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纲要》求取 ⇩

第一编绪论1

一、经济学研究之对象1

二、经济科学之分类3

(一)第一分类法3

(二)第二分类法4

三、经济与经济学之语源5

(一)经济之语源5

(二)经济学之语源6

四、经济定律6

五、经济学与其他科学之关系7

(一)经济学与理论科学之关系7

(二)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关系7

(三)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关系7

六、研究经济学之目的8

七、研究经济学之方法8

(一)演绎法8

(二)归纳法9

八、经济史的分期10

(一)第一期——自足经济时代10

(二)第二期——都市经济时代11

(三)第三期——国民经济时代13

九、经济学说的派别15

(一)经济学成立前之思想上两大派别15

甲、重商主义派15

乙、重农主义派16

(二)经济学成立后经济学说之三大派别18

甲、自由主义派18

乙、社会主义派21

丙、改良派26

十、经济学原理之内容30

第二编消费论33

第一章消费之意义及其分类33

一、消费之意义33

二、消费之分类33

第二章形成消费之因素35

一、人之欲望35

(一)欲望之意义35

(二)欲望之性质35

(三)欲望发生之次序35

(四)欲望之分类36

(五)学者对于欲望之态度36

二、财之效用38

(一)财之意义38

(二)效用38

甲、效用之意义38

乙、效用之来源38

丙、效用之大小38

丁、效用之种类38

三、人对财之需求39

(一)需求之意义39

(二)需求之伸缩性39

第三章适当的消费应具之原则40

第四章消费上之诸问题41

第一节消费与生产41

一、消费与生产之关系41

二、消费与生产之平准41

三、消费多于生产——马尔萨斯人口论41

四、生产多于消费——近代之恐慌42

第二节奢侈问题44

一、奢侈之意义44

二、奢侈与浪费之异同44

三、学者对于奢侈的态度45

四、消费多生产亦多之说之研究45

五、戒奢侈之方法46

第三节储蓄问题46

一、储蓄之意义46

二、储蓄与储藏之区别46

三、储蓄财之来源46

四、节省与吝啬之区别46

五、储蓄之条件46

第三编生产论49

第一章概论49

一、生产之意义49

二、生产与营利之区别49

三、生产之分类49

第二章工业生产发达之顺序51

一、第一期——家庭自己生产51

二、第二期——巡行劳动生产51

三、第三期——工行工业生产51

四、第四期——家屋工业生产51

五、第五期——手工工场工业51

六、第六期——机械工厂工业52

第三章生产之要素53

第一节自然53

一、自然之意义及其本体53

二、自然何以为生产之要素53

三、自然与人类相互之影响53

(一)自然影响人类生产53

(二)人类行为影响自然54

四、关于土地之法则54

(一)土地报酬渐减律54

(二)土地报酬渐增律55

(三)土地生产渐减律56

第二节劳动57

一、劳动之意义57

二、劳动之要件57

三、劳动之方式58

第三节资本60

一、资本之意义60

二、资本之分类60

三、资本之来源与增殖61

(一)资本之来源61

(二)资本之增殖62

四、机械63

(一)机械之意义63

(二)机械之部分63

(三)机械之利弊63

(四)机械使用之条件64

第四章产业组织65

一、产业组织之意义65

二、产业组织之类别65

三、企业65

(一)企业之意义65

(二)企业之种类65

(三)近代企业之趋势67

甲、企业之集中——即大规模生产67

(甲)企业集中之意义67

(乙)大规模生产之利弊67

(丙)大规模生产之方式67

子、工业之专一68

丑、工业之并合68

乙、企业之结合68

(甲)加特尔(Cartel)68

(乙)托洛斯(Trust)69

四、合作组织71

(一)合作组织之意义71

(二)生产合作社之意义71

(三)生产合作社不易发达之原因71

五、公共产业组织71

(一)公共产业组织之意义71

(二)公共产业组织之种类71

(三)公营事业之方法71

(四)公营事业之利弊72

第四编流通论73

第一章概论73

一、流通之意义73

二、流通之机能73

三、交易之起因73

四、交易之利益73

五、交易之障碍74

六、促进交易发达之因素74

第二章价值与价格75

第一节价值75

一、概论75

(一)价值之分类75

(二)价值之意义75

(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区别75

(四)价值问题之重要76

二、价值之成因76

(一)生产费价值说76

(二)再生产费价值说76

(三)劳动价值说77

(四)限界效用说79

(五)折衷说80

甲、折衷说之意义80

乙、折衷说之内容80

丙、西格之价值说81

第二节价格84

一、概论84

(一)价格之意义84

(二)价格与交换价值之区别84

(三)价格成立之基础85

(四)价格与供求相互之关系85

甲、供求之意义85

乙、决定供求之原因85

丙、供求与价格之影响85

丁、价格与供求之影响86

(五)价格之性质87

(六)价格之种类87

二、各种价格之决定87

(一)市价之决定87

(二)范价之决定89

甲、静态社会中之范价89

乙、实际社会中之范价90

丙、原费与范价及市价之关系93

(三)独占价格之决定95

三、价格变动之原因96

(一)由于商品自身者96

(一)由于货币者96

第三章度量衡97

一、度量衡之意义及其效用97

二、度量衡之关系97

三、法国制度与万国公制97

四、英国制度98

五、美国制度98

六、我国制度99

(一)有清以还之制度99

(二)现行制度100

第四章货币论102

第一节货币通论102

一、货币之意义102

二、货币之发生103

三、货币之功能103

四、货币之种类103

五、货币流通之法则104

六、货币本位制度105

七、货币之价值107

(一)货币价值之意义107

(二)货币价值之基础107

(三)货币价值之变动107

(四)货币价值变动之影响110

第二节硬币111

一、良好币材应具之条件111

二、货币史略111

三、货币之单位112

四、货币之公差112

五、货币之铸造112

六、关于辅币之规定113

第二节纸币113

一、概论114

(一)纸币之意义114

(二)纸币之种类114

(三)纸币之效用114

二、纸币(即不换纸币)114

(一)纸币之性质114

(二)纸币价值之特征115

(三)纸币之利弊115

(四)纸币最安全之发行法115

(五)纸币危险防御之方法116

(六)纸币消却法116

三、兑换券117

(一)兑换券之性质117

(二)兑换券之发行118

甲、自由发行法与制限发行法118

乙、多数银行发行法与单一银行发行法119

丙、私立银行发行法与国立银行发行法119

(三)兑换券之准备120

甲、兑换准备之种类120

(甲)正货准备120

(乙)保证准备120

乙、兑换准备之制度120

(甲)单纯准备制120

(乙)比例准备制120

(丙)部分准备制120

(丁)有价证券存托制121

(戊)最高额券行制121

(已)伸缩制限发行制121

第五章信用论123

一、信用之意义123

二、信用之两种方式123

三、信用成立之要件123

四、信用之种类123

五、信用之利弊124

六、信用之工具124

七、信用之组织125

(一)银行125

甲、银行之意义125

乙、银行之功能及其弊害125

丙、银行之种类126

丁、各种银行之性质及其功能126

戊、银行之一般业务128

(二)票据交换所131

甲、票据交换所之意义131

乙、票据交换所之效用132

丙、票据交换之手续132

第六章交通论133

一、交通之意义133

二、交通之重要133

三、交通机关之种类133

四、交通应具之要件135

五、交通机关之经营问题135

第七章市场与商业138

第一节市场与商业通论138

一、市场与商业之关系138

二、市场之意义138

三、市场之发展138

四、商业之意义138

五、商业之利弊139

第二节国内市场与国内商业139

一、国内市场之意义139

二、具体市场之种类139

(一)日限市140

(二)常市140

甲、普通市场140

乙、交易所140

三、国内商业之种类141

第三节国外市场与国外贸易142

一、国外市场之意义142

二、国外市场之取得142

三、国外市场之维持142

四、国外贸易与国内商业之区别143

五、国外汇兑144

(一)国外汇兑之意义144

(二)汇兑行为之意义变动及其变动之影响144

(三)国际收支平衡145

甲、国际收支平衡之意义145

乙、我国之贷款平衡146

六、国外贸易政策147

(一)自由贸易之根本理论147

(二)保护政策之根本理论147

(三)自由贸易主义者对于保护主义之驳斥147

七、近年来各国贸易政策之概观148

(一)输入国家管理148

(二)输入禁止148

(三)输入许可制148

(四)输入限制比额制148

(五)国货强制使用149

(六)汇兑管理制度149

(七)输出奖励与倾销政策149

第五编分配论151

第一章概论151

一、分配之意义151

二、分受「所得」之各界151

三、分配问题之重要151

第二章分配论之内容153

第一节地租论153

一、地租之意义153

二、地租之起因153

(一)李加图之说154

(二)克利与巴师夏对李加图之说之批评154

三、地租之决定155

(一)决定地租之一般的原则155

(二)耕地地租之决定156

(三)城市土地地租之决定157

四、「租」之一词应用之普通化157

(一)自然财中之租157

(二)人造资本中之租157

(三)主观剩余或主观的租158

五、地租问题158

(一)地租问题之重要158

(二)地租问题解决之方法159

甲、土地单一税论者之主张159

乙、土地国有论者之主张159

丙、孙中山先生之地租理论159

第二节工资论160

一、工资之意义160

二、工资之分类160

三、工资之决定162

(一)关于工资决定之诸学说162

(二)工资决定之方法164

四、工资之制度165

(一)计时制度165

(二)计件制度165

(三)特殊工资制度166

五、工资问题167

(一)工资问题之重要167

(二)工资问题之解决法168

第三节利息论168

一、利息之意义168

二、利率之意义168

三、利息之分类169

四、利息之起因169

(一)从资本供给方面解释利息起因之诸学说170

甲、节约或制欲说170

乙、冒险说170

丙、时差说170

丁、劳力说170

戊、收括说171

(二)从资本需要方面解释利息起因之诸学说171

甲、利用或使用说171

乙、生产力说172

(三)利息之发生172

甲、人之本性172

乙、私有制度173

五、利率之决定173

六、利息问题174

(一)利息合法问题174

(二)利息制限问题175

(三)利息渐减之趋势176

第四节利润论176

一、利润之意义176

二、利润与其他所得之异同177

三、利润之起因178

四、利润之决定179

五、利润之种类180

六、利润问题181

(一)利润与价格181

(二)利润之正否181

(三)利润之趋势182

第三章各派社会主义关于分配之主张184

一、均分主义者之分配理论184

二、共产主义者之分配理论184

三、自由结合主义者之分配理论184

四、集产主义者之分配理论185

1935《经济学原理纲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经济学史纲要(1937 PDF版)
经济学史纲要
1937 上海中华书局
新经济学纲要(民国38.07 PDF版)
新经济学纲要
民国38.07 中华书局
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1983.11 PDF版)
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
1983.11 外国文学出版社
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1983年11月第1版 PDF版)
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
1983年11月第1版 外国文学出版社
经济学纲要( PDF版)
经济学纲要
政治经济学纲要(1987 PDF版)
政治经济学纲要
1987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经济管理概论学习纲要(1991 PDF版)
经济管理概论学习纲要
199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家庭药膳制作(1995 PDF版)
家庭药膳制作
1995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国民经济管理学自学纲要(1985 PDF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自学纲要
1985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原理纲要(1989 PDF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纲要
1989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经济学纲要(1946 PDF版)
经济学纲要
1946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美学原理纲要(1989 PDF版)
美学原理纲要
19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1983 PDF版)
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
1983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纲要会计学原理纲要(1987 PDF版)
政治经济学纲要会计学原理纲要
1987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纲要(1988 PDF版)
政治经济学纲要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