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倍数变化较大的差异表达显著的线粒体相关基因》
点击下载 ⇩图表编号 | B16661003127666 |
---|---|
出版时间 | 2019.10.28 图表说明 ➫ |
作者 | 巴燕娜、苏丽萍、袁晴、董海莹 |
研究主题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转录组学分析 |
出版单位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
下载格式 | JPG、GIF(含无水印/未压缩) |
图片大小 | 20KB~2M(视下载方式而定) |
定制格式 | Excel、Word、PDF、PPT |
传媒
《表2 倍数变化较大的差异表达显著的线粒体相关基因》图表

预计下载耗时:<2秒
图表说明及下载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转录组学分析中,本文在pSS组和正常组的基因表达谱中,采用t检验和FC的差异基因分析方法设置FDR<0.05且表达值变化1.5倍以上共筛选出347个pSS相关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见表1)。其中,显著差异表达的线粒体相关基因有61个。在60个上调的基因中,pSS组相对于正常组基因表达值的倍数变化在2倍以上的基因有UQCRQ、XAF1、ND-UFA4、MRPS28、IFIT3、OAS1、IFI6、CMPK2和IFI27,1个下调的基因为MYH9,详细的信息见表2。其中,倍数变化最大的基因是IFI27即干扰素诱导蛋白27,其FC值为23.35(10.23)。另外,本文使用的基因表达谱数据中检测了6个线粒体基因,分别为MT-ND6、MT-CO2、MT-ND2、MT-CO1、MT-ND4和MT-ATP6,而MT-ND2基因即泛醌氧化还原酶核心亚基2表现出基因表达值的下调,pSS组的基因表达值是正常组的0.61倍。由此说明了pSS的发生伴随着部分线粒体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的失调。由此推测线粒体功能的异常在pSS中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火山图见图1。
公告:考虑到大家可能需要图表高清原图或出处原文整套的PDF,但由于获取多是收费渠道,为方便大家博主会在收到相关邮箱留言求助后帮忙获取分享给大家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