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85—2000年全国自治区公路、铁路里程 (单位:公里)》

《表1 1985—2000年全国自治区公路、铁路里程 (单位:公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49年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催生出人们关于社会繁荣的新想象。根据现代主义理论,基础设施投资的地理位置反映了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先次序,公路、铁路、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遵循国际贸易在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运转路线。(2)从整体上看,中国的交通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一个自东向西的演进过程,共和国建立初期大多数民族地区不通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条件十分落后。但自上世纪80-90年代起,少数民族地区开始系统性进行交通主干网络建设,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促使各族人民构建出关于美好未来的憧憬。“交通先行”带动社会发展这一观念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中国的交通网络规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所引发的各类社会效应也从未像当时如此的广泛和复杂。例如,1985—2000年期间,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公路和铁路里程数持续增长(见表1 (3)) ,与此息息相关的人口流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资源交换、市场投资等全面共同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交通运输所发挥的功能不仅是填补社会发展的空白,同时也打开了多种社会关系进行重新组合的可能性。(4)因此,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不仅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其干预性也融入社会结构本身,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1999年李鹏在南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庆祝大会上指出:南疆铁路的全线开通运营,对于开发塔里木油气资源,改善南疆地区交通闭塞状况,密切与内地的联系,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西部边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以及促进我国与邻国的经济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