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大型实际渠系五种算法控制效果对比》

《表6 大型实际渠系五种算法控制效果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型输水渠系蓄量非叠加非充分补偿优化算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反馈控制、蓄量非叠加当地补偿、蓄量叠加补偿、蓄量二次补偿及蓄量非叠加非充分补偿优化5种算法的控制效果见表6.下游控制点水位偏差过程见图2,图中:e为下游控制点实时水位与目标水位的误差;t为仿真时间.闸门开度过程见图3,图中G为渠池闸门开度.如表6所示,反馈算法的ta为0 h,即无须提前操作闸门;DIAQ偏大,整个渠系流量波动较大;当取水开始时,渠池1控制点水位突降0.168 m(图2 (a)) ,虽然渠池2~渠池6的下游控制点水位误差较小,但渠系达到稳定状态仍须耗费32.33 h,tp较长;该算法闸门须超调一定值后回调使控制点水位达到目标值,闸门动作增加(图3 (a)) .如表6所示,蓄量叠加补偿算法须提前33.33h对渠首闸门操作;过渡过程时间延长至68.33 h;dIAE较大,渠系水位波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