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形模具设计技术》
作者 | 洪荣哲编译 编者 |
---|---|
出版 | 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页数 | 321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1960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塑胶成形模具的最新技术1
1利用电脑配合模具设计与加工技术之进步——引进CAD/CAM系统的处理方法3
1.1 前言3
1.2模具制造系统之特异性及CAD/CAM系统引进的条件3
1.2-1模具制造之特异性3
1.2-2模具之制造工程4
1.2-3模具之构造与构成要素5
1.3模具制造方面CAD之引进6
1.3-1自动设计制图系统6
1.3-2模具制造与模具构成零件的标准化8
1.3-3模具设计处理8
1.3-4 模具自由曲面的形状设计9
1.3-5模具内的流动设计与温度设计9
1.4模具制造方面CAM之引进9
1.4-1 DNC模具自由曲面加工系统10
1.4-2对话式模具自由曲面加工系统11
1.5结论12
参考文献12
2CAD/CAM在模具设计上之应用及效果13
2.1前言13
2.2流动过程之模拟13
2.3利用电脑的模具设计14
2.3-1Mold Flow14
2.3-2 simuflow-16
2.3-3 FAN法16
2.4 结论19
参考文献19
3放电加工机及加工技术的进步20
3.1前言20
3.2加工精度20
3.3 NC化、自动化、最适加工控制化22
3.4 加工品质25
3.5利用范围之扩大27
参考文献28
4模具加工技术及加工机械最近之状况29
4.1模具加工技术最近之状况29
4.2加工之自动化技术及加工刀具30
4.3加工机械与系统化31
4.4模具加工用综合切削中心机之开发32
4.5模具加工之系统化33
4.6利用软性磁碟的NC加工35
参考文献35
5模具用钢材之进步与其选择之重点36
5.1由80年代塑胶模具材料回想60年代之情形36
5.2极高纯度钢37
5.3塑胶模专用之时效硬化标准钢之出现38
5.480年代之塑胶模具材料选择基准40
参考文献43
6模座效果之活用44
6.1前言44
6.2标准模座45
6.2-1使用者规格的标准模座46
6.2-2标准模座之追加加工47
6.2-3标准模座之部分变更47
6.3订制模座与加工服务48
6.4模具材料中心49
6.5结论50
参考文献50
7QDC系统51
7.1前言51
7.2夹持机构之种类51
7.2-1手动的机构51
7.2-2自动夹持机构53
7.3使用夹持机构时之注意事项58
7.4模具搬运系统58
7.4-1滚轮搬入系统59
7.4-2使用搬入系统时之Die Lock之形态60
7.5整体系统60
8测定模具内压之技术及其效果63
8.1前言63
8.2模具形状与模具内压之关系63
8.3测定模具内压之效果66
8.4 测定内压之位置67
8.5测定内压用感测器68
8.6利用模具内压之测定调整成形条件之方法69
8.7结论71
参考文献71
9利用热管控制模具温度72
9.1 前言72
9.2热管73
9.3塑胶射出成形模具之冷却76
9.4杼管(spool)、扩散器、关断销等方面的应用85
9.5在压铸方面的应用86
9.6结论87
参考文献88
10试作、少量生产用模具之制造89
10.1模具材料及制造法与其选定条件89
10.2可熔合金89
10.3可熔合金之熔射模具91
10.3-1空压熔射枪91
10.3-2利用空压熔射模具之利用范围91
10.3-3空压熔射之优点92
10.3-4空压熔射的缺点92
10.3-5熔射金属92
10.3-6原模92
10.3-7模具框92
10.3-8冷却用管92
10.3-9竖浇道、浇道、浇口等93
10.3-10模具之准备93
10.4 热压模具94
10.5精密铸造法95
10.5-1铸模用石膏95
10.5-2铸造用弹性模型96
10.5-3石膏之混水及搅拌98
10.5-4 石膏黏合液之流注98
10.5-5拔模98
10.5-6乾燥99
10.5-7铸造99
10.6结论99
第二篇射出成形用模具之设计103
11在射出成形过程中达到模具设计最佳化的处理方法103
11.1前言103
11.2成形材料之流动情形及相之变化103
11.3成形品轮廓复制于模具之模穴105
11.4 模具机能零件之设计106
11.5 结论107
参考文献108
12制品设计与模具设计的重点109
12.1 前言109
12.2制品设计与模具设计的顺序109
12.2-1制品设计的顺序109
12.2-2模具设计之顺序110
12.3模具制造与成形开始之顺序111
12.3-1模具制造之顺序111
12.3-2成形开始之顺序112
12.4由模具设计看制品设计之关键113
12.4-1塑胶材料之选择113
12.4-2不可能或非常困难制造模具之设计113
12.4-3所设计之模具即使可以制造,但心子之痕迹线有损外观113
12.4-4所设计之模具即使可以制造,但易故障113
12.4-5所设计之模具即使可以制造,但却不能成形或非常难以成形者114
12.4-6在成形上易引起问题之设计114
12.4-7降低成本的工夫115
12.5最近的论点115
12.5-1以提高尺寸精度做为模具设计目标115
12.5-2以高速化、自动化成形做为模具设计目标115
12.5-3热浇道系统之效果的设计115
12.5-4 模具之温度控制机构之设计115
12.5-5成形不良对策的模具设计115
12.5-6模具用钢材之进步115
12.5-7利用NC后,模具加工技术之进步116
12.5-8简易模具116
12.5-9模具模座之标准化116
12.6其他的特别重点116
12.6-1制品之生产计划与模具之数量116
12.6-2制品之设计变更与模具之改造116
12.6-3需要手加工的难加工形状及放电加工116
12.6-4健全的模具为成形之基本116
参考文献116
13精密成形用模具之理想状态117
13.1前言117
13.2精密模具必备的要件117
13.3模具之制造精度与其问题点118
13.3-1成形收缩率之设定118
13.3-2成形品之尺寸精度与模具之基本构造的关系118
13.3-3加工精度与模具构造119
13.3-4组立精度120
13.4 模具之刚性121
13.5浇道之配置与浇口平衡122
13.6成形品之顶出123
13.7模具之冷却124
13.8结论124
参考文献124
14射出成形过程模具的任务及针对成形不良对策之模具设计126
14.1 前言126
14.2成形品之设计与模具127
14.2-1成形品之形状127
14.2-2成形品之厚度(壁厚)128
14.2-3拔模斜度128
14.2-4浇口及应变128
14.2-5熔渣井130
14.2-6气孔130
14.2-7 冷却水回路2)3)130
14.2-8模具之材质与强度131
14.3模具与成形过程的实例131
14.3-1长方形板成形品与急注浇品(flash gate ) 3)131
14.3-2圆板成形品与竖浇道浇口(sprue gate) 4~7)133
14.3-3 3枚叶片成形品与针口浇口(pin point gate)8)9)136
14.3-4 浇口之种类与成形品厚度的抗张强度10)138
14.3-5利用成形模具的2层成形139
14.4 结论141
参考文献141
15复合材料射出成形用模具的最佳设计142
15.1前言142
15.2复合材料的性质142
15.3设计、制造模具时应注意事项143
15.3-1对于磨耗的对策143
15.3-2对于成形的对策144
15.3-3表面处理145
15.3-4 特殊规格的因应之道145
15.4复合材料用模具之制造例147
15.4-1 做为接头时的设计147
15.4-2照相机零件、视讯零件之设计147
15.4-3其他精密零件的设计148
参考文献148
16高循环成形用模具之最佳设计149
16.1前言149
16.2冷却149
16.2-1概要149
16.2-2模具材料150
16.2-3冷却回路的分布150
16.2-4 冷却回路的长度、回路数、数量151
16.2-5利用CAD系统分析151
16.2-6冷煤温度151
16.2-7具体的方法152
16.2-8逻辑密封之利用153
16.3排气156
16.3-1排气的必要性156
16.3-2排气不完全时156
16.3-3排气的设计156
16.3-4 真空成形158
16.3-5冷却回路的排气158
参考文献159
17热浇道系统之实用化与效果161
17.1前言161
17.2加热喷嘴161
17.2-1三本精工的热喷嘴(????ozzle)162
17.2-2 S EVAM system162
17.3日本之热浇道用喷嘴与加热器163
17.3-1TGK系统(东洋瓦斯机工)5)6)163
17.3-2N GK侧浇口式热竖浇道(日本碍子)165
17.3-3 Plagate系统(齐藤工机)8)166
17.3-4 杜邦公司(Du pont,美国),Du pont Far East日本的热浇道方式167
17.3-5旭化成的热浇道方式168
17.3-6 INCOE公司(美国)的热浇道系统11)169
17.3-7 MOLD-MASTERS公司(加拿大)13 )171
17.3-8 Fast Heat Element Mfg Co公司(美国),日本Fast H eat的竖浇道衬套(sprue bushing)15)175
17.3-9 RAMA Corp(美国)的加热器176
17.3-10矛系统(spear system )(世纪技研)15)177
17.3-11 DME公司(美国),日本DME的系统18)180
17.4国外之热浇道技术183
17.4-1STRACH NORMA公司(西德)19)183
17.4-2EW I KON公司(西德)20)184
17.4-3 JET FORM公司的热隧道浇口185
17.4-4Kona Corp(美国)的热管方式22)185
17.4-5 Hutter Plastics(澳洲)185
17.4-6 Newark Die Co(美国)186
17.4-7 Husky公司(加拿大)187
17.4-8 BASF公司(西德)188
17.4-9 Hoechst公司(西德)188
17.4-10 Berhard kosa K unststoff-Technologie公司(西德)189
17.4-11 Milton Ross Mfg. Co.(美国)189
17.4-12 W. J.Furse公司(英国)190
17.4-13 Akmis Mfg. Co.(美国)190
17.5 PET瓶用预塑模具190
17.6结论192
参考文献193
18利用MOLDFLOW的模具设计194
18.1何谓Moldf low194
18.2系统的概念194
18.3Moldf low的实际应用194
18.4分析的四要件196
18.4-1 模具流路(流路:树脂熔液的流动形状)之模型化196
18.4-2树脂材料特性的取法197
18.4-3输入成形条件198
18.4-4 利用程式输出项目把握填充样式与成形条件之适当化198
18.5模具设计分析199
参考文献201
第三篇工程塑胶射出成形用模具之设计205
19工程塑胶射出成形模具之任务与设计重点205
19.1前言205
19.2工程塑胶成形用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205
19.2-1流动安定的模具构造205
19.2-2不变形的模具构造206
19.2-3均一冷却的模具构造206
19.2-4 不发生故障的模具构造206
19.3工程塑胶成形用模具设计之注意事项207
19.3-1提高尺寸精度207
19.3-2快速周期化208
19.3-3热浇道的利用209
19.3-4 模具材料及处理209
参考文献209
2提高工程塑胶成形品尺寸精度的模具设计210
20.1前言210
20.2工程塑胶用模具设计上的注意事项210
20.3成形品精度211
20.3-1成形品的容许误差211
20.3-2收缩率对成形精度的影响212
20.3-3收缩率的调整213
20.4模组的设计215
20.4-1 模框的挠曲215
20.4-2可动侧模板之挠曲216
20.4-3上、下模的引导217
20.5模具钢材的选定218
20.6浇道的配置及浇口平衡219
20.7顶出方法220
20.7-1离模阻抗的平衡220
20.7-2与滑动心子之缓冲220
20.7-3浇道的取出221
20.7-4顶出板之引导221
20.8模具冷却221
20.9充填性223
20.10排气设计223
20.10-1排气口223
20.10-2自浇道排气224
20.10-3利用真空泵浦排气225
20.11结论225
参考文献225
21PC成形用模具设计226
21.1 PC的现状226
21.2尺寸精度与模具设计226
21.3模具材质227
21.4 模具构造228
22复合PBT成形用模具设计229
22.1前言229
22.2提高尺寸精度的对策229
22.2-1尺寸精度问题应考虑者为何229
22.2-2收缩特性230
22.2-3变形对策231
22.3模具材料233
23复合尼龙成形用模具设计235
23.1前言235
23.2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235
23.2-1基本设计235
23.2-2流动性235
23.3尺寸设计237
23.3-1构成强化尼龙成分的基本特性238
23.3-2 成形收缩率238
23.3-3线膨胀、加热收缩率239
23.3-4 吸水特性239
23.3-5翘曲240
23.4结论241
24工程塑胶成形用模具材料之热处理特性与表面处理技术242
24.1 前言242
24.2工程塑胶用模具材料之选定242
24.2-1塑胶成形模具用钢的充分活用242
24.2-2氮化以至被覆超硬物质的表面处理243
24.3Taugh Coat P与Taugh Coat C处理244
24.3-1 使用软质母材的镀敷处理,F-TiNx245
24.4相当于淬火的模具材料热处理特性246
24.4-1SKD 11(SLD)之热处理特性247
24.4-2SKD 11之改良钢——PD 613、HPM 31之热处理特性248
24.4-3 SKD 12之热处理特性248
24.4-4 不锈钢系模具材料之热处理特性249
24.5精密模具热处理时之重点250
24.5-1精密模具使用空冷钢料者250
24.5-2预知模具材料的热处理特性250
24.5-3取材时以一定的材料方向切断之250
24.5-4热处理变形是受模具之形状及大小所影响251
24.5-5调质可以减少热处理时之尺寸变化、变形251
24.5-6模具温度高则会引起经年变化252
24.5-7尽可能将放电加工面去掉,必须回火253
24.5-8把握热处理炉的加热、冷却特性253
24.5-9升温慢,冷却快254
24.5-10稍微降低淬火温度254
24.6结论254
25工程塑胶用简易模具的设计、制造法256
25.1前言256
25.2工程塑胶用模具256
25.3简易模具之目的258
25.4简易模具制造法258
25.4-1切削加工法259
25.4-2铸造法259
25.4-3锻造法(hobbing)260
25.4-4 金属熔射法261
25.4-5树脂模262
25.5结论262
参考文献263
26热浇道系统——旭化成系统264
26.1前言264
26.2本系统的目的264
26.3构造与作动原理265
26.4 特长265
26.5应用266
26.6今后的课题267
26.7结论267
参考文献268
27热浇道系统——BASF系统269
27.1前言269
27.2直接加热热火嘴「THERMOPLAY 」269
27.2-1构造269
27.2-2温度控制器271
27.3结论272
28绝热浇道系统——杜邦系统273
28.1无浇道系统之课题与背景273
28.2无浇道模具之种类273
28.3绝热浇道与热浇道275
28.4 杜邦(Du pont)式绝热浇道方式276
29热浇道系统——Plagate系统278
29.1前言278
29.2利用P lagate的效果278
29.2-1节省材料方面278
29.2-2无竖浇道之效果278
29.2-3副浇道之有效利用280
29.3 Plagate之特长与工程塑胶之适用性281
29.4工程塑胶成形之要点282
29.5强化工程塑胶成形之要点283
29.5-1成形温度与模具温度283
29.5-2射出压力与速度283
29.5-3填充材之配向及分散性283
29.5-4耐磨耗性283
29.6模具设计之要点284
29.6-1浇口之选定284
29.6-2歧管之设计284
29.6-3冷却水路及排气口285
29.6-4 一次成形数个的注意事项285
29.6-5加热器容量285
29.7结论285
30热浇道系统——Spear System286
30.1前言286
30.2 Spear系统之原理与机能286
30.3无浇道系统之基本要件287
30.4工程塑胶用的Spear系统288
30.4-1 歧管(图30.3A区)288
30.4-2 Spear本体(图30.3 B区)288
30.4-3浇口通道(图30.3C区)289
30.5工程塑胶利用无浇道成形的效果289
30.6工程塑胶采用Spear系统的状况290
30.7目前对于工程塑胶的课题与对策290
31热浇道系统——TGK系统292
31.1前言292
31.2T GK系统概要292
31.2-1喷嘴型式292
31.2-2温度控制294
31.3应用于各种工程塑胶成形的情形294
31.3-1壬酸(no ny 1)树脂成形例294
31.3-2聚碳盐酸成形例295
31.3-3聚二乙醇缩乙醛成形例295
31.3-4聚醯胺成形例296
31.3-5 AB S+加入307.48407E-318F的成形例(超耐热等级)298
31.3-6聚碳盐酸十加入15 7.48407E-318F之成形例298
31.3-7 其他成形实例299
31.4 结论299
32热浇道系统——日本 D-M-E系统301
32.1前言301
32.2应用于工程塑胶的实际情形(使用者之反应)301
32.3原理与一般的特征302
32.4在工程塑胶应用上的适应性303
32.5在复合材料成形方面的应用306
32.6每次成形数量多时306
32.7规格306
32.8结论307
33热浇道系统——I ncoe系统308
33.1前言308
33.2各机型之性能与效果309
33.2-1HTB系列309
33.2-2 ESB SF系列309
33.2-3阀浇口VG系列311
33.3结论311
34热浇道系统——Mold Masters312
34.1前言312
34.2概谈Mold-Masters系统312
34.2-1概要312
34.2-2基本构造313
34.2-3浇口与其特征314
34.3安装时的注意事项316
34.4 成形317
34.5今后的课题317
参考文献317
35道系统——Sevam系统318
35.1前言318
35.2动作原理318
35.2-1机器用热喷嘴318
35.2-2模具用热衬套319
1992《射出成形模具设计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洪荣哲编译 1992 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橡塑模具优化设计技术
- 1997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科技用书 射出成形模具制作
- 台湾:复汉出版社
-
- 射出成形模具 设计范例102选
- 台湾:建宏出版社
-
- 射出成形模具制作
- 台湾:复汉出版社
-
- 模具技术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成形刀具设计
- 1981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注射模具设计技术及实例
- 199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注射成型模具设计108例 第2版
- 1995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结构设计图册
- 1988 轻工业出版社
-
- 最新塑料模具手册 注射成形模具设计、加工、处理、应用实例
-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注射模具设计和应用
- 1989 轻工业出版社
-
-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 1993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塑料挤出模具设计图册
- 1982 轻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