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加入世代和区域因素后婚姻状态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表4 加入世代和区域因素后婚姻状态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婚姻状态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加入内生性的考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各省的失业率和三大产业增加值都是2010年的数据,这些宏观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在回归时三大产业增加值都取了自然对数;括号内是标准差;***、**、*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

本部分引入了失业率作为代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量,但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各省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在回归中其影响并不显著,寻找能更准确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指标是本文未来的努力方向。三大产业增加值对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对于农村女性只有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影响显著,这与农村女性以农业就业为主有密切关系。第二产业对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显著为负,当所在省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提高一个百分点,该省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概率会下降5.85%。卢萍、代春柳指出我国由于正在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二产业呈现的是资本替代劳动或劳动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因此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与产业产值增长没有呈现正相关的关系。[21]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显著为正。当所在省份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提高一个百分点,该省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概率会提高3.88%;当所在省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一个百分点,该省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概率会提高5.81%。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高,吸纳就业的能力最强。目前我国产业升级正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减小,第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女性劳动人口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是吸纳女性劳动力的主体行业,因此虽然第二产业也在增长,但由于相对规模的减小以及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使得其对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的影响为负,而第三产业是城镇女性就业的主要出路,因此对劳动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表4的回归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在加入宏观变量后,控制变量的显著性和影响方向都没有变化,但对于各出生队列,婚姻状态对女性劳动参与的负向影响都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