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汉语纵横·会话课本0》出现的“了”与留学生口头输出情况统计》

《表3:《汉语纵横·会话课本0》出现的“了”与留学生口头输出情况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了”教学的新认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4中得知:第一,精读课本中,“V+了+N/NP”呈现率最高,“VP+了”次之,“AP+了”又次之;会话课本中,“VP+了”呈现率最高,“V+了+N/NP”和“AP+了”次之;两种教材中“V+了+V/VP”“V+了+NP+了”以及“开启话轮的衔接语”呈现率均很低,甚至为零。两种教材均在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充分注意到了语体与“了”不同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两种教材均着力强调了“V+了+一般NP”“V+了”“Adv+VP+了”“Adv+A+了”四种结构,同时,精读教材还强调了“V+了+数量NP”“V+了+N”两种结构,会话教材则强调了“V+补语+了”;学生口头输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前六位为“V+了+数量NP”“V+了+N”/“V+了”“V+N/NP+了”“V+了+一般NP”/“Adv+A+了”,基本在两种教材强调的结构中。第三,“V+了+一般NP”“V+了+数量NP”在精读教材中被重点强调,在会话教材中,被重点强调的“V+了+一般NP”偏误率却高于未被重点强调的“V+了+数量NP”,检讨原因,主要在于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处理方法。由此可见,教材、教师、教学方法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