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1918-1939年各学校的入学人数表[28]》

《表6 1918-1939年各学校的入学人数表[28]》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法属殖民地时期越南高等教育的移植与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教师通常从法国本土大学或公共服务机构中选派,《印度支那高等教育总体规定》指出“教师的选派根据高等教育委员会推荐,由总督任命”[24]。但是,法国殖民者严格控制派往殖民地的教师数量,一切根据殖民地的教育预算控制在最低限度。据统计,1907-1908学年印度支那大学总共只有14位教师且都是法国人。[25]法国本土教师一般都有固定派遣时间,合同是否续约,更多由政治而不是学术因素决定。除越南语和中国文学等少数领域由于法国政府别无选择只能雇用越南人员外,其他全部由法国人垄断。从学生群体来看,上大学是少数越南达官贵族子弟的特权,入学人数很少,这也是法国殖民者拉拢当地合作者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初到1924年,大学的入学标准是拥有小学文凭就可参加入学考试。即便如此低的要求,入学人数依然很低,学生流失依然严重。1907年印度支那大学成立时仅有94名学生入学,一个月后减少到68名,到1907-1908年学年结束时,只剩下41名。[26]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生源背景方面设置限制条件,其主要面对越南富家子弟开放,“使多数越南人无法获得大学入学资格”[27];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年龄和语言方面的限制,多数越南学生早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没有相应准备,注定无缘大学。1924年的教育改革开始提高入学要求,除小学文凭外,申请者还须完成两年中学教育并通过入学考试,已完成三年中学教育的学生可不经考试直接入学。但大部分学生主要来自中上层家庭,普通家庭负担不起高昂的学费,入学人数依然十分有限。1918-1939年间各大学的入学人数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学科专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医药学院、法学与行政学院,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规模很小(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