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极化效应稳健性分析3的回归结果》

《表5 极化效应稳健性分析3的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育龄延迟、教育回报率极化与生育配套政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小括号内为稳健性标准误,***、**和*分别表示P值小于1%、5%和10%。(2)模型5至7分别与模型1、3和4相对应,区别在于育龄延迟变量的选择不同。(3)表5仅列出文章关注的变量的回归结果,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表3结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4)数据来源:本文研究计

由于以30岁作为晚育的临界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文章将25岁(平均育龄水平)作为基准,把初育年龄扣除25岁作为育龄延迟变量。通过对明瑟方程、遗漏变量及测量误差问题的再次分析,结果如表5。模型5与模型1相对应,均用OLS方法估计明瑟工资方程(3);模型6与模型3相对应,将父母亲受教育年限、兄弟姐妹个数、是否就读于重点高中、是否就读于重点大学、高考时是否为城镇户口六个变量作为能力的替代变量。模型7与模型4相对应,均用父母亲受教育年限和兄弟姐妹个数作为教育的工具变量。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是否处理内生性问题,回归结果基本与前面的结果相一致。在此,文章重点关注育龄延迟相关变量的回归结果。从结果上看,高学历女性延迟育龄有助于提高教育回报(系数为0.002,且在1%水平下显著),而低学历女性延迟育龄的教育回报程度下降了(系数为-0.001,在5%或10%水平下显著),这表明无论是用虚拟变量方式,还是用连续变量方式来表示育龄延迟,回归结果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