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稳健性估计结果(极化视角)》

《表5 稳健性估计结果(极化视角)》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融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方括号中为回归系数的稳健标准误;(2)***p<0.01,**p<0.05,*p<0.1。

极化视角下,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表5中,方程(1)~(4)是从极化发展的角度对机制1检验的结果,方程(5)~(8)是机制2的再检验结果,与表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不同,表5的计量结果含有变化趋势的经济学含义。具体而言,方程(1)、方程(5)考虑的是地区间金融开放水平极化与经济发展极化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0858,显著性水平为5%,说明地区间金融开放水平的不均衡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且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方程(2)为地区间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极化与经济发展不均衡之间的关系,回归系数为-0.106,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极化程度的提高具有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潜力,但直接作用效果不明显;方程(3)为地区间金融开放水平差异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极化之间的关系,估计系数为0.00967,显著性水平为5%,表明金融极化显著地促进了产业高级化极化趋势的扩大;方程(4)是中介效应的总效应计量结果,这一机制可描述为:地区间金融开放的不平衡(极化)→地区间产业高级化指数极化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分析发现,金融开放不均衡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但金融开放会通过影响地区间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趋势,进而促进地区趋同发展,通过计算可知总效应为-0.0905(-0.178*+0.0875**)。需要补充的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越高,地区间产业层次区分度越高,区域内通过分工协作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越高。上述分析可概述为:扩大金融开放能进一步促进地区产业分工,从而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方程(6)检验结果说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极化程度提高,并不会导致经济发展极化程度的提高;方程(7)计量结果显示,金融开放极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极化水平之间的系数为0.175,显著性水平为5%,由于RIS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的逆指标,可知区域间金融开放水平差距的缩小有助于区域间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发展;方程(8)总效应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程度差异直接影响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但金融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产业的合理化发展,进而缩小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