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类编二十五史 养生长寿术》
作者 | 张永芳著 编者 |
---|---|
出版 | 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7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78780507358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6201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养生经典1
黄帝1
以养为主治在病先1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2
节欲健体 淡泊增寿2
重视发育 区别男女3
男女交合 乐而有节4
服气养生 清心健体6
行针服药 祛邪除病7
彭祖8
精于养生寿至八百8
养寿之道 但莫伤之9
调气导引 可得长年10
慎于房事 不失其和11
老子14
无以生为贤于贵生14
自处于柔 不先不争16
无为无欲 养生之本18
致虚守静 没身不殆20
静守丹田 炼气养神21
管子23
重视民生顺从民欲23
守静节欲 和乃自成24
孔子28
重视养生淡看生死28
敬畏天命 不信祈祷29
节于礼乐 富于同情30
起居有度 注重仪容32
讲究衣食 务求洁净33
贫而乐道 不讲奢华35
好古敏求 不舍昼夜37
哀伤致病 预感死期38
身材高大 寿数也高39
孟子40
养生丧死王道之始40
推己及人 重视养老41
保赤子心 养浩然气43
谨守正命 舍生取义45
庄子48
死生有命修短齐一48
顺应自然 无欲无为50
避害全身 多方养生53
杨朱55
非圣非恶自适为乐55
无富无贵 知足常乐56
人为最灵 物以养人57
重己贵生 轻物重生58
墨子60
兼爱节用提倡薄葬60
鼓吹非乐 提倡利人62
鬼谷子62
效法外物精养五气62
静以致和 贤者守时64
荀子66
明于天人敬慎生死66
人有同欲 人性本恶68
治气养生 以礼为径69
役使外物 身劳心安71
韩非子72
去泰养生失度害身72
吕不韦74
贵生之道顺天节欲74
全生为上 避害尽年78
杂论养生 达观生死79
刘安82
杂论养生洞见生死82
嵇康86
龙章凤质广陵散绝86
著养生论 释养生术87
杂论养生 精见迭出89
葛洪90
著抱朴子杂论养生90
陶弘景93
精于养生寿逾八旬93
知所戒惧 慎于起居94
服气导引 慎于房室95
炼制飞丹 轻身健体97
帝王养生98
上古五帝98
形与神俱寿逾百岁98
大禹99
坚忍劳苦俭朴谦和99
帝辛(商纣王)100
酗酒淫乐暴虐殒身100
晋平公102
远男近女害身误国102
齐景公104
祈禳不灵疾病仍存104
占者巧言 景公病愈105
惑于生死 得谏而悟106
齐桓侯107
讳疾忌医自取夭亡107
嬴政(秦始皇)108
妄求长生中道崩殂108
刘邦(汉高祖)110
知命却医达观生死110
刘盈(汉惠帝)112
惊恐过度染病而亡112
刘恒(汉文帝)113
透论生死提倡薄葬113
刘彻(汉武帝)114
妄求长生惑于方士114
刘秀(东汉光武帝)116
乐此不疲操劳保寿116
曹操(魏武帝)117
达观生死养怡永年117
炼气养生 头风损命119
讨教方术 奉行获益120
曹丕(魏文帝)121
身历乱世痛伤逝者121
娴习武艺 爱好游猎122
不务虚声 委于自然122
司马衷(晋惠帝)123
白痴皇帝中毒而亡123
刘彧(南朝宋明帝)125
嗜食无度伤身夭寿125
刘昱(南朝宋废帝)126
喜怒无常嗜杀成性126
萧衍(南朝梁武帝)128
勤苦俭约年逾八旬128
高洋(北齐文宣帝)130
中酒发狂致病损寿130
高演(北齐孝昭帝)132
心虚致幻折肋而亡132
高湛(北齐武成帝)133
色欲过度体虚致幻133
李纯(唐宪宗)134
惑于丹药害身败政134
李恒(唐穆宗)136
惊吓致病服丹夭寿136
刘知远(五代后汉高祖)138
爱子病逝哀伤夭命138
清代诸帝139
平均寿命历代最高139
居处巡游 食饮起居140
武将养生143
司马穰苴143
忧愤攻心发疾而死143
信陵君144
醇酒妇人自戕早亡144
周亚夫145
鄙朴少文贵而饿死145
祭肜147
受骗含忿呕血而死147
于禁148
降敌败行羞愧病死148
秦琼149
伤重失血致疾损寿149
尉迟恭150
饵云母粉行延年术150
郭子仪151
宽厚得人富贵寿考151
娄师德152
深沉有度唾面自干152
文臣养生154
晏子154
甘于守贫不易老妻154
范增156
遭谗去职忧愤发疽156
张良157
拾履知忍辟谷却病157
贾谊159
怀才不遇郁郁早夭159
达观生死 赋吟服鸟160
张苍162
啜饮人乳寿登百岁162
石奋163
敦厚恭谨免祸长寿163
申屠嘉164
失计羞怒呕血而亡164
韩安国165
伤足失相呕血而亡165
公孙弘166
早困晚达寿逾八旬166
汲黯167
长期患病竟享高寿167
苏武169
自尽获救秉节高寿169
桓潭170
谏阻图谶抑郁而卒170
杨秉172
戒除三惑寿逾古稀172
胡广173
饮菊花水得享长寿173
吴佑174
壮年始仕寿近百年174
赵岐175
屡遭疾厄卒享长寿175
诸葛亮177
美质短寿过度操劳177
淡泊宁静 谨身守正178
士燮180
喜读春秋寿至九十180
张昭181
刚介端严寿逾八旬181
孙谦182
头生肉角年逾九十182
顾宪之183
透见生死革除陋俗183
库狄士文185
孤僻刚介愤恚身亡185
辛公义186
治疫救民感化习俗186
公孙景茂188
捐俸恤民寿逾八旬188
傅弈189
不信佛教主张薄葬189
萧瑀190
达于知命惑于本性190
吕才191
批驳定命不信风水191
狄仁杰192
巧治赘疣针术通神192
员半千194
乐游山水年逾九旬194
卢藏用195
政清而寿养劳而福195
刘幽求196
政坛失意恚愤而卒196
姚崇197
不佞于佛不畏于死197
李邕198
进谏中宗排斥方士198
李泌200
不信天命养生有方200
吴凑201
不进医药旷逸去世201
裴度202
不信圣水顺时颐养202
卢损204
服气导引退隐高寿204
杨凝式205
佯狂避祸寿逾八旬205
范旻206
推广医药改革陋俗206
陈尧叟207
著集验方献麻苎策207
陈尧佐208
擅长书法年逾八旬208
范仲淹209
调气治身疾自此去209
郎简210
精于医术寿近九旬210
文彦博211
喜爱运动寿逾九旬211
刘庭式213
透解色爱辟谷高寿213
罗必元214
风节刚直寿逾九旬214
文天祥215
正气浩然生命顽强215
程敏政217
蒙冤入狱发痈而卒217
赵文华218
失宠悒郁迷狂自杀218
严嵩219
窃炳朝政寿至耄耋219
茅坤220
能文好兵寿登九旬220
文人养生222
颜回222
白发早生盛年而夭222
冉耕223
人有善行偏生恶疾223
东方朔224
避世朝中酒色伤身224
司马迁226
详论医道传写名医226
精析形神 遵从道家227
善处生死 忍辱著书228
王充229
精论气寿洞彻生死229
养性保寿 看破生死230
王符231
重视生民除奸养善231
仲长统233
反对厚养渴慕隐居233
何晏236
修饰好色服药伤身236
王弼237
凡圣同情天人一体237
阮籍241
嗜酒夭寿诗咏养生241
裴頠243
博学通医宝生存宜243
陶渊明246
明于生死饮酒夭寿246
何承天247
天地生人生必有死247
范缜249
著神灭论透识生死249
刘臻251
专注善忘年逾古稀251
颜之推252
不求成仙专重养生252
欧阳询254
精于书法寿逾八旬254
萧德言254
端谨刻苦寿近百龄254
王勃255
虽精气功天于意外255
卢照邻257
久患风痹自沉诀世257
贺知章258
狂诞风流鉴止足分258
李白259
任性嗜酒腐胁而亡259
李贺261
患遗传病华年早逝261
韩愈262
谏迎佛骨畅论帝寿262
不信神仙 反对服食263
言行不一 进补夭寿264
白居易266
不忧不畏委命顺化266
身闲心欢 动静交养268
乐观旷达 战胜疾病270
嗜睡贪眠 心安体健271
蔬食充饥 经常斋戒273
多方服药 进补云母274
刘禹锡276
鉴药论病精于医术276
乐观坚强 延生保寿278
柳公绰279
奏太医箴保气养生279
柳公权280
精于书法寿逾八旬280
柳公度281
不食生冷节制喜怒281
陆龟蒙282
戒酒嗜茶劳作不休282
传写隐士 要论养生284
欧阳修285
重视人命精论养生285
养生三途长短天赋286
邵雍288
清心颐养安贫乐道288
沈括290
精于医药杂论养生290
杂记怪病 精析药性291
传写病例 录存药方293
苏轼294
论道说佛通养生术294
酒得其趣 睡得其味296
食兼精粗 精论三养298
知医知药 救治民众302
旷达乐观 随遇而安305
陆游306
忧惧耆寿燕娱危亡306
精熟医药 明其局限308
畅论疾病 达观生死310
清净养生 炼气存神311
起居养生 食眠为先313
杨维桢317
狷直博学年逾古稀317
刘基319
达于生死杂论养生319
谢应芳322
导善向学年逾九旬322
沈周323
隐居侍母寿过八旬323
唐寅324
愤世避祸酗酒伤身324
文征明325
性和而介寿达九旬325
湛若水326
著书授徒寿逾九旬326
徐渭328
癔病发作狂乱自残328
精于养生 晚年辟谷329
御女有术 可得高寿330
修炼气功 可以疗疾331
董其昌333
兼擅书画寿逾八旬333
张溥334
勤苦过度华年早逝334
蒲松龄335
精熟医药普及知识335
严复336
传进化论倡竞争说336
隐士养生339
林类339
勘破生死乐而长寿339
皇甫隆令341
精论养生寿逾百龄341
杨泉342
人含气生保气长寿342
焦先343
隐居野人寿近九旬343
管宁345
淡泊守礼终享高寿345
褚伯玉347
拒婚隐居寿逾八旬347
徐则347
绝谷养性寿逾八旬347
王绩349
诞纵嗜酒自秽养生349
武攸绪351
本性愿隐修有异能351
孟诜352
修德养生药不离手352
王希夷353
饵花食柏寿逾九十353
张志和354
半隐半显潇洒高寿354
李渎356
喜静好酒无疾而终356
林逋357
生性恬淡隐居高寿357
杨引358
养生有术不在吐纳358
医士养生360
淳于意360
嗜酒伤身医案详明360
识破表象 察知重症361
小节不慎 招致重患362
决论生死 精见卓识363
郭玉364
贵人难医因有四难364
华佗365
医术通神除病迅捷365
创五禽戏 传延生方367
皇甫谧368
中年痿痹因病成医368
杂论养生 达观生死369
徐謇371
服饵导引寿逾八旬371
姚僧垣372
辩证施治决断生死372
许胤宗373
医者意也妙论警世373
孙思邈375
人天相应医理之本375
养性之道 敬畏为本377
调摄起居 顺应时气379
讲求睡眠 调寝养生380
养性之道 节欲小劳382
服气养生 祛病健体383
重视养老 提倡食疗385
钱乙386
精通医术挛臂全身386
皇甫坦388
去欲守一养生之本388
朱震亨389
未病先治摄养为先389
徐春甫391
摄养有方慎疾慎医391
许绅393
忧怖成疾不治而亡393
方士养生394
李少君394
养生有术高龄莫测394
张果395
息气绝食假死延寿395
司马承祯396
辟谷导引无欲高寿396
炼功服气 健体除病398
吴筠399
崇信老子深诋佛教399
姜抚400
妄献药方败露惭逃400
陈抟401
不谈方术寿逾百龄401
丁少微403
服气饵药年逾百龄403
苏澄隐404
养生之道君民不同404
甄栖真405
炼形返童自知死期405
柴通玄406
辟谷长啸嗜酒高寿406
丘处机407
修炼内丹四时摄生407
张三丰409
不修边幅寿逾百龄409
袁忠彻410
谏戒仙药明于养生410
妇女养生411
敬姜411
贵而不骄老而多劳411
约己以礼 爱儿以德412
吕雉(汉高祖后)414
刚毅多嫉残忍损命414
王政君(汉元帝后)416
软弱仁爱竟享高寿416
长孙氏(唐太宗后)417
死生由命约费送终417
武则天418
不绝性欲卒享高寿418
杨诚斋妻420
寒月热粥自炊供仆420
劳作不辍 生儿自乳421
养生轶闻422
东汉百岁老人422
养生有术寿迈百龄422
东汉耄耋老翁424
年逾八旬不为无因424
卞兰429
不信神水只用方药429
陶渊明诸子430
父辈嗜酒殃及后代430
李百药431
饮石灰酒宿疾皆愈431
张宝藏432
乳煎荜拨妙方治痢432
田令孜433
染池积水治愈顽症433
孙昉434
四休养生安乐妙法434
黄庭坚435
四印和诗推广四休435
张山436
常服泻药寿高体健436
1996《白话类编二十五史 养生长寿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永芳著 1996 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养生与长寿
- 1991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白话二十五史精编 下
-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白话二十五史精编 中
-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保健养生长寿术
- 1991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白话二十五史精选 1
- 1991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白话二十五史精选 3
- 1991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养生长寿经
- 1993 西安:三秦出版社
-
- 白话二十五史精选 4
- 1991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养生与长寿
- 1999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彭祖养生长寿之术
- 1997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本草纲目精选
- 1996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养生与长寿
- 1985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 养性·养心·养生 艺术与长寿
- 199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养生与长寿
- 1989 北京:民族出版社
-
- 秘传宗教养生长寿术
- 1991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