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Tab.1 In vitro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ies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表1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Tab.1 In vitro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ies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奥拉西坦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IC50values were expressed as the mean±SD(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mean)from three separated experiments.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见表1。AA与ADP都是经典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AA由环氧化酶生成不稳定的环内氧化物,再经血小板内的血栓烷A2酶催化生成血栓烷(TXA2);而ADP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促进TXA2的生成[12]。由于两种诱导剂的凝血机制不同,导致同一化合物在不同诱导剂表现出的抗凝血活性不太一致。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化合物4a、4b和4f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活性与吲哚布芬相当,优于奥拉西坦;化合物4c、4f和4g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好的抑制率且优于奥拉西坦和吲哚布芬。对该类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可知,在苯丙烯酸系列化合物中,当苯环上不含取代基(4f)时对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较好的抑制率。另外,在吲哚布芬的羧基上连接奥拉西坦(化合物4g),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活性也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