17-189
4·6镗床 17-189
8·1·9实现给定位置的机构综合 7-189
4·6·2坐标镗床 17-190
7·12 陶瓷 5-190
7·12·1陶瓷的分类 5-190
7·12·2主要陶瓷的特性 5-191
8·1·10空间机构的位移 7-191
4·7龙门刨床 17-191
7·13·2隔音材料 5-192
7·13·1防音 5-192
7·13防音材料 5-192
4·9铣床 17-192
4·9·1卧式铣床及卧式万能铣床 17-192
4·8·2插床 17-192
4·8·1牛头刨床 17-192
4·8牛头刨床及插床 17-192
7·13·3消音材料 5-193
7·14磨削材料、磨料、磨具 5-193
7·14·1 天然磨削材料、磨料 5-193
8·1·11空间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7-193
8·1·12空间机构的综合 7-193
4·9·2立式铣床 17-194
4·9·3生产型铣床 17-194
8·2·1概述 7-194
8·2凸轮机构 7-194
8·1·13机构综合的顺序 7-194
7·14·2人造磨削材料、磨料 5-194
4·9·5铣床的发展趋向 17-195
4·10磨床 17-195
4·10·1外圆磨床 17-195
4·9·4仿形铣床 17-195
7·14·5砂布、砂纸 5-195
8·2·2凸轮机构设计的顺序 7-195
7·14·3天然砂轮 5-195
7·14·4人造砂轮 5-195
4·10·2内圆磨床 17-196
4·10·3无心磨床 17-196
8·1概述 5-196
第8章复合材料 5-196
7·14·7其他 5-196
8·2·3位移线图 7-196
8·2·4基准运动曲线及其特性 7-196
8·1·1分类 5-196
7·14·6油性研磨材料 5-196
4·10·5磨床的发展趋向 17-197
4·10·4平面磨床 17-197
8·1·2复合工艺概述 5-197
8·2塑料型复合材料 5-197
8·2·1纤维增强塑料 5-197
4·12·1滚齿机 17-198
4·12切齿机及齿轮精加工机床 17-198
4·11拉床 17-198
8·2·5切线凸轮(圆弧凸轮) 7-199
8·2·6压力角与从动件的侧压力 7-199
4·12·2插齿机 17-200
8·2·7轮廓的曲率 7-201
8·2·8盘形凸轮用弹簧 7-201
4·12·3锥齿轮刨床 17-201
4·12·4弧齿锥齿轮铣床 17-201
4·12·5剃齿机 17-201
8·2·9滚子与凸轮本体的设计 7-202
8·2·11凸轮机构的实例 7-202
4·12·6齿轮磨床 17-202
4·13金属锯床 17-202
8·2·10凸轮轮廓的加工和画法 7-202
4·14组合机床 17-203
4·14·1 固定式单工位多面组合机床 17-203
8·3间歇运动机构 7-203
8·3·2槽轮机构 7-203
8·3·1 间歇运动机构 7-203
8·3·4不完全齿轮机构 7-204
8·3·3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7-204
4·14·2移动式多工位组合机床 17-204
8·3·6连杆间歇运动机构 7-205
8·3·5棘轮 7-205
4·14·3回转式多工位组合机床 17-205
4·15数控机床 17-205
4·15·1基本概念 17-206
9·1·1铸铁管 7-206
道安装方法、管道用密封垫206
8·3·7齿轮和连杆的间歇运动机构 7-206
9·1管 7-206
第9章管、管道法兰、管接头、阀、管206
片及附件 7-206
9·1·2钢管 7-208
8·2·2其他 5-209
4·15·4加工中心 17-210
4·15·3数控钻床 17-210
4·15·2数控车床 17-210
4·15·5其他数控机床 17-211
8·3金属基复合材料 5-212
4·16·2圆锯机 17-212
8·3·1纤维增强 5-212
4·16木材加工机床 17-212
4·16·1带锯机 17-212
9·1·3铜管和铜合金管 7-212
4·16·3木工刨床 17-213
8·4纤维增强橡胶 5-213
8·3·2微粒弥散强化 5-213
8·3·3组织控制 5-213
8·4·1分类与概述 5-213
4·16·4榫槽机(榫眼机) 17-213
4·16·5合板机 17-213
第5章工件的测量 17-214
5·1工厂用长度、角度及形状基准 17-214
5·1·1基准线纹尺 17-214
5·1·2量块 17-214
9·1·6挠性管(金属软管) 7-215
9·1·5铝管 7-215
9·14铅管 7-215
5·1·3多面棱体及精密分度台 17-216
5·1·4角度块及正弦尺 17-216
9·2·1管道法兰的公称压力和最大工作压力 7-216
9·2管道法兰 7-216
9·1·10管的许用压力和水压试验 7-216
9·1·9特殊管 7-216
9·1·8橡胶管 7-216
9·1·7合成树脂管 7-216
5·1·5直角尺及圆柱角尺 17-217
5·1·6平尺及平板 17-217
8·4·2 轮胎 5-217
5·2·1刻度尺 17-218
5·2·2游标卡尺 17-218
5·2长度量具 17-218
8·5木质系复合材料 5-218
9·2·2管道法兰的基本尺寸(铸铁和钢制管道法兰时) 7-218
9·2·3管道法兰接合面的形状和密封垫座的尺寸以及对此采用的密封垫片的尺寸 7-218
8·5·1 胶合板 5-218
8·5·2层压木材 5-218
5·2·3千分尺 17-219
9·2·4管道法兰用密封垫片 7-219
8·5·3刨花板 5-219
8·5·4 纤维板 5-219
5·2·4极限量规 17-220
8·6薄膜材料 5-220
8·6·1增强薄膜材料 5-220
5·2·5机械式测微计 17-221
8·6·2薄膜结构 5-221
8·7·1金属-塑料型 5-221
5·2·6光学测微计 17-222
5·2·7电子测微计 17-222
8·8 夹层板 5-223
8·7·2双金属 5-223
5·2·8气动测微计 17-223
5·2·9测长机 17-224
5·2·11激光干涉测长仪 17-225
5·2·10三坐标测量机 17-225
8·9·2金属纤维-陶瓷复合材料 5-225
8·9·1无机纤维-陶瓷复合材料 5-225
8·9陶瓷型复合材料 5-225
9·1 概述 5-226
9·1·1润滑剂的作用 5-226
9·1·2润滑剂的种类 5-226
第9章润滑剂 5-226
9·2·1润滑油的炼制方法 5-226
9·3·1旋入式管接头 7-226
9·3管接头 7-226
9·2·6 JIS规定的主要管道法兰 7-226
9·2·5装配式管道法兰 7-226
9·2石油系润滑油 5-226
9·2·2润滑油的特性 5-226
5·3测角量具 17-226
5·3·1偏心误差 17-226
5·3·2角度规 17-226
5·3·3光学分度头及分度台 17-226
5·3·4经纬仪 17-227
5·3·5编码器及感应同步器 17-227
8·7多层复合板 5-227
5·3·6水平仪及测角仪 17-227
9 · 3·2特殊管接头 7-227
9·2·3发动机油 5-228
5·3·7 自准直仪 17-228
5·4·1读数显微镜 17-229
5·4测量显微镜及投影仪 17-229
5·4·2工具显微镜 17-230
5·4·3万能工具显微镜 17-231
5·4·4投影仪 17-231
9·2·5金属加工油 5-232
9·2·4工业润滑油 5-232
5·5·1表面光洁度 17-232
5·5形状精度、表面波度及表面光洁度(粗糙度) 17-232
9·2·6防锈油 5-233
9·3合成润滑油 5-233
9·4 润滑脂 5-233
9·4·1概述 5-233
5·5·4直线度和平面度测量 17-234
5·5·3形状精度 17-234
5·5·2表面波度 17-234
9·4·2润滑脂的种类与用途 5-234
9·3·3伸缩式管接头 7-234
5·5·5圆度和球度测量 17-235
9·5固体润滑剂 5-235
5·5·6圆柱度和同轴度测量 17-235
9·4·1 阀门型式 7-236
9·4·2阀门材料 7-236
5·5·7平行度和垂直度测量 17-236
5·6螺纹测量 17-236
5·6·1螺纹公差 17-236
9·4·4 各种阀门的形状、结构和特性 7-236
9·4阀门和旋塞 7-236
9·4·3 阀门的公称压力和最大工作236
压力 7-236
5·6·2量规检验 17-237
5·6·3比较测量 17-238
5·6·4螺纹几何参数测量 17-238
5·6·5传动丝杠测量 17-239
9·4·5凝汽阀 7-240
9·4·6旋塞 7-240
9·4·7阀的选择 7-240
5·7齿轮测量 17-240
5·7·1周节测量 17-240
5·7·2齿形测量 17-240
5·7·6齿厚测量(控制加工尺寸) 17-241
5·7·5综合误差测量 17-241
5·7·4齿向误差测量 17-241
5·7·3齿圈径向跳动测量 17-241
9·5·1管子的粗细和强度 7-241
9·5管道安装方法 7-241
9·5·3管子的颜色标记 7-242
5·8 自动计测 17-242
5·8·1自动计测系统 17-242
9·6管道的密封垫片 7-242
9·7管道附件 7-242
5·8·2自动检验、分选机 17-243
第10章制动器、缓冲器和弹簧 7-243
10·1制动器 7-243
10·1·1摩擦制动器 7-243
10·1·2摩擦系数 7-243
5·8·3机床控制仪 17-244
10·1·3制动器容量 7-244
10·1·4摩擦制动器的用途 7-244
10·1·5摩擦制动器工作部分的种类 7-244
5·8·4数据处理 17-245
5·8·5带计测功能的组合式自动246
6·1装配作业与装配机 17-246
第6章自动装配机 17-246
机械 17-246
6·2组合 17-247
6·2·1 装料 17-247
6·2·2联接 17-248
10·2·1缓冲器 7-248
10·2缓冲器和阻尼器 7-248
6·3传送 17-248
6·3·1 同步传送 17-248
10·1·7制动器的操纵部分 7-248
10·1·6电子制动器 7-248
6·3·2同步传送实例 17-249
6·3·3非同步传送 17-249
6·4·1 贮料 17-250
10·2·2阻尼器 7-250
6·4给料 17-250
6·4·2定向 17-250
10·3弹簧 7-251
6·4·3送料 17-251
6·4·4隔料 17-251
10·3·1叠板弹簧 7-251
6·5其他 17-252
6·6零件设计的改进 17-252
6·7·1回转型装配机 17-252
6·7·2直线型装配机械 17-252
6·7 自动装配机实例 17-252
10·3·2螺旋弹簧 7-253
10·3·3扭力杆 7-254
第4章烧结材料 5-702
3·1·2泵的适用范围932
7·3·3木材的力学特性 5-1157
4·6·3精密镗床17191
1984《机械技术手册 上中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日本机械学会编 198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机械技术手册
- 198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第一、二卷
- 1989年09月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机械加工技术手册
- 1989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机械技术手册 上 第7篇 机械零件
- 198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机械技术手册 下 第20篇 电工技术
- 198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机械技术手册 下 第17篇 机械制造工艺
- 198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农村信用合作研究文选
- 1990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机械技术手册 上 第2篇 数学
- 198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机械技术手册 下 第18篇 产业机械
- 198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