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来源的酸性脲酶性质比较》

《表1 不同来源的酸性脲酶性质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微生物酶法消除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来说,来自L.fermentum及运动节杆菌Arthrobacter mobilis的酸性脲酶均已商业化。来自于罗伊氏乳杆菌L.reuteri CICC6124的酸性脲酶,在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中实现了食品级表达,在3-L发酵罐中通过分阶段控制pH及发酵过程中流加葡萄糖等策略获得了脲酶的产量为11 560 U/L,这是目前所报道的食品级脲酶的最高产量[44]。虽然上述酸性脲酶均能高效降解酒中的尿素,但其均需Ni2+为其配体,而Ni2+的存在引起人们对其应用时安全方面的担忧(表1)[3-4]。同时,食品级的酸性脲酶产量低(表1),这也限制了脲酶的工业化应用。近年来,刘庆涛等[45]发现并鉴定了来自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 9945A的脲酶为Fe3+依赖型酸性脲酶,其以Fe3+为配体时,在p H 4.5条件下,其Km、Vmax分别为28.2 mmol/L、73.5μmol/(mg·min)。将此脲酶添加于黄酒中(6 U/mL),在37℃条件下反应50 h后可消除92%的尿素(表1)。此Fe3+依赖型脲酶的发现解除了Ni2+依赖型脲酶应用时安全方面的担忧,在未来工业化应用方面具有重大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