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分区模型估计结果Tab.3 The estimated results of regional model》

《表3 分区模型估计结果Tab.3 The estimated results of regional model》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土地违法:基于地方政府经济增长激励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中的数据为对应变量样本数据的标准差;***、**和*分别表示估计系数达到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进一步地,本文还将所收集的23个省区的样本划分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两类地区,并分别进行了模型检验。本文主要依据各省区2000—2015年人均GDP的平均值进行分区:平均值达到中位数(2.17万元/人)及以上的省区为发达地区,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和陕西12个省区;平均值低于中位数的省区为欠发达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和宁夏11个省区。对于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两组样本,同样估计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的结果均显示固定效应模型较好。表3即为分区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1)从发达地区的模型估计结果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违法面积和案件数的影响与总体模型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人口规模和地方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土地违法面积的影响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这与总体模型的估计结果是一致的;而有所差异的是,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土地违法案件数也表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建设用地现状规模对土地违法面积变化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其对土地违法案件数的影响并不明显。反映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的政策虚拟变量对土地违法面积和案件数的影响也均不显著。发达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对土地违法面积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土地违法案件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具体的估计系数显示,发达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基尼系数每增加0.01,相应的区域土地违法面积将扩大83.71 hm2。(2)从欠发达地区的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其与总体模型和发达地区模型的估计结果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对违法用地行为的驱动并不明显,而随着人口规模的减少,土地违法案件数却不减反增。此外,欠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现状规模和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对于违法用地行为的抑制效应也并不明显。在影响欠发达地区违法用地行为的诸多控制变量中,仅地方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土地违法面积的影响显著为正。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追求更多的财政收入是驱动欠发达地区违法用地行为的主因之一。欠发达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对土地违法案件数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土地违法面积的影响并不明显。具体的估计系数显示,欠发达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基尼系数每增加0.01,相应的区域土地违法案件数将增加约6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