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07年各省优级师范学堂学生教员统计表(节录)[5]640-643》

《表1 1907年各省优级师范学堂学生教员统计表(节录)[5]640-64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独立与综合:近代学制改革视阈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变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学部总务司编:《光绪三十三年分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单印本注(1)吉林、黑龙江、安徽、浙江、湖南、广西、贵州、新疆地区原表均未列出。(2)优级师范学堂包括完全科、选科、专修科在内的学堂和学生人数的总和。

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深受学制变革影响,在中国学制改革可以说纯粹是为了救亡图存,满足社会需要。清末年间,列强入侵,国家主权受损,鉴于别国通过办教育而国家盛的大好局面,一些先进人士据此认为西方国家的强大之处“在于穷理劝学,而不在炮械军兵”[3]。特别是纵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战绩,我国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中国要强大,教育是首位,因此,“惟兴学校、育人才为救亡图存之方”[4]。而这一想法的真正实现则需要通过高等师范学校以及大批合格师资才能落实。近代我国直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增设才有了第一所高等师范教育机构,1908年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修建的学堂数和拥有的合格教职人员数量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