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答疑》求取 ⇩

目 录1

绪 论1

1.中医学基础是怎样一门科学?应如何学习和研究?1

2.为什么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1

3.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

4.根据什么说中医理论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5

5.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前景如何?8

阴阳五行学说10

6.什么是阴阳五行学说?10

7.为什么要首先学习阴阳五行学说?10

8.古人是根据什么创立阴阳学说的?11

9.试述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1

10.阴阳学说是怎样贯穿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13

这类阴阳关系如何消长转化?15

11. “男为阳,女为阴”, “背为阳,腹为阴”,15

12.如何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16

13.试解释“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16

14.什么是五行和五行学说?17

15.试述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7

16.怎样用五行学说说明和概括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19

17.怎样用五行学说解释五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21

18.五行学说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何意义?21

19.语译并举例说明“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22

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22

20.怎样理解如下《类经》原文“造化之机,不可无生,23

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23

21.怎样正确对待阴阳五行学说?23

脏腑经络24

22.什么是脏象学说?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24

24.如何理解心主血脉和主神志?26

23.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26

五脏、六腑、奇恒三腑是怎样划分的?26

25.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如何理解宣发与肃降?28

26.如何理解脾主运化和脾气主升?脾统血在临床上有何意义?29

27.什么叫“气机”?肝主疏泄表现在哪几方面?疏泄功能与气机有何联系?31

28.肝藏血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心主血、脾统血有何内在联系?32

29.肾阴、肾阳、肾精、肾气的概念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33

30.五脏与五体、九窍、五华的关系如何?结合局部望诊举例说明其临床意义?34

31.为何说“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二者有何关系?35

32. “心主身之血脉”与“肺朝百脉”有何关系?36

33.什么叫“水火既济”?水火失济临床常见那些病证?37

34.什么叫“肝肾同源”?有何临床意义?37

35.脾与胃在生理上如何相互配合?病理上如何相互影响?38

36.为何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8

37.水液代谢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这脏腑起何作用?39

38.为何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有何临床意义?40

39.胆为六腑之一,为何又属奇恒之腑?为什么《素问·六节脏象论》说:41

“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41

40.如何理解“三焦”?42

41.怎样理解三焦总司人体气化功能?它与肾阳之气化、膀胱之气化有何43

关系?43

42.怎样理解“三焦主持诸气”?它与“肺主一身之气”有何不同?44

43.何谓“四海”、 “三余”?各自的含义是什么?44

44.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它与哪些组织器官关系密切?对临床有45

何意义?45

45.简述饮食代谢的过程。45

46.精的含义是什么?生理功能如何?46

47.气的含义是什么?在生命活动中有何重要作用?47

48.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分布、主要生理功能如何?48

49.气的升降出入,如何通过脏腑的生理功能体现出来?49

51.何谓“五液”?“五腋”临床病理表现如何?50

50.试述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与哪些脏器关系密切?50

52.联系脏腑功能,试述气血相互关系。52

53.怎样体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52

发汗”?52

54.试述脾与精、气、血、津液生理上的联系。53

55.什么是肾的“升清降浊”功能?它与脾胃“升清降浊”二者概念有何不同?54

56.如何理解宣发、敷布、输布、疏泄的含义?55

57.通过脏象学说的学习,怎样体会中医学所说的“脏腑不仅是一个解剖学55

的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学和病理学概念”?55

58.什么叫经络?经络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56

59.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何重要意义?57

60.试述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规律和阴经阳经的表里关系。58

61.任、督、冲、带各脉起于何处?有何功能?60

病因病机61

62.中医病因学说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61

64.决定正气强弱的条件有哪几方面?63

63.什么叫正气和邪气?怎样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63

65.王冰说: “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应如何理解?64

66.何谓六气?何谓六淫?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64

67.何谓“内生五邪”?与外来六淫有何异同?65

68.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各有哪些常见病证?65

69.所有的“内寒”或“里寒”都是阳虚引起的吗?阴盛能否引起“内寒”?66

70.试以六淫邪气的性质,说明其致病的临床特点。66

71.温、暑、火、热的概念有何区别?68

72.如果说火邪常由内生,那么如何理解“五气化火”之说?68

73.夏季感冒是否叫伤暑?伤暑与中暑有何不同?68

74.何谓“壮火”、 “少火”、 “君火”、 “相火”?69

75.举例说明为什么“气有余便是火”?69

76.如何理解“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70

77.如何理解“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70

皆属于热”?71

78.湿性重浊,所以水液混浊当属于湿,为什么说“诸转反戾,水液混浊,71

79.为什么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72

80.何谓疫疠之气?其致病有何特点?72

81.何谓“五志”和“七情”? “七情”何以能致病?其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72

82. “七情”与内脏和气机有何关系?常见的情志病证有哪些?73

83.饮食、劳逸不当何以能致病?73

84.食积有何临床特点?74

85.何谓痰饮?是怎样形成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74

86.不同部位的痰饮,有哪些常见的临床表现?75

87.何谓瘀血?其成因有几方面?其证候有何特点?75

88.由于“瘀血”部位不同,有哪些常见临床表现?76

89.外伤和寄生虫致病有何特点?76

90.中医的病机学说可概括为哪几个基本病理过程?76

213.临床常见失血证有哪几种?如何鉴别? (177

91. 《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应如何理解?78

诊 法79

92.什么叫四诊?如何理解四诊合参?79

93.望神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临床意义?80

94.如何望色?五色主病如何?81

95.如何通过望姿态来推论疾病的寒热虚实?82

96.斑、疹、白?如何区分?各有何临床意义?82

97.如何根据斑疹、白?的望诊来推论疾病的顺逆?83

98.舌诊在中医诊断学上有何特殊意义?84

99.望舌色有哪些内容?各有何临床意义?84

100.望舌形有哪些内容?各有何临床意义?85

101.望舌态有哪些内容?各主何病?86

102.黄苔、灰苔、黑苔主病有何不同?86

103.腻苔和腐苔有何不同?87

104.在诊断疾病时,为何要舌苔舌质合参?临床常见的舌象有哪几种?各主87

何病?87

105.小儿蛔虫病的望诊有何特征?88

108.问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进行问诊时应注意些什么?89

107.什么叫谵语、郑声、独语?其临床意义如何?89

106.什么叫小儿指纹?望指纹有何临床意义?89

109.寒热应如何问诊?常见的寒热表现有哪几种?其病机和临床意义如何?90

110.壮热、潮热有何不同?潮热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91

111.临床常见的虚热有几种?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有何不同?92

112.汗的生理、病理机制如何?92

113.自汗、大汗、盗汗、战汗、半身汗,其病机和临床表现有何不同?93

114.疼痛是如何发生的?引起的原因有哪些?各有何临床特点?93

115.如何根据疼痛的部位推论脏腑的病变?94

116.口渴有几种情况?应如何问诊?95

117.失眠、嗜睡的病理机制如何?其病因有几种?96

118.便秘与泻泄的原因是什么?何谓热结旁流?97

119.小便失常主要有哪几种表现?何谓癃闭?其原因为何?98

120.何谓“脾约”?有什么临床表现?98

121.对女病人问诊有什么特点?98

122.何谓按诊?有何临床意义?99

123.何谓脉证顺逆?如何决定从舍?100

124.何谓三部九侯?101

125.诊脉独取寸口有何理论根据?102

126.如何理解脉象中的胃、神、根?102

127.怎样正确应用脉诊?103

128.何谓病脉?临床常见的病脉有哪些?其脉象及主病如何?104

129.如何学习脉学?105

辨 证107

130.何谓辨证?辨证方法有几种?其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如何?107

131.辨证和辨病的含义有何不同?临床应如何进行辨证?108

132.何谓表里辨证?表证、里证的成因为何?表里证的鉴别要点是什么?有何实际意义?111

133.表证的病机是什么?皮肤病是否属表证?112

134.肌表、表、表证的概念是什么?有何不同?112

135.表证入里、里证出表的临床意义是什么?112

136.何谓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病因病机有何不同?寒热证候的鉴别要点113

是什么?113

137.举例说明寒热错杂与转化的临床意义?114

138.何谓虚实?虚证、实证是如何形成的?114

140.举例说明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的临床意义?115

139.何谓表虚证、表实证?115

141.何谓格阳、戴阳?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与阴盛格阳、阳盛格阴、阴盛似116

阳、阳盛似阴有何不同?116

142.何谓寒热真假?临床如何鉴别?117

143.何谓虚实真假?虚实真假如何鉴别?118

144.表寒证与表热证,里寒证与里热证临床如何鉴别?119

145.虚寒与实寒,虚热与实热有何不同?临床如何鉴别?119

146.阴虚、阳虚、亡阴、亡阳的病机和临床表现有何不同?121

147.为什么说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阴证、阳证的表现是什么?121

148.何谓气虚和气陷?有何内在联系和临床特点?122

149.何谓气滞和气逆?其临床特点如何?123

150.气虚与气陷,气滞与气逆等证之治法如何?临床应用有何不同?124

151.气虚证和阳虚证,血虚证和阴虚证各有何异同?125

鉴别?126

153.何谓血瘀证?血瘀兼气虚、血瘀兼血虚其病因病机有何不同?临床如何126

152.血虚证是如何形成的?心血虚与肝血虚如何鉴别?126

154.何谓寒客血脉和血热搏结?其临床主证如何鉴别?127

155.血热证是如何形成的?有何临床特点?128

156.血虚、血瘀、血热等证的治法如何?临床运用有何不同?129

157.气滞血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如何?129

158.何谓气血两虚、气虚失血、气随血脱?其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如何立法130

治疗?130

159.临床常见风痰、热痰、寒痰、湿痰、燥痰等证如何鉴别?131

160.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诸证病变部位有何不同?临床表现如何鉴别?132

161.何谓气随液脱、液随气脱、津随气泄?132

162.心肝脾肺肾等病证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应如何掌握?133

163.心气虚与心阳虚两证在病理上有何联系?临床如何鉴别?135

164.心血虚与心阴虚两证有何不同?在病理上有何联系?136

治疗如何?137

165.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的治疗有何不同?137

166.何谓心血瘀阻?与心气虚心阳虚有何病理联系?心血瘀阻的临床表现和137

167.痰迷心窍与痰火扰心,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有何不同?138

内在联系?139

168.何谓肝气郁结?其临床表现如何?肝气郁结与痰火扰心、痰迷心窍有无139

169.肝气郁结、肝火上炎、心火亢盛、痰火扰心有何内在联系?临床如何鉴140

别?140

170.寒邪犯肺、热邪壅肺、燥邪犯肺、痰浊阻肺等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141

现有何异同?如何鉴别?141

171.何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142

172.脾胃气虚与脾阳虚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如何?其症候如何分析?143

173.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有何内在联系?临床如何鉴144

别?144

174.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治法有何异同?145

175.如何理解脾与湿邪的关系?寒湿困脾、脾胃湿热的病因、病机如何?两145

证如何鉴别?145

176.胃寒证、胃火(热)证病因病机有何不同?临床如何鉴别?146

177.胃阴不足与胃火亢盛有何内在联系?临床见症如何鉴别?147

178.何谓胃气上逆?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为何?148

179.肝气横逆和肝气郁结如何区别?有何临床意义?149

180.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四证有何内在联系?其主证149

如何鉴别?149

181.何谓肝风?肝阳化风、热极动风、血虚生风病因病机如何?临床如何鉴151

别?151

182.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两证如何鉴别?151

183.肝阳化风与风痰上扰有何内在联系?临床如何区分?152

184.肝胆湿热是如何形成的?其临床主症如何分析?如何治疗?152

1 85.寒滞肝脉和肝胆湿热临床如何鉴别?153

186.如何正确理解古人所说的“肾无实证”?153

187.肾阳虚和肾气不固临床如何鉴别?154

188.肾阳不足和肾虚水泛两证如何鉴别?154

189.肾阴不足和肾精不足临床如何鉴别?155

190.水肿的形成与何脏有关?其病因有哪几方面?临床有何特点?156

191.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大肠湿热各证临床如何鉴别?157

193.何谓心肾不交?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如何?158

192.何谓水气凌心、水寒射肺?其临床表现如何?158

194.肝肾阴虚与肝阳上亢有何内在联系?两证临床如何鉴别?159

195.肝脾不调与肝胃不和两证临床如何鉴别?159

196.肺肾阴虚与肝火犯肺两证的病因、病机和主证临床如何鉴别?160

197.何谓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临床意义为何?与《内经》的六经分证有何异同?161

198. 《伤寒论》六经与脏腑经络有何关系?162

199.六经传变的“传经”、 “合病”、 “并病”、 “直中”等含义如何?163

200.六经病证的辨证要点为何?试分述之。163

201.脏腑辨证论治要点是什什?试分述之。165

202.何谓厥证?寒厥、热厥、蛔厥等证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治疗?167

203.何谓卫气营血辨证?其临床意义如何?168

204.卫气营血证候的临床特点为何?试分述之。169

205.何谓热陷心包?171

206.何谓气营两燔和气血两燔?两证如何鉴别?172

207.何谓三焦辨证?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关系如何?172

20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少阴热化、少阴寒化如何理解?其病理机制如何?173

209.临床上阴黄、阳黄如何鉴别?174

210.临床常见眩晕有几种类型?如何鉴别?175

211.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有何临床特点?如何鉴别?176

212.何谓阳萎、遗精?临床如何鉴别?176

214.临床病历如何进行分析?试举例说明之。178

治则治法188

215.何谓标、本?如何理解“治病求本”?188

216.如何理解“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试举例说明之。188

217.何谓正治与反治?常用的反治法有几种?试举例说明之。189

218.何谓扶正祛邪?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法则?190

219.试简述常用治疗方法及其床运用。191

《中医基础理论答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燕池,宋天彬,张瑞馥,董连荣 北京中医学院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1982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2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问答(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问答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科研处
中医基础理论(1992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2
中医基础理论(202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76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7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1992 PDF版)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
1992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5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工人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7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0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浅说(1962 PDF版)
中医学浅说
196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