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海洋贻贝的组织病理学损伤分级评定标准[29, 31]》

《表1 海洋贻贝的组织病理学损伤分级评定标准[29, 3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环芳烃对海洋贝类多生物水平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PAHs污染海域的贝类,其滤食的生活习性使得身体组织长期浸没在污染物中,组织结构会发生病理性损伤,无法发挥正常组织功能。这些组织中,鳃作为水体中污染物进入贝类的第一吸收位点,是包括贝类在内的多数水生生物的呼吸器官,也是滤食性贝类最重要的摄食器官,通过鳃丝及纤毛的组合运动参与水体中颗粒物质的生物转运与代谢产物的排泄。贝类鳃组织的受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栖息水环境的污染状况[22]。贝类的消化腺具有与人体内的肝、肾等脏器相似的生物功能,富含多种生物转化酶和抗氧化活性分子,是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代谢、解毒的场所,也是大多数外源性化合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毒作用的靶器官[23-24];加之贝类消化腺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可作为脂溶性PAHs的贮存库,更容易发生组织损伤[25]。海洋贝类的外套膜也因含有较高的脂肪组织而更容易蓄积脂溶性的污染物,是PAHs的另一个重要靶器官与贮存库;在牡蛎和贻贝等海洋贝类中,外套膜与其性腺组织紧密相连,其结构、功能的损伤会影响性细胞的成熟并进而导致贝类生殖、发育缺陷甚至生物种群的失衡[25]。因此,海洋贝类不同组织功能的正常是维系贝类生命健康及发育繁殖的基础。目前,针对海洋贻贝组织水平上的生物毒性效应以形态定性观察为主。经过PAHs暴露的贝类组织会产生形态学上的改变甚至出现炎症或坏死等组织病理损伤(图1)[26-27]。同时,研究者根据组织损伤程度设定了评分标准,如Bignell等[28-29]提出了贻贝外套膜、消化腺及肾脏组织的评分等级(表1)。通过综合得分的高低来判断贻贝的整体健康水平,该评价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野外贻贝样品生理健康的评价研究。然而,组织损伤的定性分析方法观察耗时较长,对研究人员经验要求较高,分析数据因个人主观认识的差异,导致研究结果难以进行相互对照;而且定性的组织病理损伤检测无法将PAHs的暴露浓度与贝类组织水平的毒性效应进行关联,促使海洋贝类组织病理检测的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方法快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