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管理学纲要》求取 ⇩

导言1

第一章国民经济运行系统12

第一节 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运行系统12

一、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体系12

二、国民经济运行系统13

第二节 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16

一、国民经济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运行的16

二、国民经济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基础上21

三、国民经济建立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础上23

四、国民经济的运行要建立在合理的经济结构基础上25

第三节 国民经济运行的特点26

一、整体系统性26

二、计划机制与市埸机制导向28

三、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30

四、国民经济运行要置身于开放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循环体系中33

五、国民经济运行应呈良性循环态势34

第四节 国民经济运行目标35

一、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36

二、国民经济运行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37

三、国民经济运行目标是满足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41

第二章国民经济管理系统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性质、任务45

一、管理二重性45

二、管理与经济管理47

三、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49

四、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性质52

五、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54

六、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作用55

一、国民经济管理体制5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体制58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模式59

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61

四、我国经济体制模式和结构内容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系统65

一、国民经济管理系统65

二、国民经济决策、调节系统67

三、国民经济监督管理系统71

四、国民经济信息咨询系统7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原则81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82

二、遵循客观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原则84

三、公平和效率原则85

四、微观搞活、宏观控制87

五、管理科学化原则88

六、最佳社会经济效益原则89

第三章国民经济管理目标91

第一节 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性质与作用91

一、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概念与性质91

二、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分类93

三、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作用94

第二节 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体系96

一、经济发展目标96

二、科技发展目标97

三、社会发展目标99

四、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完善目标100

五、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体系101

六、确定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指导思想104

一、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106

第三节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06

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110

三、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总量指标的国际比较113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120

第四节 我国1981年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23

一、1981—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24

二、国民经济发展长远战略目标128

第四章国民经济预测和决策130

第一节 经济预测和决策130

一、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130

二、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的重要性132

三、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的作用136

第二节 国民经济预测138

一、国民经济预测的分类138

二、国民经济预测的内容与体系139

三、国民经济预测程序142

第三节 国民经济决策146

一、国民经济决策的分类146

二、国民经济决策内容与体系147

三、国民经济决策程序151

第四节 国民经济预测和决策的方法156

一、国民经济预测和决策方法分类156

二、特尔斐法157

三、决策树法159

四、可行性研究法161

五、回归分析法163

第五节 《2000年的中国》预测164

一、《2000年的中国》预测164

二、世界银行对2000年中国的预测169

一、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重要性171

第五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71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重要性与作用171

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作用173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体制177

一、国民经济计划体制177

二、集中领导,统一计划,分级决策、分级管理179

三、将计划机制建立在商品交换与价值规律的基础上180

四、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与市埸调节范围181

五、以讲求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186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187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187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188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体系196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编制程序203

第四节 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205

一、正确处理速度、比例、结构、效益的关系206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主要比例关系210

第六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综合平衡224

第一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综合平衡224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综合平衡体系224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综合平衡的作用227

三、综合平衡的原则228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综合平衡233

一、人力资源的的概念233

二、人力资源平衡的作用234

三、人力资源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235

四、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241

五、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244

一、物质资料的概念247

第三节 物质资料的综合平衡247

二、物质资料平衡的作用248

三、物质资料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250

四、我国物质资料供需情况的特点258

五、搞好对物质资料的开发、利用、管理261

第四节 财力资源的综合平衡264

一、财力资源的概念264

二、财力资源平衡的作用266

三、财力资源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268

四、我国财力资源的情况与特点284

五、讲求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搞好财力资源平衡286

第五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综合平衡290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综合平衡290

二、社会总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292

三、国民收入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294

第六节 投入产出法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运用296

一、投入产出法296

二、投入产出表296

三、投入产出表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300

第七章国民经济活动的组织303

第一节 国民经济活动的组织原则303

一、国民经济活动组织的重要性303

二、国民经济活动组织的设置原则305

第二节 部门经济组织管理310

一、部门经济与行业经济310

二、建立合理的部门与产业结构312

三、国家对部门经济的领导327

第三节 地区经济组织管理330

一、地区经济与管理330

二、生产力合理布局331

三、合理安排地区经济结构333

四、以城市为中心发展地区经济339

五、经济特区342

第四节 企业经济组织管理345

一、社会主义企业345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组织管理346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其它类型企业的组织管理352

第八章国民经济活动的控制358

第一节 国民经济活动的控制358

一、经济控制358

二、经济控制的模式与特点360

第二节 国民经济活动控制的内容体系与形式362

一、经济控制以价值控制为主362

二、国民经济控制的内容体系364

三、部门经济控制的主要内容367

四、地区经济控制的主要内容369

五、企业经济控制的主要内容370

六、总体控制、自我控制、相互控制371

第三节 建立以间接控制为主的经济控制体制372

一、旧经济体制以直接控制为主372

二、建立以间接控制为主的经济控制体制373

第四节 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埸体系375

一、社会主义市埸体系的内容375

二、国家调节市场,市埸引导企业379

第五节 经济控制的方法381

一、经济方法382

二、法律方法383

三、行政方法385

四、综合地运用各种控制方法387

第六节 实现优化控制388

一、经济优化控制388

二、防止失控和逆变390

第九章国民经济活动的调节395

第一节 国民经济活动的调节395

一、经济调节395

二、经济调节的模式396

三、经济调节的特点398

第二节 经济调节方法400

一、经济调节的方法400

二、以经济杠杆为中心的经济调节活动402

第三节 价格杠杆的调节404

一、价格和价格规律404

二、价格杠杆及其作用409

三、改革价格体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412

第四节 税收杠杆的调节414

一、税收及分类414

二、税收杠杆416

三、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417

四、进一步改革税制,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420

第五节 信贷杠杆的调节421

一、信贷与银行信贷421

二、信贷杠杆422

三、信贷杠杆的调节作用423

四、改革信贷体制,使信贷杠杆发挥更大作用425

第六节 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发挥经济调节作用426

一、综合运用经济杠杆426

二、如何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与各种调节方法430

一、国民经济监督的必要性433

第十章国民经济活动的监督433

第一节 国民经济监督管理的必要性433

二、经济监督的分类436

第二节 国民经济监督管理体系及职能439

一、国民经济监督管理体系439

二、经济监督的职能441

第三节 国民经济监督的主要内容443

一、计划监督443

二、统计监督445

三、市场监督447

四、财政监督450

五、银行监督452

六、审计监督453

一、经济监督的方法455

第四节 国民经济监督的方法与程序455

二、经济监督的程序458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管理效益461

第一节 国民经济管理社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461

一、设置评价社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原则461

二、社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463

第二节 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搞好国民经济管理468

一、思想彻底转轨468

二、加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469

三、抓好战略转变的关键问题470

四、科学决策,提高投资效益472

五、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潜力474

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475

“国民经济管理学纲要”复习思考题476

1988《国民经济管理学纲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蔡良才编著 1988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国民经济管理学(1988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
1988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工业经济管理纲要(1988年04月第1版 PDF版)
工业经济管理纲要
1988年04月第1版
经济学原理纲要(1935 PDF版)
经济学原理纲要
1935
经济学纲要( PDF版)
经济学纲要
国民经济管理学原理(1995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原理
1995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国民经济管理学(1982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
198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国民经济管理学(1989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
198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济管理概论学习纲要(1991 PDF版)
经济管理概论学习纲要
199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国民经济管理学自学纲要(1985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自学纲要
1985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国民经济管理学(1989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
1989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工业经济管理纲要(1988 PDF版)
工业经济管理纲要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民经济管理学(1987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
1987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国民经济管理学(1996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
1996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国民经济管理原理(1984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原理
198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1998 PDF版)
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
1998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