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热扩散温度下保温3 h的Cu/Ni/Ti结构在3.5%NaCl溶液中腐蚀的动电位极化结果》

《表2 不同热扩散温度下保温3 h的Cu/Ni/Ti结构在3.5%NaCl溶液中腐蚀的动电位极化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扩散温度对TC4合金表面Cu/Ni复合镀层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Cu/Ni/Ti结构在不同热扩散温度下保温3 h后,由于原子间的互扩散,形成了稳定的扩散层,改变了Cu/Ni复合镀层试样的组织结构。Salgado等[12]研究了Cu含量和热处理对NiTi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并显示了在NiTi合金中增加5%或10%的Cu含量或在800℃进行热处理后会提高NiTi合金的表面耐蚀性能。图5为不同热扩散温度下保温3 h后Cu/Ni/Ti结构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可以发现,TC4合金经过热处理的Cu/Ni复合镀层比未经热处理Cu/Ni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腐蚀电位和更低的腐蚀电流密度,意味着耐蚀性得到改善。经热处理后的镀层试样阳极极化曲线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阳极电流密度逐渐上升且都显示出一个稳定钝化区,表明了Cu/Ni/Ti结构表面钝化膜层的形成。Cu/Ni/Ti结构的极化曲线通过Tafel外推法获得的腐蚀参数如腐蚀电位Ecorr、腐蚀电流密度Icorr等,如表2所示。此外,随着热扩散温度从500℃上升到700℃,腐蚀电位从–330.87 mV增大到–201.14 mV;腐蚀电流密度从4.02×10-3 mA/cm2降低到0.514×10-3 mA/cm2。这是由于随着热扩散温度的上升,Ni原子和Ti原子扩散到表面Cu镀层中,并发生扩散反应提高了耐蚀性;此外,Cu/Ni/Ti结构表面的耐蚀性在热扩散温度700℃下表现最好。Ma等人[21]发现,Ni以Ni2+络合进入到腐蚀产物Cu2O晶格中,且在腐蚀膜层中检测到NiO,从而提高了耐蚀性。因而,在热扩散温度700℃下腐蚀电流密度较低,也可能是由于铜氧化物的形成以及NiO、TiO的弥散强化作用。然而,当热扩散温度达到800℃时,腐蚀电位相比于700℃反而降低到–207.21 mV,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到1.622×10-3 mA/cm2;这主要是由于高温下Kirkendall效应显著,使得镀层疏松多孔,进而影响其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