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学校教学参考书 植物学》求取 ⇩

绪论1

一、植物界的多种多样和我国的植物富源1

二、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与方法2

三、植物学的简史2

四、植物学的分科概述5

第一节种子与幼苗7

一、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类型7

第一单元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7

机能7

第一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基本形态7

目 录8

8

二、种子的萌发10

三、幼苗的形态与类型10

第二节根的形态12

一、定根(主根、侧根)与不定根12

二、根系(根轴系)的类型13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14

一、芽的概念15

二、芽的类型15

第三节芽和枝条的形态与类型15

三、枝条的概念与形态18

四、枝条的生长方式18

五、枝条的分枝方式及其在进化与生产上的意义19

六、枝条剪梢、整枝的意义21

七、禾本科植物的分蘖21

第四节叶的基本形态22

一、叶序22

二、叶的部分23

三、叶的镶嵌24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生长与分化26

第二章植物有机体的组成基础26

第一节植物有机体的细胞构成26

一、原生质体27

(一)细胞质29

(二)细胞核30

(三)线粒体及质体31

(四)质体的形成和演变32

二、细胞壁34

(一)细胞壁的增长与变化35

(二)纹孔和胞间连丝35

三、植物细胞的增长37

一、物质的吸收及其同化作用38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主要生理机能38

二、呼吸作用以及物质的异化过程41

第四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产物41

一、液泡的形成及细胞液的成分41

(一)液泡的形成41

(二)细胞液42

(三)液泡的机能45

二、原生质体新陈代谢的产物(细胞的内含物)45

(一)贮藏的营养物质45

(二)生理上活跃的物质48

一、有丝分裂(间接分裂)50

第五节植物细胞的繁殖50

二、非有丝分裂52

三、减数分裂52

第六节组织的概念与分类53

一、组织的概念53

二、组织的分类53

第三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58

第一节根的结构58

一、根尖的分区58

(一)根冠58

(二)形成区58

(四)根毛区(成熟区)60

(三)伸长区60

(一)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61

二、根的初生结构61

(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66

三、侧根的形成68

四、根的次生结构70

(一)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70

(二)次生木质部的组成分子71

(三)次生韧皮部的组成分子72

(四)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72

五、根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74

(一)形成区78

第二节茎的结构78

一、茎的发生78

(伸二)长区79

(三)成热区79

二、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79

(一)表皮81

(二)皮层81

(三)中柱82

三、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84

(一)形成层及其活动85

(三)次生木质部86

(二)次生韧皮部86

(四)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90

四、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93

第三节维管束及中柱的类型98

一、维管束的类型98

二、中柱的类型100

第四节根、茎间维管束的联系转换区101

第五节叶的结构103

一、叶的发育与成长过程103

二、被子植物叶的结构105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105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111

三、裸子植物叶的结构113

四、叶的寿命、离层和落叶114

第四章营养器官的变态116

第一节变态的概念116

第二节根的变态116

一、机械支持作用的变态根116

二、营养作用的变态根118

第三节茎的变态124

一、地下茎的变态124

二、地上茎的变态128

二、贮藏作用的变态叶130

第四节叶的变态130

一、保护作用的变态叶130

三、攀缘作用的变态叶131

四、捕虫作用的变态叶132

第五节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133

第五章植物器官的规律性与主要机能134

第一节器官形态构造的一般规律性134

一、植物体的表面与体积间的关系134

二、极性134

三、对称及其类型135

环境的统一136

第二节植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136

第三节各机能间的相互关系137

一、吸收作用与蒸腾作用137

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39

第四节植物的繁殖140

一、营养繁殖140

(一)天然营养繁殖140

(二)人工营养繁殖141

(三)营养杂交142

二、孢子繁殖143

三、有性生殖143

第五节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44

一、米丘林关于植物发育的理论145

二、李森科关于植物阶段发育的学说145

第六章种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发生、147

形态与结构147

第一节花的发生、形态与结构147

一、花的概念147

二、花芽的分化148

三、花的组成部分148

四、雄蕊的结构和发育149

(二)花粉粒的发育151

(一)花粉粒的构造151

(三)花粉粒的寿命152

五、雌蕊的结构和发育152

(一)胚珠的结构与发育153

(二)胚囊的结构与发育154

六、开花、传粉与受精156

(一)开花与开花期156

(二)传粉作用156

(三)受精作用159

第二节种子和果实的发生、形态与结构163

一、种子的结构与发育163

(一)胚的发育163

(二)胚乳的发育164

(三)种皮的结构与发肓165

二、果实的发生、形态与结构166

三、果实与种子166

四、单性结实与无子果实167

第二单元植物界的大类群与169

系统分类169

第七章植物分类法则169

第一节分类学上常用的各级单位169

一、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170

二、拉马克二歧分类法170

第二节分类方法170

第三节植物的命名171

第四节植物界及其发展规律172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72

二、植物界的大类群173

第八章低等植物175

第一节细菌门175

一、细菌的分布与一般特征175

二、细菌的营养方式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176

三、细菌与人类的关系177

放线菌177

二、藻类的各纲概述178

(一)蓝藻纲178

第二节藻类植物178

一、藻类的一般特征178

(二)绿藻纲179

(三)硅藻纲185

(四)褐藻纲186

(五)红藻纲188

三、藻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实践中的意义188

第三节粘菌门189

一、真菌的一般特征190

二、真菌各纲的区别190

第四节真菌门190

三、真菌各纲的概述191

(一)古生菌纲191

(二)藻菌纲192

(三)子囊菌纲195

(四)担子菌纲197

(五)半知菌类199

四、真菌的经济重要性200

第五节地衣门200

一、地衣的分布及其一般特征200

二、地衣的经济价值及其对自然界中的作用202

一、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203

第九章高等植物203

第一节苔藓植物门203

二、苔藓植物的分纲和举例204

(一)苔纲204

(二)藓纲206

三、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意义208

第二节蕨类植物门208

一、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及其进化地位208

二、蕨类植物的分纲和举例209

(一)裸蕨纲209

(二)石松纲209

(四)木牫纲210

(三)水韭纲210

(五)蕨纲211

三、蕨类植物的经济用途215

第三节种子植物门219

甲、裸子植物亚门219

一、裸子植物的特征219

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植物举例220

(一)苏铁纲221

(二)松柏纲222

(三)买麻藤纲或有被裸子植物纲231

乙、被子植物亚门233

三、裸子植物的经济重要性233

第四节植物系统发生概述234

第三单元被子植物分类237

第十章被子植物分类形态学及分类237

原则237

第一节被子植物分类形态学基础知识237

一、茎237

二、叶239

(一)叶形239

(二)叶尖240

(四)叶缘241

(三)叶基241

(五)叶脉242

(六)叶裂243

(七)单叶与复叶243

(八)异形叶性244

三、花245

(一)花的类型245

(二)花的演化246

(三)花萼246

(四)花冠247

(五)雄蕊(群)248

(六)雌蕊(群)250

(七)花图式和花程式253

(八)花序及其类型254

四、果实256

(一)单果256

(二)聚心皮果(聚合果)259

(三)聚花果(复果)259

(四)果实与种子的传布260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上所依据的一般进化原则260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263

第一节双子叶植物纲263

一、木兰科263

二、樟科264

三、毛茛科265

四、罂粟科267

五、十字花科268

六、石竹科272

七、蓼科273

八、蔾科274

九、亚麻科275

十、葫芦科276

十一、番木瓜科278

十二、茶科279

十三、桃金孃科282

十四、椴科(田麻科)282

十五、锦葵科283

十六、大戟科286

十七、蔷薇科291

(一)绣线菊亚科291

(二)蔷薇亚科292

(三)李亚科294

(四)梨亚科296

十八、豆科297

(一)含羞草亚科298

(二)云实亚科299

(三)蝶形花亚科300

十九、金缕梅科305

二十一、桦木科306

二十、杨柳科306

二十二、山毛榉科(壳斗科)308

二十三、榆科309

二十四、桑科310

二十五、荨麻科312

二十六、大麻科313

二十七、鼠李科313

二十八、葡萄科314

二十九、芸香科316

三十、苦木科319

三十二、楝科320

三十一、橄榄科320

三十三、无患子科322

三十四、漆树科322

三十五、胡桃科323

三十六、伞形花科325

三十七、柿树科326

三十八、木犀科328

三十九、莤草科330

四十、菊科330

(一)管状花亚科331

(二)舌状花亚科333

四十一、茄科335

四十二、旋花科336

四十三、脂麻科337

四十四、唇形科338

第二节单子叶植物纲340

四十五、泽泻科340

四十六、眼子菜科341

四十七、鸭跖草科341

四十八、凤梨科342

四十九、芭蕉科343

五十、百合科343

五十一、天南星科345

五十二、石蒜科346

五十三、鸢尾科346

五十四、龙舌兰科348

五十五、棕榈科348

五十六、兰科349

五十七、莎草科350

五十八、禾本科353

(一)竹亚科355

(二)禾亚科355

二、恩格勒系统370

一、哈钦松系统370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370

三、格罗斯盖姆系统371

第四单元植物生态、群落与分布372

第十二章植物生态372

第一节植物与环境的统一372

第二节水条件372

第三节溫度条件377

第四节光条件379

第五节空气与风381

第六节土壤条件382

第七节地形条384

第八节生物条件387

第九节人类的影响388

第十节生态条件的综合作用388

第十一节植物的生活型与生态型389

第十三章植物群落391

第一节植物群落的概念及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391

第二节植物群落的特征392

第四节植物群落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及植物群落393

内部的相互关系393

第三节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396

一、植物群落与外界环境的关系398

二、植物群落内部的相互关系399

第五节植物群落的发展400

第六节植物群落的分类402

第十四章植物群落类型及中国植被404

分区404

第一节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404

第二 中国植被分区409

一、东部森林植被地带410

二、内蒙新疆旱生植被地带416

三、青海西藏高寒植被地带419

植物学教材教学法指导书421

请课内容和学时分配424

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425

1960《高等农业学校教学参考书 植物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编 196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力学(1984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力学
1984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植物群落学 P375(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植物群落学 P375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半导体物理学(1982年09月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半导体物理学
1982年09月第1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数学(1965年06月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数学
1965年06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英语  4  教师参考书(1982年06月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英语 4 教师参考书
1982年06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光学  下(1980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光学 下
198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英语  3  教师参考书(1981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英语 3 教师参考书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工农业余中等学校高中物理下教学参考书(1981 PDF版)
工农业余中等学校高中物理下教学参考书
198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电工学教学参考(1984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电工学教学参考
198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植物学(1978 PDF版)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植物学
197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离子选择电极(1987 PDF版)
离子选择电极
198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数学  上(1978.03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数学 上
1978.03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数学(1965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数学
196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有机化学(1980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有机化学
198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光学  上(1980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光学 上
198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