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醒”“苏”“苏醒”“觉”“寤”在唐宋时期的使用情况 (1)》

《表3“醒”“苏”“苏醒”“觉”“寤”在唐宋时期的使用情况 (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醒”的语义扩展看概念域的历史演变》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唐代,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用“寤”表示睡醒义,“觉”表示感觉、觉知义,“醒”未出现。如卷二:“于此有新罗人王宪,夜梦有一僧来语云……寤且惊怪,以梦中事语诸道俗。”[23]245但敦煌变文和《祖堂集》中表示睡醒义都只用“觉”,《全唐诗》和义净译经中“觉”的使用频率也远远高于“寤”。“寤寐”已经词汇化,且使用频率很高。如在调查的《全唐诗》300卷中,“寤”共出现13次,其中5次都是“寤寐”连用。综上可推知,唐代“寤”虽仍在口语中使用,但已明显衰微。至迟到晚唐五代时期,“寤”已完全从本概念域中消失,仅作为构词语素保留在“寤寐”一词中(见表3)。(2)唐宋时期,表睡醒义的“醒”呈发展趋势,用例有所增加,但在“睡醒”概念域中仍处于弱势地位。“醒”多独用,也可和“寤、悟、觉”等并列连用,如《敦煌变文校注·八相变(一)》:“言之已了,宫人并总睡著。彩女五百睡著,只留车匿醒悟,被(鞁)得朱骔白马,牵来直近皆(阶)前。”[1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