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 地史学简明教程》求取 ⇩

绪言1

第一章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学3

一、地层层序的确立3

二、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5

(一)生物地层学方法5

1.标准化石法5

2.生物组合(生物群)分析6

1.岩性法8

2.标志层法8

(二)岩石地层学方法8

3.沉积旋回法9

(三)构造运动在划分和对比地层中的应用10

(四)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11

(五)古地磁学方法11

三、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和地质年代表13

(一)岩石地层单位13

(二)生物地层单位13

(三)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14

2.自然分类和人为分类15

1.划分对比的依据及精度15

(四)地质年代表16

第二章沉积岩相和古地理18

一、相和相变的概念18

二、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18

(一)海相沉积18

1.滨海沉积19

2.浅海沉积19

1.风化壳(残积层)21

(二)陆相沉积21

3.半深海和深海区沉积21

2.山麓堆积(冲积扇)22

3.河流沉积22

4.湖泊沉积22

5.沼泽沉积23

6.冰川沉积23

(三)海陆过渡相沉积23

1.三角洲沉积23

2.新生矿物25

1.古生物标志25

3.特殊的岩性标志25

三、古地理及古地理图25

2.泻湖沉积25

(一)沉积岩相、古地理分析的主要标志25

(二)古地理再造26

1.古海盆地26

2.古大陆27

3.古气候27

(三)古地理图27

第三章历史构造分析与全球构造体系29

一、地壳运动与历史构造分析方法29

(一)沉积厚度分析法30

(二)沉积岩相分析法31

(三)地层接触关系及其构造意义31

二、大陆地壳大地构造分区32

(一)活动区(地槽)和稳定区(地台)的划分32

1.地槽区的主要特征32

(二)构造阶段和构造分区33

1.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33

2.地台区的主要特征33

2.大陆地壳大地构造分区34

三、全球构造体系——板块构造34

(一)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34

(二)板块构造的主要论据36

1.大陆漂移36

2.古地磁38

3.海底扩张38

2.幼年期——微大洋42

3.成年期——开阔的大西洋型大洋盆地42

1.胚胎期——大陆裂谷42

(三)板块构造学说对地台和地槽的解释42

4.衰退期——太平洋型大洋盆地43

5.终了期——残留海44

6.遗痕——地缝合线44

第四章前寒武纪45

一、概述45

(一)前寒武系时代划分45

2.同位素年龄测定46

3.沉积建造和变质作用46

(二)前寒武纪岩系待征及其划分和对比方法46

1.构造-岩桨旋回法46

4.生物地层47

二、中国的前震旦系48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48

1.太古宇48

2.下元古界52

3.中上元古界53

(二)中国南方56

1.鄂西震旦系标准剖面58

2.中国南方震旦系沉积类型58

三、中国的震旦系58

(一)中国南方58

(二)华北-东北南部区62

(三)其它地区62

四、前寒武纪地史特征62

(一)地壳构造演化62

1.太古宙(38亿年至25亿年左右)63

2.早、中元古代(25亿年至10亿年左右)66

3.晚元古代(10亿年至6亿年左右)67

1.生命起源、原始菌、藻类生物的发展68

2.真核细胞生物的出现68

3.后生动物出现、元古宙向显生宙的过渡68

(二)前寒武纪生物界演化68

(三)前寒武纪矿产69

(一)重要的生物门类和标准化石70

1.小壳动物化石70

2.三叶虫70

一、早古生代的生物界70

第五章早古生代70

3.笔石72

4.头足类74

5.腕足类74

6.珊瑚74

7.牙形石75

(二)生物相组合75

(三)生物界演化75

二、中国的寒武系76

(一)华北-东北南部地区76

1.下寒武统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78

(二)扬子区78

2.中、上寒武统碳酸盐相地层79

(三)华南活动区80

(四)其它地区81

1.塔里木地区81

2.天山-内蒙-兴安区81

3.昆仑-祁连-秦岭区81

4.川滇藏区82

三、中国的奥陶系85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85

1.湖北宜昌奥陶系标准剖面87

(二)扬子区87

2.岩相变化和古地理88

(三)华南活动区88

(四)其它地区91

1.塔里木地区91

2.天山-内蒙-兴安区91

3.昆仑-祁连-秦岭区91

4.川滇藏区92

四、中国的志留系95

3.下扬子区的志留系96

2.云南东部的志留系96

(一)扬子区96

1.川南-黔北志留系剖面96

(二)华南活动区97

(三)其它地区99

1.塔里木地区99

2.天山-内蒙-兴安区99

3.昆仑-祁连-秦岭区99

4.川滇藏区102

五、全球早古生代地史概述102

1.加里东褶皱带103

(一)早古生代褶皱带103

2.萨彦-蒙古早古生代褶皱带106

3.祁连山早古生代褶皱带106

4.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107

(二)早古生代稳定区的地史特征107

1.中国地台区107

2.西伯利亚地台区107

1.早古生代的古大陆108

5.冈瓦纳联合地台区108

(三)早古生代古地理和古气候108

4.北美地台区108

3.欧洲地台区108

2.早古生代的古大洋盆地110

(四)早古生代的矿产113

第六章晚古生代114

一、晚古生代的生物界114

(一)海生无脊椎动物114

1.腕足类114

(三)其它地区114

2.珊瑚类115

3.?类115

4.头足类116

5.正笔石类116

6.牙形石116

(二)陆生植物116

(三)脊椎动物119

1.西南浅海相121

二、中国的泥盆系121

(一)华南地区121

2.川鄂、湘赣地区的海陆交互相122

3.东南地区陆相泥盆系127

(二)东南沿海地区127

(三)其它地区128

1.塔里木、祁连区128

2.天山-内蒙-兴安区128

3.昆仑-秦岭区128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129

三、中国的石炭系129

4.川滇藏区129

1.山西大原西山的石炭系130

2.横向变化和古地理131

(二)华南区132

1.贵州南部都匀、独山一带石炭系剖面132

2.地层对比、横向变化及古地理分析132

(三)东南沿海地区135

4.川滇藏区137

3.昆仑-秦岭区137

四、中国的二叠系137

1.塔里木、祁连区137

(四)其它地区137

2.天山-内蒙-兴安区137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138

1.山西太原西山二叠系标准剖面138

2.横向变化和古地理139

(二)华南地区140

1.黔中一带二叠系剖面142

2.横向变化和古地理142

3.昆仑-秦岭区144

4.川滇藏区144

2.天山-内蒙-兴安区144

1.塔里木、祁连区144

5.台湾区147

五、全球晚古生代地史概述147

(一)晚古生代褶皱带147

1.西欧海西褶皱带147

2.北美阿巴拉契亚褶皱带149

3.乌拉尔褶皱带151

4.亚洲中部和北部的晚古生代褶皱带153

1.中国东部稳定区155

(二)晚古生代稳定区的地史特征155

2.西伯利亚地台区156

3.欧美地块(劳伦大陆)156

4.冈瓦纳联合地台157

(三)晚古生代古地理和古气候158

1.晚古生代的古大陆158

2.晚古生代的古大洋盆地160

(四)晚古生代矿产161

第七章中生代163

一、中生代的生物界163

(一)陆生植物164

(二)脊椎动物166

(三)无脊椎动物169

二、中国的三叠系172

(一)华南区172

1.贵州西南部及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三叠系剖面172

2.华南三叠系岩相变化和古地理175

(二)中国北部177

1.陕甘宁盆地和山西盆地的三叠系177

2.中国北部三叠系的分布和古地理178

1.松潘-甘孜区179

(三)其它地区179

2.羌塘-三江区180

3.冈念区、喜马拉雅山180

三、中国的侏罗系180

(一)中国东部184

1.大型内陆稳定盆地的侏罗系184

2.小型火山活动盆地的侏罗系188

3.滨海海湾的侏罗系189

1.西北区191

(二)中国西部191

2.川滇藏区192

四、中国的白垩系194

(一)中国东部194

1.大型内陆稳定盆地的白垩系194

2.大型近海断陷盆地的白垩系195

3.小型火山活动盆地的白垩系196

2.川滇藏区200

五、全球中生代地史概述200

1.西北区200

(二)中国西部200

(一)中生代褶皱带203

1.松潘-甘孜印支褶皱带204

2.三江印支褶皱带206

3.藏北燕山褶皱带207

4.喜马拉雅燕山褶皱带208

5.北美科迪勒拉中生代褶皱带210

6.维霍扬斯克-科累马-锡霍特中生代褶皱带211

(二)中生代稳定地区的地史概况211

1.北方大陆(劳亚大陆)212

2.南方大陆(冈瓦纳大陆)213

(三)中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213

1.中生代的古地理213

2.中生代的古气候218

(四)中生代恐龙的绝灭问题218

1.地球演变的原因218

2.生物进化的原因219

3.天体演化的原因219

(五)中生代的重要矿产219

第八章新生代221

一、新生代的生物界221

(一)高等哺乳动物222

(二)人类的发展224

(三)无脊椎动物225

(四)植物界225

二、中国的第三系226

(一)中国东部的第三系226

1.大型近海断陷盆地的第三系227

2.中小型内陆断陷盆地的第三系229

3.台湾的海相第三系230

(二)中国西部的第三系230

1.华北的第四系234

三、中国的第四系234

(一)中国东部的第四系234

2.华南的第四系236

(二)中国西部的第四系237

四、全球新生代地史概述240

(一)新生代褶皱带240

1.阿尔卑斯褶皱带240

2.喜马拉雅褶皱带243

5.日本中、新生代褶皱带244

4.南美安底斯中、新生代褶皱带244

3.北美科迪勒拉新生代褶皱带244

6.台湾新生代褶皱带246

(二)新生代稳定区的地史概况246

1.东半球大陆(欧亚非大陆)247

2.西半球大陆(美洲大陆)247

(三)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247

1.新生代的古地理247

2.新生代的古气候250

(四)新生代的重要矿产252

一、沉积演变钓主要趋向254

第九章地质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向254

二、地壳构造发展255

(一)大陆地壳的演化255

1.原始地壳的性质255

2.大陆地壳演化的阶段255

(二)构造旋回或构造阶段255

三、有机界演化257

(一)生物的起源和发展257

(二)生物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可能的原因257

主要参考文献259

1987《高等学校教材 地史学简明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上(1987 PDF版)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上
1987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上( PDF版)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上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古生物学简明教程(1983年05月北京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古生物学简明教程
1983年05月北京第1版 地质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材  数据库系统简明教程( PDF版)
高等学校教材 数据库系统简明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1959 PDF版)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1959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材(1991 PDF版)
高等学校教材
1991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下(1953 PDF版)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下
1953 商务印书馆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1991 PDF版)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199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植物学简明教程(1982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植物学简明教程
198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1986 PDF版)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1986 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材  管理运筹学简明教程(1988 PDF版)
高等学校教材 管理运筹学简明教程
1988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下(1999 PDF版)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下
1999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上(1999 PDF版)
高等数学简明教程 上
1999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地史学简明教程(1987 PDF版)
地史学简明教程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古生物地史学简明教程(1981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古生物地史学简明教程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