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求取 ⇩

第一章 基因——出身与学历1

第一节 家世述略1

一、“梅殷说”疑点多,“梅满儿说”可信1

二、从梅殷溺水说到梅贻琦属牛3

三、从“津门巨族”到“梅先生拔烟袋”4

第二节 家境、家风、家教6

一、髫龀以前6

一、敬业、南开,接受新学7

第三节 学历7

二、始发韧兮7

二、行健不息,借石他山8

三、寡言君子,少有所见9

四、抵美选校,与众不同9

五、勤苦攻读,学优人和10

六、一封家书,具见亲情11

七、荣获“金钥”,皈依基督13

第一节 大家庭的柱石现代化的枢纽14

第二章 试炼——初登教坛14

一、事亲15

二、长幼之间15

三、恋爱、婚姻、家庭16

四、教子21

第二节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25

一、终生一职,绝无仅有25

二、清华精神,足资矜式26

三、校园建墓,唯此一人28

四、初登教坛,良师益友28

五、广泛参与,高度热忱32

第三章 初施——从教务长到留美学生监督34

第一节 一、二十年代的中国教育34

一、三个时期34

二、大学教育概况38

三、两大派别41

一、“改大”前后43

第二节 二十年代中的清华43

二、教务长风波45

第三节 教务长任内47

一、整顿计划47

二、《赠别大一级诸君》——留学观50

三、请辞教务长职——民主与法治观念53

四、出游四省——广听博察53

五、《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及理论初步58

六、梅贻琦与清华国学研究院61

二、清华暑期体校校长——体育教育思想初露67

第四节 从“代理校务”到“留美学生监督”67

一、代理校务,临乱不乱67

三、留美学生监督——公正廉洁70

第四章 胜治——“黄金时代”71

第一节 历史背景71

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中国教育71

二、梅贻琦出长前后的清华大学74

一、“受命于危难”82

第二节 就职前后82

二、就职演说84

第三节 五年工作小结87

一、开始的话——办学“三依靠”88

二、师资——“努力奔赴第一事”88

三、设备——“此无他,欲以提高学术地位、有以资研究与教学之便利也”92

四、研究事业——“更不可缓之工作”93

五、经费之调节100

六、工学院的创建101

七、关于农科教育104

八、关于“与国际学术界之沟通”107

九、贫寒优良学生之奖助、校友联络事宜之促进,对校友职业问题之注意114

第四节 智、德、体、美、群、劳诸育118

一、智育118

二、德育134

三、体育137

四、美、群、劳诸育142

第五章 大成——梅贻琦教育思想综述145

第一节 危难中建业,激流中引航145

一、绝徼移栽桢干质145

二、抗战初期“国统区”教育形势147

第二节 梅贻琦教育思想综述153

一、源流153

二、梅贻琦教育思想的“三大支柱”159

三、师说174

四、学子自身之修养177

五、工程教育与人才问题181

六、教育的出发点是爱190

第三节 尽笳吹,情弥切211

一、“垂涕而道,肠一回而九折”212

二、“烽火连天,弦歌不辍”219

三、“注重于研究工作之推进”224

四、与校外单位合办事业237

第四节 但开先例不为师——抗战时期清华的“创收”事业——清华服务社238

一、趣旨—《告全体校友书》239

二、章则—《清华服务社简章》242

三、服务种类243

四、受益颇丰,权宜之计245

第五节 “修己以安人”——气度与风范撷粹247

一、谦逊248

二、廉明250

三、俭约252

四、德操253

第六章 中挫——从复员到出走255

第一节 准备复员255

一、“漫卷诗书喜欲狂”255

二、复员计划256

三、筹接故园258

第二节 重庆之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261

一、赴渝记要261

二、十教授致蒋毛电265

第三节 复员计划268

第四节 “重到北平,快慰可知矣!”271

第五节 从“一二·一”惨案到闻一多事件274

一、挫折274

二、“一二·一”惨案中的梅贻琦275

三、再次赴渝280

四、余波281

五、联大结束286

六、南京之行289

七、闻一多事件293

第六节 复员前后的清华296

一、复员期中之清华296

二、复员后之清华299

第七章 余绪——从出走到逝世306

第一节 出走前后306

一、走与不走之间306

二、南方数月309

四、回归之议310

三、巴、伦行踪310

第二节 寓美七年313

一、清华基金的保管和使用313

二、“清华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314

三、恢复《清华学报》和资助旅美华人学者315

四、心系故园母校315

第三节 台岛七年317

一、赴台原由317

二、首登台岛318

三、“复校”前后319

四、梅贻琦先生与原子科学327

五、兼长“教部”331

六、长期发展科学334

第四节 余韵与哀荣338

一、思想与政绩338

二、尽瘁与哀荣355

后记361

1994《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延复著 1994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