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教程》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

一、哲学1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产生和发展6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必然产物1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8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面临的任务22

一、当代的基本特点2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面临的任务26

三、评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观点28

第四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31

一、学习马克恩主义哲学的目的31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34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36

第一节物质36

一、哲学物质观的历史发展36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7

第二节运动40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0

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42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性44

第三节时间和空间46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物质存在的形式46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47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49

第四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51

一、世界是物质多样性的统一51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论证52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54

第三章意 识57

第一节意识的起源57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7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60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62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2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65

三、意识和思维模拟67

第三节意识的作用69

一、物质的决定性和意识的能动性69

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71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74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74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74

二、联系的系统性、条件性78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82

一、物质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82

二、发展是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产生85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89

一、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89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92

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95

第一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95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95

二、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99

第二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04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04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10

第三节坚持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113

一、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原则113

二、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片面性115

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117

第一节质量度117

一、质117

二、量119

三、度120

第二节量变和质变122

一、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22

二、量变和质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26

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133

第一节肯定和否定133

一、肯定和否定的关系133

二、辩证的否定观135

三、辩证的否定观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139

第二节否定之否定142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142

二、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44

三、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146

四、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48

第八章唯物辩证法诸范畴152

第一节原因和结果152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152

二、原因和结果的方法论155

第二节必然性和偶然性158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158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方法论160

第三节可能性和现实性162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162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方法论165

第四节本质和现象167

一、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167

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170

第五节结构和功能172

一、结构和功能及其辩证关系172

二、结构和功能的方法论174

第九章实践和认识177

第一节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177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177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80

第二节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83

一、实践及其特点和形式183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85

第三节认识的辩证运动188

一、由实践到认识188

二、由认识到实践190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91

第四节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192

一、归纳和演绎192

二、分析和综合194

三、抽象和具体196

第十章真 理198

第一节客观真理198

一、真理是客观的198

二、真理和谬误201

第二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06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206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207

第三节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作用211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1

二、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关系214

第十一章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点和方法论216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16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2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历史观及其本质218

三、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221

四、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226

第二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228

一、自然和社会228

二、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232

三、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236

第十二章社会基本矛盾239

第一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39

一、生产力239

二、生产关系241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43

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46

一、经济基础246

二、上层建筑247

三、社会形态248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249

第三节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54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254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57

第四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59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与特点259

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自我完善的社会261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264

第十三章阶级、国家与革命270

第一节阶级270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270

二、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74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特点277

第二节国家280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280

二、国家类型及其职能281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的必然途径283

第三节社会革命285

一、社会革命的起源和条件285

二、社会革命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87

三、社会主义革命依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89

第十四章社会意识293

第一节社会意识的构成293

一、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293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295

第二节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299

一、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特点299

二、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相互关系304

第三节社会意识的特点和作用306

一、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306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07

三、社会意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10

第十五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14

第一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14

一、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314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318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23

第二节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26

一、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326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330

第十六章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336

第一节人生观的历史发展及共产主义人生观336

一、人生观的历史发展336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342

第二节人的价值344

一、人的社会价值344

二、人的个人价值349

第三节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352

一、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352

二、倡导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354

附录:题型练习及参考答案356

一、单项选择题356

二、双项选择题359

三、多项选择题364

四、判断说明题369

五、简答题374

1991《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福汇等主编 1991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