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栽培与利用》求取 ⇩

前言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绿肥栽培的沿革与发展1

第二节 绿肥在培厚地力和农、林、牧业生产中的作用3

一、培厚地力的作用4

(一)丰富作物氮素营养(二)增进土壤腐殖质(三)改造低产田地(四)建设和巩固高产田地二、加强农、林、牧业生产中的作用6

(一)保持水土,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二)增强各项农业措施的效能(三)有利农牧结合(四)有利茶、果、桑园经营第三节 绿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途径8

一、扩大栽种和养殖面积,并提高单产8

二、选育和推广良种,合理安排品种布局9

三、加强绿肥科学研究10

第二章 主要绿肥资源13

第一节 栽培绿肥13

第三节 水生绿肥和湖草17

第二节 野生绿肥17

第四节 主要绿肥养分分析及其利用价值30

第三章 绿肥品种鉴定整理与选育36

第一节 品种鉴定整理的意义36

第二节 品种鉴定整理的主要步骤和方法37

一、原始材料的收集与保存37

二、原始材料的研究内容38

三、原始材料的研究方法38

(一)登记整理(二)田间观察记载(三)室内鉴定(四)整理总结四、品种鉴定程序39

(一)品种鉴定试验(二)品种比较试验(三)生产试验第三节 各省区品种鉴定的部分成果40

第四节 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在绿肥品种工作中的应用47

一、绿肥新品种选育的部分成果47

(一)紫云英(二)苕子(三)箭筈豌豆(四)柽麻(五)蚕豆二、新品种选育方法和新技术在绿肥品种工作中的应用49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53

第一节 紫云英53

(一)系统选育(二)杂交育种(三)辐射引变第四章 主要绿肥作物栽培与留种53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55

(一)播种前的田间处理(二)种子处理与根瘤菌接种(三)播种(四)施肥(五)排灌与清沟(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七)提高产草量的主要措施(八)合理利用三、留种与收种65

(一)提高产种量的主要措施(二)收种方法四、扩种技术70

(一)扩种地区的共同要求(二)扩种地区的不同特点第二节 苕子75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76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77

(一)播种(二)田间管理(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四)利用及肥效三、留种与收种84

(一)留种技术(二)收种方法第三节 黄花苜蓿87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87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88

(一)种子处理与播种(二)田间管理三、留种与收种91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92

第四节 箭筈豌豆92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94

(一)播种(二)田间管理(三)利用三、留种与收种98

第五节 豌豆和蚕豆99

一、豌豆99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二)栽培管理与利用(三)留种与收种二、蚕豆102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二)栽培管理与利用(三)留种与收种第六节 草木樨104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05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09

(一)播种(二)施肥(三)管理(四)鲜草和根茬的肥效(五)用作饲料三、留种与收种114

第七节 绿豆115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15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16

一、豇豆118

三、留种与收种118

第八节 豇豆与饭豆118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二)栽培管理与利用(三)留种与收种一、饭豆120

第九节 田菁121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21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22

(一)旱地栽培(二)稻田套种(三)盐碱地栽培三、留种与收种130

第十节 柽麻131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31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32

(一)刈青栽培(二)作短期绿肥栽培三、留种与收种137

第十一节 大叶猪屎豆139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39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41

第十二节 胡枝子142

三、留种与收种142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43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44

三、留种与收种145

第十三节 紫穗槐146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46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47

(一)种子处理(二)栽培管理(三)利用与效能三、留种与收种151

第十四节 紫苜蓿152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52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53

(一)栽培管理(二)刈割利用与倒茬三、留种与收种155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56

第十五节 直立黄芪156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58

三、留种与收种160

第十六节 肥田萝卜161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61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63

(一)整地(二)播种(三)中耕与施肥(四)管水与防虫(五)利用及肥效三、留种与收种166

第十七节 油菜166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67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68

(一)栽培管理(二)间、混、套作和轮作换茬(三)利用及肥效三、留种与收种171

第十八节 大麦172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72

二、栽培管理与利用173

第十九节 满江红174

一、形态构造与生育习性174

(一)形态构造(二)生育习性二、萍种选用与培育177

(一)从无性繁殖选育良种(二)利用有性繁殖培育良种三、满江红越冬与夏萍养殖180

(一)越冬(二)夏萍养殖四、稻田养萍与倒萍187

(一)稻田养萍对增产改土和提高秧苗素质的效能(二)稻田养萍与倒萍技术五、满江红的综合利用191

六、满江红的主要病虫害193

(一)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二)主要病虫害的检查与防治第二十节 水浮莲198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198

二、越冬保种与种子繁殖199

(一)种苗保温越冬(二)采种与种子繁殖三、稻田套养、利用和肥效205

(一)水浮莲对水稻的肥效(二)稻田套养技术第二十一节 水葫芦与水苋菜208

一、水葫芦209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二)越冬保苗及种子繁殖(三)利用及其效能二、水苋菜214

(一)植株形态与生育习性(二)越冬保种与繁殖(三)刈割与利用第二十二节 大米草215

第五章 磷、钾、微量元素肥料及生长调节剂在绿肥上的应用219

第一节 绿肥作物施用磷、钾肥的重要作用220

一、绿肥作物对磷、钾肥的迫切要求220

二、绿肥作物施用磷、钾肥,有助于新区扩种,使低产区高产221

三、在作物、绿肥换茬制中,磷、钾肥施于绿肥作物比施于其他作物茬口强222

四、磷、钾肥对绿肥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效应224

(一)磷、钾肥对绿肥作物种子发芽的影响(二)磷、钾肥对绿肥作物根系发育和根瘤形成的效应(三)磷、钾肥对绿肥作物苗期生长和抗旱、防冻的效应(四)磷、钾肥对促进绿肥作物开花结荚,提高产种量的效应(五)磷、钾肥对绿肥作物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第二节 环境条件与226

一、环境条件对磷、钾肥效果的影响226

(一)土壤条件对磷、钾肥肥效的影响(二)耕作管理条件对绿肥作物施用磷、钾肥效应的影响二、磷、钾肥施用方法对肥效的影响228

(一)种肥、基肥和追肥(二)磷、钾肥的用量(三)磷、钾肥和有机肥、氮肥的配合第三节 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绿肥中的应用231

一、几种微量元素肥料的肥效及其应用232

(一)在紫云英和蚕豆上的应用(二)在草木樨上的应用(三)在满江红上的应用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其效果235

第六章 绿肥在主要耕作制中的配置239

第一节 不同耕作制中绿肥配置的研究241

一、绿肥配置最适宜的种类和品种241

二、绿肥配置最适宜的时期和方法242

三、绿肥配置的面积比重及其相对稳定性242

四、绿肥配置的栽培利用技术243

五、绿肥生育过程的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和绿肥配置前后的土壤肥力变化243

第二节 双季稻耕作制中的绿肥配置244

一、双季稻耕作制的特点244

二、双季稻耕作制的绿肥比重245

三、双季稻耕作制的绿肥种类和品种245

四、双季稻耕作制绿肥配置的栽培方法246

五、双季稻耕作制绿肥的分配与利用247

一、当前几种主要配置形式249

第三节 一季早、中稻耕作制的绿肥配置249

二、冬季绿肥的配置250

三、秋季短期绿肥和豆类作物(半绿肥)的配置251

四、一季早、中稻和花生轮作中的绿肥配置252

第四节 一季晚稻田绿肥配置与浸冬、晒冬252

一、绿肥配置的几种方式252

二、配置绿肥与浸冬、晒冬253

三、配置绿肥的具体做法254

第五节 棉、蔗、麻区的绿肥配置255

一、棉田绿肥配置256

二、蔗田绿肥配置258

第六节 绿肥与豆类作物(半绿肥)配置的协调259

三、麻田绿肥配置259

第七章 绿肥间、混、套作技术262

第一节 间、混、套作的历史经验262

第二节 间、混、套作的实用价值264

第三节 绿肥与大田作物的间、混、套作268

一、麦类作物与绿肥作物的间、混、套作269

二、油菜与绿肥作物的间、混、套作271

三、绿肥与大田作物间、混、套作栽培要点273

(一)选用最恰当的配合品种(二)掌握配合品种的用种比例(三)按不同品种的播种期适期播种(四)选择播种方式,提高播种质量(五)精细管理与收获第四节 果园、茶园、桑园与绿肥间作276

一、间作的主要作用277

二、间作绿肥对茶、果、桑树生育的影响280

三、间作的适宜品种和方法282

四、间作绿肥的耕沤和利用283

一、混播的作用和目的284

第五节 不同绿肥之间的间作与混作284

二、混播的主要经验285

第八章 绿肥分解与土壤微生物287

第一节 绿肥分解原理287

第二节 稻田绿肥的分解289

一、绿肥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的更替289

二、几种绿肥的组成性质及其分解强度293

第三节 稻田绿肥分解过程中氮素释放与水稻氮营养295

一、参与绿肥含氮有机物分解的微生物生理群的变化295

二、绿肥分解过程中土壤氨态氮的释放与碳氮比的关系297

三、土壤氨态氮释放与水稻氮素营养299

第四节 稻田绿肥肥效及其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301

一、几种主要冬季绿肥对水稻的肥效301

二、夏季绿肥的肥效302

三、主要绿肥的耕沤时期与用量303

(一)紫云英(二)肥田萝卜(三)大麦、油菜绿肥(四)夏季绿肥的刈青与压青四、绿肥对保持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作用306

第五节 绿肥分解的调节和肥效的提高308

一、绿肥与石灰配合施用308

二、绿肥与无机肥料配合使用312

三、不同绿肥的配合施用313

第九章 绿肥对红壤的利用与改良315

第一节 红壤利用改良的主要特点316

一、红壤环境的主要特点316

二、红壤开垦利用的首要任务316

三、红壤绿肥改土、护土事例317

第二节 绿肥在红壤熟化过程中的效能319

一、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320

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321

三、提供饲料,促进畜牧业发展323

四、防止土壤冲刷,保水保肥325

第三节 适宜于红壤栽培的主要绿肥牧草种类及其栽培利用326

一、冬季绿肥牧草的栽培与利用326

(一)紫云英(二)苕子(三)肥田萝卜(四)豌豆(五)燕麦(六)意大利黑麦草二、夏季绿肥牧草的栽培与利用343

(一)大叶猪屎豆(二)豇豆(三)狗爪豆(四)鸡眼草(五)绿豆(六)穇子三、多年生绿肥牧草的栽培与利用354

(一)胡枝子(二)葛藤(三)知风草(四)黍草(五)坚尼草(六)金光菊第四节 红壤绿肥牧草的配置364

第十章 绿肥对盐碱土的利用与改良367

第一节 盐碱土利用改良的主要障碍368

一、我国盐碱土的分布及其特点368

二、盐碱土对农作物生育的影响369

第二节 绿肥改造盐碱土的功效371

一、抑制返盐,加速脱盐371

二、增辟肥源,培肥土壤373

三、加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发挥土壤的潜在肥力374

四、提高农作物产量,巩固脱盐效果375

第三节 适于盐碱土种植的主要绿肥作物及其栽培技术376

一、适于盐碱土栽培的主要绿肥品种377

(一)几种豆科绿肥的适应地区范围、生产性能和耐盐能力(二)几种非豆科绿肥的适应地区范围、生产性能和耐盐能力二、盐碱土绿肥的栽培技术380

第十一章 绿肥资源的调查与试验383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步骤383

一、野生绿肥调查384

二、栽培绿肥调查385

第二节 试验设计与观察记载386

一、试验设计387

(一)品种试验(二)栽培试验(三)利用试验二、观察记载392

(一)基本情况记载(二)绿肥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三)绿肥栽培试验观察记载项目(四)绿肥利用试验观察记载项目主要参考文献394

1982《绿肥栽培与利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编著 1982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