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求取 ⇩

第一篇序论1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之史的一瞥1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之演进与趋势(附表一)5

第三章教育心理学之研究范围与方法16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之研究范围16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之研究方法21

第二篇本论(一)婴儿及幼儿期之心理与教育25

第四章遗传与教育26

第一节 遗传与人性26

第二节 遗传与环境之关系28

第三节 优生运动与胎教29

第四节 两亲及教师的义务33

研究问题(一)34

第五章入学前的养护与教育34

第一节 身体发育之一般的法则及其影响的条件34

第二节 入学前之养护与教育37

第三节 幼儿的环境及其整理41

第四节 保持幼儿的健康44

第五节 预防幼儿的疾病48

第六节 牙齿的保护55

第六章幼儿期的健康教育58

第一节 健康与习惯58

第二节 游戏及运动的习惯61

第三节 大小便的习惯65

第四节 清洁的习惯69

第七章幼儿的食事教育71

第一节 优良餐食习惯的养成71

第二节 幼儿所需的食物与优良食谱78

第三节 各种食物的供给与注意80

第八章幼儿的游戏及睡眠87

第一节 游戏为学习所需要87

第二节 单独的游戏88

第三节 团体游戏与模彷游戏90

第四节 玩具的选择与游戏的设备91

第五节 美的欣赏及其训练94

第六节 年节与雅集的注意95

第七节 幼儿的寝室与寝具96

第八节 睡眠时的注意99

第九节 与睡眠有关的不良习惯100

第九章幼儿的学习及训练104

第一节 幼儿的学习过程105

第二节 幼儿的训练108

第三节 幼儿处罚上的注意116

第四节 幼儿教育上的注意118

第十章幼儿的衣著120

第一节 衣服的条件120

第二节 内衣的计划122

第三节 鞋袜的计划124

第四节 罩衣及单衣的计划125

第五节 外衣的计划127

第六节 睡衣及关于衣服的注意事项129

第十一章幼儿的疾病及其养护130

第一节 两亲的责任130

第二节 看护上的注意131

第三节 幼儿期的普通疾病135

第三篇本论(二)少年期及青年期之心理与教育146

第十二章环境与教育146

第一节 环境的性质及其一般的影响147

第二节 物理的环境148

第三节 社会的环境150

第四节 教师对于改造环境所负的义务与责任151

研究问题(二)154

第十三章本能发达过程中的教育155

第一节 本能的意义、分类、特质及其与情绪的关系155

第二节 本能的统制及其利导158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者的本能教育观161

研究问题(三)163

第十四章习惯的教育164

第一节 习惯的意义、性质、及其重要164

第二节 习惯形成之心理的基础165

第三节 习惯形成的法则及其进步的心理167

第四节 习惯的功用169

第五节 习惯的教育与亲师的职责171

研究问题(四)174

第十五章感觉及知觉的教育174

第一节 感觉与学习的关系175

第二节 视觉的教育177

第三节 听觉的教育179

第四节 其他感觉的教育181

第五节 知觉的教育182

研究问题(五)186

第十六章统觉及观念联想的教育186

第一节 统觉的意义、性质、及其发达阶段186

第二节 统觉教育与直观教授188

第三节 观念联想及其教育上的注意190

研究问题(六)194

第十七章本能及情绪的发达与教育195

第一节 恐怖本能的教育196

第二节 争斗本能的教育198

第三节 好奇本能的教育201

第四节 搜集本能的教育206

第五节 性本能的教育208

第六节 养护本能的教育210

研究问题(七)211

第十八章社会本能及社会关系的发达与教育212

第一节 独居及群居本能的教育212

第二节 自卑及夸示本能的教育215

第三节 同情及献身的精神之教育217

第四节 游戏本能的教育218

第五节 模仿本能的教育228

第六节 迁徙本能的教育232

研究问题(八)233

第十九章想像的发达与教育235

第一节 想像的动向及其类型235

第二节 想像的教育及其价值237

第三节 想像与游戏玩具之选择240

第四节 童话与想像教育241

第五节 儿童想像的实验研究243

研究问题(九)244

第二十章思惟的发达与教育245

第一节 儿童经验思惟的发生245

第二节 儿童因果思惟的发生248

第三节 儿童及青年之世界观的发展250

第四节 精神的认识与理解的心理252

第五节 推理作用的训练与教育255

研究问题(十)258

第二十一章感情及意志的发达与教育259

第一节 感觉感情及观念感情的教育260

第二节美的感情及其教育261

第一项 鉴赏的心理与教育261

第二项 音乐的心理与教育263

第三项 诗歌艺术的心理与教育266

第四项 造形艺术的心理与教育268

第三节 伦理的感情及其教育271

第四节 宗教的感情及其教育277

第五节 意志的动向及其阶段279

第六节 意志的诸德及其培养281

第七节 品行陶冶与意志282

第八节 意志的障碍与教育上的注意283

研究问题(十一)278

研究问题(十二)284

第二十二章体能的发达与教育285

第一节 健康教育的重要285

第二节 体能测定与教育的关系290

第三节 身体发育的条件及其指导292

第四节 体能测定的项目及其注意294

第廿三章健康教育与运动300

第一节 体育运动之教育的意义及其价值301

第二节 运动之心理的分类303

第三节 运动过程中律动的功用306

第四节 运动的生理作用与精神机能的检查307

第五节 运动过程中的心理效果390

第六节 运动过程中疲劳的调节311

研究问题(十三)312

第廿四章个性的认识与教育313

第一节 个性教育思想的渊源313

第二节 个性陶冶上的注意315

第三节个性教育的方法及其终极的目的319

附个性调查表321

第四节 个性教育与新教育法325

第廿五章个性教育与人格教育327

第一节 人格教育思潮的发展327

第二节 人格教育之目的及其基础331

研究问题(十四)335

第四篇本论(三)学习心理学337

第廿六章学习之意义337

第一节 学习与人生337

第二节 学习主义之价值339

第三节 辅导学习之必要341

第廿七章学习之心理的基础及其过程343

第一节 刺激与反应343

第二节 学习之动机347

第三节 学习与兴趣349

第四节 学习与注意352

第五节 注意与兴趣之关系356

第六节 感觉运动的学习方法及其要素359

第七节 知觉的学习过程361

研究问题第十五364

第廿八章学习过程中之基本要素—记忆论(一)365

第一节 记忆之概念365

第二节记忆之心理的过程368

第一项 学习速度与铭记368

第二项 反覆之效果369

第三项 反覆之分配371

第四项 记忆之内容量与反覆回数及学习时间373

第五项 全习法与分习法374

第六项 分组的复合377

第七项 律韵化378

第八项 教材与教授法378

第九项 妨碍铭记之因素378

第十项 记忆之再生379

第廿九章记忆论(二)381

第一节记忆表象之变化与遗忘曲线381

第一项 记忆表象之变化381

第二项 埃宾好士之遗忘曲线382

第三项 巴拉得之遗忘曲线385

第二节记忆与智能及情意之关系391

第一项 记忆与智能之关系391

第二项 记忆与感情之关系395

第三项 记忆与意志及注意之关系401

第三十章记忆论(三)405

第一节对于记忆之诸种影响405

第一项 睡眠之影响405

第二项 酒、烟、及茶之影响410

第三项 气象之影响413

第二节记忆之差别相416

第一项 自形式上所见之个人差416

第二项 自内容上所见之个人差417

第三项 性别上之差异418

第四项 生活环境上之差异421

第五项 种族上之差异425

第三十一章记忆论(四)425

第一节记忆与年龄425

第一项 记忆之发生及发达426

第二项 记忆力之发达426

第三项 记忆之确度、与再生速度429

第二节记忆之异常与病态430

第一项 记忆之异常430

第二项 记忆之病态431

第三节记忆之测定及其教育上之注意433

第一项 学童之记忆力的测定与必要433

第二项 测定记忆力之方法435

第三项 记忆之教育437

研究问题第十六437

第三十二章学习经济与学习卫生440

第一节 学习经济之意义及其内容440

第二节 学习经济之主观的条件441

第三节 学习经济之客观的条件与技术444

第四节学习的卫生447

第一项 作业之计划及组织447

第二项 心的态度与能率449

第三项 神经过敏及其注意450

第三十三章学习之形式453

第一节 听解读解式的学习453

第二节 直观式的学习455

第三节 推理式的学习456

第四节 欣赏式的学习459

第五节 课题式的学习460

第六节 报告讨论式的学习464

第七节 设计式的学习466

第八节 问答式的学习468

第九节 记录式的学习470

第十节 结论471

研究问题十七472

第三十四章学习过程中之练习效果474

第一节 练习效果与精神机能之变化474

第二节练习进步之一般的形态—练习曲线476

第一项 速度曲线477

第二项 时间曲线480

第三项 力量曲线481

第四项 确率曲线481

第三节 练习效果之条件482

第四节 作业线动摇之原因与指导上之注意483

第三十五章学习效果之迁移485

第一节 迁移之意义与形式陶冶问题485

第二节 迁移现象之理论488

第三节迁移现象之实验490

第一项 知觉与辨别力之迁移490

第二项 感觉运动之学习效果之迁移492

第三项 理解的分析力之迁移493

第四项 记忆效果之迁移494

第五项 反应时间练习效果之迁移495

第四节 迁移作用在学习上之功用及其指导496

第三十六章学习效果果逆转的抑制与对称官能的迁移498

第一节 逆转现象之实验及其注意499

第二节 实验逆转现象时之各种影响500

第三节 对称官能的练习效果之迁移505

第四节 白鼠学习迷津之迁移现象507

研究问题十七509

第三十七章学习过程中之疲劳问题511

第一节 疲劳对于学习效果之影响511

第二节 疲劳之生理的变化—身体的疲劳512

第三节 疲劳之心理的变化—精神的疲劳514

第四节疲劳测定法516

第一项 直接的定法517

第二项 间接的定法517

第五节疲劳测定之结果及其利用520

第一项 疲劳测定之结果520

第二项 疲劳之调节523

第三项 学习中之休时息间525

第三十八章学习效果与电化教育527

第一节 电化教育之意义及其分类527

第二节 各国视听教育概况529

第三十九章视听辅助之心理的效果534

第一节 视听辅助之理论的发展534

第二节 视听辅助方法在学习指导上之价值537

第四十章视听辅助之实验的研究542

第一节 视听辅助的方法与语言的教授之比较研究542

第二节 各种视听方法之比较研究548

第三节 学习指导上关于视听教材利用法之研究550

第四节 戏剧与电影对于学习之影响的研究554

第五节 广播及录音效果之研究555

第五篇本论(五)559

第四十一章教育测验与教育评价559

第一节 科学测验的必要559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意义562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目的565

第四节 教育评价的对象及手续566

第五节 学习成果的评价569

第六节 评价与指导573

第四十二章辅导教育575

第一节 辅导之意义目的及范围575

第二节 辅导与临床心理学及商谈心理学581

第三节 辅导之核心——家庭教室585

第四十三章智能测验及其问题591

第一节 智能之定义591

第二节 智能之本质593

第三节 智能之发展—遗传与环境之影响594

第四节智能测验之起源、发展、种类、应用及其相关598

一、智能测验之起源及其发展599

二、智能测验之种类,应用及其相关602

甲、智能测验之种类602

乙、智能测验在教育上之应用604

丙、智能与学业成绩之相关606

丁、智能与社会适应之相关607

戊、智能与性别之相关607

己、智能与种族之相关。608

第四十四章论智慧与年龄的关系609

附录(一)部订师范学生训练标准草案625

附录(二)体能测定标准量表655

附录(三)参考文献677

附录(四)名词释义681

1969《教育心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邹谦著 1969 正中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教育心理学(1991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91 心理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PDF版)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1935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35
教育心理学(1961.03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61.03 学芸図書
教育心理学(1971.03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71.03 新曜社
教育心理学(1956.01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56.01 共立
教育心理学(1962.01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62.01 新評論
教育心理学(民国37.06 PDF版)
教育心理学
民国37.06 商务印书馆
教育心理学(1978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78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心理学(1979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79 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教育心理学(1996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1997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97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1979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79 台湾中华书局
教育心理学(1971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71 台湾书店
教育心理学(1998 PDF版)
教育心理学
1998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