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理论及应用》求取 ⇩

第一章 概述1

1.1目前的通讯状况1

1.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

1.2.1 什么是ISDN?2

1.2.2 N-ISDN业务2

1.3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3

1.3.1 什么是B-ISDN?3

1.3.2 B-ISDN业务4

1.4 早期的ATM网络业务8

1.5 ATM发展背景和推动力9

1.5.1 ATM发展的背景9

1.5.2 技术发展对ATM的支撑9

1.5.3 应用和市场对ATM发展12

的驱动力12

1.6 ATM发展动态13

本章小结15

本章参考文献15

2.1.2 ATM的特性17

2.1.1 ATM的目的17

2.1 什么是ATM17

第二章 ATM基本概念17

2.1.3ATM——结构、技术还是业务18

2.2 ATM信元和传输19

2.3 信元净荷长度的选择23

2.4 ATM网络基础24

2.4.1 传输通道、虚通道和虚信道的比喻24

2.4.2 传输通道、虚通道和虚信道25

2.4.3 虚通道连接(VPC)和虚信道连接(VCC)26

2.5.1 业务源特性描述27

2.5 ATM网的业务源特性27

2.5.2 业务源的类型29

本章小结30

本章参考文献31

第三章ATM和B-ISDN标准、33

协议和结构33

3.1 ATM标准的建立33

3.1.1 标准化组织33

3.1.2 制定标准的过程34

3.1.3 目前的结果34

3.2.1 B-ISDN协议参考模型37

3.2.2 层次结构37

3.2 B-ISDN协议模型和结构37

3.2.3 B-ISDN/ATM层次模型38

3.2.4 B-ISDN结构40

3.3 物理层40

3.3.1 物理介质(PM)子层41

3.3.2 传输汇聚(TC)子层43

3.4 ATM层48

3.4.1 协议模型48

3.4.2 ATM信元51

3.4.3 ATM层功能52

3.5.1 ATM层协议结构模型55

3.5 ATM适配层(AAL)55

3.5.2 ATM适配层的定义57

3.6 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概述66

3.6.1 用户平面67

3.6.2 控制平面67

3.6.3 管理平面67

本章小结69

本章参考文献69

第四章B-ISDN信令72

4.1 基本概念72

4.2 宽带信令的功能75

4.3 信令协议的体系结构76

4.4 元信令77

4.5 宽带信令ATM适配层(SAAL)81

4.5.1 SAAL协议模型81

4.5.2 业务特定面向连接协议(SSCOP)82

4.5.3 业务特定协调功能(SSCF)84

4.6 第一阶段制定的B-ISDN信令协议84

4.6.1 用户网络接口(UNI)信令84

4.6.2 网络节点接口(NNI)信令90

本章小结91

本章参考文献92

第五章ATM交换94

5.1 交换模块94

5.2 交换网络96

5.3 交换机和交叉连接106

5.3.1 基本系统结构106

5.3.2 系统构造模块107

本章小结108

本章参考文献108

6.1.2 参考模型110

6.1.1 基本概念110

6.1 流量合同110

第六章 ATM业务量管理和110

拥塞控制110

6.1.3 业务质量(QOS)111

6.2 流量描述器115

6.2.1 基本概念115

6.2.2 漏桶算法116

6.2.3 流量描述器和容差117

6.3 业务量控制118

6.3.1 概述118

网络参数控制(NPC)120

6.3.2 用法参数控制(UPC)和120

6.3.3 优先权控制122

6.3.4 流量成形122

6.3.5 连接受理控制(CAC)125

6.3.6 资源管理126

6.4 拥塞控制129

6.4.1 何谓拥塞控制129

6.4.2 拥塞管理132

6.4.3 拥塞回避133

6.4.4 拥塞恢复138

本章小结140

本章参考文献141

第七章 ATM的硬件和软件143

7.1ATM交换机143

7.1.1 硬件分类143

7.1.2 ATM交换机的比较144

7.2 局域ATM产品149

7.2.1 局域交换机150

7.2.2 ATM路由器150

7.2.3 ATM集线器151

7.2.4 终端系统152

7.2.5 其它局域ATM设备153

7.3 ATM芯片154

7.4 ATM终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154

7.4.1 硬件154

7.4.2 操作系统156

7.4.3 应用程序接口(API)156

本章小结157

本章参考文献157

第八章ATM的应用159

8.1 ATM局域网仿真159

8.1.1 基本概念159

8.1.2 协议结构160

工作原理161

8.1.3 ATM LAN仿真的组成及161

8.1.4 工作过程162

8.2 基于ATM的网络互通163

8.2.1 基本功能163

8.2.2 ATM和帧中继互通165

8.2.3 ATM上的SMDS接入互通171

8.2.4 ATM上的TCP/IP172

8.3 ATM终端及其应用173

8.3.1 多媒体应用173

8.3.3 Collapsed主干174

8.3.2 客户—服务器结构174

8.3.4 ATM工作组workgroup175

8.3.5 无缝连接175

8.4 ATM试验网及商业应用176

8.4.1 目的及背景176

8.4.2 BERKOM试验网176

8.4.3 公用网的ATM工程177

本章小结179

本章参考文献179

9.1.1 ATM与STM在CBR复用效率上的比较181

第九章ATM与其它技术的比较及其发展方向181

9.1 ATM与STM的比较181

9.1.2 统计复用增益182

9.2 分组交换与ATM的比较182

9.2.1 分组交换业务方面的比较182

9.2.2 分组交换网络的基本特性184

9.2.3 局域分组交换的比较185

9.2.4 分组交换在商业方面的比较186

9.2.5 满足应用性能需求方面的比较189

9.3.1 ATM的早期发展方向191

9.3 ATM的发展方向191

9.3.2 将来可能发展的方向193

9.4 可能面对的挑战195

9.5 多个传输媒体上的ATM197

本章小结197

本章参考文献198

附录A 英汉缩略词汇对照199

附录BB-ISDN/ATM标准207

B.1 标准源207

B.2 ITU-T建议一览表210

B.3 ITU-T正在进行的活动212

1996《ATM理论及应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宗凯编著 1996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ATM技术  概念、原理和应用(1995 PDF版)
ATM技术 概念、原理和应用
1995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ATM互连网络技术及应用( PDF版)
ATM互连网络技术及应用
固体理论及其应用(1996.07 PDF版)
固体理论及其应用
1996.07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强度理论及其应用(1984 PDF版)
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1984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H∞控制理论及应用(1996 PDF版)
H∞控制理论及应用
1996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水筛理论及应用(1998 PDF版)
水筛理论及应用
1998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图学理论及应用(1981 PDF版)
图学理论及应用
1981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误差理论及应用(1980 PDF版)
误差理论及应用
198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边界元理论及应用(1990 PDF版)
边界元理论及应用
199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拓扑理论及其应用(1991 PDF版)
拓扑理论及其应用
199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不锈带钢的轧制与精整(1964 PDF版)
不锈带钢的轧制与精整
1964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地震理论及其应用(1980 PDF版)
地震理论及其应用
1980 北京:地震出版社
异步转移模式 ATM技术及应用(1998 PDF版)
异步转移模式 ATM技术及应用
1998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ATM互连网络技术及应用(1998 PDF版)
ATM互连网络技术及应用
199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ATM宽带技术及应用(1998 PDF版)
ATM宽带技术及应用
1998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