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实习向导》
作者 | 岑汉康,谢翔编著 编者 |
---|---|
出版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7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331671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4151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体育教育实习的目的、任务及其准备1
一 体育教育实习的目的1
二 体育教育实习的任务3
三 实习前的准备5
第二章班主任工作实习8
一 班主任工作实习的任务与要求8
(一)班主任工作实习的任务8
(二)实习班主任的职责10
(三)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的制定11
二 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13
(一)关心和指导班、团(队)干部的工作14
(二)班级制度的执行与检查15
(三)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17
三 集体活动的开展与指导20
(一)集体活动的任务和要求20
(二)集体活动的内容、形式与方法21
(三)集体活动应遵循的原则23
第三章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体育教学24
一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体育教学24
(一)小学生的解剖、生理特点25
(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26
(三)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28
二 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与体育教学32
(一)初中生的解剖、生理特点32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34
(三)初中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37
三 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与体育教学39
(一)高中生的解剖、生理特点40
(二)高中生的心理特点41
(三)高中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44
第四章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48
一 体育教学任务及其相互关系48
(一)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48
(二)体育教学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49
二 体育教学规律与体育教学原则50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50
(二)体育教学原则56
三 体育课的结构及其安排63
(一)体育课结构的含意63
(二)确定体育课结构的依据64
(三)体育课结构的形式64
四 体育课的组织措施68
(一)体育课的课堂常规68
(二)体育课的教学分组与教学形式68
(三)体育教学中队形调动应注意的问题71
(四)口令的运用72
五 体育课的教学方法75
(一)语言法75
(二)直观法77
(三)完整法与分解法80
(四)练习法81
(五)预防与纠正错误法83
(六)游戏与比赛法84
六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86
(一)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概念和意义86
(二)构成运动负荷的因素87
(三)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的要点87
(四)运动负荷的测量与评价88
(五)练习密度及其测定与评价92
(六)评价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几个具体指标96
七 体育课的准备及教案的编写96
(一)体育课的准备96
(二)编写教案98
八 体育课各种教案示例102
(一)中学体育课教案示例102
(二)小学体育课教案示例130
九 体育课教案的检查与评定150
(一)检查与评定教学任务的制定是否明确150
(二)检查与评定教材安排是否合理150
(三)检查与评定课的结构是否严谨、组织是否严密150
(四)检查与评定教学方法与步聚是否合理、有效151
(五)检查与评定时间分配和运动负荷是否适当151
(六)检查与评定有无课后小结151
十 体育课(实践)的分析与评定151
(一)对教学准备工作的分析评价151
(二)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分析评价152
(三)课后小结154
十一 理论课教学准备与要求154
(一)备课155
(二)上课156
第五章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消除158
一 恐惧的产生及其消除158
(一)恐惧的产生的原因158
(二)恐惧消除的办法160
二 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办法162
(一)挫折及其产生原因162
(二)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挫折163
三 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及消除办法165
(一)体育教学中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165
(二)体育教学中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166
(三)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方法167
四 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168
(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168
(二)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169
第六章课外、校外体育171
一 课外体育活动171
(一)早操或早锻炼的内容和作用171
(二)课间操的内容及组织管理方法172
(三)班级体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173
二 校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175
(一)登山及其组织175
(二)体育郊游及其组织176
第七章学校运动队训练178
一 学校运动队训练的意义及运动队的组织178
(一)运动队训练的意义178
(二)学校运动队的组建178
二 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和任务179
(一)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179
(二)课余运动训练的任务180
三 课余运动训练原则181
(一)全面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181
(二)系统性原则183
(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184
(四)周期性原则185
(五)区别对待原则185
四 课余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187
(一)重复训练法187
(二)持续训练法187
(三)间歇训练法187
(四)变换训练法188
(五)综合训练法188
五 中学生运动员的身体训练190
(一)身体训练的意义190
(二)各种身体素质的训练190
六 中学生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192
(一)中学生运动员的技术训练192
(二)中学生运动队(员)的战术训练193
七 中学课余运动训练计划194
(一)阶段训练计划195
(二)周训练计划196
(三)训练课计划197
第八章学校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199
一 学校运动竞赛的种类199
二 组织竞赛的要点199
(一)组织筹办分工200
(二)拟定竞赛规程201
(三)做好宣传教育工作202
(四)做好后勤和医务监督工作203
三 竞赛的编排203
(一)田径运动会的竞赛编排203
(二)球类比赛的编排222
四 裁判工作238
(一)裁判组织239
(二)赛前准备239
(三)会议制度240
(四)赛中工作240
(五)赛后工作240
第九章常见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办法241
一 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241
二 几种运动时常发性损伤的急救与初步处理243
(一)软组织损伤244
(二)出血的急救245
(三)关节脱位246
(四)骨折246
(五)鼻出血247
(六)休克247
(七)低血糖247
(八)晕厥248
(九)肌肉痉挛(抽筋)249
(十)运动中腹痛249
(十一)中暑250
第十章教育实习总结252
一 教育实习总结的意义252
二 教育实习总结的类型253
三 教育实习总结的内容253
四 教育实习总结的步聚254
五 教育实习总结中应注意的问题255
主要参考书目257
1993《体育教育实习向导》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岑汉康,谢翔编著 1993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体育保健学实习指导
- 1992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体育实用教程
- 1997年5月第1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乡村师范教育实习指导
- 民国23.06 黎明书局
-
- 高师教育实习指导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北京体育学院教育实习手册
-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
- 师范院校 教育实习指导
- 朝阳师范专科学校
-
- 体育教育实习指导
-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语文教育实习指导
- 199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体育教育实习
- 1999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教育实习
- 1984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美育向导
- 1992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体育实用教材
- 1994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
- 体育实用教程
- 1997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教育实习辅导纲要
- 1964 大中国图书公司
-
- 向苏联教育学习
- 1951 东北教育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