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
作者 | 胡佑德等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8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13716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5205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1
1-1 发展简况1
1-2 伺服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基本特征2
第二章 伺服系统的测速与测角(位移)7
2-1 概述7
2-2 角速度的检测7
1.测速发电机8
2.测速电桥10
3.光电测速盘12
4.速率陀螺13
2-3 用典型元件测角(位移)14
1.电位计14
2.差动变压器和微同步器16
3.自整角机与旋转变压器17
4.感应同步器19
5.三自由度陀螺20
2-4 双通道测角线路21
2-5 扫描测量24
1.圆锥扫描24
2.扇形扫描28
2-6 脉冲比较测角(位移)30
习题33
第三章 伺服系统的信号转换电路35
3-1 伺服系统中常见的信号转换电路的类型35
3-2 相敏整流线路36
1.开关式相敏整流线路37
2.用模拟乘法器作相敏解调器41
3.相敏整流集成芯片41
3-3 振幅调制线路43
1.开关式振幅调制线路43
2.用模拟乘法器作振幅调制器45
3.振幅调制集成芯片45
3-4 相位调制线路46
3-5 脉冲宽度调制(PWM)线路46
3-6 电压—频率转换(V/F)电路49
3-7 频率—电压转换(F/V)电路50
3-8 数字—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转换(DSC/DRC)54
1.数字—自整角机转换器54
2.数字—旋转变压器转换器57
3-9 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SDC-RDC)58
1.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58
2.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63
习题64
第四章 伺服系统的特性及提高系统品质的方法65
4-1 系统品质与系统特性65
1.系统特性与稳态精度的关系66
2.系统特性与其过渡过程品质的关系68
4-2 常用的线性补偿71
1.串联补偿71
2.顺馈补偿74
3.负反馈补偿76
4.正反馈补偿的应用83
1.扰动补偿的不变性原理84
4-3 复合控制与扰动间接测量补偿技术84
2.复合控制伺服系统89
3.复合控制双传动伺服系统92
4.模型跟踪控制系统95
5.扰动的间接测量补偿技术97
4-4 非线性补偿技术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102
1.采用非线性速度阻尼的系统102
2.采用非线性积分器和非线性PI调节器105
3.采用双模或多模控制技术106
4-5 干摩擦对系统的影响及其改善107
1.干摩擦造成系统低速不平滑108
2.减小低速“跳动”的措施111
4-6 机械谐振对系统的影响及其补偿116
1.传动轴弹性变形造成的机械谐振117
2.消除或补偿机械谐振影响的措施120
4-7 传动间隙对系统的影响及其补偿124
1.传动间隙对系统性能的影响126
2.消除或补偿传动间隙对系统的影响127
习题132
5-1 设计概述135
第五章 系统的稳态设计135
5-2 负载的分析计算138
1.几种典型负载138
2.负载的折算140
3.负载的综合计算143
5-3 执行元件的选择148
1.单轴传动的电机选择148
2.一般高速执行电机的选择153
1.检测装置的选择与设计161
5-4 检测装置、信号转换线路、放大装置及电源线路等的设计与选择161
2.信号选择电路的设计166
3.放大装置的设计168
4.电源设备等装置的设计169
5-5 信号转换及相关接口的设计170
1.RDC相关接口电路设计170
2.DRC相关接口电路设计178
5-6 利用铭牌数据和经验公式推导系统的传递函数179
1.直流随动系统的传递函数推导179
2.采用两相异步机的交流随动系统传递函数推导184
3.采用三相电动机的交流随动系统传递函数的推导186
习题188
第六章 设计补偿装置的对数频率法190
6-1 引言190
6-2 希望特性的绘制191
6-3 补偿装置的设计198
1.串联补偿装置的设计198
2.负反馈补偿的设计200
6-4 考虑降低灵敏度的设计204
6-5 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208
1.利用串入PI调节器的设计211
2.利用间接测量输入的补偿设计213
6-6 交流载频系统中对信号传递的要求214
1.零相角条件的表达式216
2.等效传递函数219
6-7 交流载频系统补偿装置的设计223
1.“谐振”补偿电路的设计计算223
2.开关”补偿电路的设计234
习题236
第七章 最优传递函数设计方法239
7-1 引言239
7-2 最优传递函数240
1.目标函数为J1时的最优传递函数240
2.ITAE最优传递函数248
7-3 状态反馈的设计251
1.全状态反馈的设计251
2.Ⅱ型系统的设计问题254
3.部分状态反馈的设计258
7-4 输出反馈补偿设计及其它264
习题269
第八章 伺服系统举例270
8-1 火炮方位伺服系统270
8-2 锁相可逆调速系统275
8-3 VCD放像机的伺服系统282
1.主轴伺服系统与切向伺服系统284
2.高低伺服系统与聚焦伺服系统287
3.进给伺服系统与循迹伺服系统288
4.倾斜伺服系统290
8-4 应用于飞行试验仿真系统中的交流伺服系统293
1.伺服电机、驱动装置及位置检测294
2.数字控制器及相关电路296
3.伺服系统的控制程序304
4.伺服系统的保护306
第九章 滑模控制与重复控制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307
9-1 伺服系统的滑模控制307
1.二阶系统开关控制举例307
2.滑动模态310
3.伺服系统滑模控制设计313
9-2 重复控制原理及其应用319
1.重复控制原理319
2.重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324
3.重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326
主要参考文献329
附录一 常用补偿电路及其特性332
附录二 常用有源补偿电路及其特性334
附录三 常用Laplace变换表337
1999《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胡佑德等编著 1999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现代伺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199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伺服机构的功率元件与系统设计
- 1981
-
- 雷达伺服系统
- 1983
-
- 液压伺服吊 原理、设计、制造、使用
- 1981
-
- 液压传动实验讲义
- 焦作工学院机械系液压实验室
-
- 伺服机构设计原理
- 1986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数字伺服系统
- 199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伺服系统设计的现代化实践
- 1977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液压伺服系统
- 199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
- 199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数字伺服系统
- 198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液压伺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液压伺服系统优化设计理论
- 198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