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X县各年分产业产值》

《表1 X县各年分产业产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发展型国家理论再探讨——以一个贫困县的劳务出口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该表格是作者根据统计年鉴、县志资料制作。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X县拥有如此成功的一个“明星”企业,它的工业总体来看却发展得并不成功。事实上,除了这个膏药厂外,X县就根本没有第二个盈利的企业。从下文的表1也可以看出,X县的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占比在2000年前基本上都低于第一产业。如果只考虑工业产值,其占比更低:在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只有5.67%,而到了90年代末期,工业占比仍不足1/4(1998年工业占比为24.05%)。从提供就业岗位的角度看,1996年X县总劳动力为20736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126797人,占61.15%;从事第二产业65246人,占31.46%。而到了2005年,全县有劳动力24035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164865人,占68.6%;而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反而下降为31435人,只占13.1%;另外,外出务工半年以上劳动力120837人,占总劳动力的50.3%(1)。这样来看,X县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是机会主义的。在这个“明星”企业崛起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X县工业发展的大环境没有很大改变,发展的困难和障碍仍然存在。正如一位访谈对象曾指出的,或许这个成功的“明星”企业还阻碍了其他工业企业的发展(2):首先,这个企业几乎耗用了X县本就有限的资源(3);其次,由于这个企业非常成功(它同时也是所在地区/市里最成功的企业),X县的官员们一直把它作为对外展示本地工业发展成果的模范。把光环聚焦于某一个成功企业可以减轻官员们发展其他工业企业的压力,但也导致了其他工业项目发展空间的压缩。