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原理》
作者 | 王晓君著 编者 |
---|---|
出版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0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40867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923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1
一 行政与行政权1
二 行政法的概念5
三 行政法的渊源和分类6
四 行政法的特点10
第二节行政法关系11
一 行政法律关系11
二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16
第三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1
一 行政合法性原则22
二 行政合理性原则23
三 行政应急性原则24
第四节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5
一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5
二 行政法的作用26
第五节行政法的历史发展27
一 国外行政法的产生与发展27
二 我国行政法的产生与发展29
第二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32
第一节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概述32
一 行政主体32
二 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35
三 行政主体资格的确认39
四 行政相对方40
第二节国家行政机关40
一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40
二 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41
三 中央及地方国家行政机关41
第三节被授权的组织和被委托的组织及个人44
一 行政授权45
二 行政委托47
三 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48
第四节公务员49
一 公务员概念及双重身份49
二 公务员法律关系50
三 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53
四 公务员身份划分56
第五节行政相对方57
一 行政相对方的概念及特征57
二 行政相对方的类型58
三 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59
四 行政相对方的范围61
第三章行政行为62
第一节行政行为概述62
一 行政行为的概念62
二 行政行为的特征64
第二节行政行为的分类64
一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65
二 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66
三 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67
四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67
五 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68
六 其他分类69
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内容70
一赋予权利或剥夺权利70
二 设定义务或免除义务71
三 确认法律事实与确认法律地位71
第四节行政行为的效力72
一 行政行为的效力72
二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与合法要件74
三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消与废止79
第四章抽象行政行为82
第一节抽象行政行为概述82
一 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82
二 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84
第二节行政法规的制定85
一 行政法规的概念与特征85
二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87
第三节行政规章的制定89
一 行政规章的概念与特征89
二 规章的制定程序90
三 行政规章的效力91
第四节其他抽象行政行为91
一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91
二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性质92
三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形式93
第五章具体行政行为94
第一节行政征收94
一 行政征收的概念与特征94
二 行政征收的种类96
三行政征收的方式与程序97
第二节行政许可97
一 行政许可的概念与特征97
二 行政许可的种类99
三 行政许可的程序100
四 行政许可的撤销和废止102
第三节行政监督102
一 行政监督的概念与特征102
二 行政监督的方式103
三 行政监督的作用105
四 行政监督的程序106
第四节行政处罚107
一 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107
二 行政处罚的原则108
三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113
四 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118
五 行政处罚程序119
第五节行政强制123
一 行政强制的概念与特征123
二 行政强制行为的种类124
三 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的区别127
第六节行政裁决128
一 行政裁决的概念与特征128
二 行政裁决的原则130
三 行政裁决的范围130
第七节行政奖励132
一 行政奖励的概念与特征132
二 行政奖励的基本原则132
三 行政奖励的构成要件133
四 行政奖励的内容和形式134
第六章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135
第一节行政合同135
一 行政合同的概念与特征135
二 行政合同的种类136
三 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138
四 行政合同的缔结与履行140
五 行政合同的作用140
第二节行政指导143
一 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143
二行政指导的种类144
三 行政指导的规则145
四 行政指导的意义146
第七章行政程序147
第一节行政程序概述147
一 行政程序的涵义147
二 行政程序的种类148
第二节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149
一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149
二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151
第三节行政程序法154
一 行政程序法的概念与特征154
二 行政程序法的地位与作用155
三 行政程序立法概况157
第八章行政复议160
第一节行政复议概述160
一 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160
二 行政复议的目的及作用162
三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63
第二节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164
一 依法行使复议权不受非法干涉的原则165
二 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民的原则166
三 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的原则168
四 一级复议的原则169
五 不调解的原则170
六 书面复议的原则171
七 复议期间不停止原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171
第三节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172
一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172
二 不予受案的范围173
第四节行政复议机关及其管辖174
一 行政复议机关174
二 行政复议机构175
三 行政复议的管辖176
第五节行政复议参加人178
一 复议申请人178
二 复议被申请人179
三 复议第三人179
第六节行政复议程序180
一 复议申请180
二 复议申请的受理182
三 复议案件的审理182
四 复议决定183
第九章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185
第一节行政违法185
一 行政违法的涵义185
二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186
三 行政不当187
第二节行政责任188
一 行政责任的概念188
二 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188
三 公务员的行政责任189
四 行政相对方的行政责任190
五 行政责任的追究权限190
第三节行政赔偿191
一 行政赔偿概述191
二 行政赔偿的范围193
三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197
四 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赔偿金计算标准199
五 追偿制度200
六 行政赔偿程序201
第十章监督行政行为204
第一节 监督行政行为概述204
第二节权力机关的监督205
一 权力机关法律监督的内容205
二 权力机关法律监督的方式205
第三节司法机关的监督206
一 检察监督206
二 审判监督207
第四节行政系统的自我监督207
一 一般行政监督208
二 专门行政监督209
第十一章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214
第一节司法审查概述214
一 司法审查的涵义214
二 司法审查的作用216
第二节司法审查的原则217
一 司法审查的一般原则217
二 司法审查的特有原则217
第三节司法审查的范围221
一《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221
二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请求司法审查的行政案件范围222
三 司法审查的排除范围223
第四节司法审查的管辖223
一 司法审查管辖的概念223
二 司法审查管辖的分类224
第五节司法审查参加人228
一 司法审查参加人概述228
二 司法审查中的原告229
三 司法审查中的被告231
四 司法审查中的共同诉讼人233
五 司法审查中的第三人233
六 司法审查中的诉讼代理人234
第六节司法审查的标准236
一 合法性审查标准236
二 合理性审查标准239
第七节司法审查的裁判形式240
一 司法审查判决240
二 司法审查裁定242
三 司法审查决定243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45
附录二行政复议条例257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68
附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77
1998《行政法学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晓君著 1998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行政法原论 上
- 1966 国立编译馆
-
- 基本原理·行政組織法·行政作用法
- 1981.05 法律文化社
-
- 行政の法理
- 1986.01 有斐閣
-
- 行政法原理
- 民国76.08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行政诉讼法原理
- 1988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行政管理学原理
- 1996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 行政法学原理
- 1989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行政法学原理
- 1989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
- 行政程序法学原理
- 1994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行政法和行政管理
- 1990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行政处罚法原理与运作
- 1996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 刑事执行法学原理
- 199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行政法学原理
- 1998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行政诉讼法原理
- 199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行政法原论 下
- 1966 国立编译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