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模型II的负二项回归结果》

《表2 模型II的负二项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企业跨组织合作研发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Robust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0.01,**p<0.05,*p<0.1

45个企业的年度自主研发专利产出的均值为62.36项专利。在45个企业中,有24个企业只有“学研”合作伙伴,占53.33%;有21个企业选择与“学研”和其他技术企业共同研发,占46.67%。表2为模型II的计量检验结果。结果显示,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和企业自主研发专利产出均对企业与“学研”伙伴的合作研发绩效在1%的显著水平上产生显著正效应,其中自主研发专利产出的影响较小。自主研发专利产出的提高代表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研发绩效起到促进作用;选择同时与“学研”和其他技术企业进行合作的企业,其产学研合作绩效更高一些,即其他企业伙伴的加入会对这个企业与“学研”合作研发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首先,相比那些没有“企业”合作伙伴的企业来说,联合了其他技术企业与“学研”一起作为共同研发伙伴的企业从不同性质的合作伙伴那里获取技术知识和学习交流的渠道更多,同期得到的技术提升更快,进而合作绩效也更加突出;第二,合作对象的多样化,尤其是合作伙伴性质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这类企业在技术合作研发中较高的活跃度,而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研发协作与沟通能力的提高,进而有利于企业与“学研”的合作绩效;第三,与技术企业合作的企业通常在某个技术分支领域存在不足,这些企业往往掌握行业的核心技术,而非核心技术往往更加依赖于外部技术供给,技术的整合过程往往比共性技术的共同开发要容易得多,进而其合作研发绩效的实现速度也更快。上述回归结果对假说2进行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