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纲要》求取 ⇩

目录1

资本主义部分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3

(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7

(一)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阶级性的科学7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8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10

第一节 商品10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0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3

(三)商品的价值量14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6

第二节 货币18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18

(二)货币的职能22

第三节 价值规律25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的表现形式25

(二)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27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30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30

(一)资本流通公式及其矛盾30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32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34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34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36

(一)剩余价值率38

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38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39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40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41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42

(一)工资的本质42

(二)工资的形式44

(三)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斗争44

第五节 战后资本主义剥削的新特点45

(一)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源泉45

(二)战后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变化47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52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52

第四章 资本积累52

(二)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54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56

(一)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集中56

(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58

第三节 无产阶级贫困化60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64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64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64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66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67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68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68

(三)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71

(一)社会总资本73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73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74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76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82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82

(一)利润和利润率82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85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87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89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89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91

(三)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主要形式93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99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99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02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104

第七章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107

第一节 国内垄断108

(一)国内垄断的形成108

(二)国内垄断的发展113

(三)垄断利润及其来源116

(四)垄断和竞争118

第二节 国际垄断119

(一)国际垄断的形成119

(二)国际垄断的发展123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26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26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128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29

第一节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132

第八章 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和垂死的资本主义132

(一)生产技术发展的两种趋势133

(二)庞大的食利者阶层和食利国的形成136

第二节 帝国主义是过渡的或垂死的资本主义137

(一)帝国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客观的物质前提138

(二)帝国主义矛盾的加深使社会主义革命不可避免139

(三)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140

(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的必然性141

社会主义部分145

第九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1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146

(一)所有制的涵义146

(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征146

(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147

(五)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形式148

(四)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148

(六)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1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151

(一)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性质151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形式152

(三)我国农村现阶段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52

(四)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作用153

第三节 个体经济和中外合资经济154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体所有制经济154

(二)中外合资经济155

第四节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式156

(一)经营方式的多样性156

(一)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157

第五节 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必然性157

(二)发展多种经营方式的意义157

(二)评价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158

(三)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159

第六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160

(一)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160

(二)为要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实现经济体制的改革164

(三)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65

第十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1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中新型的经济关系168

(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168

(二)社会主义生产中互助合作关系169

(三)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169

(一)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17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172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17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174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涵义174

(二)学会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7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180

(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必然性180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主要特点182

第二节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内在的一个属性184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184

(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185

(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大意义186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发生作用的特点1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188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89

第四节 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192

(一)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192

(二)我国计划管理的三种形式194

(三)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197

第五节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199

(一)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国家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200

(二)综合平衡的根本任务和要求201

第六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202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竞争的必然性202

(二)社会主义竞争和资本主义竞争的本质区别203

(三)社会主义竞争的作用204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特征和地位20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20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206

(二)我国原有经济体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特点207

第二节 政企职责分开,发挥国家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职能210

(一)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必要性210

(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后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211

(三)政企职责分开后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212

第三节 建立健全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企业的民主管理213

(一)企业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213

(二)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214

(三)处理好集中指挥和民主管理的关系215

第四节 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216

(一)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216

(二)必须在企业内部普遍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2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219

(一)经济效益的涵义219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核算219

(二)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220

(三)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意义2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221

(一)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和构成221

(二)掌握资金运动的规律,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发展2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制224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的实质224

(二)经济核算制和经济责任制的关系227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产品成本和盈利228

(一)降低成本保证盈利是经济核算的基本要求228

(二)社会主义盈利的本质和形式230

(一)商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3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业23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商业和信贷234

(二)社会主义商业的形式2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239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及其同资本主义货币流通的区别239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渠道240

(三)货币流通规律及其作用的特点24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信贷242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形式和性质242

(二)社会主义银行245

(三)社会主义的利息247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分配25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250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涵义2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51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51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251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252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2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255

(一)按劳分配及其客观必然性255

(二)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258

(三)按劳分配的形式和改革工资制度260

(四)贯彻按劳分配,必须正确理解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262

(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反对平均主义26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265

(一)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组织者265

(二)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保证2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269

(一)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69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269

(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271

(三)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272

第二节 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273

(一)了解我国国情,认清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273

(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战略意义274

(三)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274

(四)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又要坚决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275

第十七章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277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277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高理想的社会277

(二)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差别和联系280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82

(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282

(二)实现共产主义必需具备的条件284

(三)共产主义必然要实现285

1986《政治经济学纲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1986 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