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求取 ⇩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

第一部分 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1

五 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资料8

第二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9

一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前的哲学思想9

马克思9

1.选择职业的主要目的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9

2.要从理想主义转而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9

3.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无理性就是神的存在10

4.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12

5.工厂主的胡作非为摧残了工人的肉体与精神15

恩格斯15

6.虔诚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奥妙是理性所无法理解的16

7.废除一切等级,建立一个伟大的、统一的、平等的公民国家17

8.人的桂冠就是人类的自我意识19

9.德国政治精神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思想和行动相结合20

二 马克思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21

马克思21

1.要求出版自由的必然性是从劳动人民的贫困状况中产生的,要注意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21

2.对统治者危险的不是空想共产主义的试验,而是它的理论论证23

3.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23

4.把我们的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25

5.政治解放就是国家摆脱一切宗教而解放,人类解放则是消除人类自我异化的解放26

6.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在于形成一个不解放其他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阶级,即无产阶级28

恩格斯30

7.只有物质利益能够成为原则,政治的和哲学的革命必然以社会革命为依归30

8.共产主义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情况为前提所必得出的结论31

9.合法革命的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32

10.无产阶级是最进步最有前途的阶级33

11.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流派都更重视历史34

12.一切问题都从经验和可靠的事实出发,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便是唯物主义36

三 新世界观的深入探讨37

1.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后果37

2.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是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4

3.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6

4.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中的人,它们怎样互相对立,也就怎样互相制约47

5.要从现实的果实得出“果实”是很容易的,而要从“果实”得出现实的果实就很困难了。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就是把实体(“果实”)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过程49

四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全面制定54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54

2.物质生活的生产、人口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是历史活动的基本方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56

3.私有制、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阶级的划分和国家的出现都是社会分工的结果58

4.以往的社会是在阶级对立的范围内发展的61

5.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62

6.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其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64

7.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是国家以及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65

8.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67

9.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质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69

五 《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对唯物史观的总结和发挥75

1.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75

2.人们的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77

3.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80

4.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84

5.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不是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代表人性的利益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博爱学派比任何人都更象资产者89

6.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94

7.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99

一 青年黑格尔派100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100

1.青年黑格尔派运动101

2.大卫·弗里德里希·施持劳斯109

生平和著述简介109

主要观点摘编113

3.布鲁诺·鲍烕尔122

生平和著述简介122

主要观点摘编126

4.阿尔诺德·卢格143

生平和著述简介143

主要观点摘编148

生平和著述简介154

5.莫泽斯·赫斯154

《行动的哲学》(节录)156

《论货币的本质》(节录)160

6.麦克斯·施蒂纳166

生平和著述简介166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节录)170

二 蒲鲁东生平思想简述194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1871年的发展201

第一部分 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201

一 唯物史观在欧洲风暴时期的丰富和发展207

1.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国家不过是剥削国民财富的股份公司207

第二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发展207

2.三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历史的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210

3.波拿巴的上台是由阶级斗争造成的一种条件和局势决定的,是法国小农的迷信传统和个人的特点造成的214

二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中对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的运用和发展220

1.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同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资本主义生产只是历史的过渡形式220

2.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28

3.商品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商品的诸种对立形式是其交换过程的实际的运动形式。用想象排除矛盾的愿望就是实际上存在着矛盾的证明229

4.量变质变规律是社会和自然的普遍规律,量变到一定点就转化为质的区别。协作创造生产力234

5.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是对剥夺者的剥夺240

6.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和再现具体的方式246

7.逻辑的研究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250

三 恩格斯的军事辩证法思想255

四 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259

1.用巴黎公社式的国家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259

2.彻底废除官僚制度,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262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266

一 梅林论欧洲风暴的哲学意义266

二 拉法格、李卜克内西、梅林关于《资本论》哲学问题的评论272

三 卢森贝论《资本论》的哲学问题283

1.马克思的方法283

2.历史唯物主义285

3.辩正观点中的抽象和具体289

4.逻辑的和历史的293

5.归纳和演绎295

6.分析和综合298

四 关于巴黎公社的历史资料301

1.巴黎公社发布的命令选辑301

2.关于“公社的纲领”306

3.关于工人阶级的作用311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7l—1895年的发展315

第一部分 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315

7.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与消灭,是由经济的原因决定的319

第二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发展320

一 批判巴枯宁、拉萨尔和“非常法”时期党内机会主义,捍卫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原理320

1.权威和服从,不管社会组织怎样,都是我们所必需的。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320

2.一切阶级运动本身必然是而且从来就是政治运动322

3.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不能把奴役他们的政治工具当成解放他们的政治工具来使用。巴黎公社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者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326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时期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反杜林论》331

1.必须迎击杜林的挑战,并把斗争进行到底331

2.对杜林的批判,变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334

3.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336

4.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338

5.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历史发展的产物341

6.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343

8.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依赖于经济条件354

9.平等观念是历史的产物,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就是消灭阶级357

10.道德的历史和阶级性358

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系统确立360

1.辩证法对自然科学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360

2.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362

3.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364

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367

5.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372

6.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蛋白体在每一瞬间既是它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374

7.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376

8.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378

9.互相对立的逻辑范畴两者是同一的380

1.摩尔根关于母权制氏族的重新发现,在原始历史的研究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384

四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384

2.原始氏族是摩尔根的另一发现,它给我们阐明了国家产生以前原始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388

3.阶级是随着财富的积聚和集中而发展,新的财富贵族是把旧的部落贵族排挤到后面而产生的391

4.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394

5.黑格尔关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是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方法396

6.费尔巴哈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是,他的哲学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400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唯一产生真实结果的派别,它决意按照现实世界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世界402

8.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问题是在于发现偶然性内部隐蔽着的一般运动规律404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407

一 巴枯宁和拉萨尔的有关材料407

1.巴枯宁的生平及著作简介407

2.巴枯宁言论摘录408

3.拉萨尔的生平及著作简介410

4.拉萨尔言论摘录412

二 杜林的有关材料417

1.杜林的生平及著作简介417

2.桂林:《哲学教程》(摘录)418

3.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有关杜林的论述430

4.伯恩施坦、莫斯特有关杜林的言论433

5.其他人有关杜林的论述437

2.矛盾乃是统治思维和存在的普遍的东西,一切事物只有与其对立物相互作用时才能显露其本性437

三 自然科学领域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关材料440

1.牛顿:《上帝与自然哲学》(节选)440

2.培根:《新工具》(摘录)457

四 摩尔根的有关材料462

1.摩尔根的生平及著作简介462

2.摩尔根:《古代社会》(摘录)464

五 施达克生平简介474

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475

第一部分 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475

一 论狄慈根475

二 论拉法格477

三 论梅林477

五 论拉布里奥拉482

1.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物质变化构成的。宇宙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整体483

一 约瑟夫·狄慈根483

第二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的哲学思想483

四 论考茨基489

3.思想是脑机能与某种对象结合的产物,实践是理论的前提493

4.—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但是我们只能相对地认识自然界及其部分495

二 保尔·拉法格498

1.人们的经济活动不仅改变自然环境,而且创造出社会环境498

2.历史运动的基本原因必须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500

3.引导人类前进的是经济的必然性,而不是观念502

4.人脑具有思维的机能,思想是社会环境的产物507

三 弗兰茨·梅林510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和发展,也服从于它自己所制定的历史运动规律510

2.人们只有在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中才获致意识,这些社会集团的物质基础决定着他们的思想513

3.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观念的力量,而只是揭示了精神发展的根源和规律516

4.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发展过程的科学方法,把它当作模板来滥用就会导致颠倒是非520

四 卡尔·考茨基的早期哲学思想521

1.社会生活条件决定人们的意识521

2.革命不能单靠主观愿望,无产阶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夺取和保持政权522

3.劝告无产阶级立即解除武装,只意味着把无产阶级交给资产阶级任意摆布524

五 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527

1.唯物史观的产生是思维的新胜利,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结果527

2.唯物史观不是要把历史的复杂进程归结为经济范畴,而是归根到底要用经济结构来解释每一个历史事实529

3.国家的存在仅仅是由于要保护社会一部分人的利益,用系统的暴力对抗整个反抗532

4.共产主义同无产阶级结合在一起。资本主义的矛盾注定要由无产阶级来解决533

一 有关狄慈根的评述535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535

二 有关拉法格的评述536

三 有关梅林的评述541

四 有关考茨基的评述542

五 有关拉布里奥拉的评述543

第五章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545

第一部分 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545

第二部分 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思想553

一 捍卫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反对唯心主义553

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认识论的修正和深刻化,是最新的唯物主义,是辩证法的基础553

2.物质是自在之物的总和,是感觉的源泉555

3.哲学理论脱离实践活动对哲学理论有致命影响556

4.唯物主义是唯心主义的直接对立物,混淆自在的客体和主体心目中的客体,是各种唯心主义思想的来源557

6.象形文字说这种不确切的表述造成了种种不便562

二 揭示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本质564

1.马克思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相反,唯物主义使辩证法揭去黑格尔给它穿上的神秘外衣,显露出革命性质564

2.唯物辩证法是新的观点体系的灵魂565

3.辩证法是任何运动、任何生命和一切事物的原则;任何运动都是生动的矛盾,是“矛盾逻辑”的证明566

4.辩证法跟庸俗进化论的重大区别在于是否承认飞跃567

5.发展的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有形式上的类同;黑格尔的“三段式”决不会起论据的作用570

三 阐明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的伟大科学发现571

1.十九世纪社会科学的任务是发现决定社会环境发展和意见发展的因素571

2.马克思的功绩正是在于他发现了人类创造历史的动力,对它们的作用进行了科学的研究572

3.“在作用于外间自然时,人改变了自己本身的天性”包括着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全部本质573

四 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575

1.人类的经济发展是在地理条件的影响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对于社会人类的影响,是一个可变的量575

2.一元论唯物史观的公式能够更好地表现社会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581

3.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582

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名副其实的革命运动585

5.个性的自由在于通晓自然界和历史的规律586

6.杰出人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个人的影响要依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力量对比关系来决定586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591

一 关于民粹派的材料591

二 关于伯思施坦的材料599

第六章十月革命前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610

第一部分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有关论述610

第二部分 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614

一 1903年以前列宁的哲学思想614

1.社会是发展中的活的机体,必须研究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614

2.马克思的方法是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616

3.坚持辩证法,挑选一些例子来证明三段式的正确,不过是黑格尔主义表达方式的遗迹619

4.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它运用自己的客观主义比客观主义者更彻底、更深刻、更全面620

5.无产阶级的基本经济利益只能经过政治革命来满足623

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625

二 1903—1914年列宁的哲学思想627

1.日益巧妙地把各种反唯物主义的学说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这就是现代修正主义在哲学上表现出来的特征627

2.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区别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631

3.哲学是有党性的科学635

4.马赫主义把唯心主义的基本前提与唯物主义的个别结论混在一起638

5.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640

6.对客观真理的承认是最要紧的。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645

7.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648

8.从实践标准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结论651

9.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在人脑中正确反映的结果652

10.物理学上的一切新发现不过是再一次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新物理学陷入唯心主义,主要就是因为物理学家不懂得辩证法654

1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658

12.唯物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660

三 1914—1917年列宁的哲学思想662

1.辩证法曾不止一次地作过通向诡辩术的桥梁662

2.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665

3.辩证法的要素669

4.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671

5.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672

6.否定之否定是在高级阶段上仿佛向旧东西的回复675

7.世界区别为假象、现象和本质,本质区别为一级本质、二级本质,以至于无穷676

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678

9.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世界的辩证的途径681

10.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684

1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687

12.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689

13.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国家完全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691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693

一 马赫693

1.马赫生平简介693

2.马赫言论摘编695

3.马赫为《感觉的分析》俄文版写的序言711

二 阿芬那留斯714

1.宇伯威希对阿芬那留斯的生平和哲学思想的介绍714

2.阿芬那留斯言论摘编719

三 波格丹诺夫726

1.波格丹诺夫生平简介726

2.波格丹诺夫的文章:《俄国读者要从恩斯特·马赫那里寻找什么?》727

四 考茨基言论摘编735

第七章十月革命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745

第一部分 (见第六章第一部分)745

第二部分 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745

一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745

1.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实践精神和求实精神正是当前的主要口号745

2.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747

3.善于从发展路线或链条中抽出并抓住主要环节752

4.道路不是笔直的,必须尽最大力量利用敌人的一切“裂痕”,使自己的策略具有最大的灵活性754

5.反对用折中主义偷换辩证法,思维必须遵守辩证逻辑的要求758

二 结合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和新问题,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原理762

1.特殊的形势使落后的俄国能够首先用革命手段建立苏维埃制度,然后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所需的经济文化前提762

2.剥夺剥夺者后,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任务提到首位。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764

3.阶级是由于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770

4.过渡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没有无产阶级专政,阶级不会消失774

5.无产阶级专政不只是对剥夺者使用的暴力,它的经济基础在于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劳动组织776

6.生气蓬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发扬劳动者的首创精神779

7.群众划分为阶级,阶级通常由政党来领导,政党则由领袖们主持。党要学会把领袖和阶级、群众结成不可分离的整体782

8.实现文化革命才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文化是人类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785

9.要宣传无神论,要同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反对唯心主义。自然科学家应当做辩证唯物主义者789

10.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是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而斗争,必须把共产主义教育同反对剥削者的总斗争联系起来792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795

一 “左派共产主义者”:关于目前形势的提纲(节录)795

二 卡尔·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节录)797

三 有关德国“左派”共产党人的几个材料803

四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一些材料808

六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的题注820

七 苏汉诺夫的《革命札记》(节录)821

第八章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827

第一部分 毛泽东等的有关论述827

一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本形成时期的哲学思想831

1.工人运动必须和社会主义相结合,实践活动和理论思想必须融合为一831

第二部分 斯大林哲学思想的发展831

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832

3.无政府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敌人836

二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俄国的三次革命实践837

1.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以具体历史条件为出发点,辩证地提出问题837

2.改造世界是一个巨大、复杂和痛苦的过程838

3.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由于本身的独特性必然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839

4.战略是和革命的基本力量及其后备军有关的,策略是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有关的843

5.十月革命由于内外情况的配合,使它比较容易地获得胜利845

三 阐明和捍卫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849

1.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849

2.无产阶级革命是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世界帝国主义战线的链条在某个国家内破裂的结果855

3.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工具,它的国家形式是苏维埃政权858

4.列宁主义的战略和策略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861

5.列宁主义的工作作风是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的结合862

6.从两种矛盾出发,把社会主义在一国的胜利和最终胜利区别开来863

四 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866

1.苏联经济的变化,导致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866

2.只有把镇压剥削者、实行国家领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871

3.社会主义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充分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建成874

4.掌握马列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同资产阶级偏见作斗争,争取社会主义的胜利881

5.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决定社会面貌的主要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关系的发展特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要素之一884

6.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以自己的专门特点为社会服务的889

7.质变既有经过爆发来实现的,也有经过新质要素逐渐积累,旧质要素逐渐死亡来实现的892

8.规律都是客观的,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但是不能消灭规律,更不能创造新的规律893

9.应当掌握技术,学会重视人才,尊重知识分子898

10.领导的艺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904

11.用自我批评解决党内矛盾,使党健全和巩固起来904

12.正确估计个人的力量,劳动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和新生活的创造者909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913

一 关于托洛茨基的材料913

1.托洛茨基:《给党的会议的信》914

2.有关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材料921

二 关于布哈林的材料925

1.有关布哈林“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言论的材料925

2.有关布哈林“平衡论”的材料929

三 关于德波林的材料939

1.苏联红色教授学院支部局关于反德波林派的决议和德波林的自我批评940

2.德波林:《哲学与政治》序言(摘录)960

第一部分 毛泽东等论五四运动967

一 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967

第九章建党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967

二 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969

三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首先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知识分子必须和工农群众相结合971

一 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972

1.宇宙乃无始无终自然的存在972

第二部分 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李达等的哲学思想972

2.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973

3.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974

4.精神的构造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977

5.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982

6.现世界不能行无政府主义,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984

7.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科学的988

8.劳动者是万物的创造主,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做不到的992

二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分析中国社会的状况,探索救治中国的道路995

1.对于中国的情形,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和研究995

2.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000

3.知识阶级要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1000

4.要首先组织共产党,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1001

5.中国的社会革命是一定不能免的,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唯一无二的方法1003

6.主义譬如一面旗子,使大家有所指望,知所趋赴1006

7.民众大联合是改造国家、社会的一个根本的方法1007

一 关于五四时期思想理论资料1011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概况1011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1011

2.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期刊简介1014

论战文章节录1016

3.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社团简介1019

1.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027

概况1027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反动思潮三次大论战的资料1027

论战文章节录1028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1028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论些“主义”!》1030

2.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1033

概况1033

论战文章节录1034

陈独秀:《致罗素先生底信》1034

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1035

李大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1035

张东荪:《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教训》1041

梁启超:《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1042

3.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1046

概况1046

李达:《无政府主义之解剖》1046

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1050

区声白:《讨论无政府主义》(节录)1054

1.要分辨真正的敌友,必须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分析1068

一 毛泽东哲学思想初步形成时期(1921年7月—1930年5月)1068

第二部分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068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论述1068

第十章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068

2.农民运动的兴起,创造了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1069

3.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社会的各种矛盾,工农装割据应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1075

4.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1081

5.反对本本主义,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1088

二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时期(1930年6月—1937年8月)1092

1.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092

2.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一样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1093

3.研究战争和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1097

4.全局不能脱离局部,局部隶属于全局1098

5.战争的胜负主要决定于客观物质条件,还决定于主观指导能力1101

6.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规定了战略战术的原则1101

7.社会生产活动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1111

8.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之能动的飞跃1114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级的程度1117

10.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119

11.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1120

12.研究任何矛盾复杂的过程,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1126

13.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矛盾运动1128

1.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的本质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1131

三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多方面展开时期(1937年9月—1949年9月)1131

2.战争是战争双方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的竞赛1134

3.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是实现内线的持久有防御战的必要的作战方针1139

4.十大军事原则是人民战争实践经验的结晶1142

5.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类在战争中强烈地表现出这样的特点1143

6.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1148

7.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152

8.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155

9.我们既应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又应同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1160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斗争两方面的政策1161

11.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1164

12.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1167

13.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1169

14.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1173

15.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不要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1182

16.革命文艺是为着人民大众的,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1184

17.在阶级社会里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没有超阶级的人性1189

18.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1191

19.只要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1191

20.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96

21.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1201

一 毛泽东在延安研读和讲授哲学的情况1205

1.认真研究哲学的人1205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1205

2.组织哲学座谈会和新哲学会1218

3.在抗大讲授《辩证唯物论》1228

4.倡议和组织编辑《思想方法论》1230

1.科学与人生观论战1231

概况1231

二 二十一四十年代的几次哲学论战1231

论战文章节录1233

陈独秀:《答适之》(节录)1239

陈独秀:《答张君勱及梁任公》1242

瞿秋白:《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节录)1247

张君勱:《人生观》(节录)1253

丁文江:《玄学与科学》(节录)1259

2.批判戴季陶主义1262

概况1262

双方文章节录1263

陈独秀:《给戴季陶的一封信》(节录)1263

瞿秋白:《中国国民革命与戴季陶主义》1270

戴季陶:《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节录)1273

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1273

戴季陶:《三民主义之哲学基础》(节录)1278

3.三十年代哲学论战1280

概况1280

论战文章节录1283

李达:《社会学大纲》第三章第一节(略)1283

艾思奇:《大众哲学》第三章第九一十一节(略)1283

艾思奇:《论黑格尔哲学的颠倒》(节录)1283

艾思奇:《关于内因论和外因论》(节录)1287

张东荪:《唯物辩证法之总检讨》1292

叶青:《颠倒黑格尔哲学的真解》(节录)1295

4.批判蒋介石的力行哲学1299

概况1299

双方文章选录1300

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节录)1300

艾思奇:《<中国之命运>——极端唯心论的愚民哲学》(节录)1304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节录)1312

第二部分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发展1324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论述1324

1.既要反对盲目冒进的主观主义,也要反对保守的主观主义1324

第十一章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1324

2.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解放出来,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1328

3.对立面是统—的,又是斗争的,在—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1331

4.事物都有两重性,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减少和避免片面性1339

5.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345

6.我们要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左”,也反对右1348

7.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它们的运动发展都是波浪式的1350

8.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一切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任务在于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它和解决它1352

9.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361

10.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大规模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1365

11.在人民民主专政下,解决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1372

12.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百花齐放是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发展科学的方法1379

13.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1383

14.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1388

第三部分 参考材料1391

一 毛泽东的哲学理论活动1391

15.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1391

1.读书活动1394

2.提倡学哲学1398

3.同周培源等同志的谈话1402

4.破除迷信,解放思想1406

5.对《不怕鬼的故事》序言的修改1407

二 《实践论》、《矛盾论》、重新发表1414

1.《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1414

6.对自己的一分为二1414

2.《学习<矛盾论>,克服教条主义与党八股的作风》1421

3.《论毛泽东的著作<实践论>》1427

三 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1438

四 关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的写作背景1447

1.《论十大关系》1447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452

3.《在扩大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458

4.《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459

五 重新提倡调查研究1461

1.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1461

2.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九六一年重新提倡调查研究1462

六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470

198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丹林,庄福龄主编 19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
1989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  (下册)(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 (下册)
198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编(1977.06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编
1977.06 华中师范学院公共政治课教研室哲学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参考资料  1(197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参考资料 1
1979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参考资料  2(198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参考资料 2
1981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参考资料  3(198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参考资料 3
198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参考资料  4(198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参考资料 4
1981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参考资料(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参考资料
198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编(197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编
1977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
1997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1997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1992.0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
1992.02 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  哲学(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 哲学
199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
1985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1982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