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通过E50研究虚幻球藻细胞对UV–C辐照的响应机制》

《表2 通过E50研究虚幻球藻细胞对UV–C辐照的响应机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UV–C辐照对RTV涂料绝缘子着生虚幻球藻的灭活效果》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计算UV–C对藻细胞数密度的半数抑制剂量I50和对破胞率、裂解率、光合活性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有效抑制剂量E50,比较UV–C辐照后7d内各指标损伤和恢复的先后顺序,计算出现典型抑制效果的辐照剂量500 mJ/cm2对细胞各项指标的抑制率r500,用于进一步分析除藻机制(表1和表2)。对比相同时间点各指标的E50,其所需剂量越低则表示该指标越容易受到抑制。结果表明,光合活性最先受到抑制,第0.1 d的E50为291 mJ/cm2,色素水平、破胞率和细胞密度的下降相对滞后,半数损伤所需剂量分别为1 469、1 052、1 460 mJ/cm2,说明光合系统最易受到UV–C损伤。已有研究表明,UV–C辐照直接影响藻细胞光合作用中的光电转换过程,引起光合活性迅速降低[11,22]。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滞后变化表明,在光合活性显著降低的同时藻细胞仍然具有捕获光能的能力。叶绿素吸收光能后,从基态变为激发态,但高能叶绿素分子向电子受体传递高能电子的过程受阻。为淬灭能量,藻细胞将高能电子的能量传递给氧分子,产生如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组分[11]。藻细胞内自由基数量增多,胞内氧化压力增大,对胞内蛋白、DNA、脂质等大分子产生氧化损伤,导致细胞破胞,乃至裂解成碎片化(图9)。本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在辐照处理后的3 d内500 mJ/cm2剂量引起色素水平、破胞率和细胞密度的损伤程度逐渐加剧。因此,UV–C辐照杀灭虚幻球藻的机制是迅速引起藻细胞光合活性降低,进而造成胞内氧化性损伤,引起藻细胞在辐照后2~3 d内发生细胞膜破裂乃至完全裂解。光合活性指标对UV–C辐照的敏感性高于细胞数和破胞率。首先,辐照处理后2 h内光合活性出现迅速降低,较细胞数和破胞率的变化早2~3 d。其次,辐照处理3 d后低剂量组光合活性率先出现升高趋势,表明光合活性的恢复早于残余藻细胞数量的增长。最后,光合活性指标的检测速度较快。采用调制荧光方法检测单个样品藻细胞光合活性所需时间不足1 min,但细胞计数和破胞率的测定至少需要10~30 min。因此,光合活性可作为杀灭绝缘子着生虚幻球藻的指示指标,用于预警藻细胞恢复生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