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儒学流变之省察》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认知1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其背景与方法6

第二章儒学与教育之关系11

第一节 三国时期11

壹 前言11

贰 曹魏之儒学与教育12

参 蜀汉之儒学与教育19

肆 孙吴之儒学与教育21

伍 结语24

第二节 两晋时期30

壹 前言30

贰 儒学与中央官学31

参 两晋学校教材的石经走向37

肆 儒学与地方教育38

伍 儒学与民间教育45

陆 结语51

第三节十六国时期56

壹 前言56

贰 匈奴族之儒学与教育57

参 羯族之儒学与教育62

肆 鲜卑族之儒学与教育64

伍 氐族之儒学与教育69

陆 羌族之儒学与教育75

柒 汉族之儒学与教育78

捌 结语83

第四节南朝时期89

壹 前言89

贰 宋之儒学与教育90

参 齐之儒学与教育95

肆 梁之儒学与教育100

伍 陈之儒学与教育107

陆 结语111

第五节 北朝时期121

壹 前言121

贰 北魏之儒学与教育123

参 北齐、北周之儒学与教育143

肆 结语155

第三章经学与经籍诠说之风貌162

第一节 三国时期之经学内涵162

壹 前言162

贰 经学研究现象164

参 经籍诠说成果167

肆 结语175

第二节 两晋时期之经学内涵190

壹 前言190

贰 经学研究现象191

参 经籍诠说成果192

肆 结语197

第三节 南朝时期之经学内涵215

壹 前言215

贰 经学研究现象216

参 经籍诠说成果220

肆 结语226

第四节 北朝时期之经学内涵244

壹 前言244

贰 经学研究现象247

参 经籍诠说成果252

肆 结语254

第四章儒学与诸学之交涉266

第一节 儒学与玄学之结合266

壹 前言266

贰 儒玄交融的契机267

参 名教与自然、内圣与外王辨源270

肆 道本儒末下的儒玄交涉277

伍 越名教而任自然下的儒玄交涉285

陆 内圣外王下的儒玄交涉290

柒《列子》注下的儒玄交涉297

捌 结语299

第二节 儒学与释、道的交会305

壹 前言305

贰儒、佛的论争与汇通306

参儒、道的交融316

肆 结语328

第三节 儒学与人文的契合333

壹 前言333

贰 法制中呈现的儒学334

参 社会礼俗中呈现的儒学344

肆 文学理论思潮中呈现的儒学357

伍 其它373

陆 结语383

第五章结论——魏晋南北朝儒学内容的呈现和影响391

第一节 儒学之承袭与冲击391

第二节 执政者之提倡394

第三节 儒学基本内容呈现之风貌404

第四节 儒学内容多元呈现之风貌412

第五节 儒学之转化与影响420

参考书目427

后记454

1996《魏晋南北朝儒学流变之省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登顺著 1996 北京:文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1980 PDF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1980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纲(1983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纲
1983
魏晋南北朝(1974.08 PDF版)
魏晋南北朝
1974.08
魏晋南北朝诗  2( PDF版)
魏晋南北朝诗 2
成都:天地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  下(1979.12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 下
1979.12 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  下(1980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 下
198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故事(1985 PDF版)
魏晋南北朝故事
1985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缘(1996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缘
1996 上海:学林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诗话(1986 PDF版)
魏晋南北朝诗话
1986 济南:齐鲁书社
魏晋南北朝诗选(1987 PDF版)
魏晋南北朝诗选
1987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1980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
1980 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
魏晋南北朝小说(1961 PDF版)
魏晋南北朝小说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先秦史论集  徐中舒教授九十诞辰纪念论文集(1989 PDF版)
先秦史论集 徐中舒教授九十诞辰纪念论文集
1989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  下(1980 PDF版)
魏晋南北朝 下
198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  上(1979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 上
197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