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与环境生产率的回归结果》

《表3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与环境生产率的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动态演进与影响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说明:*,**,***分别代表10%,5%,1%的显著性水平。

根据经验分析与已有研究,并考虑到变量数据可得性,分别以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大气环境效率与大气环境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政府环境管理能力以及地区特征为解释变量构建面板计量经济模型,考察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与环境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将各解释变量具体界定为:(1)经济发展水平。用以2006年不变价格表示的人均GDP来衡量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并将其对数化以减轻数据的异方差。(2)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产值占各城市GDP比重来反映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3)科技创新水平。以各城市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来衡量。(4)外商直接投资。以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表示,主要用于检验“污染避难所”假说。(5)政府环境管理能力。以各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衡量。(6)地区特征。京津冀各城市发展严重失衡。无论是经济规模、科技实力还是发展水平与区位优势,北京与天津都明显优于其他城市。由此,引入虚拟变量来反映城市群中不同城市的差异性特征,虚拟变量为1时表示北京和天津2个城市,为0时表示河北11个城市。变量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等。大气环境效率值介于0~1,属于受限因变量,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于大气环境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则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Hausman检验表明对大气环境生产率的回归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