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体验论》
作者 | 贾志刚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1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401085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3558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 沈达人1
前言1
第一章 戏曲审美体验概述1
第一节 审美体验的内涵与外延1
一 两个基础2
二 具有着多种方式3
三 始终充满着感情4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直接决定作用5
一 主观精神是生活与艺术的中介环节5
二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9
第三节 审美体验的差异性13
第二章 表现学派与体验学派16
第一节 由来已久的争论16
第二节 表现学派19
第三节 体验学派28
第四节 新体验学派38
第三章 两种戏剧文化的根本区别49
第一节 两种文化的成因55
第二节 儒家美学的特征62
第三节 道家美学的特征65
第四节 西方文化的要点72
第五节 摹仿与意象——两种戏剧艺术类型84
第四章 戏曲表演的体验传统95
第一节 古代戏曲表演的体验理论95
第二节 现代戏曲表演的体验理论99
一 再体验论101
1 生活的真实与戏曲艺术的真实104
2 伴随着程式技术的再体验111
3 戏曲表演中体验与表现存在不平衡性123
二 注重生活的体验论125
1 注重生活的体验观点131
2 以戏曲传统为本 借鉴外来文化143
3 表现手段、表演技术的归纳149
三 多元方式的体验论152
1 生活感情与舞台感情的区别156
2 戏曲舞台体验的多元性158
3 实践的探索163
第五章 戏曲审美体验的特殊性170
第一节 体验是戏曲形象塑造的必然要求170
第二节 表现是戏曲舞台逻辑的必然要求186
第三节 戏曲导演的体验与表现203
后记221
1999《戏曲体验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贾志刚著 1999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戏曲改革散论
- 1956 艺术出版社
-
- 小说戏曲论集
- 1958年02月第1版
-
- 戏曲音乐概论
-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
-
- 论戏曲电影
- 1958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
- 1986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戏曲表演概论
- 1996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中国戏曲史论
- 1996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 戏曲艺术论集
- 1982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民族戏曲散论
- 198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戏曲编剧论集
- 1982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戏曲剧目论集
- 198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戏曲音乐概论
- 1999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 元明清戏曲搬演论研究 以曲牌体戏曲为范畴
- 1998 文史哲出版社
-
- 湖南戏曲乐论
- 1987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
- 中国戏曲论丛
- 1952 上海:中华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