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求取 ⇩

目 录1

第一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

第一节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

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4

三哲学发展的简史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6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6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21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25

第三节哲学的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27

命时代精神的精华28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28

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四有”人才29

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33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39

第二章物质及其根本属性39

第一节世界统一于物质39

一物质概念的历史演变39

二 世界统一于物质观点的历史演变43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联系和运动48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48

二运动及其基本形式53

三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61

第三节现代系统科学的哲学意义63

一 系统科学对联系和运动原理的深化63

二系统与要素的关系67

第三章物质的存在方式71

第一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71

一时空概念的历史演变71

二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79

三把握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90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结构性、层次性92

一结构、层次是物质的存在方式92

二 结构性、层次性的哲学意义97

第四章物质的反映特性和意识100

第一节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00

一 反映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之一100

二意识的产生过程104

第二节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存在的反映107

一人对意识器官的认识是一个过程108

二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111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113

四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116

第三节 人类智能和思维模拟的关系118

一 思维模拟是机器进化的必然产物118

二 智能机是人类智能的补充和延长123

三 思维模拟对意识论研究的意义126

第五章唯物辩证法及其核心对立统一规律128

第一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28

一 恩格斯论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128

二 形而上学概念的历史演变132

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133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39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139

二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46

三 矛盾的复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150

四 对立统一规律和现实问题157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160

第一节质量互变规律160

一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160

二量变和质变的关系163

三 质量互变规律和现实问题168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172

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172

二 两种对立的否定观172

三事物在曲折中前进178

四 否定之否定规律和现实问题184

第七章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189

第一节 一般与个别相互依存规律189

一个别与一般的涵义189

二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191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5

第二节因果律196

一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97

二 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202

三懂得因果律的方法论意义205

第三节 必然通过偶然表现出来的规律206

一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关系206

二必然与自由的辩证法212

三懂得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方法论意义214

一要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可能性和现实性216

第四节 可能和现实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规律216

二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220

第五节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223

一本质、性质、质的联系与区别223

二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225

三透过现象抓本质,辨风向、识大局229

第六节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231

一 内容与形式和系统与结构的区别231

二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233

三反对形式主义235

第一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241

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41

第八章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41

第二编历史唯物主义241

二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246

三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249

四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251

第二节社会存在、发展的条件和基础253

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254

常的必要条件254

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258

久性的必要条件258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263

展的基础263

第九章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69

第一节社会结构与社会规律的层次性269

一社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269

二社会形态283

三社会发展规律的层次性285

第二节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288

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88

二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92

三 社会发展的两大规律推动着社会历史296

的发展296

第三节 社会发展两大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社300

会的作用和表现300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是两大基本规律300

作用的必然结果300

二社会发展两大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304

社会表现特点304

主义体制改革的动力308

三社会发展两大基本规律的作用是社会308

第十章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311

第一节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311

一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新贡献311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317

三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性322

第二节 阶级社会的更替必须通过社会革命329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329

二 社会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333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336

四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形势问题341

第一节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348

一在群众历史作用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348

第十一章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348

二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表现351

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60

第二节个人的历史作用364

一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64

二 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作用374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382

第十二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386

第一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86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86

二 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结构389

第二节 主要的社会意识形式399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399

二道德及其社会作用403

三艺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406

四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08

五宗教的起源与本质413

第三节 正确开展社会意识领域里的斗争419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20

二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25

第三编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31

第十三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431

第一节 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431

组成部分431

一认识论研究的内容和范围432

二研究认识论具有重要意义433

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436

一形而上学反映论的根本缺陷445

的反映论44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445

二 能动反映论的基本观点449

三 信息论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452

第十四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58

第一节实践及其特点和基本形式458

一 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概念的规定458

二实践的主要特征462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468

第二节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76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476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79

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84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489

第一节认识发展的一般过程489

第十五章认识过程的规律性489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499

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502

四个体认识的特殊性504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规律性507

一研究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507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509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511

四 创造性思维中的非逻辑因素515

第十六章真理及其发展规律520

第一节坚持客观真理,反对实用主义真理观520

一真理是客观的520

二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525

三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530

第二节真理是一个过程534

一真理和谬误的关系534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538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541

四 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547

第十七章辩证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551

第一节革命导师重视辩证思维方法的研究551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辩证思维方法551

二列宁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554

“三者同一”554

三毛泽东的“十六字诀”558

第二节主要的辩证思维方法562

一归纳演绎法563

二分析综合法568

三抽象到具体的方法574

四 历史的逻辑的统一法580

第三节思维方式585

一思维方式及其形成的条件585

二思维方式与体制改革的关系588

第十八章人类的解放与哲学的发展592

第一节 人类解放的条件和途径592

一 人类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592

二人类被奴役的基本形式595

第二节 哲学在社会文明中的作用604

一社会文明发展程度是人类解放的尺度604

二哲学是精神文明的活的灵魂608

三哲学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思想武器610

198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梁中义主编 1987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公共关系学通论(1992 PDF版)
公共关系学通论
1992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6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9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9 北京:北京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7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