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组织培养》求取 ⇩

第一章 导言1

第二章组织培养技术4

一、引言4

二、实验室筹建5

(一)一般的布局5

(二)组织切割及转移的设备6

(三)玻璃器皿的洗涤6

(四)玻璃器皿与化学药品的贮藏设备7

(五)水提纯的方法8

(六)玻璃器皿与培养基的灭菌10

(七)摇动装置和发?14

(八)培养设备15

三、培养基的制备17

(一)一些培养基成分的作用17

(二)培养器皿封闭物20

(三)培养基的贮藏21

四、培养体的制备22

(一)植物材料的因素22

(二)培养体的采集与贮藏23

(三)表面消毒24

(四)组织的切割和转移25

(五)培养前的处理27

(六)培养环境27

(七)移植到土壤28

五、讨论29

第三章林业中的细胞与组织培养30

一、引言30

二、生产周期33

三、遗传资源38

(一)能源树种与薪材树种39

(二)多种用途的树种39

(三)热带豆科植物40

(四)纤维与制浆树种41

四、繁殖系统41

(一)种子园42

(二)试管营养繁殖47

五、商业用途的细胞50

(一)新杂种的创造50

(二)细胞与?的生物化学转化作用52

六、抑制因素55

七、展望57

第四章祼子植物的试管繁殖59

一、引言59

二、祼子植物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的器官发生60

三、器官与器官片段培养的形态发生64

(一)?芽的形成65

(二)不定芽的形成68

(四)?芽的形成77

(三)胚胎发生77

(五)根的形成81

四、成熟植株外植体上的再生与复壮86

五、繁殖体在土壤中的成长88

六、结论89

第五章双子叶树木的营养繁殖95

一、引言95

二、常规营养繁殖法在生产性林业中的应用95

(一)过去的实践与效用95

(二)改良的途径及其应用97

(三)使用常规或改良繁殖方法的经济考虑99

(一)木本双子叶植物器官发生研究史概述100

三、通过组织和器官培养进行营养繁殖100

(二)培养类型及其在大规模商业性生产中的应用103

四、经济方面的考虑119

五、应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树木所面临的问题122

(一)树木的固有困难122

(二)小植株的移栽和锻炼问题123

(三)生产成本126

六、今后的展望127

(一)茎尖培养的应用127

(二)胚胎发生的潜力127

第六章桉树的营养繁殖129

一、桉树属129

(一)空中压条法131

二、营养繁殖的方法131

(二)嫁接132

(三)枝插133

三、组织培养135

四、器官培养137

(一)节的培养138

(二)发展器官培养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139

(三)影响在节上产生根的因素145

五、生产中的器官培养的应用150

(一)耐寒植株的选择151

(二)试管培养无性系的介绍153

(三)试管培养中嫩芽的增殖153

(四)??的伸长154

(五)??的生根156

(六)植株移?入土156

六、结论157

第七章棕榈的营养繁殖161

一、引言161

二、棕榈的价值及发展中的问题162

(一)营养的来源162

(二)观赏的用途163

(三)目前棕榈的培养和繁殖方法164

三、组织培养中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研究状况168

(一)椰子168

(二)海枣170

(三)油棕171

(一)取得外植体的组织174

四、棕榈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74

(二)组织变褐175

(三)成年组织的再生176

(四)组织消毒176

(五)再生频率176

(六)离体培养的生长率177

(七)组织保存177

五、今后的研究与展望178

(一)器官发生——胚胎发生178

(三)育种计划179

(四)病害研究179

(二)花序逆转179

第八章植物病理学与组织培养的结合181

一、引言181

二、病原分类182

(一)病毒182

(二)细菌185

(三)线虫186

(四)昆虫188

(五)真菌188

三、讨论195

第九章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197

一、引言197

(一)背景情况198

二、生长素198

(二)吲哚乙酸(IAA)199

(三)吲哚丁酸(IBA)201

(四)萘乙酸(NAA)202

(五)2,4-二氧苯氧乙酸(2,4-D)202

(六)其他生长素205

三、细胞分裂素206

(二)激动素(KT)207

(三)6-苄基氨基嘌呤(BAP)208

(四)其他细胞分裂素210

(二)赤霉素的作用212

(一)背景情况212

四、赤霉素212

五、其他生长调节物质213

六、结论214

第十章树木的氮代谢和营养繁殖218

一、引言218

二、氮代谢的重要性218

(一)树木体内氟化合物自然存在的范围219

(二)基因表达和图示225

(三)组织化系统和非组织化系统的代谢变化227

(四)氮和营养229

(五)中间氮代谢的有关问题232

(一)培养前的因素235

三、生长和发育中的氮代谢235

(二)愈伤组织的形成237

(三)细胞悬浮培养239

(四)形态发生244

四、前景256

第十一章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与代谢258

一、引言258

二、营养方面259

三、碳水化合物的吸收260

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262

(一)蔗糖的降解263

(二)其它碳源的代谢264

(三)已糖的迁移与代谢265

(一)背景情况266

(四)细胞壁的生物起源273

(五)?架的利用279

五、渗透作用280

六、结束语286

第十二章离体培养技术在林木遗传改变中的应用288

一、引言288

二、试管选择288

(一)自然变异289

(二)变异的诱导290

(三)选择方法290

(四)植株的再生291

(五)应用292

三、体细胞的杂交293

(一)原生质体技术293

(二)嫁接杂交297

四、遗传转化作用298

(一)原理298

(二)步骤298

五、结论301

第十三章营养繁殖与幼态、成熟和复壮的相关302

一、引言302

二、幼态-成熟度304

(一)定义304

(二)分生组织的决定307

(三)幼态区带309

(四)无性系的老化310

(五)遗传稳定性311

(六)成熟的机制312

(七)幼态保持的机制313

(八)遗传稳定性的机制315

(九)复壮的机制316

(十)有性的复壮作用317

三、组织培养繁殖的意义318

(一)外植体的选择319

(二)减少细胞器的物理与化学方法320

四、提要与讨论322

1988《树木组织培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邦 加(Bonga,J.M.)等主编;阙国宁等译 1988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组织培养技术(1991 PDF版)
组织培养技术
1991 艺轩图书出版社
植物组织培养( PDF版)
植物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  (改订版)(昭和30年07月第1版 PDF版)
组织培养 (改订版)
昭和30年07月第1版 共立出版株式会社
组织培养( PDF版)
组织培养
病毒组织培养技术(1981 PDF版)
病毒组织培养技术
1981
细胞与组织培养(1965 PDF版)
细胞与组织培养
196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组织培养手册(1990 PDF版)
植物组织培养手册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组织培养法(1986 PDF版)
植物组织培养法
1986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组织培养技术(1982 PDF版)
组织培养技术
198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1987 PDF版)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
1987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组织培养概论(1988 PDF版)
植物组织培养概论
1988 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
动物组织培养入门(1982 PDF版)
动物组织培养入门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1986 PDF版)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198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1986 PDF版)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
198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组织培养(1985 PDF版)
植物组织培养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