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原理》
作者 | 涂怀莹(浩如)著 编者 |
---|---|
出版 |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参考页数 | 775 |
出版时间 | 民国76.0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9315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行政法的意义与性质1
第一节行政法的意义1
第一款 行政法「定义」的困难1
第二款 中外各家之行政法的定义3
第三款 本书之「综合的行政法定义」5
第二节行政法的性质的分析9
第一款行政法为「公法」9
第一项 公私法分类的各家学说10
第二项 公法私法分类的反对论12
第三项 确立行政法为公法性质的「必要」及其「含义」13
第二款行政法为「国内法」15
第一项 行政法为国内法的含义15
第二项 「国际行政法」的趋势16
第三款行政法为「规范行政权」之法18
第一项 行政权的意义与性质18
第二项 行政权的范围19
第二章行政法的分类及其内容31
第一节 概说31
第二节通常的行政法分类33
第一款 「行政组织法」的性质与内容33
第二款 「行政行为(作用)法」的性质与内容38
第三款 「行政救济(争讼)法」的性质与内容43
第三节其他的行政法分类48
第一款 「行政法总论」与「行政法各论」49
第二款 「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50
第三款 「对外行政法」与「对内行政法」51
第四款 「消极行政法」与「积极行政法」52
第五款 「国家行政法」与「自治行政法」52
第六款 「平时行政法」与「战时行政法」53
第三章行政法的构成的形式(行政法的法源)59
第一节 概说59
第二节行政法构成形式的分析63
第一款行政法的成文法的形式63
第一项 「宪法」有关行政法部份63
第二项 「制定法」有关行政法部份65
第三项 「法规性命令」有关行政法部份71
第四项 「紧急命令」75
第五项 「宪法授权命令」78
第六项 「条约」有关行政法的部份80
第七项 「地方自治法规」82
第二款行政法的不成文法的形式84
第一项 习惯84
第二项 判例87
第三项 解释91
第四项 法理95
第三节 行政法形式(法源)的特征101
第四章行政法的法律关系109
第一节 概说109
第二节行政法关系的主体(当事人)111
第一款 行政法关系主体之「意义」111
第二款 行政法关系主体之「种类」113
第三节行政法关系的内容——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务」119
第一款行政法上的「权利」119
第一项 「权利」之意义与「公权」之意义120
第二项行政法上的公权122
第一目 「国家」之行政法上的公权122
第二目 「人民」之行政法上的公权125
第三目 「公共团体」之行政法上的公权132
第二款 行政法上的「义务」134
第四节行政法关系的「分类」140
第一款 「通常」的行政法关系的分类——「一般统治关系」与「特别权力关系」140
第二款 「其他」的行政法关系的分类143
第五节行政法关系的特征(行政法之「实质的」特征)——(附论「公私法混合适用的区域」)146
第一款 行政法关系(行政法之实质)的特征146
第二款 「公私法混合适用的区域」(「公私法之中间区域」)148
第六节行政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151
第一款 概说151
第二款 行政法关系的「发生」152
第三款 行政法关系的「变更」153
第四款 行政法关系的「消灭」154
第五章行政法的「适用」及施行时的「效力」157
第一节 概说157
第二节行政法适用时的「基本原则」158
第一款 「法治行政」的「先决条件」158
第二款 「法治行政」的「基本原则」162
第三节行政法适用与「民刑法的关系」171
第一款 行政法「涉及民事、刑事」性质之规定172
第二款 行政法「准用民刑法」之规定173
第三款 行政法「排斥民刑法」之适用178
第四节行政法施行时的效力180
第一款 行政法关于「时的效力」180
第二款 行政法关于「人及地的效力」185
第三款 行政法关于「事的效力」189
本论193
第一篇行政组织法193
第一章行政组织法的基本概念193
第一节 行政组织法的「含义」、「性质」与「范围」193
第二节 行政组织的型态198
第三节 行政组织法的趋势202
第二章行政机关209
第一节概说209
第一款行政机关的「意义」与「特性」209
第一项 行政机关的「意义」209
第二项 行政机关的「特性」213
第二款 行政机关的「构成员」216
第三款行政机关的「分类」219
第一项 行政机关之「通常的分类」220
第二项 行政机关之「其他的分类」223
第二节行政官署226
第一款 行政官署的「概念」226
第二款 行政官署的「权限」230
第三款行政官署间之「相互关系」237
第一项上下级官署关系——行政监督238
第一目 行政监督的「意义」238
第二目 行政监督的「种类」240
第三目 行政监督的「方武」241
第二项 同级官署关系244
第四款 委办行政246
第三章行政人员(公务员法)257
第一节概说257
第一款 公务员的「各种含义」257
第二款 行政法上公务员之「意义」与「特性」260
第三款公务员的分类262
第一项公务员的「通常的分类」262
第一目 「国家公务员」与「自治人员(自治团体公务员)」262
第二目 「文官」(文职人员)与「武官」(武职人员)或「军官」(军职人员)264
第三目 「行政官」(行政人员)与「司法官」(司法人员)266
第四目 「政务官」与「事务官」(常任文官)268
第二项 公务员的「其他的分类」270
第三项 公务员之「职位分类」272
第四项 新公务员制(「品位制」与「职位分类制」两制合一之制)275
第二节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278
第一款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或「成立」)278
第一项 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之「意义」与「任官(用)行为之性质」279
第二项 公务员「任用之要件」281
第三项 「任用程序」与「非法任用」286
第二款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变更」与「消灭」288
第一项 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变更」288
第二项 公务员法律关系的「消灭」290
第三节公务员的「义务」、「责任」与「权利」293
第一款 总说293
第二款公务员的「义务」294
第一项 概说294
第二项 「忠心执行职务」之义务295
第三项 忠实之义务或「尽忠职守」之义务297
第四项 「服从命令」之义务298
第五项 「严守秘密」之义务301
第六项 「保持品位」及「恪守官箴」之义务303
第三款公务员的「责任」304
第一项 总论304
第二项公务员的「行政责任」(惩戒责任)306
第一目 概说306
第二目 我国「现行惩戒制度」的分析308
第三目 我国惩戒制度仍待改进的「问题」325
第三项公务员的「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327
第一目 公务员的「刑事责任」327
第二目 公务员的「民事责任」329
第四款公务员的「权利」333
第一项 概说334
第二项公务员之「经济方面的权利」334
第一目 俸给权335
第二目 退休金权338
第三目 抚恤金权341
第四目 参加公务员保险权344
第五目 实费请求权(职务上费用偿还请求权)347
第三项 公务员之「身份方面的权利」347
第四章我国国家行政组织概述365
第一节中央行政组织概况365
第一款 总统与国家安全会议366
第二款 行政院374
第三款 考试院377
第四款 审计部及所属审计机关379
第二节地方行政组织概况380
第一款 概说380
第二款 省行政组织381
第三款 市行政组织386
第四款 县行政组织391
第五款 特区行政组织393
第六款 战地政务之地方行政组织398
第五章自治行政组织403
第一节 概说403
第二节「自治行政法」的基本概念404
第一款 「地方自治」的「意义」404
第二款 「自治团体」的「意义」与「种类」406
第三款「自治行政」的「含义」与「要素」410
第一项 自治行政之「含义的分析」410
第二项 「地方自治单位」与「地方自治团体」412
第三项 自治行政(地方自治)的「要素」414
(附论)「地方自治」与「自治法」之关系419
第四款 「自治行政组织」的「分类」420
第五款 自治行政的「监督」——「自治监督」422
第三节我国「宪法所定」之自治行政组织426
第一款 宪法所规定之地方自治制度426
第二款 立法院「省县自治通则草案」所定之自治组织432
第四节 台省试办之地方自治组织439
第六章「公物」及「公共营造物」459
第一节公物459
第一款 公物之「意义」与「特性」459
第二款 公物之「成立」与「消灭」464
第三款 公物之「使用」465
第二节公共营造物467
第一款 营造物之「意义」与「种类」467
第二款 营造物之「管理」与「利用」472
第二篇行政行为(作用)法483
第一章行政行为的基础概念483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意义」与「行政作用」484
第二节 行政行为之「法律性质的分析」488
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分类」492
第一款 「抽象的行政行为」与「具体的行政行为」493
第二款 「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与「合同行政行为」494
第三款 「一次行政行为」与「二次行政行为」497
第二章行政命令(行政立法)503
第一节 行政命令的「意义」与「分类」503
第二节 「行政规章」与「行政规则」(或「行政规程」)506
第三节 命令「违法之审查」511
第三章行政处分519
第一节行政处分的「意义」与「法律性质」519
第一款 行政处分的「意义」519
第二款 行政处分之「法律性质」523
第二节行政处分的「分类」524
第一款 「覊束处分」与「自由裁量处分」525
第二款 「要式的处分」与「不要式的处分」532
第三款 「依职权之处分」与「须声请之处分」533
第四款 「须受领之处分」与「不须受领之处分」暨「须同意之处分」与「不须同意之处分」533
第五款 「第一次处分」与「覆审处分」535
第六款 「单纯之处分」与「有附款之处分」535
第七款 「其他」的分类536
第三节行政处分的「内容」与「附款」537
第一款 行政处分内容的「意义」及其内容的「分类」537
第二款 「消极处分」与「积极处分」538
第三款 独立处分539
第四款 代他人行为之处分542
第五款 行政处分之「附款」544
第四节行政处分的「成立」与「效力」548
第一款 行政处分之「成立」548
第二款 行政处分的「效力」551
第五节行政处分之「不存在」、「无效」与「撤销」555
第一款 行政处分之「不存在」555
第二款行政处分之「无效」与「撤销」556
第一项 行政处分之「无效」与「撤销」之「意义」及其「区分」556
第二项 行政处分之「无效」561
第三项 行政处分之「撤销」565
第六节行政处分之「撤回」(「停止」或「废止」)与「消灭」569
第一款 行政处分之「撤回」(「停止」或「废止」)569
第二款 行政处分之「消灭」571
第四章准法律行为之行政行为(准行政行为)577
第一节 准法律行为之行政行为之「意义」与「特性」577
第二节 准行政行为的「种类」578
第三节 准行政行为的「反对论」582
第五章「双方行政行为」与「合同行政行为」585
第一节 双方行政行为——「公法契约」或「行政契约」585
第二节 合同行政行为——「集合行政行为」或「共同行政行为」588
第六章行政上之「强制执行」(附论「行政指导」)与「行政罚」593
第一节行政上的「强制执行」(附论「行政指导」)593
第一款 行政执行的「意义」与「性质」593
第二款行政上强制执行的「种类」595
第一项「作为」及「不作为」义务之强制596
第一目 间接强制596
第二目 直接强制601
第三目 即时强制602
第二项 「给付义务」之强制——强制征收604
第三款行政上的「自动执行」——行政指导606
第一项 行政指导之「发生」606
第二项 行政指导之「意义」与「性质」607
第三项 行政指导之「方法」608
第二节行政罚610
第一款 行政罚之「意义」610
第二款 行政罚之「性质」611
第三款 行政罚之「种类」与「处罚程序」617
第四款 行政犯与「刑法总则适用问题」620
第三篇行政救济(争讼)法635
第一章行政救济的概念635
第一节 行政救济的「意义」与「性质」635
第二节行政救济的「种类」637
第一款 普通申请(亦称「申诉」,旧称「呈诉」)638
第二款 裁定申请638
第三款 声明异议(或「复查申请」)639
第四款 诉愿642
第五款 行政诉讼644
第六款形式上的民事诉讼650
第一项 行政上的「损害赔偿」与「损失补偿」651
第二项 「关于选举之诉讼」652
第二章诉愿657
第一节 我国「诉顾法」制定及修正的经过657
第二节 诉愿的「要件」659
第三节 诉愿之「管辖」——「受理诉愿之机关」669
第四节 诉愿之「提起」673
第五节诉愿之「处理」676
第一款 诉愿之「审查」676
第二款 诉愿之「决定」及其「效力」680
第六节 「改进」我国诉愿制度之意见688
第三章行政诉讼697
第一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之「简史」697
第二节 行政诉讼之「要件」700
第三节行政诉讼之「管辖」「受理行政诉讼之机关」704
第一款 各国制度概况704
第二款 我国行政法院之组织713
第四节 行政诉讼之「当事人」714
第五节行政诉讼之「程序」719
第一款 「提起」行政诉讼之程序719
第二款 行政诉讼之「审理程序」723
第六节 行政诉讼的「改进意见」735
第四章行政上的「损害赔偿」与「损失补偿」743
第一节行政上的「损害赔偿」743
第一款 行政上损害赔偿之「意义」与「法理」743
第二款 各国「国家赔偿制度」概况748
第三款 我国「现行法上之行政上的损害赔偿」750
第四款 「国家赔偿法」之制定754
第二节行政上的「损失补偿」760
第一款 行政上的损失补偿的「意义」与「法理」760
第二款 我国「现行法上之行政上的损失补偿」764
(附录)行政法的「基本参考书目」773
民国76.08《行政法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涂怀莹(浩如)著 民国76.08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财政立法原理
- 1934 商务印书馆
-
- 基本原理·行政組織法·行政作用法
- 1981.05 法律文化社
-
- 行政の法理
- 1986.01 有斐閣
-
- 行政法原理
- 民国76.08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行政诉讼法原理
- 1988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司法行政管理
- 1989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
- 教育行政组织原理
- 1996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 行政法理论与行政执法实务
- 1997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行政管理学原理
- 1996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 行政处罚运作原理
- 1994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行政法学原理
- 1989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行政法学原理
- 1989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
- 行政法学原理
- 1993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行政程序法学原理
- 1994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行政法和行政管理
- 1990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