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求取 ⇩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一、什么是哲学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4

三、哲学的党性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生命力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14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7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17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29

第一章 物质和意识32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32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32

二、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34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38

第二节 意识的能动性40

一、意识的本质41

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45

第三节 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对主观主义47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47

二、主观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48

三、努力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50

第二章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3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53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53

二、普遍联系和系统57

三、普遍联系和条件64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66

一、发展的永恒性66

二、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70

三、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73

第三章 对立统一规律79

第一节 矛盾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79

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79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81

三、事物发展的内部根据和外部条件84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86

一、矛盾的普遍性86

二、矛盾的特殊性89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96

第三节 把握辩证思维的实质 克服形而上学片面性102

一、矛盾规律在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102

二、辩证思维的实质104

三、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片面性105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110

第一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110

一、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110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111

三、坚持认识论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113

第二节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制约116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16

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118

三、理论和实践的统一120

第三节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122

一、客观真理及其检验标准122

二、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属性128

三、坚持真理和为人民谋利益130

第五章 认识的辩证过程和主体认识能力132

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132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32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35

三、认识发展的曲折性、反复性和前进性137

第二节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139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40

二、真理和谬误142

三、正确对待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失误146

第三节 提高主体认识能力148

一、政治立场150

二、思维方式151

三、文化素质152

四、经验储备153

五、价值取向155

第六章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158

第一节 社会历史过程的特殊性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58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特殊性158

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60

三、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决及其意义161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165

一、社会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165

二、社会规律实现的条件168

三、社会条件对主体活动的制约性170

第三节 主体活动的自觉能动性172

一、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172

二、人的活动的能动性质及其表现173

三、历史过程中的自发性和自觉性176

第七章 社会基本矛盾179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79

一、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179

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182

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83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84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86

一、经济基础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86

二、上层建筑是一在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制度、设施的总和186

三、社会经济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87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90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92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92

二、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193

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9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96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196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196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现198

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199

第八章 阶级和国家202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202

一、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的实质202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06

三、阶级分析方法208

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210

第二节 国家212

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12

二、国家的职能215

三、国家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21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218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218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222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类型224

第九章 意识形态228

第一节 意识形态及其本质228

一、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228

二、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231

三、意识形态是阶级意识的理论表现234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236

一、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236

二、意识形态的反作用23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241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241

二、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244

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247

第十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52

第一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252

一、两种社会历史观在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上的根本对立252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54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发挥和社会条件的制约性256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57

一、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57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258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历史作用260

四、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261

第三节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62

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262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263

三、执政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266

后记268

199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编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哲学问题探索  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1986 PDF版)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哲学问题探索 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
198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教程(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教程
1997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1997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9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
1985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
1989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
1987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9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91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
1990 北京:知识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82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9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9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98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8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学教程(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学教程
1985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