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实用全书》求取 ⇩

第一卷 教育综合改革3

第一篇 教育改革发展概述3

一、教育改革的历史发展阶段3

(一)初创时期的教育改革3

(二)探索时期的教育改革5

(三)动乱时期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8

(四)重建与发展时期的教育改革10

二、教育改革的成就与影响17

(一)新中国首次教育改革的成就与影响18

(二)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改革的成就与影响20

(三)“文革”期间“教育革命”的恶劣影响22

(四)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成就与影响23

三、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27

(一)注意到了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但对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认识不够27

(二)注意到了对以往教育的批判与革新,而对其继承与发展重视不够28

(三)注意到了教育改革中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教育经验,但联系本国实际与创新不够29

(四)注重了教育改革的质变结果,忽略了教育改革的渐进过程31

(五)注意了教育改革中的政策引导和经验总结,忽略了科学研究和理论指导33

四、教育改革的历史启示34

(一)教育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改革34

(二)教育改革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35

(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35

(四)教育改革不能搞群众运动36

(五)教育改革必须强化学校的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37

(六)教育改革必须加强改革本身的理论研究37

五、教育教学改革展望38

(一)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新格局38

(二)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41

第二篇 教育体制改革44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44

(一)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简要回顾44

(二)新时期形势下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弊端45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47

二、办学体制改革49

(一)我国办学体制的历史和现状49

(二)我国办学体制的改革51

三、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52

(一)新中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52

(二)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53

(三)改革办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54

(四)改革义务教育学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基本学制58

(五)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学校管理58

(六)恢复和建立教育督导制度60

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61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61

(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62

五、教育投资体制改革62

(一)教育投资概述62

(二)我国的教育投资体制63

(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63

第三篇 教育教学思想改革67

一、教学中实践与理论关系的争论6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理论观67

(二)实践与理论的关系67

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70

(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智力、能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70

(二)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71

三、教学主客体的争论73

(一)谁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74

(二)谁为教学过程中的客体76

(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76

四、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78

(一)如何理解全面发展78

(二)如何理解“因材施教”及与全面发展的关系82

五、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减轻学生负担85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回顾85

(二)减轻学生负担,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措施87

六、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89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89

(二)素质教育的界定和内容91

(三)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区别93

(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93

第四篇 教育法制建设94

一、教育法制建设概述94

(一)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94

(二)教育法规内容的规范和教育法规的系统化95

(三)教育法规的特点和作用96

二、教育改革与教育法制的内在联系98

三、《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99

(一)《决定》是在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产生的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文件99

(二)《决定》紧密结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100

(三)调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理顺教育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决定》的总体目标100

(四)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101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102

(一)义务教育法概述10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03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107

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108

(一)《纲要》的形成过程和重大意义109

(二)《纲要》的主要内容110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111

(一)《教师法》的制定过程111

(二)制定和颁布《教师法》的意义112

(三)《教师法》的基本内容113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117

(一)《教育法》的制定过程117

(二)《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的地位118

(三)我国《教育法》的特色118

(四)《教育法》的主要内容118

(五)制定《教育法》的意义121

第五篇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123

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123

(一)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123

(二)让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使农村教育在变革中不断发展与完善自身124

(三)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贯彻落实新时期教育方针的重要步骤与决策127

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标和领域130

(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标130

(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域130

三、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和燎原计划133

(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燎原计划的缘起、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133

(二)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燎原计划的基本范畴和工作原则135

(三)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燎原计划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135

四、“三教”统筹136

(一)三教统筹的根本目的和涵义136

(二)三教统筹是办好教育为人民的重要措施137

五、农科教统筹结合140

(一)农科教统筹结合的基本涵义140

(二)农科教统筹结合是实现科教兴农的必由之路140

(三)农科教统筹结合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一般形式142

(四)建立和健全农科教统筹结合的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143

六、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44

(一)农村教育的改革必须从改革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入手144

(二)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45

(三)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理顺各种关系145

(四)重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学校活力146

七、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典型经验147

(一)河北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经验147

(二)天津市实施“燎原计划”的有效方法149

(三)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经验150

(四)辽宁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经验151

(五)江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经验152

(六)湖南省农村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152

(七)广东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纵览153

(八)四川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经验254

第六篇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157

一、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提出及发展157

(一)全国首批15个综合改革实验城市的确定157

(二)全国第二批32个综合改革实验城市的确定158

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及成效159

(一)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159

(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效160

三、城市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162

(一)城市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形势162

(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和任务162

四、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措施和要求164

(一)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带头贯彻《纲要》精神164

(二)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在综合改革上下功夫,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64

(三)以法治教,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研究164

(四)培养典型,推广经验164

(五)积极开展干部培训工作164

(六)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165

五、把借鉴“双元制”作为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165

(一)德国“双元制”职教经验及其特点165

(二)我国借鉴“双元制”职教经验的初步成效165

(三)抓住机遇加快“双元制”试点工作167

(四)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职能,把试点工作落到实处167

六、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范例168

(一)沈阳市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168

(二)邯郸市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172

第七篇 企业教育综合改革179

一、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提出及发展179

(一)全国101个综合改革实验企业的确定179

(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发展180

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工作及成效181

(一)抓紧实验,做好起步工作181

(二)积极探索,初见成效182

(三)不断总结,积累经验184

三、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及目标186

(一)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186

(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总目标186

四、深化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187

(一)进一步认识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意义187

(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务必在“综合”上做好文章187

(三)积极搞好企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88

(四)不断完善企业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或规划188

(五)做好对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指导和服务188

(六)加强对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研究189

五、企业教育综合改革范例189

(一)宝钢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实践与探索190

(二)企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191

(三)武钢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探索194

第二卷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201

第一篇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概述201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201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201

(二)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性203

二、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特点204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现状204

(二)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特点206

三、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目标207

(一)确定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依据207

(二)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体系209

(三)实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条件210

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课题211

(一)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课题211

(二)中小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212

五、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213

(一)个别化教学213

(二)个性和谐发展213

(三)创办特色学校216

第二篇 中小学学制改革217

一、新中国中小学学制改革历史回顾217

(一)新中国中小学学制改革的发展历史217

(二)建国后中小学学制改革的启示218

二、中小学学制改革现状220

(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我国中小学学制改革的指导意义220

(二)中小学学制改革现状220

三、弹性学制的构想221

(一)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221

(二)弹性学制的实质222

(三)实行弹性学制的意义223

(四)实行弹性学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23

四、五四三学制224

(一)基本学制的设想224

(二)小学、初中五四制的理论依据224

(三)小学实行五年制的可行性225

(四)初中实行四年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225

(五)实行分科加选修的三年制高中226

五、国外中小学学制改革发展趋势226

(一)入学年龄提前226

(二)各国中小学学制大体接近227

(三)小学缩短、初中延长227

(四)注重学段衔接228

(五)多种途径实现高中双重任务228

六、中小学学制改革范例229

(一)北京景山学校的学制改革229

(二)全国部分地区进行“五四”学制改革实验模式234

(三)山东省烟台市推行“五四”学制,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236

(四)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五四”学制改革实践239

第三篇 中小学课程改革242

一、中小学课程改革概述242

(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性242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特征244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原则245

(四)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245

(五)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46

二、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248

(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248

(二)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249

(三)二十一世纪我国普通中学自然科学教育展望251

三、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构想252

(一)课程设计的依据252

(二)课程结构改革的“四个结合”254

(三)中小学课程的“两段设计”257

(四)中小学课程的“三级管理”258

(五)中小学课程改革需配套进行259

四、课程计划的制定260

(一)小学、初中教学计划的修改与调整260

(二)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261

(三)课程计划的概念261

(四)课程计划的结构262

(五)制定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62

(六)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主要特点263

(七)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264

(八)各地对中小学课程计划制定的探索264

五、中小学教材改革265

(一)中小学教材改革的历史发展265

(二)中小学教材改革的重要意义266

(三)中小学教材改革的原则266

(四)目前我国中小学教材改革的基本情况267

(五)乡土教材的编选268

(六)中小学教材的审定269

(七)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材特点介绍269

六、中小学课程设置改革272

(一)课程设置概述272

(二)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设置改革回顾273

(三)我国目前的小学课程设置274

(四)我国目前的初中课程设置275

(五)我国目前的高中课程设置276

七、各类学校的课程教材改革278

(一)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278

(二)农村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280

(三)贫困地区小学课程教材改革281

(四)综合中学的课程设置改革282

八、部分科目教材的改革284

(一)语文教材改革284

(二)数学教材的改革287

(三)计算机教材的建设289

(四)人口教育教材的建设290

九、中小学课程改革范例293

(一)上海建立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中小学课程新体系293

(二)上海实验学校的课程改革295

(三)北京景山学校的教材改革299

(四)北京21世纪实验学校课程设置试行方案302

(五)湖北省教委关于制定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综合报告306

第四篇 中小学教学模式探索310

一、中小学教学模式概论310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310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311

(三)教学模式的功能312

(四)教学模式的结构313

(五)教学模式的种类314

二、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315

(一)制约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315

(二)教学模式建立的步骤316

(三)优化教学模式的原则317

(四)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317

三、普通教学模式探索举例318

(一)讲授——接受教学模式318

(二)示范——模仿教学模式320

(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321

(四)提问——讨论教学模式321

(五)引导——探究教学模式322

(六)“自学六步法”教学模式323

(七)“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324

(八)“读议练讲”教学模式325

(九)单元达标教学模式326

(十)尝试教学模式328

(十一)自学辅导教学模式329

(十二)反馈教学模式330

(十三)学导式教学模式331

(十四)三环教学模式333

(十五)情境教学模式334

(十六)目标教学模式335

(十七)结构——定向教学模式337

(十八)积极教学过程模式338

(十九)“发现法”教学模式339

(二十)演示教学模式340

(二十一)范例教学模式341

(二十二)暗示教学模式342

(二十三)掌握学习教学模式344

(二十四)程序教学模式345

(二十五)案例教学模式346

(二十六)问题教学模式347

(二十七)非智力心理因素教学模式348

(二十八)创造性教学模式349

(二十九)合作教学模式351

(三十)非指导性教学模式352

四、学科教学模式探索举例353

(一)“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教学模式353

(二)语文“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模式354

(三)语文“双向导读”教学模式355

(四)语文“层进式”阅读教学模式356

(五)语文“四步自读”教学模式357

(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佳结构模式358

(七)综合构建法数学教学新体制359

(八)数学六层次结构教学模式361

(九)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361

(十)中学英语四步程序法教学模式362

(十一)外语导练式阅读教学模式363

(十二)中学英语整体教学模式364

(十三)物理“二因素、三渠道、四层次”教学模式365

(十四)物理程序——启动式教学模式365

(十五)化学“1335”探究教学模式366

(十六)化学ORA程序教学模式367

(十七)生物OES教学模式367

(十八)自然课“探究——研讨”教学模式368

第五篇 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369

一、教学方法概述369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369

(二)教学方法的意义369

(三)教学方法的特点369

(四)教学方法的分类370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371

二、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总论372

(一)现代教学方法的特征372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因373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373

(四)当前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趋势374

三、普通教学方法改革举例375

(一)启发式教学法375

(二)三段自学指导法376

(三)导思——点拨教学法377

(四)悬念教学法378

(五)求疑式教学法379

(六)知识结构单元教学法380

(七)尝试回授教学法380

(八)三环节单元教学法381

(九)四结构教学法381

(十)十要素结构式教学法382

(十一)读讲精练教学法383

(十二)引导发现教学法384

(十三)学议导教学法384

(十四)三环七步教学法385

(十五)集体教学法386

(十六)小组六步导学法386

(十七)个别教学法387

(十八)促进教学法388

(十九)社会探究法388

(二十)探究教学法389

(二十一)才能教学法389

(二十二)超级教学法390

(二十三)超前学习教学法390

(二十四)活动教学法391

(二十五)弗雷内教学法391

(二十六)阿莫纳什维利教学法392

(二十七)沙塔洛夫教学法393

四、学科教学方法改革举例394

(一)政治课五字教学法394

(二)政治课读想讲练教学法394

(三)政治“点、引、疏、拢”四环节教学法395

(四)思想政治课“五段式”教学法396

(五)语文阅读教学十步法396

(六)语文“三环一线”教学法397

(七)语文“三环六步”教学法398

(八)语文“四段三步”教学法399

(九)语文阅读教学五步法400

(十)语文指导教学法401

(十一)语文题眼教学法401

(十二)文言文四步教学法402

(十三)语文“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法403

(十四)作文批改“四环法”404

(十五)数学引探教学法405

(十六)小学数学疑导式教学法405

(十七)数学引疑五步教学法406

(十八)数学结构教学法407

(十九)数学“八字”思维训练教学法407

(二十)数学“五段自学辅导”教学法408

(二十一)数学启导自学教学法409

(二十二)数学“四性”教学法409

(二十三)数学目标教学法410

(二十四)数学练导循环复式教学法411

(二十五)英语课文教学四步连贯法411

(二十六)英语“读、讲、译、练”四步教学法412

(二十七)外语先学后导教学法412

(二十八)中学外语十六字教学法413

(二十九)初中英语六步循环教学法414

(三十)物理启发式综合教学法414

(三十一)物理四环节启发教学法415

(三十二)物理四步启发式教学法415

(三十三)物理发生式教学法416

(三十四)物理悬念教学法417

(三十五)化学“单元实验程序”教学法417

(三十六)化学启发——讨论式教学法418

(三十七)初中化学四段式教学法419

(三十八)化学八环节教学法419

(三十九)化学调控教学法420

(四十)生物引导学习教学法421

(四十一)生物“疑控释审”教学法421

(四十二)历史编卡教学法422

(四十三)历史逆反教学法423

(四十四)历史六步教学法423

(四十五)地理比较教学法424

(四十六)地理四段教学法425

(四十七)地理图表教学法425

(四十八)地理课一二三四教学法426

(四十九)自然四字教学法426

(五十)自然七环节教学法427

(五十一)美术课四步教学法428

五、中小学学法指导428

(一)学法指导的定义428

(二)学法指导的意义429

(三)学法指导的原则和模式430

(四)学生应掌握的十二种读书方法431

(五)学生应掌握的复习方法432

(六)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433

(七)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434

(八)魏书生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做法435

第六篇 中小学德育改革437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概述437

(一)当代德育环境的变化437

(二)中小学德育对象的变化438

(三)当前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440

(四)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441

(五)当前德育工作的对策442

(六)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课题443

二、当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原则444

(一)当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原则的涵义444

(二)坚持正确方向的原则444

(三)稳定性原则445

(四)师生心理相容原则445

(五)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445

(六)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446

(七)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446

(八)因人因境施教原则447

(九)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原则447

(十)寻求德育整体效益原则448

三、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目标448

(一)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含义448

(二)德育目标的构成449

(三)确定德育目标结构的依据449

(四)确定德育目标规格的依据449

(五)我国历史上德育目标的表述450

(六)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表述450

四、传统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继承和发展451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必须改革451

(二)新时期我国提出的中小学德育内容452

(三)传统德育内容在新时期应有新发展453

(四)社会主义方向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发展453

(五)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454

(六)集体主义道德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发展455

(七)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的发展455

(八)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发展456

五、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新内容457

(一)国情教育457

(二)环境道德教育459

(三)职业准备教育461

(四)青春期性教育463

(五)心理健康教育466

六、中小学德育方法改革469

(一)中小学德育方法改革的必要性469

(二)中小学德育方法体系的特征469

(三)中小学德育方法改革的探索472

七、中小学德育途径改革476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改革的重要意义476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的整体结构476

(三)学校德育实施的网络系统477

(四)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各科教学481

(五)学校德育与家庭482

(六)学校德育与社会484

(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485

八、中小学德育评价改革486

(一)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目的486

(二)中小学德育评价改革的意义486

(三)现代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特点487

(四)现代中小学德育评价的功能488

(五)中小学德育考核的量化研究489

(六)中小学德育评价的量化方法489

(七)德育评价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491

九、国外德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491

(一)综合化趋势491

(二)适应性趋势492

(三)可操作性趋势492

(四)素质教育趋势492

(五)改革与发展趋势492

十、中小学德育改革范例494

(一)上海市中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办法494

(二)深圳市红岭中学的德育序列化改革497

(三)武汉第二十五中重视建设学校德育实体499

(四)福建师大附中坚持道德教育打好做人基础500

(五)北京市西城区选定12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04

第七篇 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506

一、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总论506

(一)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506

(二)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地位和作用507

(三)目前阶段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507

(四)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508

(五)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制原则508

二、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和对策509

(一)原有中小学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局限509

(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改革509

(三)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510

(四)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510

三、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511

(一)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511

(二)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512

(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513

四、校长负责制514

(一)校长负责制的含义514

(二)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514

(三)校长负责制的理论框架515

(四)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具有的自主权516

(五)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基本条件516

(六)中小学校长的决策516

(七)中小学校长的指挥519

(八)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521

(九)中小学校长的职务特点522

(十)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和职权523

(十一)中小学校长的任用524

(十二)中小学校长的培训526

(十三)中小学校长的考核526

(十四)中小学校长的待遇527

五、中小学管理机构改革528

(一)中小学管理机构改革思路528

(二)中小学内部组织机构类型529

(三)中小学管理机构改革典范学校——上海育才中学529

六、中小学管理制度改革530

(一)中小学管理制度概述530

(二)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要点530

(三)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531

(四)岗位责任制531

(五)学校会议制度532

七、中小学人事管理改革533

(一)中小学人事管理的涵义533

(二)中小学人事管理应遵循的原则533

(三)教职工全员聘任制533

(四)教职工全员考核制535

(五)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的有关规定537

八、中小学分配制度改革539

(一)工资总额包干539

(二)结构工资制540

(三)与结构工资制配套的几种做法541

(四)教师工资改革的趋势——高薪制542

九、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范例543

(一)北京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543

(二)上海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550

(三)广东省中小学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553

(四)江西省赣州市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554

(五)北京十一学校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考核评价制556

(六)上海市第四中学的全员管理560

第八篇 中小学考试改革564

一、普通学校校内考试改革564

(一)现行校内考试制度的弊端564

(二)校内考试改革的目标和原则565

(三)校内考试改革的思路566

二、标准化考试567

(一)改革传统考试,实行考试标准化567

(二)标准化考试的涵义567

(三)标准化考试的设计程序568

(四)标准化考试的实施步骤570

(五)双向细目表的编制571

(六)试题和试卷的质量分析572

(七)标准化考试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574

三、初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575

(一)初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概况575

(二)就近入学575

(三)初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措施576

四、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578

(一)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必要性578

(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意义和作用578

(三)会考制度的发展与实施579

(四)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标准580

(五)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安排581

(六)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的功能581

(七)会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582

(八)会考的质量及其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583

(九)普通高中会考基础上的高考考试内容调整584

五、1995年全国部分城市招生改革动向584

(一)北京市招生改革动向584

(二)上海市初中招生改革要点585

(三)成都市招生改革动向585

(四)青岛市招生改革动向586

(五)宁波市招生改革动向586

(六)长沙市招生改革要点587

六、中小学考试改革范例587

(一)1991年全国考试改革会议纪要587

(二)上海市初中招生制度改革590

(三)上海市徐汇区初中招生考试改革试验591

(四)哈尔滨市的中小学考试改革594

(五)云南省高中会考的做法596

(六)浙江省试行高中证书会考597

(七)上海育才中学的考试改革598

第九篇 中小学教学改革典型实验600

一、上海青浦顾泠沅实验小组的数学教改实验600

(一)青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概况600

(二)青浦数学教学改革的经验601

(三)青浦数学教学改革的效果602

二、小学愉快教育实验602

(一)愉快教育的实质602

(二)愉快教育的4要素603

(三)创造学生愉快成长的环境603

(四)构建“乐学”教学模式604

(五)愉快教育的新发展604

三、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实验604

(一)成功教育的内涵605

(二)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605

(三)成功教育实验的主要做法605

(四)成功教育实施的效果607

四、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607

(一)实验的基本设想和原则608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608

(三)实验的内容与方法608

(四)实验的效果609

五、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实验609

(一)实验的内容与方法610

(二)实验的效果611

六、小学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612

(一)实验的主要内容和做法612

(二)实验的特点与效果613

七、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验614

八、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改实验615

九、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617

十、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实验618

十一、尝试教学法实验620

(一)尝试教学法的特点621

(二)尝试教学法的操作程序621

(三)尝试教学法的突践效果623

十二、马芯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经验623

(一)改革小学数学教材,以最基本的概念为核心组建知识结构624

(二)组建学生较好的认识结构624

(三)改革教学方法625

(四)改革应用题教学625

十三、小学数学“三算结合”教改实验625

十四、《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实验627

十五、反馈教学法实验629

十六、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630

十七、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经验632

十八、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实验633

十九、中学外语十六字教学法实验634

二十、天津市上海道小学大课程实验635

二十一、南京师大附中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636

第十篇 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638

一、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背景638

二、什么是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639

三、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发展阶段640

四、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目标的设计641

五、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原则642

六、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多样化模式643

七、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课题644

八、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范例645

范例一 吉林省农村初等教育整体改革实验645

范例二 以养成教育为重点、课堂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整体改革方案648

范例三 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654

范例四 “学习做21世纪的新主人”实验656

范例五 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综合改革实验659

范例六 东北师大附中的教育整体改革664

范例七 上海育才中学的全面配套教育改革666

范例八 上海实验学校的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671

第十一篇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概览676

一、中小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验676

二、九年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教学目标和学习水平测评研究实验676

三、协同教学实验676

四、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验677

五、“现代启发式教学原则”实验677

六、创造教育改革实验678

七、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实验679

八、小学“课内外教育教学一体化”实验679

九、小学和谐教育整体改革实验680

十、小学生主动教育整体改革实验681

十一、小学合作教育实验681

十二、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实验682

十三、个性教育实验682

十四、“教学达标”实验682

十五、小学分层成功教学实验683

十六、“五·四○”教改实验684

十七、小学“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实验684

十八、小学教学引导自学模式实验685

十九、中学希望教育实验686

二十、中学主动发展教育实验687

二十一、职业先修教育实验687

二十二、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验688

二十三、分层次教学实验689

二十四、初中“三纵六横”教学综合改革实验690

二十五、小学数学综合构建教学新体系实验692

二十六、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实验693

二十七、小学数学结构转化教改实验694

二十八、小学数学应用题不分类型教学实验695

二十九、小学一、二年级不开数学课实验695

三十、小学作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696

三十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分段教学实验696

三十二、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验697

三十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优化实验698

三十四、小学语文“童话引路”实验699

三十五、农村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699

三十六、小学语文部件识字和语言训练系列化实验699

三十七、小学语文三步五课型单元整体教学法实验700

三十八、小学学法指导实验700

三十九、教法学法同步改革实验700

四十、不发达地区农村简易小学、复式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701

四十一、小学劳动课教学改革702

四十二、小学课内外结合教改实验703

四十三、柯桥实验区考试改革704

四十四、苏州沧浪区实验小学考试改革实验704

四十五、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704

四十六、“六同步”语文教改实验705

四十七、初中语文“四能一体”训练实验706

四十八、中学语文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实验708

四十九、中学“大语文教育”实验709

五十、中学语文单元教学实验709

五十一、初中数学心理启导教学实验709

五十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实验710

五十三、初中数学“目标教学及其评价”实验711

五十四、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实验712

五十五、中学数学启导自学教学法实验713

五十六、英语学、导、用教学法实验713

五十七、中学物理“实验、启导、和谐、高效”启发式教学实验713

第十二篇 国外教学改革理论借鉴715

一、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715

二、布鲁纳的结构课程和发现教学理论716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717

四、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理论718

五、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719

六、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理论720

七、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721

八、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理论721

九、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722

十、前苏联合作派教师的合作教育学思想723

十一、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724

十二、罗杰斯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725

十三、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理论726

十四、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教学新体系730

第三卷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735

第一篇 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735

一、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735

(一)高教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735

(二)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现存问题735

(三)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措施737

二、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738

(一)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内容738

(二)当前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种形式739

三、中央部门所属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741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741

(二)改革的目标及措施742

(三)农业部部属高校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743

四、高校领导管理体制的改革744

(一)原有领导管理体制的弊端745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745

(三)改革的构想746

五、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746

(一)影响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因素746

(二)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趋势748

六、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范例750

(一)北京“东方大学城”的构建750

(二)湖北省努力发挥在鄂部委高校优势751

(三)汕头大学和大连海运学院两校董事会的探索755

(四)四川省高校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759

第二篇 高等教育结构改革764

一、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指导思想764

(一)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764

(二)从我国实际国力条件出发764

(三)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764

(四)要有全局观念765

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改革765

(一)层次结构的历史沿革765

(二)层次结构当前存在的问题766

(三)层次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766

(四)层次结构改革的发展趋势767

三、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改革768

(一)科类结构的历史演变768

(二)科类结构当前存在的问题769

(三)科类结构深化改革的目标769

(四)科类结构改革的发展趋势770

四、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改革770

(一)形式结构的演变770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772

(三)形式结构当前存在的问题772

(四)形式结构深化改革的目标773

(五)形式结构改革的发展趋势774

五、高等教育地域结构改革774

(一)地域结构改革的原则774

(二)地域结构改革的历史演变775

(三)地域结构改革当前存在的问题775

(四)地域结构深化改革的目标776

六、高校“211”工程的实施776

(一)“211”工程的目标776

(二)遴选的原则778

(三)实施的过程778

(四)实施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779

七、高等教育结构改革范例780

(一)医科教育层次结构的改革780

(二)吉林省高教科类结构改革786

(三)天津大学争创一流大学790

第三篇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794

一、我国原有高教投资体制的特征与弊端794

(一)原有投资体制的特征794

(二)存在的弊端794

二、高教拨款的模式794

(一)我国高教拨款模式的历史沿革795

(二)现行拨款模式的弊端795

三、高教财政拨款体制的改革796

(一)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设想796

(二)高教财政拨款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及思路797

(三)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拨款体制改革797

(四)“基金制”拨款体制改革798

四、投资体制的多元化800

(一)投资体制改革已取得的成绩800

(二)形成多元投资体制801

五、高教投资体制深化改革的目标802

(一)目标的内容802

(二)目标的特点802

六、高教事业经费财务管理的改革803

(一)改革高校年度预算经费的分配办法803

(二)制定合理的“综合定额”804

(三)进一步改革高校财务管理804

七、投资体制改革范例805

(一)西江大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805

(二)杉达民办大学的创办实践807

第四篇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改革810

一、高校专业设置的历史沿革810

(一)文科类的专业设置810

(二)理科类的专业设置810

(三)工科类的专业设置811

(四)农科类的专业设置812

(五)医药类的专业设置812

(六)林科类的专业设置812

(七)财经类的专业设置813

(八)政法类的专业设置814

(九)外语类的专业设置814

(十)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814

二、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815

(一)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815

(二)顺应科技发展的趋势815

(三)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815

(四)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816

(五)全国合理布局和照顾地区需要相结合816

三、高校专业设置管理制度的改革816

(一)专业划分及设置当前存在的问题816

(二)改革专业设置管理制度816

(三)专业设置管理范例——湖南加强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817

四、几所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改革820

(一)华中师范大学重视学科建设820

(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加速专业设置调整821

(三)中山大学重视基础学科建设822

(四)北京大学努力建设有特色的学科体系823

第五篇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830

一、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830

(一)统一招生制度的建立、中断与恢复830

(二)统一招生制度的弊端832

(三)统一招生制度的改革832

二、高等学校招生管理体制改革834

(一)高校招生领导管理的历史沿革834

(二)现行招生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弊端835

(三)招生计划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内容836

(四)招生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及设想837

(五)招生改革范例——农业高校的招生制度改革838

三、招生“并轨”改革841

(一)双轨招生及其弊端841

(二)并轨招生的基本内容8842

(三)并轨后的学生收费标准842

(四)范例——武汉大学招生“并轨”的改革实践845

(五)范例——同济大学多渠道资助特困生847

四、招生选拨手段与管理办法改革848

(一)选拨新生手段的改革848

(二)录取体制的改革历程849

(三)高校录取新生权限的扩大851

五、录取管理的改革852

(一)考生档案的组建852

(二)控制分数线的划定852

(三)录取组织机构853

(四)计算机辅助录取853

六、高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改革854

(一)高校招生考试的性质和目的854

(二)确定高考分类和科目设置的方法856

(三)高考科目设置的历史沿革857

(四)会考制度与高考科目设置858

(五)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趋势859

七、特殊形式的招生改革860

(一)体育院校的招生改革860

(二)艺术院校的招生改革861

(三)保送生的招生改革861

(四)定向招生的改革862

(五)委托培养的招生改革863

(六)自费生的招生改革863

(七)招收有实践经验青年入学的改革864

第六篇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868

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沿革868

(一)原有体制的弊端868

(二)改革的初步实践868

(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范例——北京市属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869

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宗旨及思路873

(一)改革的宗旨873

(二)改革的总体思路874

三、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875

(一)校内人事制度改革875

(二)校内分配制度改革876

(三)校内住房制度改革876

(四)校内医疗保健制度改革877

(五)校内退休保险制度改革877

四、学生管理工作改革878

(一)奖助学金制度的改革878

(二)学生素质测评改革879

(三)实行收费制度后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881

五、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制度改革883

(一)高校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883

(二)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的弊端885

(三)教师队伍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的内容885

六、高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改革889

(一)高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与目标889

(二)校长负责制的改革890

(三)高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892

七、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范例892

(一)南开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892

(二)上海工业大学全员聘用合同制的改革895

(三)首都师范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900

第七篇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907

一、高校教学改革的目标907

(一)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907

(二)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907

二、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908

(一)改革的目标908

(二)改革的内容908

(三)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范例908

三、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913

(一)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重点913

(二)高校文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914

(三)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915

四、学分制改革915

(一)学分制的主要内容915

(二)学分制的优点和不足916

(三)我国高校目前采用的几种模式917

(四)完善学分制的设想917

五、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918

(一)培养目标的改革趋势918

(二)教学内容改革的发展趋势918

(三)教学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918

(四)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919

六、几所高校对教学改革的探索919

(一)甘肃工大组织三条线教学改革的探索919

(二)中南工大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922

(三)浙江医科大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925

(四)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的实践929

第八篇 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改革932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932

(一)高校德育的重要地位932

(二)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932

(三)明确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933

(四)范例——天津大学重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933

二、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936

(一)德育目标936

(二)德育内容937

(三)范例——吉林工学院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进行德育教育938

三、高校德育的原则和途径942

(一)德育原则942

(二)德育途径942

(三)范例——安徽大学加强德育工作的“五个结合”943

四、两课改革946

(一)两课课程设置沿革946

(二)马列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949

(三)思想教育课存在的问题950

(四)加强和改进“两课”建设950

(五)范例——北京高校“两课”改革与建设951

(六)范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积极引导大学生学马列955

五、建立、完善德育工作的体制和机制959

(一)德育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959

(二)建立与健全规章制度959

(三)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格局959

(四)完善德育工作机制960

(五)保证德育经费投入960

(六)范例——内蒙古大学加强德育体系建设960

(七)范例——东南大学探索德育工作新机制964

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970

(一)德育队伍的组成970

(二)健全德育队伍970

(三)范例——山东师范大学探索德育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970

第九篇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974

一、高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974

(一)统一分配制度的沿革与特征974

(二)统一分配制度的弊端975

二、“供需见面”的分配体制975

(一)“供需见面”改革的实施进程975

(二)“供需见面”改革的主要内容977

(三)“供需见面”改革的深化978

(四)选一步改进毕业生就业办法978

(五)范例——大庆石油学院重视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980

(六)范例——一汽呼唤一流人才981

三、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982

(一)改革的思路982

(二)改革的目标983

(三)范例——南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改革984

(四)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987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989

(一)就业市场的建立989

(二)就业市场的层次及功能990

(三)就业市场的管理990

(四)范例——广东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991

第十篇 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改革994

一、高校科技工作改革的进程994

(一)恢复整顿阶段994

(二)调整方向阶段994

(三)深化改革阶段994

二、高校科技工作改革的成绩995

(一)规模有很大发展995

(二)有力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995

(三)横向科技协作得到了加强996

三、高校科技工作改革的原则997

(一)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997

(二)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原则998

(三)多模式发展的原则998

四、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999

(一)原有科研管理体制的弊端999

(二)已进行的几项改革1000

(三)高校科技成果的管理及成果转化1001

(四)范例——辽宁省组织高校科技力量投入经济主战场1003

五、高校基础研究工作的改革1006

(一)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基地1006

(二)高校基础研究的中长期目标1007

(三)加强高校基础研究的措施1007

(四)范例——南京大学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先导和后盾作用1008

六、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1011

(一)指导方针1011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12

(三)完善财务、人事管理制度1012

(四)范例——天津大学探索科技开发机制1013

七、高校科技工作深化改革的内容1018

(一)建立主动适应需要的新体制1018

(二)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1018

(三)发挥优势攀登科技高峰1019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1019

(五)发展校办科技产业1020

(六)改善科技工作管理1020

八、高校科技工作改革范例精选1020

(一)山东工大科技面向主战场1020

(二)浙江农大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1023

第十一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1026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概述1026

(一)学位与开究生教育的发展1026

(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1027

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改革1028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改革1028

(二)学位授权审核办法及管理体制的改革1031

(三)学位授权体系结构布局的调整1033

三、研究生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1035

(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1035

(二)毕业研究生就业制度的改革1040

四、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改革1044

(一)硕士生培养工作的改革1044

(二)博士生培养工作的改革1047

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范例1049

(一)冶金部面向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产学结合,扩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多规格人才的经验1049

(二)南开大学改革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1053

(三)中国矿业大学对培养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1055

(四)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应用类硕士生的实践1056

(五)清华大学改革博士研究生教育1058

(六)湖南医科大学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临床医学博士1060

(七)西安交通大学加强硕士学位课程的建设与管理1061

第四卷 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1067

第一篇 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述1067

一、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结构1067

(一)职业技术学校教育1067

(二)职业技术培训1070

(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发展展望1071

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况1074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076

(一)高等技术专科学校的试办1076

(二)短期职业大学的创办与发展1078

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述1079

(一)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1079

(二)职业学校的发展1081

(三)技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1085

第二篇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087

一、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趋势1087

(一)中央部门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1087

(二)地方有关部门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1088

(三)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1088

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导管理体制改革1089

(一)中等专业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革1090

(二)职业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革1092

(三)技工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革1093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1094

(一)学校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1094

(二)学籍管理制度1095

(三)学校财务制度1096

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1098

(一)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1098

(二)技工学校的招生与分配制度改革1101

(三)职业中学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安置制度改革1102

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评估1104

(一)中等专业学校的评估工作1104

(二)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的评估、认定和检查工作1105

第三篇 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改革1106

一、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指导思想1106

(一)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和培养目标1106

(二)职业学校的任务和培养目标1106

(三)技工学校的任务和培养目标1107

二、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改革1107

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1109

(一)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管理1109

(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大纲的制订1112

四、职业技术学校的教材建设1114

(一)中专和技工学校教材的编审和出版发行1114

(二)职业中学的教材管理1115

(三)教材建设的指导原则及改革方向1116

五、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和教学方法改革1117

(一)三结合教学体制1117

(二)理论教学改革1119

(三)实践性教学改革1120

(四)技术等级的考核1124

六、“双元制”教学1124

(一)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培训模式1124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过程1126

(三)中德“双元制”合作十年成果及展望1127

第四篇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范例1129

一、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促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129

二、铁道部改革铁路职业教育的经验1131

(一)改革管理体制,扩大企业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1131

(二)调整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131

(三)改革中专、技工学校招生计划体制,建立主动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办学机制1131

(四)深化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1132

(五)建立和完善铁路职业教育规章、制度,加强宏观指导和评估督导,办好一批示范性骨干学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1132

三、广西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科技兴农的实践与认识1132

(一)产教结合,推动农村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1133

(二)校乡(村)结合,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1134

四、山东栖霞县职业中专实施三联实习模式的经验1135

(一)根据当地实际,实施三联实习模式1135

(二)实施“三联”实习模式,提高了果农的技术水平和致富本领1136

(三)实施“三联”实习模式,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1136

(四)实施“三联”实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水平1137

五、建立“三结合”中心,发挥农民中专的多功能作用1137

(一)加强基地建设,提高学校科技示范能力1137

(二)改革办学模式,发挥多功能作用1138

(三)搞好科技辐射,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1139

六、湖南凤凰职业中专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经验1140

(一)办专业,从第一产业起步,为全县两个支柱产业服务1141

(二)与黄山人才交流中心挂钩,合办第二、三产业的专业,进一步拓宽联合办学路子1141

(三)利用专业优势办厂场,走产教结合道路1142

第五篇 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144

一、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概述1144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回顾1144

(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1146

(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体系1147

(四)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149

二、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的建立1149

(一)广播电视大学1149

(二)职工高等学校1151

(三)管理干部学院1152

(四)教育学院1152

(五)农民高等学校1152

(六)普通高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1152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制度1153

(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统一招生制度1153

(二)成人高等教育统一发放毕业证制度1154

(三)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证书》制度1155

(四)各类成人高等学校评估制度1156

(五)成人高等专科教育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1157

四、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1158

(一)三级管理体制——新的宏观管理体制1158

(二)行政管理——内部管理的基础1159

(三)教学管理——内部管理的关键1159

五、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1162

(一)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1162

(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试点1162

(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办学试点1164

(四)深化成人教育改革的措施1165

第六篇 成人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167

一、成人中等专业教育概况1167

二、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近年来改革发展的主要成绩与经验1167

(一)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的中等专门人才1167

(二)坚持了直接有效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针1167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169

(四)加强学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1171

(五)加强成人中等教育的理论研究1172

三、成人中等专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172

(一)历史沿革1172

(二)我国现行的成人中等教育管理机构1173

(三)各级教育部门的主要职责1173

(四)成人中等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1173

四、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1174

(一)国务院文件1174

(二)国家教委文件1174

五、成人高中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179

(一)改革职工高中文化教育1179

(二)成人高中文化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1179

六、远距离成人中等专业教育的改革1180

(一)主要成绩1180

(二)主要政策措施1180

(三)今后工作方针1181

七、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先进学校1181

(一)中华会计函授学校1181

(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181

(三)上海市电视中等专业学校1182

第七篇 岗位培训制度的建立1183

一、岗位培训的提出与发展1183

(一)岗位培训的提出1183

(二)岗位培训的发展历程1184

二、岗位培训制度的建设1186

(一)制定制度部门1187

(二)制定制度所针对的对象1187

(三)制定制度的依据1187

(四)制定制度的类型1187

(五)制定制度的内容1188

(六)制定制度的执行情况1188

三、岗位培训存在的问题1189

(一)概念1189

(二)认识1189

(三)体制1190

(四)制度1191

四、岗位培训的性质、特点1191

(一)岗位培训的定义1191

(二)岗位培训的性质1191

(三)岗位培训与职业培训的关系1192

(四)岗位资格培训与职业资格培训的关系1192

(五)岗位培训制度1193

五、建立中国岗位培训制度势在必行1193

(一)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岗位培训制度1193

(二)培养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重要内容是建立岗位培训制度1193

(三)建立岗位培训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1194

(四)建立岗位培训制度是进一步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内容1195

(五)建立岗位培训制度是大力开展岗位培训的保证1195

(六)制定职业培训法律、法规是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经验1195

(七)建立中国岗位培训制度势在必行1196

六、建立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1197

(一)基本思路1197

(二)基本原则1198

七、关于建立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的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1198

(一)中国国情决定了岗位培训在中国成人教育中的特殊地位1198

(二)建立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的首要问题是确立中国岗位培训工作的管理体制1200

(三)建立和实行学历文凭、岗位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1202

(四)研究和确定我国岗位培训的办学体系模式1203

第八篇 扫盲教育教学改革1205

一、中国扫盲教育成就概述1205

(一)历史回顾1205

(二)成就1205

(三)主要经验1206

二、扫盲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1207

(一)扫肓教育法规颁布的背景1207

(二)有关扫肓教育的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1208

(三)扫肓教育有关法规的实施情况1210

三、扫盲目标、规划、战略的制定与实施1211

(一)我国历史上制定的扫盲目标1211

(二)本世纪内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规划目标1212

(三)扫盲规划、目标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步骤1213

四、扫盲工作管理制度改革1217

(一)扫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217

(二)行政领导负责制1217

(三)扫盲报告制度1218

(四)扫盲督导评估检查制度1219

(五)扫除文盲单位考核验收制度1220

(六)扫盲表彰奖励制度1222

五、扫盲教育教学改革1222

(一)《扫除文盲教育教学大纲》的颁布,扫盲教学走上规范轨道1222

(二)扫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试验1225

六、扫盲教育国际合作的开展1230

(一)人员培训和研讨会1230

(二)合作出版读物1230

(三)举办项目1231

(四)结合国际扫盲日、国际扫盲年和国际扫盲奖等活动,推动国内扫盲工作1231

第九篇 农村成人教育改革1233

一、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概述1233

(一)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过程1233

(二)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和基本特点1234

(三)农村成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234

二、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诞生、发展和改革1235

(一)背景1235

(二)发展过程1236

(三)性质、地位、作用1236

(四)规划1237

(五)管理1237

三、《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程》的颁布1239

(一)《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程》的主要内容1239

(二)《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规程》颁布的意义1241

四、“绿色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1241

(一)背景1241

(二)“绿色证书”制度的建立1242

(三)规划与目标1243

(四)实施情况1243

(五)“绿色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1243

五、农村人口教育1243

(一)项目实施背景1243

(二)项目进展情况1244

(三)项目成果1245

第十篇 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1246

一、社会力量办学发展的概述1246

(一)社会力量办学的概念1246

(二)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过程1246

(三)社会力量办学的双重属性——商品性与非商品性1248

(四)社会力量办学的特点1251

(五)社会力量办学的作用1252

二、社会力量办学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1252

(一)社会力量办学中的学历教育1252

(二)社会力量办学中的非学历教育1253

三、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1257

(一)社会力量办学中的行政管理1257

(二)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自身管理1261

(三)社会力量办学的学员管理1262

四、社会力量办学的规章制度1263

(一)制定社会力量办学规章制度的意义1263

(二)制定规章制度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264

(三)社会力量办学规章制度的内容1265

(四)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1268

五、社会力量办学的深化改革1268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推动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和改革1269

(二)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体制改革1269

(三)社会力量办学的教学改革1272

六、社会力量办学的意义与发展趋势1274

(一)社会力量办学的重要意义1274

(二)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趋势1276

第十一篇 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1278

一、高教自学考试制度的回顾1278

(一)酝酿建立阶段1278

(二)试点工作阶段1278

(三)逐步推广阶段1279

(四)加强、完善、提高、发展阶段1280

二、自学考试的现状1280

(一)开考专业和报考情况1280

(二)考试机构和主考院校1280

(三)中专自学考试1281

三、自学考试的结构、功能和发展战略1281

(一)自学考试的结构和属性1281

(二)自学考试系统的功能1282

(三)自学考试的发展战略及其目标1282

四、加强自学考试的全面质量管理1284

(一)专业考试计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和辅导材料的质量管理1284

(二)命题、阅卷的质量管理1285

(三)自学指导和社会助学管理1286

五、自学考试的改革方向1287

(一)加强自学考试的全面质量管理1287

(二)在改革中完善组织机构工作,调动多方面积极性1287

(三)积极开展考试标准化工作和考试科研工作1288

第五卷 师范、民族、特殊、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第一篇 师范教育改革一、我国师范教育的特点和改革概述1293

(一)我国师范教育的特点1293

(二)师范教育发展概述1295

(三)师范教育教学改革简要回顾1296

二、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1300

(一)教育专业设置改革1300

(二)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改革1301

(三)制定化学专业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1302

(四)制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1302

(五)实行主辅修制,为农村培养合格初中师资1303

(六)修订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8个专业教学大纲1304

(七)制定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和学科教学大纲1304

(八)师范院校的综合改革试验1305

三、师范院校招生改革1307

(一)招生改革政策概述1307

(二)招生改革具体做法1308

(三)招生改革案例——广西、大连、南通等地深化高师院校招生改革的措施1309

四、师范教育改革展望1312

(一)师范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树立新的观念1312

(二)确立新的办学思路1313

(三)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1313

(四)加大高师招生改革的力度1314

第二篇 民族教育改革1317

一、新中国民族教育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1317

(一)新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1317

(二)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经验1319

(三)当前民族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1319

二、民族教育改革的思路1320

(一)充分认识改革与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性1320

(二)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1321

(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1322

(四)优化和改革发展民族高等教育1323

(五)加强民族师范教育1324

(六)努力搞好对口智力支援工作1324

(七)积极发展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1326

(八)加强民族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培训1327

第三篇 特殊教育改革1328

一、特殊教育的发展1328

(一)特殊教育概述1328

(二)特殊教育发展回顾1328

(三)特殊教育的现状1330

(四)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1330

二、视觉障碍教育的改革1331

(一)视觉障碍教育形式的改革1331

(二)视觉障碍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1333

三、听觉障碍教育的改革1336

(一)听觉障碍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1336

(二)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语言训练1339

(三)在“一体化”教育中实施康复后续教育1340

四、弱智教育的改革1341

(一)弱智教育的现状1341

(二)弱智儿童的早期干预1341

(三)弱智教育课程的改革1342

第四篇 幼儿教育改革1345

一、幼儿幼教事业发展概述1345

(一)建国前幼儿教育的历史回顾1345

(二)新中国幼教事业的发展1345

(三)幼教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1347

二、幼儿园课程改革1349

(一)80年代以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1349

(二)8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1350

(三)9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趋向1352

三、幼儿园保教工作改革1353

(一)保教观念的转变1353

(二)幼儿园教学改革1356

四、幼儿教育管理改革1358

(一)幼教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发展1358

(二)幼儿园管理改革1360

五、学前教育研究与改革1361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几个主要课题1361

(二)幼儿教育改革与研究的趋向1363

第六卷 教育教学改革法规、范例、经验精选第一篇 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精选一、综合性政策法规1367

(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367

(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373

(三)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38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392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393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397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400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406

(九)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1408

(十)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通知1412

二、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改革1419

(一)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419

(二)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421

(三)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426

(四)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430

(五)国家教委关于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1434

(六)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435

(七)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工作的意见1440

三、关于农村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1442

(一)国家教委关于在全国建立“百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通知1442

(二)农业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林业部、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科教结合,共同促进农村、林区人才开发与技术进步的意见》(试行)的通知1444

(三)国家教委关于在“百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立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实验联系校的通知1446

(四)国家教委关于在一百个企业进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通知1447

(五)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指导纲要(试行)1449

(六)国务院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1453

(七)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搞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1456

(八)国家教委、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大力改革与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促进经济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意见》的通知1461

(九)国家教委关于建立全国地区(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联系点的通知1464

(十)国家教委关于表彰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集体的决定1465

(十一)国家教委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1467

四、关于基础教育改革1470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1470

(二)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1473

(三)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1474

(四)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1474

(五)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1475

(六)国家教委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试验工作的通知1477

(七)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1479

(八)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实行新工时制对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的通知1487

(九)国家教委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1493

(十)国家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1494

(十一)国家教委关于推广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经验的若干意见1496

(十二)国家教委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1508

(十三)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的通知1509

(十四)国家教委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1510

(十五)国家教委关于高考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1511

(十六)国家教委关于做好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1512

五、关于高等教育改革1512

(一)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的通知1512

(二)关于高等学校经济学专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1516

(三)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520

(四)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深化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522

(五)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意见的通知1524

(六)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1529

(七)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530

(八)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536

(九)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1540

六、关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1543

(一)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机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1543

(二)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的通知1545

(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550

(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意见的通知1553

(五)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1555

(六)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1556

(七)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中等专业教育的意见》的通知1558

(八)国家教委关于普通中等专业教育(不含中师)改革与发展的意见1560

(九)国家教委、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1564

第二篇 地方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精选1568

一、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1568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决定1575

三、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576

四、辽宁省关于实施“燎原计划”的意见1582

五、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当前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改革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584

六、北京市教育局关于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暂行规定1585

七、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1586

八、吉林省教委关于农村普通初中实行分流教育的若干意见1589

九、山东省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暂行条例1591

十、重庆市关于实施“燎原计划”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1593

十一、锦州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纲要1595

十二、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1602

十三、盐城市计经委、劳动局、教育局关于切实办好综合高中的意见1605

十四、唐山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初中、小学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意见1607

十五、洛阳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1613

十六、洛阳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普通中小学试行校长负责制的意见1614

十七、中共阳原县委员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实验工作的决定1616

十八、中共祁门县委、祁门县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小学管理体制的决定1619

十九、中共祁门县委、祁门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补充决定1620

第三篇 地方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举例1623

一、吉林省东丰县教育整体改革经验1623

二、甘肃省进行教育综合实验的经验1630

三、山西省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改经验及在吕梁地区的推广情况1634

四、县级区域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1639

五、广东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的经验1642

六、义务教育区域性整体改革的探索与思考1645

七、山东省中小学学制改革实验与研究1649

八、江苏省探索普遍高中办学模式的经验1656

九、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积极探索办学模式改革1661

十、搞好初中教育改革培养经济发展适用人才1663

十一、从农村实际出发探索内地农村高中办学之路1666

十二、上海市困难初中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1668

十三、岳阳市中小学德育整体优化改革经验1675

十四、深圳东方英文书院的德育特色1679

十五、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改革与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实验探索1681

十六、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经验1684

十七、烟台市深化改革,构建教育现代化体系的经验1686

十八、积极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1691

十九、浙江省嘉兴农校改革招生分配制度为科教兴农服务的经验1693

二十、海南琼海师范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创建一流师范的经验1695

二十一、改革和发展民族教育,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1698

二十二、深化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人才基础1701

第四篇 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方案范例170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农村初等教育整体改革第二周期实验方案1705

二、河北省关于组织实施“燎原计划”的试行方案1708

三、沈阳市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1710

四、沙市市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方案1715

五、威海市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方案1719

六、黑龙江省密山市深化教育改革总体方案1722

七、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1729

八、河北省阳原县教育改革实验方案1734

九、北京海淀教育改革试验区教育改革的十项任务1737

十、北京海淀教育改革试验区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方案1740

十一、北京海淀教育改革试验区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方案1745

十二、湖北省潜江市“五·四”学制区域性实验方案1748

十三、吉林省集安市学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实施方案1749

十四、关于农村综合初中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1752

十五、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实验设想“幼儿·小学部分”1753

十六、东北师大附中深化教育改革方案1755

十七、华南师大附中十年改革发展规划1759

十八、北京景山学校小学、初中综合整体改革方案1763

十九、北京119中学教育体制改革试行方案1769

二十、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方案1771

二十一、“轻负担,高质量”教改方案1776

二十二、东北师大附小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综合改革实验方案1777

二十三、小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实验方案1781

二十四、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的主体性发展德育系列实验方案1784

二十五、上海交通大学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方案1787

附录1795

第一篇 “八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1795

第二篇 教育教学改革大事记1806

1996《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实用全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仁贤主编 1996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纪实(1988 PDF版)
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纪实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中教審と教育改革(1971.12 PDF版)
中教審と教育改革
1971.12 三一書房
中教審と教育改革(1983.11 PDF版)
中教審と教育改革
1983.11 三一書房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改革全书(1994年06月第1版 PDF版)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改革全书
1994年06月第1版 中央编译出版社
教育改革(1975.03 PDF版)
教育改革
1975.03 東京大学出版会
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1991年03月第1版 PDF版)
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
1991年03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1994年01月第1版 PDF版)
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
1994年01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基础教育改革全书(1999 PDF版)
基础教育改革全书
1999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1998 PDF版)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1998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教育教学改革新篇(1990 PDF版)
教育教学改革新篇
1990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改革中的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2(1993 PDF版)
改革中的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2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改革全书  1978-1991  教育改革卷(1992 PDF版)
中国改革全书 1978-1991 教育改革卷
1992 大连:大连出版社
中国素质教育实用全书(1997 PDF版)
中国素质教育实用全书
1997 北京:开明出版社
教育学文集  英国教育改革(1989 PDF版)
教育学文集 英国教育改革
198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美国教育改革(1990 PDF版)
美国教育改革
199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