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与理论扩展》

《表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与理论扩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现实挑战与应有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文献整理。

当前,已有不少学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内涵的界定与理论的扩展。任保平[3]认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周振华[4]认为,高质量发展是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型生产、高效性流通、公平公正分配、成熟消费之间高度协同,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内生性、生态性和可持续的有机发展。孙学工、郭春丽等[2]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供给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高,而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赵华林[5]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具体阐述,认为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发展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而商品和服务质量普遍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重大关系协调顺畅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外延。另外,有学者基于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形态研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6-7];也有学者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视角研究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8-10];有的学者则基于市场主体的视角重点研究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举措[11-12];更多的学者是基于产业的视角研究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应有路径[13-14]。笔者对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比较总结(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