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PAHs在海洋贝类的不同生物水平所造成生物毒性效应及常用评价方法》

《表2 PAHs在海洋贝类的不同生物水平所造成生物毒性效应及常用评价方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环芳烃对海洋贝类多生物水平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详细信息已在所引用参考文献中进行综述;#IR表示吸收率,AE表示吸收效率,R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除了前文中所总结的常用海洋贝类毒性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以外(表2),近年来基因表达检测技术、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与胁迫相关的生物体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的变化,即基因、蛋白质或代谢物表达的改变,逐渐成为反映外源污染物对生物体毒性效应的生物学指标[55-56]。Avio等[40]采用DNA微阵列研究吸收了PAHs的聚乙烯微塑料对紫贻贝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经过处理后出现2 143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大多数上调表达的基因都属于日本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标记信号通路中与溶酶体活性、生物体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Jurgen等[57]采用Ba P处理鸡帘蛤12 d,双向电泳后看到3个质量在62~98 kD之间,属于热激蛋白的差异蛋白质点,验证了蛤中的外源污染物应激通路也是通过激活HSP及其辅助的一系列蛋白质的合成而进行。Chen等[58]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对10μg·L-1Ba P暴露的响应,发现Ba P的存在干扰了贝的渗透调节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应用组学技术开展PAHs所引起的海洋贝类的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正逐渐兴起,研究结果在解释PAHs导致的生物毒性效应机制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是由于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历史数据资料较少,同时受到分析仪器专有性的限制,目前未能在贝类研究广泛使用,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