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作者 | (苏)季塔连科主编;黄其才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9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011·11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414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伦理学的对象1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思想2
“伦理学”、“道德”等术语的由来2
伦理学对象的历史演变4
德谟克利特路线和柏拉图路线12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思想发展中的崭新阶段20
方法论原则——唯物主义和辩证法20
伦理学的任务21
第二章道德的社会制约性和阶级制约性26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论道德的社会经济基础26
道德受社会关系的制约27
关于道德的类型30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作用。客观和主观的辩证法32
二、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34
阶级利益与道德34
道德中的阶级成分和全人类成分的相互依赖40
道德中的革命和革命中的道德44
三、革命和道德44
革命伦理学的创造性质49
第三章 道德的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54
一、道德的起源和原始公社制度下的道德状况56
道德的产生56
氏族制度的道德59
道德进步:是幻想还是现实64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67
道德的对立:奴隶主和被压迫者的阶级道德67
奴隶制道德中的“德行”的矛盾性质69
三、封建主义时代的道德71
封建道德是宗法等级关系的表现71
以等级-行会地位为价值目标72
道德评价:“父子”关系的比喻73
封建荣誉和等级忠诚75
四、资产阶级道德77
资产阶级个人和个性发展77
以财富为价值目标79
道德评价:“买卖”关系的比喻80
资产阶级的诚实和义务。内在的虚伪81
五、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道德的危机83
道德的异化83
资产阶级道德发展中的倒退倾向85
六、共产主义道德——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88
道德进步的标志88
关于道德进步的标准91
人的道德完善的前景94
一、道德的特点和基本职能97
第四章道德的本质、结构和职能97
道德是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99
道德的基本职能102
二、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体系106
道德价值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106
道德调节的体系110
三、道德意识的结构113
准则——道德意识结构的组成要素114
价值目标117
道德动机,道德评价和道德自我评价121
良心和义务是个人自我控制的道德心理机制127
第五章道德选择问题137
一、道德选择的情况138
选择的可能性和选择的能力138
道德冲突145
责任的限度149
二、道德目的和手段的相互关系152
目的能证明手段正确吗?152
手段的选择和“最小恶果”问题157
三、行为:动机和活动162
行为的选择162
行动方针167
第六章人生意义、理想和幸福171
一、人的高级社会需要171
“永恒的”问题171
高级社会需要的形成172
二、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论人的本质、人的生活意义、理想和幸福175
人是自己的创造者175
关于人的使命、完善和幸福的荒诞观念181
历史的必然性和现代人的使命183
社会主义社会中关于人的生活意义和理想的观念185
幸福和不幸:伦理学的看法189
痛苦、死亡和不朽195
第七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199
一、共产主义思想性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201
以共产主义的态度去展望世界201
集体主义和利己主义是历史性概念203
个性发展的条件206
二、共产主义人道主义208
道德的人道主义基础208
资产阶级慈善事业:施舍代替帮助210
共产主义人道主义的客观基础213
人道主义是道德要求214
三、认真的劳动态度及其对个性的创造性完善的意义217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道德价值218
不仅为了“近亲”,而且为了“远亲”220
群众性创造的形式224
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227
对祖国的感情和阶级利益228
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一致231
五、共产主义道德和对自然的态度234
现代生态学状况和新的价值目标的必要性235
对自然界的态度的道德准则236
第八章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道德关系240
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240
社会主义道德形成的根源241
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阶段244
二、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道德关系248
全民道德248
道德因素作用的增长249
反道德行为不可容忍251
道德发展中的问题:社会变化和偏离道德的行为253
社会主义道德的创造性批判作用261
第九章道德教育。道德调节的特殊领域264
—、道德教育的迫切问题264
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问题265
道德教育的体系:综合性解决办法269
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272
苏联共产党对于教育过程的领导277
二、职业道德规范280
社会生活中的职业道德280
职业活动的道德问题285
三、爱情、婚姻和家庭的道德基础294
爱情是道德的,美学的感情295
婚姻的道德成熟性300
第十章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批判313
一、资本主义总危机时代的伦理学313
价值危机313
伦理学史一个没落的分支315
二、存在主义伦理学318
人的存在的真实性和非真实性319
是意志自由还是唯意志论?321
三、新实证主义伦理学326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立的”元伦理学326
语言伦理学的幻想329
四、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331
价值的概念331
道德的根据333
五、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335
神学伦理学的社会-思想背景335
道德的目的和生活的意义336
意志自由问题338
基本的美德340
六、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342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和现代的自然主义343
关于虚构的人的侵略性345
第十—章道德反共主义批判350
一、共产主义理想和资产阶级理想的冲突350
二、伦理学中的反共主义的主要神话354
反对集体主义的个人主义354
对共产主义者道德信念的歪曲解释358
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牺牲”性质的神话360
结束语367
1984《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季塔连科主编;黄其才译 198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
- 198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毛主席著作及有关学习参考资料目录
- 1959
-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干部读本
-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198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1992.01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学习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
- 198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临床血液学及细胞学图谱 导论及图谱说明部分
- 196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198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学习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 1958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 1990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
- 1982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1981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198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